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经验交流会(一)

 会飞的红蜘蛛 2011-03-06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莱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冯彦东

(2010年9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直接决定着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因此,与其它学段相比,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目标要求应该更为全面,眼光更加长远。必须建立在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着眼于为下一学段乃至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不应该孤立来看,应该尝试建立一种跟踪式的科学的检测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开放的,既包括学科教学检测,同时也包括孩子的人格、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评价。总而言之,就是全面抓、抓全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正确方向,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创建名牌学校”这一思路,深化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是统一的而不是相悖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包含着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了“质量立校”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主线,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全面强化课程意识,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各校在贯彻政策标准方面作了不懈地努力。就山东范围而言,特别是规范办学以来,“开足开齐课程”的硬性要求,使课改精神在基层学校得到了进一步深入。顺应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们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列为重中之重,因为规范办学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提升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验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保证开足开齐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开好各类课程。首先,着力强化课程目标意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保证每节课都有可检测的知识技能目标,并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有效体现。其次,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有效。为使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地的实施,我们组织相关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规划按年级按月设立主题:激活梦想与奉献爱心;我会玩;节日情愫;生活中的我;感恩与我们同行;劳动与体验;自然探秘与自我保护;走进家乡……。内容涵盖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每个主题下推荐3-5个子课题,主题和子课题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子课题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参考课例,供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周密完善的计划安排,有效避免了综合实践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再次,扎实开展校本课程研发。积极拓宽校本课程的研发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文化沉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组织编撰了校本教材《好孩子好习惯》,从本校学生特点着眼,立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需要,于一篇篇鲜活有趣的小故事或一幕幕生活场景的再现中,让学生沐浴民族经典所载的常理常道;于“读读、说说、想想、做做”中体会实小的学子之规,进而循序践行,迈入“习惯成自然”的美好境界。教材分为“校园常规篇、自理自立篇、学习习惯篇、礼仪引言篇、爱护公物篇、环境保护篇”六个章节,书中插图主要以学校的真实图片为主,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场景体味感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我校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批宝贵成果。原省人大副主任、现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在烟台市委副书记齐秀生和莱阳市委书记杨国强的陪同下到校视察关心下一代工作,看完综合实践活动展室后欣然提字:“动手动脑,心灵手巧。才艺培养,大有可为”。烟台教科院沈培坤、管锡基二位副院长也先后来学校进行专题视察调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要彻底摒弃“强制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弊端,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经历“刻骨铭心”的过程体验,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积蓄,最终凝聚成为其内在的素质。

一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尊重生命学校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要真正达到标本兼治,就必须让制度的执行过程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过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心灵体验,进而使他们获得强烈的安全意识,形成沉稳的应急心态,拥有一定的自护能力。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体验。定期开展防震演练和消防演练。今年春秋开学之初,根据局里的要求,认真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做到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安全有序、注重实效,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教体局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好评。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搜集相关资料,计划制作学校安全专题系列教育片,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教育的参与性,使安全教育更直观、更有效。

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我们无论想对学生施加何种德育影响,都要由他们按自身的目的、需求等因素所做出的选择而决定;我们施加的德育影响无论其方向如何正确,力度如何强大,如果不为学生所认同,就决不可能转化为德育的效果。”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低,感性认识强,而理性认识差。因此,道德体验应该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德育目标直接具体,虚功实做,抓住实践中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经历实实在在的体验;在德育内容上,我们将诚信教育、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和培养公民意识列为重点,尽量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容易实践、便于操作,较好地避免了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譬如说我们通过“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孝心卡、帮助父母做家务、母亲节为母亲洗脚等具体活动,让学生体会感恩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抓住个别学生到花坛拔竹芽的现象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讨论,并由四年级五班为代表在升旗仪式向全校发出“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的倡仪,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校教育。为使爱心教育扎实有效,我们计划建立“红领巾基金会”,由学校率先注入一定资金,然后每年通过募捐、拾金不昧、学生义卖等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基金会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爱的教育,滋润关爱的温暖。

三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孔子说:“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受益终生。因此,我们始终把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基础,做到长抓不懈。在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抓住“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这一关键环节,在完善细化小学生各种日常行为习惯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主题班会、课堂渗透、活动体验、督查评价等各种形式和措施,使目标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除了预习、听讲、作业、质疑、朗读等各个环节循循善诱外,在全校推行了“晨诵、午读、暮练”制度,即早课前英语10分钟口语听力训练、中午课前自由阅读、晚学前10分钟书法练习.同时,各班还专设了图书角、开放书吧等,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了浓郁的氛围。置身于这些现实场景中,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一点点建立,学习习惯在一天天养成。

