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城区23个文物古迹

 洛阳老夫子 2011-03-07
                                                                                                                       
 
                                       关于老城区的文物

 
 
 
  1. 钟鼓楼:位于东大街中段,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经过数次修缮,现在的钟鼓楼已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不过洛阳的钟鼓楼真的很小,相比北京和西安的,有点寒酸。

 
 
 
  2.文峰塔:始建于北宋,元、明二代经修葺,明末毁于兵火,清初重建,至今基本保存完好。该塔主要用于供奉文昌帝君和奎星而建,现为洛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我市市区唯一的一座古塔。现塔的四周被民房所围,塔内年久失修,已无法入塔观看。
  
  文峰塔位于今洛阳市老城东南隅东和巷东端。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明清时附近还有一湖泊和一庙宇(现已废毁),塔、湖、庙交相辉映,形成了当时河南府城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古塔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大体相同,一般有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构成。佛教舍利塔一般都建有地宫,以便埋藏舍利和供奉物品;塔基是塔的基础,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塔的种类也是通过塔身的形制来区别划分的。塔身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塔身的层数多为单数(如一、三、五、七、九……);塔刹是塔身顶部的相轮等饰物,“刹”是梵文的音译。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分为木、砖石、金属、琉璃等几种。
    洛阳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性。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一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可向外望,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弧形拱门。塔刹已被毁。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左侧半副字迹可辨:楼九尽云通天尺。
    文峰塔总结了唐宋以来各种砖塔结构形式的优点。塔身外壁用砖砌筑,塔的中央又砌筑一个砖塔心;每层之间建有木质楼板和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后楼板、木梯毁于战火。为什么叫文峰塔?原来在塔内第一层供有文昌,第二层供有魁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魁星,即“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有“魁星点状元”之说。古人建造此塔有“祈福赐恩”、“益国安民”、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文峰塔是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人们登临塔顶,除有“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慨叹外,更多的是纵目河洛大地的壮丽景色。为保护古塔,今塔门已封。
  





 
 
 
  3.河南府城隍庙:俗称府城隍庙。(城隍:中国古代神话中保护城池的神)。位于西大街北侧,占地120亩,坐北面南。该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明武宗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年)五月所立的河南府重修城隍庙碑文记载:“正德丙寅,章山沈公来守是邦。顾苗貌秃然······,亟力图立,出帑若干,率所部之响义者共其役,再阅寒暑,厥而告成,栋宇壮丽,一日改观,是以妥神之灵而慰吏民之望。”由此推测该庙至迟建于明初。后该庙经过多次重修。1927年,冯玉祥驻扎洛阳时,将城隍庙像抬至庙北五谷堂,辟该庙址为中山公园。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该址为河洛中学所用,1959年修建中州路时,穿庙而过,将其分为南北两部。该庙所有神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市第六中学东侧的洛阳市文物商店为整修后的该庙威灵殿。
  
  这个曾经占地很大,现在被分成2部分了。无数次路过中州路过了九龙鼎看到路边一座古建筑:洛阳文物商店。 后来才知道这是曾经的城隍庙主殿。

 
 
 
 
 
  4.祖师庙:位于北大街北段路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46年),原建筑占地1688.23平方米。现存有大殿、耳房,占地面积340.80平方米。1992年洛阳市文物商店从市场农监仓库接管,1996年洛阳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其进行了修缮。
  
  

 
 
 
  5.董公祠:位于东大街东路北,始建于明代,现院内存放有“民国年间的洛阳县同善局产业碑”一块,门前地下铺有一块石碑,写有“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等字样。董公祠是为纪念东汉大夫强项侯京兆洛阳令董宣而建,原建筑座北向南一间正殿,一间卷棚,现祠堂已改为旅社。
  现在政府正在重整这里。

 
 
 

  
  
