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清诸朝《平江县志》及该县的徐、刘、白、陈、李诸姓族谱记载:“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七五年)发生安史之乱后,被黜的检校工部尚书兼理兵部侍郎,事荣银青光禄大夫的徐安贞与侍郎刘光谦、白琪、陈希烈、陆善经、李安甫等六个臣相,携眷属避乱,潜迹南游,至豫章黄龙寺,经超慧禅师介绍指点,谈及平江山青水秀,风光艳丽,景物宜人,遂先后流寓来平,一齐隐居平江。徐居下台,在县北五十华里的三墩建回台寺;刘居上台,在县北九十华里的幕阜山麓长庆建长庆寺;白居聚台,在县南六十里的白水,建白水寺;陈居就台,在县东的长寿岭,建惠果寺;陆在县西六十华里的芭蕉村,建芭蕉寺;李虑坐其兄林甫,累改姓孟安甫居下西乡,建九峰寺。死后在这六个地方,均有墓葬和塔牌。这就是唐六相隐平江,四乡建六寺的历史事迹 天门寺 幕阜山人文厚重,仙道侩集,被道家尊崇为东土第二十五洞天,名“玄真太元之天”。现存的天门寺、玉皇殿、冲真观、青阳宫等古刹道场,名扬三省各地,加上有求必应的沸沙神泉,更使得名山充满灵气,令人神往。 ![]() ![]() ![]() 东晋 葛洪 "幕阜山记" 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 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周五百里,二十四气, 福德之乡.洪水之灾,居其上可以度世,又有 列仙之宝坛场在其侧.旁有竹两本,修翠漪 燃,随风拂拂,各扫坛竹.其上有池,水正澄 洁,时有两鱼游泳其中.有葛仙翁[即葛玄, 三国吴琅琊人,葛洪的从祖父]炼丹井,药臼 尚存.山无秽草,惟桤与芳之属.有石如丹珠. 绝顶有石田数十亩,滕渠隐然,非人力所能为! 有僧园曰长庆,有宫曰玉青.鸟道断绝,不可 登览,左黄龙,右凤凰,皆在山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