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如何自己編輪組 Wheelbuilding - 单车学堂 - 温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

 ranger911 2011-03-08

(转)如何自己編輪組 Wheelbuilding

本帖最后由 威力 于 2010-2-18 19:23 编辑

作者 Sheldon “Wheel” Brown
翻譯 ohmylife 2006

為什麼要己編輪組?
大量便宜現成輪組使得自行車店裡對於手編輪組的需求減少,即便如此,還是有非常多對於訂製或重編輪組的需求。尤其是高檔腳踏車都配備了昂貴的花轂,你總不能把這些好花轂給丟掉吧~ 對於見習技師來說,學習編輪組是見習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個沒辦法精通這項基本技能的「技工」,沒辦法被尊稱為完全合格的專業技師。他的地位總是要比那些能夠將編輪組寫在自己的專長項目上的技師矮上一截。 雖然這篇文章原本是為了車店見習技師寫的,但對那些想自己維修自己腳踏車的騎士來說,編輪的知識是非常有價值的。 學習輪組調校技藝的最好方法就是“亂搞一通”,這樣你可以感受調整幅條時輪圈會如何反應。新開始學習此道時,使用新的未損壞的零件比直接嘗試修理受損輪組來得容易許多。 開始吧! 一個有經驗的編輪手可以在一小時內編好一個輪子,但初學者可能要花好幾個小時才能完成。你最好不要嘗試一坐下來就想一次完成所有工作,因為你可能會因為緩慢冗長的真圓校正與張力調整過程而感到氣餒。當你遇到這種困境,不如先把工作放到一邊去,甚至第二天再來弄。總比隨隨便便毀掉一個正在編造中的好輪組來得好。 本文的焦點與製作過程的介紹將放在後輪,因為後輪比較複雜。如果你要編前輪,只要把那些不必要的步驟省略掉就好了。這將會是一個36根幅條3交叉(cross 3)的手編後輪如下圖。
工具 基本需求 ? 小一字起子

幅條板手

調輪台(Truing Stand)

正心弓(Dish Stick)

张力计


Wheelbuilding CH.2 輪組上的零件(花轂、幅條、輪圈) 花轂(Hubs) 所有現代夠格的花轂都是鋁合金製成的。比較高檔的花轂通常是「鍛造」的,並且只有鍛造花轂才能使用於直線放射編法的前輪(就是完全幅條不交叉,從花轂直接連向輪圈)。 如果你打算要買新花轂,在大多數情況下,Shimano是價錢與價值相比之下的最佳選擇。如果你不計成本要買最好的玩意,那就選Phil Wood。
幅條(Spokes) 最好的幅條材質選擇是不鏽鋼,不鏽鋼強度高而且不會生鏽。便宜的車輪使用鍍鉻或鍍鋅的碳鋼幅條,這種幅條強度不如不鏽鋼,而且會生鏽。在美國市場上可以買到的領導品牌是DT和Wheelsmith。 也有用鈦做的幅條,但在看來這是浪費錢。鈦幅條只能用銅頭,這種組合相對於不鏽鋼幅條加鋁頭來說沒有輕到哪裡去。 市場上也可以看到碳纖幅條,但非常易碎而且危險。
幅條規格(Spoke Gauges) 幅條的直徑有時用工業鋼絲的規格表示,有好幾種不同國家的尺寸規格系統,這是造成混亂的最重要原因。 特別的困擾發生於;法規對於細鋼絲的規格號較小,而英美規的規格號較大。兩種規格的編號交會點又恰好在自行車常用的幅條尺寸上,如:
英美規14號 = 法規13號 英美規13號 = 法規15號 新的ISO標準乾脆放棄規格編號,而直接用直徑的公釐值表示:
英美規13號 = 2.3mm
英美規14號 = 2.0mm
英美規15號 = 1.8mm
英美規16號 = 1.6mm

