分享

海神乐表演

 洛阳老夫子 2011-03-05
海神乐 宫廷“范儿”再添流行元素
记者 张贵坊 实习生 赵佳/文 记者 张晓理/图
  作为春节河洛文化庙会的传统项目之一,海神乐表演有着地地道道的宫廷“范儿”。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李楼乡楼村的郭家老宅,一进门,便被这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所震撼。一切虽已破旧,但古韵古香丝毫未减。这里便是海神乐社练习的地方。

  “俺们今年上庙会,新意可多了!”海神乐第十代传人、海神乐社社长郭红运老先生说。为了给观众带去更加震撼的视觉和听觉盛宴,今年海神乐社进行了诸多改进。

  亮点一:往年海神乐社主要表演《苏武牧羊》、《别意难》等传统曲目,今年将特别增加现代流行歌曲和大家喜爱的红歌。

  亮点二:海神乐社为本届春节河洛文化庙会特别增添了《自由花》等欢快的曲子。

  亮点三:海神乐一般为36人合奏,今年海神乐社特意推出独奏表演。

  亮点四:节目够“范儿”,招牌也得够“给力”。海神乐社特意制作崭新的服装道具,十面大彩旗以及阵势十足的“坐旗”。

  海神,是隋唐宫廷音乐,在五代以后流入洛阳民间。由于海神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因此又称作洛阳海神。洛阳海神乐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留了宫廷乐的韵味,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演奏海神乐的乐器主要有:古筝、管子、二胡、笙、笛、海笛、马号、云板、云锣等;演奏时,演奏者身着古装围绕在黄罗伞下,前有仪仗队开道;演奏内容多为古曲,节奏平缓悠扬,旋律、韵味颇近宫廷音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