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概率论-浙江大学数学系

 种韭菜的 2011-03-07

一、随机现象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现象.

第一类,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必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 例如:自由落体在经过t秒钟后,落下的距离s必定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到60沸腾.第一种是必然会发生的,称为必然事件,记作Ω. 第二种是必然不会发生的,称为不可能事件,记作φ.

另一类,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称这类现象为随机现象 例如:杭州明年正月初一下雪;播种1000颗种子,有850颗发芽;发射一枚炮弹,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15米.

对随机现象,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或观察,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试验共有哪些结果事前是知道的,但每次试验出现哪一种结果却是无法预见的,这种试验称为随机试验random experiment) 每次试验不能预测其结果,这反映随机试验结果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如果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所出现结果又具有某种规律性­——统计规律性. 例如各次发射炮弹,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能各不相同,但如果射手技术较好,多次发射中距离近的必定是多数. 概率论就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由于随机现象的广泛性,决定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即使在一定条件下某类现象可以视为确定性的,但在作更为深入的考察时,又应看作是随机的了. 例如对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运动,当我们考虑空气阻力、空气流动等因素时,物体下落的距离就不一定恰好是了.

随机试验的某一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random event),简称事件 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这一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统计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作N次试验,各次试验互不影响. 考察事件A出现的次数(频数) n,称

A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uency) 频率一般与试验次数N有关;并且在N固定时, 作若干组N次试验,各组频率一般也不相同. 但当N很大时,频率却呈现某种稳定性,即在某常数附近摆动;且当N无限增大时,一般说来,频率会“趋向”这个常数. 这种规律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 很自然,把频率所稳定到的那个常数表示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作概率(probability), 记为P(A) 概率的这种定义称为统计定义

 

 实验者

 掷硬币次数

 出现正面      次数

  

  

 皮尔逊

 皮尔逊

4040

12000

24000

2048

6019

12012

 05069

 05016

 05005

 

 

 

 

 

 

1  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 A={出现正面},当硬币均匀时,在大量试验中出现正面的频率应接近50% 历史上有不少数学家作过试验,结果如右表.

自然地,我们认为对均匀硬币来说,P(A)=1/2

2  英文字母使用频率的研究,对于信息的编码、密码的破译等是十分有用的. 大量统计表明,字母E的使用频率最高,约为0105;其次为字母TO;字母JQZ的使用频率最低,仅为0001 据此可以认为,在英语中,字母E出现的概率最高,约为0105

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诸如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某人射击的“命中率”,某产品的“次品率”等等,都是用频率来近似概率的例子.

这里我们并没有给出“频率稳定性”的确切含义. 在第四章里,通过对概率论中著名的“大数定律”的讨论我们将会对上述含义有较深入的理解.

虽然我们并不能由概率的统计定义确切地定出一个事件的概率,但是它提供了一种估计概率的方法.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就像物体长度的测量值与该长度之间的关系:物体的长度是客观存在的,是该物体的固有属性,测量值是它的某种程度的近似值. 同样,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是随机事件的客观属性,多次随机试验所得的频率则是它的某种程度的近似.

必须注意,应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时,各次试验是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独立进行的,而且次数要足够的多.

从频率的统计定义立即可以看出,频率具有下述三个性质:

1 非负性:;

2 规范性:对必然事件Ω,=1;

3 可加性:若AB是两个不会同时发生的事件,以A+B表示A

B至少出现其一这个事件,则=+

   性质3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个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