幅條有
「等粗直線型」(straight-gauge)與和「衝模型」(swaged / butted,也就是所謂的「抽」)兩種。
「等粗直線型」從螺紋端到頭端粗細是一致的。 「衝模型」則是在製造過程中以「衝模擠壓」的方式,讓幅條的粗細產生變化,這種幅條一共有5種形式:
A、單抽幅條(Single-butted): 花轂端較普通幅條粗,然後整根幅條逐漸變細。單抽幅條並不常見,偶爾出現是在高強度應用範圍上必需在正常螺絲頭孔徑的輪圈上安裝粗幅條時,才會用到單抽幅條。
B、雙抽幅條(Double-butted ): 兩端較粗,中間較細(呈現一種沙漏型),流行的直徑是2.0/1.8/mm(又叫14/15號)和1.8/1.6/mm(又叫15/16號)。 除了減輕重量,這種幅條還有別的作用:較粗的兩端使這種幅條在高應力幅條區段上強度與「等粗直線型」幅條一樣好(因為端點粗細相同),而較細的中段有效的給予更多彈性,這使雙抽幅條的暫時延展性比較粗的幅條好。 這種特性的效果是,當輪子受到突然的局部應力時,受到最大應力位置的幅條可以延延伸足夠的長度將力量轉移到鄰近的幅條上。 當「極限因素」(limiting factor)取決於輪圈的幅條孔能承受多少力量時,這個特性非常令人讚賞。
C、三抽幅條(Triple-butted): 如DT Alpine III。當耐久性和可靠性是首要考量時,如穩定性成為首要目標時,如負重旅行和協力車,這種幅條是最佳選擇。它分享了單抽與雙抽幅條的優點。以DT Alpine III為例,它的頭端直徑2.34mm(13號),中段直徑1.8mm(15號),螺紋端直徑2.0mm(14號)。 單抽與三抽幅條解決了輪子設計中的一個大難題:自從幅條製程開始用旋轉法而不是切削法來製造螺紋端的螺紋,螺紋端的直徑會比幅條的基本直徑來得大一點。這樣一來花轂上的幅條孔必需做的夠大以讓螺紋端可以通過。 如此一來整個輪組在使用過程當中花轂邊緣的洞總是比幅條的尺寸大,使得材料抗疲勞的能力變差,這是設計者不希望看到的情況。因為幅條的直徑與花轂幅條孔的直徑能不能緊密接合直接關係到材料抗疲勞的能力。 而單抽與三抽幅條的頭段(靠近彎勾的部位)較粗,使得幅條能夠與花轂的孔緊密結合,提升了抗疲勞的能力。
D、流線扁幅條(Aero / Elliptical): 這是雙抽幅條的一種變形,幅條細的部分被壓扁成型,橫切面成橢圓狀。這樣的變化讓橢圓幅條比圓幅條有更好的空氣力學形狀。 最廣泛可以買到的這類型幅條是Wheelsmith Aero。其兩端的直徑是1.8mm(15號),中段大約等於16號,形狀則是2.0mm×1.6mm的橢圓型。在高性能使用狀況下,我最喜歡用Wheelsmith Aero。不僅是因為它能提供的空氣動力優勢,更因為它扁平的中段能夠幫編輪者消除所有殘餘扭轉(意指可以從外觀看得出有沒有殘餘扭轉)。這能使編出的車輪保持形狀。
E、刀幅條(Bladed): 有著更明顯的空氣動力形狀,它比橢圓型還要更扁。雖然這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幅條,但它們太寬而不能穿過普通花轂的孔。 要使用扁幅條就必需用銼刀在花轂上開縫,這會降低花轂的強度,而且會失去花轂的原廠保固(現代已經有扁幅條的專用花轂了)。使用扁幅條會帶來一大堆問題。 90年代早期曾經流行一種叫做“Hoshi”的扁幅條,這種幅條頭端使用Z形彎曲代替傳統的形狀。這種形狀使幅條能夠從頭端穿過花轂的孔,這樣一來扁幅條也可以用在普通花轂上。很不幸,事實證明這種結構容易損壞,我無法推薦這種幅條。

鋼絲頭(Nipples) 螺絲頭通常使用鍍鎳黃銅製造,這是很好的材料選擇,黃銅能提供非常平滑的螺紋而且不易腐蝕。 為了減輕重量,高性能輪組開始使用鋁頭,鋁頭能夠減少非常少的重量,適當合理的使用下它也相當可靠。鋁頭只能使用在那些幅條魚眼圈(孔邊的小圈)使用非鋁金屬製造的輪圈上,假如鋁輪圈與鋁頭直接接觸,會導致「化學焊接」產生,鋁頭會焊死在輪圈上!