  6.天津桥:位于今老城区新生村洛河中,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二月。
  天津桥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南北交通的要冲,旧说它在今洛阳桥东不远处,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近年在今洛阳桥西100米处的洛河河床发现桥基遗址,此系隋唐时期的天津桥真址。
    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是一座浮桥。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而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桥”。隋末天津桥被李密起义军焚毁。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并改为石桥,仍称天津桥,又称洛阳桥。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这就是号称“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
    白居易 天津桥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天津桥
  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在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8里处重新选址营建洛阳城,在洛水两边重 建方圆73华里的东都,唐代延用并扩建。隋唐东都洛阳城是洛阳古城史上最鼎盛时期,也是当时的东方世界大都市之一。它东逾涎水,南跨洛河,面对伊阙,西滨涧河,北依邙山。与正方形的西都长安城相比,洛阳城的布局则没有那样规整,从空中俯视似乎有点歪斜。洛水从东向西流,在市街中央穿过,河上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几座桥。整个洛阳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城区的西北部有宫城和皇城,宫城是天子的官殿,皇城是官府办公的场所,两城合在一起统称内城。市内道路整齐,贯穿全市。市内分成一百零三个坊,每个“坊”是边长为三百步(约四百四十一米)的正方形,全城面积,用今天的计算单位来计算,约五十平方公里。洛阳城是隋炀帝即位后,二百万壮了用了十个月迅速建成的。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字文恺在设计洛阳城时,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相连,叫“天津桥”,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
   隋时,洛阳的漕运已经非常发达,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海,南达余杭,北抵涿郡,水上交通极度为便利。而洛阳城内更是渠道如网,处处通漕。北市开一新潭,“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塞满。”洛阳已成为当时极度为繁荣的国际贸易大都市。正是为了保证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的物资供应,在洛水上兴建了天津桥。这座用铁链联结大船构成的浮桥长达500 米左右,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浮桥,也是我国首次记载用铁链联结大船只的桥型。为了能使形体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无疑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天津桥桥北与皇城的端门相应,桥南与长达十里的定鼎门大街相连,成为隋朝东京都城南北往来的通衢。唐时重建为石基桥,又称洛阳桥,桥长三百步,宽二十多步,涂朱红色,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从早到晚,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每当凌晨时分,晓月当空,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波光粼粼。天津晓月,多有诗人为之赞吟。李白《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
   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
   惊动洛阳人。”
   白居易在《晓上天津桥闲望》写道:
   “上阳宫里晓钟后,
   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
   飘飘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
   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
   始知地上有神仙。”
   天津桥上四季景色优美,也成为文人墨客聚诗会文饮的场所,南渡后流落到乌镇的宋代洛阳名士陈与义对此深有感慨,一阙《临江仙&S226;忆洛中旧游》这样写道: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于今,只有在公共汽车的路牌上还能找到她的名字。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了一座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在亭的西面又建了两座大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







 
 
 
  7.妥灵宫,大约始建于曹魏时期,原建筑已毁,遗址现为文明街小学家属院。据碑文记载:“妥灵宫为曹氏(操)所建。”因关羽亡后,其首(灵)曾妥于此而得名。



 
 
 
 
 
  8.安国寺:位于今老成敦志街40号。据李通志记载: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0年),原寺院占地近万平方米,坐北向南覆盖府治南(今老集一带)。1960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现在在修缮。

 
 
 
  9.周公庙,也曾是民国政府短暂迁都洛阳时中央政府考试院所在地,是全国三大周公庙之一:
  始建于隋末唐初(公元618年),为隋将王世充草创。唐太宗贞观和唐玄宗开元年间予以重修。据庙内碑文记载: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总体保持旧貌。周公庙坐北面南,以中轴线自前到后依次为定鼎堂、礼乐堂(会忠祠)、三联单殿及东西廊房,占地664平方米,是洛阳市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周公庙是为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洛邑的缔造者周公而修建的庙宇,位于今洛阳市老城西关、定鼎南路东侧,系我国现存的三大周公庙之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公姓姬名旦,系周文王之第四子、武王之弟,因其封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文王死后,他全力协助周武王伐纣灭商,为西周王朝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他尽心尽力辅佐成王达八年之久。此间,他率军东征,平定管叔、蔡叔的武装叛乱,成功化解了当时内忧外患的尖锐矛盾。为加强对“东土”的控制,周公还同召公一起,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成周”,迁“殷顽民”于此,并派重兵镇守。
  
