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而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情绪的概念: 情绪的基本特性 (一)两极性 什么是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是指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映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无论人们对客观刺激抱有什么态度,自身都会直接体检到,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征。对于同一个刺激,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待同一个刺激,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体验。客观刺激满足了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产生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客观刺激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则会产生消极负向的情绪体验。就一般而言,消极的情绪体验都属不良情绪的范畴,但如果消极体验是一时性的、短暂的,其对当事人的身心及工作不会造成大的损害,若消极体验长期存在,其危害性则是不容忽视的。消极的体验属不良情绪的范畴,而积极的体验则未必都属良好的情绪范畴,当一个人的积极正向情绪超出一定限度时,如狂喜、过分激动等,这种积极情绪也会变成不良情绪,导致身心受损。因此,不良情绪主要包括两种情绪体验形式:一种是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它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躁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主体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另一种是过度性的情绪体验,它是指心理体验过分强烈,超出了一定限度,如狂喜、过分激动等。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过度性的情绪体验都有严重的危害性,危害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有较强的耐受力,不良情绪只会影响其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不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伤;而有的人经受长期的不良情绪之后,不仅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心理上的痛苦还会转变成身体上的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据研究发现,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哮喘、甲亢等都与长期的情绪紧张有关。我国中医讲:“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甚至有医学专家分析,许多病人不是因病而死,而是因情绪低落或暴怒而死。因此,我们应该对不良情绪及其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学会预防和调控不良情绪。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 控制 学会控制,就是在陷入不良情绪时,要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这样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不要急躁厌烦,急躁厌烦无济于事,只会有害无益,渐渐安静下来。而我的口号是——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哈!(笑一笑) 宣泄 转移 学会转移,为了控制住不良情绪,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比如,到外面走一走,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那郁闷的心情!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方法是逛街,看看五颜六色的衣服,饰品,满足一下视觉,养养眼,效果8错! 改变 自我疏导 要有点阿Q精神。遇到不良情绪时,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适一下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要有难得糊涂的精神。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 要有快速健忘的勇气。对痛苦的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事的忘记,也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要有得过且过的姿态。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不过分强求,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有时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要有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一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常常是因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造成的。既不要把自己估计过高,也不要估计过低,既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长处而骄傲自满,又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缺点短处而自卑自责。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会减少烦恼,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 附 浅谈大学生不良情绪及调适方法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享受美好生活需要健康的情绪,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情绪还不够稳定,容易受不良情绪困扰.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有波动的,应该主动摆脱不良情绪.因此了解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并用它调节自己的情绪很有必要. 一.情绪健康与不良情绪的表现 (1) (2) (3) (4) (5) (6) 心理学家索尔也指出情绪健康的八个特征: (1)独立不依赖父母. (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与外界接纳的渴望; (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 (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 (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 (6)培养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 (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 (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 对大学生来说,情绪健康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对不良情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情绪反应适度;高级的社会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对于情绪而言,不良情绪的表现有: (1)神经过敏行为。习惯性肌肉抽搐、皱眉、作怪相、不断地眨眼、咬嘴唇、口吃、经常脸红或脸色苍白、病态性抱怨、经常啜泣等。 (2)情绪反应偏离正常。对错误过分焦虑,对失败过分悲伤;谨小慎微,注意细节;逃避责任,不愿承担新的和困难的工作;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感到周围的人和事都使自己烦恼;对工作目标缺乏兴趣;不喜欢讲话,不能控制语言或傻笑、有过分的表情动作。 (3)情绪未成熟行为。不能单独一个人工作;不能独立做出判断;有自卑感;心情沉重;过多地猜疑或指责别人;十分驯服和容易接受暗示,易恐惧,优柔寡断; (4)好出风头行为。逗弄或推挤别人;动作生硬,不严肃;过分引人注目;过分献殷勤;不断地自夸;经常欺骗别人。 (5)违法乱纪行为。对别人残忍;恃强凌弱,辱骂他人,有污秽语言;对学习缺乏兴趣,逃学,旷课。 (6)身心失调。服饰习惯颠倒或混乱;情绪悲痛时产生恶心或呕吐;有各种各样的躯体疼痛症状。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良情绪表现为情绪的困扰. 情绪困扰,是指人的某一情绪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过度时,引起情绪之间、情绪与认知及人格适应性的冲突,并加重负性情绪的反应。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表现类型有: ①抑郁,即指自己对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沉闷、压抑、悲哀、自暴自弃、缺乏生活力、冷漠、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在问卷调查中,只有9.2%的人认为自己不受抑郁情绪困扰. ②过度焦虑,即指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情绪反应,如适应焦虑、考试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容易导致失眠、疲倦、头痛、紧张、恐惧、忧虑、担心、过度警觉等不良反应。