DT Swiss的螺絲頭系列,有長短兩種。

輪圈(Rims) 早期的輪圈是用鋼做的,但現在鋼質輪圈已經被淘汰了,你只能在廉價劣質的自行車上找到它。鋁輪圈現在取代了鋼,因為鋁較輕、較強、防銹,而且能提供更好的刹車性能。 現代的輪圈採用鋁擠壓成型,也就是將半熔化狀態的鋁從一個特殊孔中擠出,這些孔的形狀決定了輪圈橫截面的形狀。擠壓件被弄成環狀,然後通過焊接或在兩端的孔中插入填充塊做成輪圈。 許多高品質的輪圈有魚眼圈(eyelets)或金屬箍(ferrules)以增加幅條孔的強度。
Wheelbuilding CH.3 計算你需要的幅條長度 輻條長度指從輻條彎頭內側到螺紋最末端的長度,用公釐(mm)作為長度單位。當你一次向店家購買花轂、輪圈、幅條時,店家應該有能力根據你想要的編織方式幫你確定正確的幅條長度。現在大部分經銷商使用一種叫做“Spokemaster”的程式來計算,另外,網路上也有很多的免費計算軟體可以用。 幅條的長度計算牽扯到複雜的三角函數與幾何,你必需仔細測量你的輪圈與花轂的尺寸與確定你想要用的編織方法,然後才能計算出幅條長度。你也可以量一量現成已經編好的輪組來估計幅條長度。 大部分的幅條長度計算器都會幫你算出小數點以下的公釐數。但實際上,廠商販賣的幅條長度單位是以1mm作為規格區分。(所以算出來後,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就好) 在開始編輪組之前,你必需先畫好草圖,然後計算需要的幅條長度,錯誤的幅條長度可能會導致輪組編不起來,或是輪組發生調整問題。請務必注意。 譯注:事實上這一段學問滿大的,但Brown著墨的很少。幅條長度的計算當然只需要在網路上找到免費的計算程式就好,但實際上程式裡面要輸入的各種數字,需要編輪者自己測量計算,你必需測量好: 有效輪框直徑ERD
花轂幅條座(輪緣)直徑 dL or dR幅條總數(整個花轂)total number of spokes
你需要的交叉數Cross
花轂正中至幅條座寬度 WL or WR花轂幅條孔直徑d

Wheelbuilding CH.4 編輪前的準備與知識

準備工作 大體上說,幅條螺紋與輪圈的幅條孔上會先塗上稀釋的黃油或潤滑油,以使螺絲頭能夠自由轉動以拉緊幅條。但現在的幅條、輪圈、螺絲頭的製造品質都很高,這一點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重要,但這仍然是個好的作法。
什麼是Crosss交叉數? 每一條Leading Spoke從花轂開始,一直到輪圈,這之間總共與同側Trailing Spoke 的Cross總數就叫Cross數。請看下圖: 上圖中,紅色Trailing Spoke與藍色Leading Spoke在同一邊,綠色圓圈的地方就是Cross的地方。黃色的Trailing Spoke位在另一側,所以藍色跨過黃色的部分不算交叉數。 交叉數不同,除了有不同的視覺效果,也有不同的功效。

Wheelbuilding CH.5 開始動手編輪組
開始動手編輪組! 以下我們將教大家編如何編一個36Cross 3的輪組,我們將使用36根幅條的零件(也就是你的輪圈與花轂必需都是36孔的,而且準備36根經過計算後的Cross 3幅條) 這種Cross 3的樣式可以被使用在任何孔數的花轂與輪圈上,如果你不是使用36孔的零件,只要自己把以下文章中的數字代換掉就可以了。比方說你想用一組32孔的花轂+輪圈編一個Cross 3輪組,只要將以下數字: 36代換成32 (總幅條數)
18代換成16 (單側幅條數)
9 代換成8 (每一組幅條數) 首先,我們要開始編第一組幅條,前面提過了,我們要編一個會裝上飛輪的後輪。在這種情況下,你要從飛輪這一側開始編起。接下來在插圖裡你首先面對的是「飛輪側」,未來輪子轉動的方向是「順時針」。 The "Key" spoke Group 1 第一根要安裝的輻條是The "Key" spoke。這根輻條必須安裝在正確的位置,否則氣嘴就會在錯誤的位置上,甚至輪圈上的孔會和輻條角度不合。 The "Key" spoke是一條安裝在飛輪側的後拉輻條。從後拉輻條開始比較容易,因為它們將從花轂緣內側走線。如果從前拉輻條開始,安裝後拉輻條時你會因為前拉輻條已經佔據了一些空間而變得稍微麻煩一點。 The "Key" spoke是後拉輻條,他應該在拉在花轂緣內側。輻條彎頭在輪緣外側。(參看後面“輪緣的哪一邊?”章節)