四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到的东西能记住百分之十,看到的能记住百分之二十,动手做能记住百分之七十,积极参与能记住百分之九十。因此,无论从知识的获取还是记忆,我们都坚持放手让学生参与。除了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外,预习、阅读、班会、常规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上学期我们在学生和教师中进行调研,发现小学教育,预习环节几乎空白,而预习恰恰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意识最有效的环节。因此,从这个学期我们有意识地要求教师着力地解决课后作业和预习习惯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思考和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实现乐学会学。

五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艺术品位。传统的美育放在中小学就是艺术教育,起着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审美观的作用。《纲要》指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真正落实纲要和规划目标,首先要把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步提高音体美学科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教育的发展,未来艺术教育在学校中将承担不可替代的育人重任。近年来,实验小学艺术教育不断加强,渠道不断拓宽,早、午时间定时在校园内播放世界名曲,学校走廊悬挂世界名画,让学生在高雅艺术的氛围中,享受美的熏陶。学校每年都精心筹办春季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合唱节,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进入艺术的状态,让艺术成为学生的生活追求。

六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我们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创新评价方式交流会,适时推广经验,逐步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评价语言和方式。《小学生成长评价手册》记录了孩子的点滴成长;适度的课堂评价语言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搭建的各种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个性得到张扬;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孩子一点点建立自信。十星级学生评价机制,有效激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在不断获得成就的过程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教师群体发展的潜能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课程标准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着力提高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积极性。课堂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最重要舞台。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扎扎实实,和谐高效课堂建设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立足“常态”,全面提高课堂规范性的到位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门学科、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使课堂规范和要求的执行“常态化”;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全程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要求各科教师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作业改革,推出了巩固性、拓展性和实践性三类作业,供学生量力自主选择,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效率。

二是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项调查表明: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教师只有把教科研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拥有的知识容量才会更大,思考的问题才会更深,每天上课才都会有新东西,从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将重点课题分解落实到组到人,明确责任,考核挂钩,以此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校教科研工作连续三年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今年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教科研。我们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大教科研在考核中的比重;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读书学习、外出进修、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保证教科研的需求。构建重点课题竞聘主持人的机制,切实调动起教师对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在教研中成长。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就是通过模仿师长而作善。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长时间的说教。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教师的自律意识,从礼仪、守纪、行为、卫生、合作等诸方面严格要求教师,做到威严而不失儒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譬如升旗仪式师生同唱国歌;办公桌摆放整齐有序等等,一言一行处处起示范作用。要求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仔细研究孩子,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所思、所好,找到最利于儿童接受的方式,适时加以引导,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是强化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教师培养与培训,必须以校为本。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下了一定的功夫,通过校本教研、以会代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条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业务考核。加强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不断完善对教师的业务考核机制,实行阳光考核,做到公平、公开、透明。在音体美教师中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第二,加强对外交流。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力度,采取请进走出的方法,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实现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教学方法的融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近几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到邻近的栖霞、龙口、开发区、莱州、青岛等地实验小学参观学习120余人次。学校要求凡参加省级以上报告会的教师回校后必须为全校教师作一次学习汇报,时间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到目前,我校已举行此类专题汇报会10余场,使讲者受到了锻炼、听者受到启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外派教师到外地学校体验学习,开阔眼界,借鉴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体味知名学校的校园文化,以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发展信心。第三,推进名师工程。名师是学校的名片,有了名师才有名校。对各级名师培养人选,我们采取压担子、交任务、带徒弟等办法,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会适当根据局里的有关要求,给予名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到目前,我校拥有烟台名师培养人选2名、莱阳名师培养人选2名、莱阳兼职教研员2名、全校接近一半的教师获得烟台市级以上优质课,其中省优质课3节。

三、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深厚校园文化底蕴的积淀,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方面,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发展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文化的建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小学已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学校软硬环境的改善,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提出“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型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学校实际,积极争取资金,继续加大投入,使办学条件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计划完成演播室的现场直播工程,以及普通实验室的达标工程,为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创设一流的条件。