  由于周公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和非凡影响,曾被历代统治者追封为周元公、元圣文宪王等,并为其立祠建庙。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资治通鉴》中有隋末王世充为周公立庙的记载。又据《河南府志》、《河南通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和玄宗开元年间都曾对周公庙予以大修,后废弃。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在旧址上重建,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又曾多次重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也曾对周公庙加以修缮,并成为中央政府考试院所在地。国民政府撤离后,在周公庙设有中原社会教育馆,又将这里辟为洛京公园。近年出土有《重修周公庙记》碑,明确记载了这一段历史。
  
  1955年,洛阳市政府投资对周公庙进行了修缮,并在此举办了文物陈列。后被工人文化宫、市青少年宫等单位占用。1989年,依托周公庙筹建洛阳都城博物馆,洛阳市政府决定将“周公庙还给周公”,要求占用单位限期搬离,同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1992年,周公庙对外开放,先后推出了《周公事迹陈列》、《洛阳五大都城出土文物展》两个基本陈列。近年,市政府又实施了对周公庙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这里已成为洛阳一处新的文物景观,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周公庙古建筑群现存有:南北中轴线上的元圣殿遗址、定鼎堂、礼乐堂、后殿及东西两庑、东西厢房等。元圣殿基址位于定鼎堂前,据史料记载,其为重檐三开间建筑,殿内供奉“元圣”周公像。定鼎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有周公及其弟召公、毕公,其子伯禽、君陈像,定鼎堂匾为国民党元老、考试院院长戴传贤所题。1991年,在修整定鼎堂时,于东墙壁龛内发现周公长子、第一代鲁国国君伯禽的彩塑立像,这是迄今河南发现的最大的明代彩塑像。礼乐堂,原名会忠祠,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主持对该殿进行修葺。
  
  1989年,周公后裔,台湾赖、罗、傅宗亲会首次拜谒周公庙,寻根问祖;1993年,台湾赖、罗、傅宗亲会再次拜谒周公庙,并在定鼎堂前竖立了“追本溯源,根在河洛”碑;1994年,全球董、杨宗亲会拜谒周公庙,周公庙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
  
  2006年今年3月30日,洛阳周公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30日,“2006中国河洛寻根·周公庙颂祖大典”将在该庙举行。
  
  
  



定鼎堂遗址



 
 
 

  
 
 
  10.隋唐洛阳城皇城正门应天门遗址(武则天多次在此城门上送别遣唐使)
  
  既然说到了周公庙,就说说就在周公庙里面的应天门遗址。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79154010008ai.html
  洛阳都城博物馆西部,有一大片突起的残垣断壁,这就是有名的隋唐洛阳城皇城正门应天门遗址。应天门,原名则天门,初建于隋大业元年。唐高宗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之讳,改为应天门,后又称神龙门、五风楼。城门平面呈凹形,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一百二十米以上,南北达六十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其雄伟壮观是不难想象的。它充分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雄伟壮观的都城建筑风格。对后代都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北宋时汴梁宫城南门的丹风门,明清时代北京的午门,都是这种形式演变来的。(*部分数据摘自河洛文化网http://www./wz/show.aspx?id=185)
   春节长假期间,我带儿子游览了这座洛阳历史上最富丽堂皇的城门遗址。站在历史的废墟之上,遥想当年隋炀帝自长安移都洛阳,建设了富甲天下,雄冠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唐初,李世民因该门充满了奢靡之气,命令拆毁。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重建立,尤其在武则天时期达到极度辉煌,武则天在此登基,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大周基业。五代时,后唐末帝在此自焚,使得自秦始皇以来历代帝王相传,象征正统帝业的传国玉玺埋入历史的尘埃,更使应天门有了几分神秘。
   今天,这片遗址连同周公庙被开辟为洛阳都城博物馆,游览此地,联系到周公营建洛邑的千秋基业,不由多了几分感慨,也平生了几分洛阳人的自豪感。
  
  

 
 
  补上应天门的照片和复原图







遣隋使、遣唐使造访之地碑

 
 
 
  复原图



 
 
