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伉俪的由来

 小袤 2011-03-07

伉俪的由来

 

伉俪一般是指夫妇,比较书面化的一种用词!

词语来源:伉,对等、匹敌之意。如《谷梁传》: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  儷,结缘、配偶之意。如《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孔颖达对伉儷有解释:伉儷者,言是相敌之匹耦(偶)。后来称事业上有成就可相匹敌的夫妇为伉儷,也称一般夫妇为伉儷。

典故由来:在古代,伉儷一词可不能随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个称谓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的母亲是鲁宣公弟弟的妻子,但是成婚的时候没有依礼媒聘,即不是明媒正娶,鲁宣公的妻子穆姜因而看不起她,生下声伯之后就被休了,又嫁给了齐国的管于奚。生下一子一女后,管于奚一命呜呼,声伯的母亲无依无靠,只好回来依靠大儿子声伯。声伯既是长子,就得负担起同母异父的弟妹们的事情。当时同母异父的弟弟称外弟,同母异父的妹妹称外妹。声伯让外弟担任大夫的官职,把外妹嫁给了施孝叔,这是兄长之道,是声伯应该做的。可是晋国的国卿郤犨xìchōu也看上了声伯的外妹,前来求亲。虽然不在同一个国家,但是声伯仍然不敢违逆权势赫赫的晋国国卿,就命令外妹离婚。外妹临走前对丈夫说:鸟兽犹不失儷,子将若何?鸟兽还不愿意失去配偶呢,你打算怎么办?外妹的丈夫也不敢得罪国卿,说:老婆,你就去吧,我还不想死呢!外妹就这样嫁给了郤氏。世事无常,外妹为郤氏生下两个儿子后,郤氏也一命呜呼了。声伯的母亲和外妹不知道为什么命都这么硬,专克老公。如此一来,郤氏的族人又把声伯的外妹送了回来,外妹就这样又回到了前夫施孝叔的身边。施孝叔这人胆量小心眼也小,竟然把妻子跟郤氏生的两个儿子沉到河里淹死了!外妹既伤心又愤怒,心想你这样的男人我要你干嘛,于是说:己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你自己既不能庇护你的伉儷,结果让我被人夺走,又不能抚养人家的孤儿,反而杀了他们,我倒要看看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于是坚决不嫁给施孝叔。  

孔颖达解释道:伉儷者,言是相敌之匹偶。什么是相敌之匹偶?《左传·昭公二年》有详细的解说。晋平公的宠妾少薑(jiāng)死了,鲁昭公前往晋国弔唁,到了黄河边,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辞谢,说:非伉儷也。请君无辱。意思是少薑不是正室,按照礼节不需要鲁昭公亲自来弔唁。孔颖达疏:言少薑是妾,非敌身对偶之人也。”“相敌之匹偶首先是身份相匹敌的夫妻,少薑是妾,当然跟晋平公身份不合,不能称为伉儷本义是匹敌,相当;本义是配偶。伉儷即相匹敌的配偶。由此可知,事业各自有成,生活情趣又相仿的夫妻才能称为伉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