二是完善校园环境,形成“实小特色”。近几年,根据实小校园面积小的特点,对校园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凸显实小文化元素。独具匠心的校园垂直绿化、师生培育的窗台绿色景观、中西全壁的紫藤文化长廊、巧妙构思的名人名言浮雕、琅琅上口的童趣儿歌、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无不彰显着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管理理念:于无声处学做人,在有形处追真、向善、求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美化、绿化校园,搞好教学楼和餐厅的文化装修,围绕百年银杏树打造校园亮点,营造具有实小文化元素的特色校园环境。合理利用教学楼的有限空间,建立开放式的学生展示平台,让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注重校园宣传,体现学校风貌学校创办了校报《银杏树》,开通了学校网站,架起了家庭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率先在小学段实施向学生家长开放课堂的举措,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校园,零距离感受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和校园的日新月异。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学校计划借助“班班通”工程建立校园电视台,实现定时播放,重新设计学校校徽、校旗、校歌,确立名校品牌优势。

四是推进读书工程,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的构建是我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气力。首先,倡导教师率先自发成立了“萤火虫”读书协会,目前会员已经发展到了46人。协会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演讲比赛,在交流和沟通中互相鼓励、共同提高。每学期一个主题或体会或故事或反思,以自编交流刊物《教海拾贝》形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其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把星期三下午定为全校阅读课,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再次,学校为班级统一设立了图书角,从图书室调配一部分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在学校公共空间设立开放书吧和展示平台,以此创设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利用寒暑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第四,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孩子读书。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课外阅读记录卡》,明确了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实施家长、教师、小组评价方式,旨在通过目标引领、督促检查、争先创优,真正实现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配合读书工程的推进,我们还设立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赠书签、奖图书、登报纸出专集《小荷尖尖》多种鼓励方式的运用,切实调动孩子读书的兴趣,真正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抓住小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我们适时推出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明确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争取小学学段5年完成接近300首古诗词、《三字经》《论语》和《劝学》的背诵,为孩子一生的发展积蓄文化沉淀。目前,爱书、读书在我校蔚然成风,书香校园的氛围逐步形成。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是我们学校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及思考,由于水平所限,肯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恳请各位提出批评意见。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规划纲要》精神,在总结中传承,在传承中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实践,探寻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取得新突破,真正把莱阳市实验小学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莱阳市实验小学校长   冯彦东

(2010年9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直接决定着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因此,与其它学段相比,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目标要求应该更为全面,眼光更加长远。必须建立在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着眼于为下一学段乃至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不应该孤立来看,应该尝试建立一种跟踪式的科学的检测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开放的,既包括学科教学检测,同时也包括孩子的人格、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评价。总而言之,就是全面抓、抓全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正确方向,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创建名牌学校”这一思路,深化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是统一的而不是相悖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包含着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了“质量立校”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主线,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全面强化课程意识,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各校在贯彻政策标准方面作了不懈地努力。就山东范围而言,特别是规范办学以来,“开足开齐课程”的硬性要求,使课改精神在基层学校得到了进一步深入。顺应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们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列为重中之重,因为规范办学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提升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验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保证开足开齐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开好各类课程。首先,着力强化课程目标意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保证每节课都有可检测的知识技能目标,并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有效体现。其次,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有效。为使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地的实施,我们组织相关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规划按年级按月设立主题:激活梦想与奉献爱心;我会玩;节日情愫;生活中的我;感恩与我们同行;劳动与体验;自然探秘与自我保护;走进家乡……。内容涵盖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每个主题下推荐3-5个子课题,主题和子课题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子课题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参考课例,供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周密完善的计划安排,有效避免了综合实践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再次,扎实开展校本课程研发。积极拓宽校本课程的研发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文化沉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组织编撰了校本教材《好孩子好习惯》,从本校学生特点着眼,立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需要,于一篇篇鲜活有趣的小故事或一幕幕生活场景的再现中,让学生沐浴民族经典所载的常理常道;于“读读、说说、想想、做做”中体会实小的学子之规,进而循序践行,迈入“习惯成自然”的美好境界。教材分为“校园常规篇、自理自立篇、学习习惯篇、礼仪引言篇、爱护公物篇、环境保护篇”六个章节,书中插图主要以学校的真实图片为主,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场景体味感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我校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批宝贵成果。原省人大副主任、现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在烟台市委副书记齐秀生和莱阳市委书记杨国强的陪同下到校视察关心下一代工作,看完综合实践活动展室后欣然提字:“动手动脑,心灵手巧。才艺培养,大有可为”。烟台教科院沈培坤、管锡基二位副院长也先后来学校进行专题视察调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要彻底摒弃“强制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弊端,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经历“刻骨铭心”的过程体验,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积蓄,最终凝聚成为其内在的素质。