 
  11.明福王府石狮:位于今青年宫广场南,一雄、一雌。原为明福王府门前左右之石狮,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整体由蹲坐狮和狮座两部组成。两石狮昂首挺胸,各长1.03米、宽0.8米、高2.12米,狮背上各有2狮仔嬉戏。雄狮右前脚踩球,口微张;雌狮左前脚抚耍1狮仔,口微张,左前小腿部已损五分之二。狮座离地高0.9米,整座为反“工”字形,上层四周阳雕莲花托瓣,下层四周皆阳雕二狮戏球,凹部四周阳雕花卉
  
  福王府曾经号称“小故宫”,辉煌壮观,可惜太平天国之乱毁坏了。民国时还残存,但日军侵略时被飞机彻底炸毁,只剩这对石狮子了。

 
 
 
  福王府石狮子



 
 
 
  12。山陕会馆:又称西会馆,位于今老城南关、九都路南侧,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来洛商人聚集场所。
  
  据现存碑刻记载:洛阳为秦晋商人东游、北上、南达的必经门户,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山陕两省的富商豪贾,便在洛阳城南关马市街集资建馆,至嘉庆年间建筑颇有倾颓,两省商人又重葺而新。
  
  九朝古都洛阳地处中原,居水陆之便,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地理条件优越。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山陕商人,自不会忽视这一方宝地,于是,纷至沓来,经商办货,这里也便成为山陕商人的聚集地。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当时活跃在洛阳附近的山西和陕西两地商人筹资修建了一个“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的社交性公共场所——山陕会馆。如今漫步在洛阳市老城南关马市街,远远望去,便可看到翠绿的琉璃,飞檐翘角的屋脊,这个别样的古建筑就是300年前建起山陕会馆。 会馆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群整体呈南北长方形,以中轴线为准东西对称分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重整体美感,又讲局部特色。现存主要建筑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东西配殿以及东西廊房等。
  
    琉璃照壁以青色雕砖垒砌,由脊檐、壁身、基座三部分构成。壁面为彩色琉璃砖砌出的高浮雕图案牞饰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狻猊娱子”、“云龙戏水”图案。整座照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琉璃照壁。 会馆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立面呈“品”字形。上书“河东夫子”,这“河东夫子”便指的是关公了,关公是诚信之师,敬奉他代表着商人要以诚信为本。 山门后面是舞楼,分上、下两层,顶部有木质彩绘天花,额枋下雀替为 “二龙戏珠”、瑞兽与花卉透雕,做工精湛,栩栩如生。那二龙相戏的“珠”是蜘蛛,象征商路的四通八达;姿态各异的八仙,自然指商道上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还有透雕的白菜,意指“白来财”。 拜殿即正殿,是会馆的中心大殿,每年四月这里都要祭拜关公,同时进行戏曲和民间社火表演,场面十分壮观。拜殿现存有完整的清代早期点金彩画,虽经岁月侵蚀,但色彩依然艳丽,图案精美,实为弥足珍贵。
  
    据会馆内现存碑刻记载,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山西、陕西两地商人曾对该建筑进行过大规模修缮,用银2.5万两;可见当时山陕商人的财力。 会馆内砖雕、石雕、木雕比比皆是牞几乎达到无木不雕、无石不刻的地步牞其众多的雕刻作品,不仅以技艺精湛见长,而且以文化内涵丰富著称,每一种雕刻都蕴涵着商人和建筑者的独具匠心。 山陕会馆虽经200余年的风雨,但保存基本完好。近年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现在已经成为洛阳的一处旅游景点,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即将开放,是洛阳的匾额博物馆。









 
 
 
  继续山陕会馆



 
 
 

  
 
 
  13.吕祖庵:吕祖庵也叫吕祖庙,亦称纯阳洞。位于洛阳市区北2公里左右的忙山上,因供祀全真道“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规模不大,小巧玲珑,是清代建筑,面东背西。主要建筑有山门、劵棚、大殿、正殿、月台、厢房。





 
 
 

  

 
 
 
  14.上清宫,下清宫
  
  这个前面已经说了,再次点出来,呵呵。
  上清宫:位于老城区西北约4公里的邙山翠云峰上,是一所著名的道教宫观,相传为老子炼丹的地方。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始建。上清宫曾几毁几修,现存有玉皇阁、翠云洞、东西厢房、碑记等,主体建筑基本完好。
  