在问卷调查中,有11%的人经常过度焦虑,46%的人偶尔过度焦虑,35%的人很少过度焦虑,只有8%的人不过度焦虑. ③强迫观念,即指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行为,如重复出现的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等。 ④自卑,即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情绪。 大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自卑情绪呢? ⑥孤独感,即由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而产生的空虚感与失落感。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情况 ⑦易激惹,即指大学生情绪易波动,出现易怒倾向和攻击行为。 大学生易激惹程度的调查情况 ⑧人际交往中的紧张与退缩。即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的紧张、动作不自然,缺乏自信心、思维不清及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形成人际障碍等等诸如此类。在问卷调查中,有14%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紧张退缩,有33%的人表现为积极主动. 二.不良情绪困扰的形成因素 1.认知因素 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如果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然也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诸如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学习劳动的付出与就业回报的反差等问题。 由于认知的偏差,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不良情绪。如果根据就业好坏来评价知识的有用价值性,便会降低专业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对自身学习不正确的认知也会引起心理的紧张、焦虑、强迫、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反应。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同样会引起心理的紧张.恐惧、焦虑、。职业选择中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和冲突更易导致抑郁、焦虑,甚至大失所望。 2.遗传因素 其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①不可遏止型。这种类型的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兴奋相对抑制过程要更强些。这种人的外向性格较为明显,好斗,脾气暴躁,精神负担重。 ②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较为平衡,虽然易兴奋,但有很大的灵活性,在面临各种应激情境时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③安静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活动很难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表现很平静、很冷静,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宽容别人的能力,有时也表现的有些压抑,但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④弱型。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压抑,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异常情绪。 3.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情绪高涨,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当情绪状态不佳时,如遭受失败或其他打击时,会使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不清,身体疲惫,行为退缩。大学生精神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睡眠不好,过于疲劳,学习与生活压力等等。 4.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状况对情绪也有较大的影响。病态躯体会扰乱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可能导致情绪异常以及各种不良反应。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和生理缺陷,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 5.社会因素 由于大学扩招,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对人才要求高,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程度。 6.学校因素 填鸭式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不利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绪的成熟。 7.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成员关系及其变更都会触击大学生脆弱的心理。一些贫困生由于经济问题,过早地承担了生活压力,又由于缺少社会支持,易产生认知偏差,在同辈群体中表现为自卑和退缩,并以消极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同样产生情绪困扰。 三.不良情绪的危害 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由此可见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不良情绪对我们正常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很好的解决它,我们就会陷于一种黑暗的泥潭之中.要想摆脱不良情绪,就需要了解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1.宣泄 情绪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必然现象,就应当使之有适当表现的机会.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发泄即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不利时,可用间接发泄使情绪得到出路。如果你心中有了不平之事,不妨向老师和父母汇报,亦可向周围同学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劝告和批评。当与同学、朋友闹矛盾时,要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以解开疙瘩,消除误会,千万不要把怨气、怒气积压在心中。万不得已,在至亲好友面前痛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得到安慰与同情,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实际上,流泪要比把悲痛积郁在心中安全得多。因为那种积郁迟早会以一种比流泪更加危险的方式表现,例如引起某些行为失常或疾病的发生。痛哭作为一种纯真的感情爆发,是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排出体内毒素、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宣泄对象的选择,在本调查中情况如下: 大学生宣泄对象的选择情况
这说明有一部分男生选择了不沟通,他们与女生相比,更多地是选择体育运动或娱乐来发泄不良情绪.而在宣泄对象上,大部分都选择同学朋友,只有极少部分同学选择与老师沟通,这与现今大学教育模式导致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的现状相一致.老师应当在课堂之外更多地关心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而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2.转移注意力 一个瓶子装了一半的水。乐观的人认为还有半瓶就要满了,有希望。悲观的人则认为才只有半瓶,何时能满呢?这表明,事物的本身并没有改变,是人的态度在起作用。尼采说“人是评价者”,确有道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暂时遇到困难或处于不利境地时都不要悲观失望。有些大学生因为一两次的考试成绩不好,就感到前途无望,恋爱中受到挫折就感到永无幸福,长期遭受痛苦的折磨,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抱定宗旨,不为暂时困难折服,也不为他人的非议、嫉妒、打击所动摇,“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遇事达观大度,确实可以省却不少的烦恼。 要做到遇事达观大度,除了摆正自己的心态外,还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 积极的思维能使人在悲观中看到前途,化冷漠为热情,变焦虑为镇静. 