一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尊重生命学校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要真正达到标本兼治,就必须让制度的执行过程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过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心灵体验,进而使他们获得强烈的安全意识,形成沉稳的应急心态,拥有一定的自护能力。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体验。定期开展防震演练和消防演练。今年春秋开学之初,根据局里的要求,认真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做到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安全有序、注重实效,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教体局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好评。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搜集相关资料,计划制作学校安全专题系列教育片,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教育的参与性,使安全教育更直观、更有效。

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我们无论想对学生施加何种德育影响,都要由他们按自身的目的、需求等因素所做出的选择而决定;我们施加的德育影响无论其方向如何正确,力度如何强大,如果不为学生所认同,就决不可能转化为德育的效果。”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低,感性认识强,而理性认识差。因此,道德体验应该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德育目标直接具体,虚功实做,抓住实践中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经历实实在在的体验;在德育内容上,我们将诚信教育、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和培养公民意识列为重点,尽量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容易实践、便于操作,较好地避免了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譬如说我们通过“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孝心卡、帮助父母做家务、母亲节为母亲洗脚等具体活动,让学生体会感恩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抓住个别学生到花坛拔竹芽的现象在全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讨论,并由四年级五班为代表在升旗仪式向全校发出“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的倡仪,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校教育。为使爱心教育扎实有效,我们计划建立“红领巾基金会”,由学校率先注入一定资金,然后每年通过募捐、拾金不昧、学生义卖等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基金会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爱的教育,滋润关爱的温暖。

三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孔子说:“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受益终生。因此,我们始终把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基础,做到长抓不懈。在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抓住“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这一关键环节,在完善细化小学生各种日常行为习惯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主题班会、课堂渗透、活动体验、督查评价等各种形式和措施,使目标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除了预习、听讲、作业、质疑、朗读等各个环节循循善诱外,在全校推行了“晨诵、午读、暮练”制度,即早课前英语10分钟口语听力训练、中午课前自由阅读、晚学前10分钟书法练习.同时,各班还专设了图书角、开放书吧等,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了浓郁的氛围。置身于这些现实场景中,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一点点建立,学习习惯在一天天养成。

四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到的东西能记住百分之十,看到的能记住百分之二十,动手做能记住百分之七十,积极参与能记住百分之九十。因此,无论从知识的获取还是记忆,我们都坚持放手让学生参与。除了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外,预习、阅读、班会、常规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上学期我们在学生和教师中进行调研,发现小学教育,预习环节几乎空白,而预习恰恰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意识最有效的环节。因此,从这个学期我们有意识地要求教师着力地解决课后作业和预习习惯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思考和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实现乐学会学。

五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艺术品位。传统的美育放在中小学就是艺术教育,起着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审美观的作用。《纲要》指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真正落实纲要和规划目标,首先要把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步提高音体美学科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教育的发展,未来艺术教育在学校中将承担不可替代的育人重任。近年来,实验小学艺术教育不断加强,渠道不断拓宽,早、午时间定时在校园内播放世界名曲,学校走廊悬挂世界名画,让学生在高雅艺术的氛围中,享受美的熏陶。学校每年都精心筹办春季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合唱节,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进入艺术的状态,让艺术成为学生的生活追求。

六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我们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创新评价方式交流会,适时推广经验,逐步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评价语言和方式。《小学生成长评价手册》记录了孩子的点滴成长;适度的课堂评价语言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搭建的各种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个性得到张扬;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孩子一点点建立自信。十星级学生评价机制,有效激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在不断获得成就的过程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教师群体发展的潜能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课程标准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着力提高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积极性。课堂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最重要舞台。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扎扎实实,和谐高效课堂建设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立足“常态”,全面提高课堂规范性的到位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门学科、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使课堂规范和要求的执行“常态化”;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全程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要求各科教师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作业改革,推出了巩固性、拓展性和实践性三类作业,供学生量力自主选择,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效率。