  下清宫:在上清宫南面的邙山坡下,相传是老子卧眠之地,与上清宫遥遥相对。原有中清宫和下清宫,而今中清宫已无迹可寻,下清宫却幸存至今。为一座青砖庙院,规模不大,紧凑幽静。宫门外两边有一对青牛雕塑,宫门内迎背墙上画有八卦图一幅,殿内塑有老君、龙王爷、药王爷等神像。
  
  

上清宫



上清宫,道家之源





下清宫



 
 
 
 
 


  
 
 

  
 
 

  
  资料: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
    汉魏洛阳城:
    城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西汉刘邦初都于此,后迁长安。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迁都于此。隋大业元年(605)在今洛阳市区处建东都,故城遂沦为废墟。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城墙范围与布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 4座,北墙东段有 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阊阖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 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 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阊阖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 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城内共钻探出东西横街4条,南北纵街4条,基本上都与城门相连。其中由东城墙的建春门向西直通西城墙的阊阖门的横街,全长2510米,宽35~51米,是一条横穿宫城的主干大道;其南由东城墙东阳门向西直通西城墙西阳门的横街,全长2630米,宽约41米,从宫城南侧通过,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半;还有北从宫城南门起,向南一条纵街直达洛河边,应是通过南城墙宣阳门的铜驼街,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残长1650米,宽约40~42米。街道两旁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应是文献上记载的左卫府、右卫府、太尉府、司徒府等衙署和太庙、太社的遗存。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 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城址的保护 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保护古迹之一。1961年在城址树立一批保护标志。1964年在故城涉及的4个公社各设一名专职文物保护员。1972年,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74年,划定10处重点文物保护区。1976年,洛阳市成立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专职保护白马寺和城址。1989年划定了城址保护范围。
    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营建于隋大业元年 (605),其规模仅次于都城大兴城(即长安城),唐代略有增建。隋、唐及五代后唐都曾以此为都。城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南望龙门,北依邙山,东逾瀍水,西至涧河,洛水横贯其间。
    城墙隋唐洛阳城范围与布局 隋唐洛阳城包括宫城、皇城、圆壁城、曜仪城、东城、含嘉仓城和外郭城。
    外郭城 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基址宽约15~20米。南墙长约7290米,东墙长约7312米,北墙长约6138米,西墙南端长约6776米。稍呈弧形。东西两墙下面发现有石板砌的下水道。外郭城有8个城门,西墙无门。南墙3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定鼎门(隋名建国门)、厚载门(隋名白虎门)。东墙 3 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春门 (隋名建阳门)、上东门(隋名上春门)。北墙2门,东为安喜门(隋名喜宁门),西为徽安门。勘察清楚的南墙3门和建春门等都是一门三道。城内街道横竖相交,形成棋盘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探出南北竖街12条,东西横街 6条;洛河以北探出南北竖街 4条,东西横街 3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干道,现存长约 3公里,宽约90~121米,路土厚达0.6米。城内街道组成里坊,据《唐六典》及《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钻探的实际情况可知,总数为 109坊 3市,即洛河南为81坊2市(西市、南市),洛河北为 28坊 1市( 北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个坊和洛河以北的9个坊,其余各坊市为今城所压或被洛河冲毁。