当你遇到苦恼的事,可将其抛到脑后或多看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当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里往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有的优势兴奋灶。当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使自己有冷静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时间,就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唱歌.下棋、打球等有意义的活动,使不良情绪得以转移,排解有害的情绪紧张,恢复正常的状态。 3.自我疏导 自己对客观刺激的认识和评价是情绪中的主观作用,工作或学习的客观要求本身并不会导致一个人的心情过度紧张,而是你对这种要求的态度引起了本身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就需要自我疏导.自我疏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勇于忘记. 对痛苦和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心事的忘记,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自我鼓励.用某些哲学或某些至理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痛苦,逆境做斗争,自娱自乐,会使情绪好转. 当你遭遇失败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给你继续奋斗的勇气. 当你感叹路途艰难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以给你坚持下去的毅力. 当你品味奋斗的艰辛时,“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让你忘却艰难困苦奋发向前…… (3)自我提醒.当你悲伤时,大声朗诵幽默笑话,或放声歌唱,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有人在墙上贴“制怒”的条幅,在床头写上“忍”,“冷静”等警句,用无声的语言来提醒自己,命令自己,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4)自我暗示.当与同学争吵,想动手打人时,可以反覆暗示自己“千万别动手,要冷静”,当步入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暗示自己“沉住气,别紧张,会考好的”.这样久而久之,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也能遏制情感冲动,避免不良后果. 4.改变环境 情绪压抑时,改变环境可以调节情绪.换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忘却烦恼.消除忧虑最好的办法是看看戏剧片或电视剧,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所作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可以情绪.比如情绪与颜色,为了摆脱烦躁和愤怒,暂时避开红色会有帮助;在沮丧消沉时,应该不穿黑色或深蓝色这类让人情绪低落的服饰,多接触使人精神轻松的温暖,明快和活跃的色彩.减轻焦虑和紧张宜用具有安慰和平静作用的中性颜色. 当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泛舟江湖上,鸟语花香,会使疲劳,苦闷之感顿失,这也是我国古代诗人们抑郁不得志时常用的方法. 5.讲究饮食和体育锻炼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食物和情绪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联系.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种能起镇静作用的食品,原因在于它能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使人感到镇静和放松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香蕉也有安神的作用.在饮食上注重与情绪相适应,可以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移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另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应尽量做到有规律,最好能集体同步,以免因生活琐事影响心情.提高躯体健康水平,使我们充分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也有较大的耐受能力. 五.结束语 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它可以成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以成为天堂中的地狱. 激怒时,要疏导,平静,愤怒时,要克制,遵循“遇事不怒”的古训,对任何事情都心平气和的面对. 怨恨时,要宽大为怀,“天下没有不可了解的事”.过喜时,要收敛,以防“乐极生悲”. 忧愁时,要释放,自我排解.提醒自己,忧愁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 悲伤时,要转移注意力,自找娱乐,使心胸开阔些,做到乐观豁达. 孤独时,要多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不必过分沉默,也不要谈得过分. 惊慌时,要镇定,沉着,遇事不慌,泰然处之,学会在逆境中处理问题的方法. 恐惧时,寻求支持,帮助,增强勇气和信心. 疲劳时,学会休息,松弛精神,做到劳逸结合,遇事量力而行. 生活中虽然有许多事情不尽人如意,带给我们烦恼和忧愁,但生活的主旋律是快乐,如果想快乐,我们当然就是快乐的!不要让不良情绪夺走我们的快乐,多多注意对自己的情绪的调节,让我们每天都有好心情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论文形成过程 这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期末论文我们选择了“大学生不良情绪及调适方法”,我们想通过这样一次机会,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小组开会讨论决定论文题目,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要与大学生密切相关,二要能够对大学生有所帮助. 我们觉得不良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危害很大的,而大家对不良情绪却不太了解,这一点从问卷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更要深入地去调查一下大学生不良情绪的现状. 选择了这个题目以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制定一个论文调查写作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有: 1. 2. 3. 4. 5. 在设计问卷调查题目时,我们组内每个人都更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不良情绪知识进行设计,一人做一份,然后交执笔人选择,得出最终的调查问卷题目.这样做主要是为以后的写论文打好基础. 打印出调查问卷后,由我们三个人分发出去,不过分发得不是很分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有30多份.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进行了网上调查和电话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们在外地的同学朋友。这个过程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问卷收回来之后,就进行统计.统计每个选项的被选数据,并且分男女两部分,最后统一起来.这个过程虽然花的时间不多,但的确很费时. 接下来就是写论文了,在这篇论文中,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从中华心理网上得到。在论文中,选取了几组数据制成图表,可以明显地看到它说明的问题。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论文中,不仅有不良情绪的有关知识,还告诉大家如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远离不良情绪,也可以给身边的人一些这方面的帮助。其实这才是我们论文的重点,也是做这篇论文最有意义的地方。 会议记录 第二次会议 个人体会 (一) 陈晓玲 这次调查实践共进行了4周的时间,作为该小组组长,我前后组织了组员开了3次的会议,会议的具体内容在会议记录中都有所体现。本次调查的个人心得,就我觉得,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吧,我付出了,也有了回报。 (二)谢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期末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果。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这次我从作论文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为以后打下基础。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锻炼机会! (三)王宾 从这次问卷调查中,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的原因。就我个人为例子,我来校的这段时间里,人际关系处的不好,而且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和以前大不一样,因此这段日子,心里是怎样的感受是难以述说的,反正就觉得孤独,茫然,憋闷......只要放周末,我整天不是打电话,就是等电话,要么就是上网,除了这些仿佛就没有别的期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