二是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项调查表明: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教师只有把教科研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拥有的知识容量才会更大,思考的问题才会更深,每天上课才都会有新东西,从而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将重点课题分解落实到组到人,明确责任,考核挂钩,以此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我校教科研工作连续三年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今年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教科研。我们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大教科研在考核中的比重;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读书学习、外出进修、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保证教科研的需求。构建重点课题竞聘主持人的机制,切实调动起教师对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在教研中成长。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就是通过模仿师长而作善。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长时间的说教。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教师的自律意识,从礼仪、守纪、行为、卫生、合作等诸方面严格要求教师,做到威严而不失儒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譬如升旗仪式师生同唱国歌;办公桌摆放整齐有序等等,一言一行处处起示范作用。要求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仔细研究孩子,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所思、所好,找到最利于儿童接受的方式,适时加以引导,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是强化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教师培养与培训,必须以校为本。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下了一定的功夫,通过校本教研、以会代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条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业务考核。加强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不断完善对教师的业务考核机制,实行阳光考核,做到公平、公开、透明。在音体美教师中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第二,加强对外交流。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力度,采取请进走出的方法,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实现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教学方法的融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近几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到邻近的栖霞、龙口、开发区、莱州、青岛等地实验小学参观学习120余人次。学校要求凡参加省级以上报告会的教师回校后必须为全校教师作一次学习汇报,时间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到目前,我校已举行此类专题汇报会10余场,使讲者受到了锻炼、听者受到启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外派教师到外地学校体验学习,开阔眼界,借鉴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体味知名学校的校园文化,以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发展信心。第三,推进名师工程。名师是学校的名片,有了名师才有名校。对各级名师培养人选,我们采取压担子、交任务、带徒弟等办法,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会适当根据局里的有关要求,给予名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到目前,我校拥有烟台名师培养人选2名、莱阳名师培养人选2名、莱阳兼职教研员2名、全校接近一半的教师获得烟台市级以上优质课,其中省优质课3节。

三、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深厚校园文化底蕴的积淀,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方面,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发展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文化的建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小学已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学校软硬环境的改善,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提出“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型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学校实际,积极争取资金,继续加大投入,使办学条件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计划完成演播室的现场直播工程,以及普通实验室的达标工程,为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创设一流的条件。

二是完善校园环境,形成“实小特色”。近几年,根据实小校园面积小的特点,对校园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凸显实小文化元素。独具匠心的校园垂直绿化、师生培育的窗台绿色景观、中西全壁的紫藤文化长廊、巧妙构思的名人名言浮雕、琅琅上口的童趣儿歌、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无不彰显着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管理理念:于无声处学做人,在有形处追真、向善、求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美化、绿化校园,搞好教学楼和餐厅的文化装修,围绕百年银杏树打造校园亮点,营造具有实小文化元素的特色校园环境。合理利用教学楼的有限空间,建立开放式的学生展示平台,让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注重校园宣传,体现学校风貌学校创办了校报《银杏树》,开通了学校网站,架起了家庭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率先在小学段实施向学生家长开放课堂的举措,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校园,零距离感受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和校园的日新月异。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学校计划借助“班班通”工程建立校园电视台,实现定时播放,重新设计学校校徽、校旗、校歌,确立名校品牌优势。

四是推进读书工程,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的构建是我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气力。首先,倡导教师率先自发成立了“萤火虫”读书协会,目前会员已经发展到了46人。协会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演讲比赛,在交流和沟通中互相鼓励、共同提高。每学期一个主题或体会或故事或反思,以自编交流刊物《教海拾贝》形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其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把星期三下午定为全校阅读课,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再次,学校为班级统一设立了图书角,从图书室调配一部分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在学校公共空间设立开放书吧和展示平台,以此创设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利用寒暑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第四,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孩子读书。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课外阅读记录卡》,明确了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实施家长、教师、小组评价方式,旨在通过目标引领、督促检查、争先创优,真正实现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配合读书工程的推进,我们还设立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赠书签、奖图书、登报纸出专集《小荷尖尖》多种鼓励方式的运用,切实调动孩子读书的兴趣,真正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抓住小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我们适时推出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明确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争取小学学段5年完成接近300首古诗词、《三字经》《论语》和《劝学》的背诵,为孩子一生的发展积蓄文化沉淀。目前,爱书、读书在我校蔚然成风,书香校园的氛围逐步形成。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是我们学校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及思考,由于水平所限,肯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恳请各位提出批评意见。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规划纲要》精神,在总结中传承,在传承中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实践,探寻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取得新突破,真正把莱阳市实验小学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