    宫城 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北墙长1400米,西墙长1270米,南墙长1710米,东墙长1275米。城墙宽约15~20米,中为夯筑,内外砌砖。已经勘查出南墙正中的应天门(隋名则天门)、东边的明德门(隋名兴教门)、西边的长乐门(隋名光政门)和北墙的玄武门、西墙的嘉豫门。在宫城中轴线上,发现多处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发掘出多处长方形基址和一处石砌圆形基址。应天门内右侧发现了为营建宫室而设置的窑场,出土大批注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砖瓦。勘查探明了宫城东南侧自成一城的东宫以及北部的陶光园、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洲池,特别是宫城内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的发掘,是迄今洛阳隋唐东都城考古最重要的发现。遗址的方位、形制、建筑特点,与文献记载的明堂〔开元二十八年 (740)改称含元殿〕颇相符合。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 4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柱础外圈直径 4.17米,内圈直径 3.87米,它的发现为进一步弄清宫城内宫殿的布局,逐步复原宫城、皇城内的建筑,确立了准确标志。
    皇城 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由于洛河北移,皇城东南部被冲毁,南墙仅存西段,长约 540米,东墙现存长约1115米,西墙长约 1670 米。已勘查出东墙的宣耀门、西墙的宣辉门和南墙西部的右掖门。右掖门已发掘,残高2.15米,进深17.5米,为一门三道,每个门道宽 6米,左右门道外侧各有13根立柱,采用上架过梁的形式,其上盖筑门楼,内有宽1.25米的车辙。皇城内发掘了隋代的子罗仓。
    其他诸小城 曜仪城在宫城之北,为狭长形,东西长约 2100米,南北宽约 120 米。曜仪城以北是圆壁城,东西长2110米,南北宽为460(西端)~590米(东端)。圆壁城的北墙即外郭城北墙西段。已勘查出这两座小城的断续城垣以及两城中部相通之门道和圆壁城北墙正中的龙光门。在皇城东侧发现有东城,城址为纵长方形,南北长约1270米,东西宽约 620米。在宫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外,还有面积较小的东西隔城。从考古发现看,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东城北面的含嘉仓城。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615米。有城门 4座,即仓东门(东门)、仓中门或圆壁门(西门)、德猷门(北门)、含嘉门(南门)。德猷门经发掘为单门道,宽 4.9米,进深17米,门道留有车辙。东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粮窖 287座,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后发掘了12座粮窖,其中 9座出有铭砖,有唐代调露、长寿、天授、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记载着粮窖在仓城中的方位,储粮的品种、数量,粮食来源、入窖年月、运输和管理人员的官职和姓名。第 160号窖还保存有约25万千克的炭化谷物。含嘉仓城的发掘,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城址的保护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立文物保护小组。1982年以后,洛阳市政府规定在保护区进行建设,要履行报批手续,并由文物部门进行钻探和发掘,重点文物保护区一般不许进行基建。对发掘出土的重要遗迹,如石砌圆形建筑基址、大型石柱础等,修建了保护房或围栏加以保护。1989年又重新明确保护范围,并建立多处石质保护标志碑。
    今洛阳城墙:
    今天的洛阳城墙是在隋唐洛阳城东城旧基上修筑的。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筑了洛阳城,当时城墙是土城。金哀宗时为抵御蒙古骑兵的入侵改筑城墙,在隋唐洛阳城的东城旧基上筑新城,所建新城即现今老城前身,其城址规模很小,仅为隋唐故城洛北瀍(音chán,瀍水与洛阳中州渠共同组成洛阳东护城河,于洛阳南关注入洛水)西一小部分。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在金元城基础上筑砖城,并挖了城壕。当时的城墙周围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阔10米,有4座城门。明代末年,城墙及城内建筑毁于战乱。清代初年,洛阳又得到修复,其规模和建筑基本上沿续到解放前夕。
  

汉魏洛阳城城墙遗址



东汉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



洛阳五大都城遗址示意图



重建的丽京门

 
 
 
 
 
  继续老城区
  15.位于西和巷西头,其建筑基本完好。据其门楼下北墙镶嵌碑文记载: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始建何年不详。该堂座西向东,面对西和巷。堂址长13米,宽4米,木板楼房建筑,后殿一间,卷棚一间,门楼半间,楼上供奉财神、火神、关帝、瘟神。楼下供白衣大士。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为香火会。



 
 
 
  上面那个是五圣堂。
 
 
  16.洛严关
  位于南关菜市西街南口(雷家口),始建于清代。为防城郊“刀客”入城所建。二层砖石结构,进深5米,宽6米,高近7米,大青砖所砌,二层起楼为守夜者望。关口南、北上方各嵌1×0.5m石碑一方,书“洛严关”、“口保”。该关旧时所处南关码头,傍晚码头收船后即闭关门。现关门无存,仅存碗口大门闩臼。









 
 
 
  17.明清大院
  
  李家大院
  明清建筑。位于老城区西大街136号。该院主人为本地较大的餐饮及银号商人。该院座北朝南,房间32间,占地1000平方米。后院上房、对厦均为两层小楼与过厅楼连接,称为角楼,走廊护栏为木制雕花。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

 
 
 
  于家大院
  
  清建筑。位于老城区义勇前街。该院坐东朝西,四进式四合院,临街为二过街楼,未出嫁女子平时不下楼,.逢年过节在此楼观街景、看热闹。进大门有影壁墙,绘献寿图五副,现存厦房9间、上方5间,面积450平方米。



 
 
  董家大院
  
  清建筑。老城区农校街32号。距今百余年的官宦人家住宅。该院座北朝南,面阔五间四进式大院,共56间房屋,占地2000余平方米。



 
 
  林家大院
  
  清建筑。位于老城区仙果市街36号。为距今百年的私家宅院。该院坐西朝东面阔三间二进式样小四合院。无过厅,只有临街、对厦和上房,房屋16间,占地300平方米。
  







 
 
 

  
  
  
 
 
  史家大院
  
  清建筑。老城区营林街18号。该院座北朝南,是一座两套、五间头四进式多连四合院落,房屋76间,为老城区现存最大的明清私家住宅、庭院



 
 
 

 
 
 
  庄家大院
  
  清建筑。老城区营林街27号。该院座南朝北,五间头四进式四合大院,房屋49间。大院各有东西跨院一座。西跨院临街大门洞上砌石匾,刻有“勤、慎、俭”。
  
  

庄家大院





 
 
 
  马家大院
  
  清建筑。老城区西大街91号。座南朝北,七间头四合院,房屋共72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18.三官庙(三官:道教信奉的天、地、水三神。又称延福宫)位于今康乐巷南段东侧,据《洛阳县志》记载:“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伊王建,内祠三官,范铜为像。”俗称铜三官庙,原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玉皇阁,庙前有戏台。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香会。现仅存后殿,占地约130平方米。东半部顶坍塌,其他建筑遗址现为居民楼房。
  
  图片缺...
 
 
 
 
  19。 潞泽会馆
  
    厚重洛阳之一
   在洛阳老城的东门外,有一群古老的建筑,它东临湹河,西临文峰塔,座北朝南,气势辉煌,是洛阳市唯一一座古建筑群.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说它是“会馆”在会馆外住了数十年也没有进去看过,也不知是啥建筑,会馆在百姓的眼里似乎很神密,今日受益于洛阳市的旅游政策才对它有了一点的了解。
  会馆的全称是“潞泽会馆”,原名为关帝庙,建于清乾隆年(1744)年,是山西的潞安(今长治)泽洲(今晋城)的居洛商贾集资建成,专门接待山西来洛经商之人的。总占地二十六亩,有戏楼,大殿、中殿、后殿,两边有厢房。是土木结构,雕梁画栋,彩瓦走兽,雄伟壮观,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看潞泽会馆联想到走南闯北的晋商聚财之多,我到过山西的许多大院,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等,其建筑规模之大,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美,在民用建筑中是不多见的,可见当时晋商富有到了什么程度。
  边看边想,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它为什么没有遭扼运呢,经了解,是文化革命前期把这里做为监狱,关押着许多要犯,才得以完好如初的保存下来的。
  改革开放后,潞泽会馆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它,使其古为今用,洛阳市政府把它改为(洛阳民俗博物馆)。
  
  
  据说会馆以前有一座九龙壁,非常漂亮,可惜毁于文革。







 
 
 


  
  
 
 
  20.洛八办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洛八办位于老城区南关贴廓巷。为坐南向北的庭院式建筑,有房百余间,幽深雅静。它建于1938年10月,先后任处长的有刘向三、刘子久。任务主要是向驻洛的国民党司令部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刘少奇同志曾三次来洛指导“洛八办”工作。牛德与彭德怀、徐海东也曾到此,直接与卫立煌、孙殿英会晤,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后来因形势恶化,“洛八办”奉中央批示撤退,人员分别到“西八办”和延安。“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1939年11月,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我党在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
  
  这个好的图片没找到就只能用了我自己拍的一些,大家忽略照片上的我...
  







 
 
 

 
 
 
  21.朱文公祠(朱文公:朱熹,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位于南关风化街口,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对修缮和扩建。该祠座北朝南,依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坊、东西厢房、前厅、大堂、后堂。整体布局严谨,风格独特,为典型的古代纪念性祠堂建筑,现存前厅、大堂、后堂。
  
  告诉大家一个万分悲痛的消息:
  2007年8月1日深夜三点,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南关、凤华街与九都路交叉口南端的朱文公祠(又称朱熹庙),被非法拆毁、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下落不明。
  
  该祠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距今已有624年的历史。2005年世界朱氏联合会曾在此树立纪念牌坊。国务院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对此高度重视,曾亲笔致函河南省文物局,认为“祠为明代建筑,又系历史名人纪念建筑,甚属难得。”“根据祠的双重意义的价值”,要求将该祠先定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后再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曾想,一夜之间,在洛阳这个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公然破坏历史文物古迹案,令人震惊!令人愤慨!
  
  
  该祠系由福建迁洛的朱熹后裔震、霆、和圣孔诸公(均为第七世孙)在明朝河南府资助下兴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以及清朝时期都对其进行了修复和扩建,祠内显露的两通碑刻记载了重修经过。祠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亩,原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坊、前厅、大堂、后堂和东西厢房,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祠内供奉有朱文公塑像,悬挂、摆放有历代君王、名士所题的匾额、碑刻。据说,祠内埋藏有数通碑刻。明末,因李自成大肆捣毁朱氏祠堂,当地百姓为保护朱文公祠,在其北面改建一座“倒坐观音堂”。据南关当地百姓反映,1958年时,尚有和尚守祠。
  
  
  
  解放后,该地块被改建成工厂,原有的牌坊被拆除,东厢房被毁,西厢房被改建成现代建筑。
  
  
  
  该祠布局严谨,风格独特,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系明代建筑,为洛阳市唯一一处始建年代较早的纪念性祠堂。这在历经战乱、地面古建筑毁坏殆尽的洛阳,实属难得见到,相比近年来恢复的古迹,弥足珍贵。为洛阳市老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洛阳县衙
  明、清期间曾几易驻地。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之前,在今青年宫处。之后,该处扩修府王府,县衙东迁迎恩巷(今民主街)之北,今民生制药厂、铁路家属院和消防中队址。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留县,县衙回迁明朝福王府处。民国3年(1914年),再次东迁民主街之北至洛阳解放初。之后至1955年此处为洛阳市人民政府驻地。县衙占地54万平方米,东西宽600米,南北长900米,坐北向南,据说大门两侧的石狮为唐代所雕(现已失)。进大门迎面影背墙高9米,长12米。县衙内建筑为明清式风格殿堂、庭院。
  
  图片缺
  
 
 

 
 
  23.定鼎门遗址
  
  作为隋唐洛阳城郭城正门,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都城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是隋唐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继续沿用为都。五代至宋,虽然东京汴梁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但隋唐洛阳城继续使用。隋唐洛阳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当时,隋唐洛阳城最外层的郭城上共修筑有八座城门,其中南垣上有三座,定鼎门居正中,系郭城正门,地位最高、建筑最宏伟,是隋唐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
  
  定鼎门大街宽达140余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宽的古代都城道路,使用时间时间长达1300多年。
  

遗址



复原图





 
 
 


 
 
 


  
  

 

 
 

  

老城九龙鼎



百年前的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最后准备收工。再贴些安国寺的照片。
  过于残破了,希望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在还来得及时加以整修。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安国寺。我们来到发现该寺早在2007年12月19日就已被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列入危房建筑,告诫任何人未经文物主管部门允许,擅自进入,如出现人身意外事故,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此前,周围单位洛阳一中亦在危房上悬挂类似告示,禁止人员入内,禁止在屋内存放杂物。希望有关部门抓紧抢修岌岌可危的省级重点文物,防患于未然。希望周围居民自觉配合文物部门工作,珍惜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