The "Key" spoke從花轂右側(飛輪側)穿過,沿逆時針走向,連接到氣嘴孔右側的第一(如圖)或第二個輻條孔(這取決於輪圈的打孔方式是左側型還是右側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氣嘴孔兩側的四根輻條往遠離氣嘴孔的方向,這會使氣嘴孔膨脹,使安裝氣嘴變得比較容易。 將螺絲頭轉兩圈使The "Key" spoke暫時固定在輪圈上。 然後從花轂上同側順時針隔著The "Key" spoke一個空孔的孔上穿入第二根輻條,將這根輻條連接到輪圈上由The "Key" spoke順時針數起第4個空孔,現在你的輪圈上有兩根幅條,他們在花轂上的位置在同一側,且隔著1個空孔。在輪圈上,它們隔著3個空孔(不包括氣嘴孔!)。 沿著車輪繼續安裝下去,直到第一組飛輪側9根後拉輻條都就位。仔細檢查它們在花轂和輪圈上的位置。在花轂上它們位於同側,彼此之間間隔1個空孔。輪圈上它們彼此間隔3個空孔(氣嘴孔不算)。而且都位在輪圈右側,這時它看起來是這樣的:
好我們已經完成第1組幅條的安裝了。
第二組輻條 現在將車輪翻過來並觀察花轂左側。 花轂左側輪緣上的孔並不和右側孔位在一條線上,而是正對右側的兩個孔中間。 如果你看不出來,可以用一根輻條從左側輪緣的孔往右側輪緣穿過去,你可以發現它會抵到右側輪緣的兩孔之間。 轉動車輪使氣嘴孔在車輪頂部,由於現在是我們從左邊來看,The "Key" spoke會位在氣嘴孔左側。 如果The "Key" spoke是緊靠著氣嘴孔的,將一根輻條穿入左側輪緣正對The "Key" spoke在花轂上穿出位置的左側孔。然後連結到輪圈上The "Key" spoke左側的第1個孔。 把輪圈轉個面,這時的輪圈從右邊(飛輪側)看是這樣的:

在圖中的輪圈上,The "Key" spoke是緊靠氣嘴孔右側的。一些輪圈按照相反的“左右側方向”打孔,所以這也許和你的車輪情況不同。 如果The "Key" spoke和氣嘴孔間隔1個空孔,這時要將一根輻條穿入左側輪緣正對The "Key" spoke在花轂上穿出的地方的右側(從車輪左側看,氣嘴孔在上),然後穿到The "Key" spoke與氣嘴孔之間的孔。 如果你做的正確,這根輻條會剛好和The "Key" spoke平行。 把車輪翻個面從右側看,如果第二組第1根幅條在The "Key" spoke左側,則輪圈的位置上它也會在The "Key" spoke的左側。 這第二組幅條與第一組(The "Key" spoke組)一樣也是後拉輻條,所以也要從輪緣內側穿出,輻條頭在輪緣外側。按照同樣的方式裝上這一組剩下的8根輻條。 全部完成後,車輪的左右兩側兩組共18根後拉輻條都安裝好了。在輪圈上輻條按照2根輻條、2個空孔、2根幅條、2個空孔這樣排列。 這時它看起來是這樣:

前拉輻條 接下來我們要安裝第3組幅條,現在要安裝的是右側(飛輪側)的前拉幅條。 將車輪翻轉到飛輪面對著你。將1根輻條裝入任何一個孔,但這次我們要從輪緣內側往外穿,幅條的頭會留在花轂內側。將花轂儘量順時針扭,安裝會更容易。 由於我們要做一個三交叉(cross 3)車輪,這根輻條會和花轂同側輪緣的3根後拉輻條相交。 前兩次交叉時,這根輻條從後拉輻條外側通過,但是第三次交叉我們需要“編織”,使它從後拉輻條的內側通過。你必須使這根前拉輻條彎曲才能繞過最後這一根後拉輻條。

這根前拉輻條進行3次交叉後,輪圈上會有兩個可安裝的孔。把幅條連接到輪圈上和這根輻條所在花鼓緣同側的孔。這時從飛輪側看過去是這樣的:

以同樣的方法安裝完這一側的其他幅條後,把輪圈翻個面,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的前拉幅條安裝完畢。 如果一些輻條無法連到螺絲頭,你可以檢查其他輻條的螺絲頭是否位在它們的孔中,然後你就可以順利的連結。 仔細檢查整個輪圈,確認任何兩根相鄰的輻條都分別連到花轂的不同輪緣上。且左右分明。
OK,現在我們完成了所有幅條的安裝了!

Wheelbuilding CH.6 拉緊、調整、校正
拉緊、調整、校正 現在要把輪子裝上校正台了,如果它看起來已經相當好,那麼你很幸運,但如果它看起來離完成還有段距離,你也不必大驚小怪。 檢查你的輪子,如果輻條仍很鬆隨便就會晃動,則要將每根輻條緊一周。從氣嘴孔處開始順著方向做直到回到氣嘴,這樣就不會有遺漏。請確定你旋轉鋼絲頭的方向正確。 當你使用螺絲起子時,你能很容易搞懂上緊的順時針方向。當你開始用輻條扳手時則容易搞迷糊,因為你現在來到了鐘的背面。請確定你旋轉螺絲頭的方向正確。(也就是說,當你使用幅條板手時,逆時針才是鎖緊!) 繼續這樣一次上緊一周直到車輪開始變得堅固,幅條產生張力。 一旦車輪開始有一點張力,你就要開始調整它的形狀。你需要控制4個不同的要素以完成調整,這4個要素是:水平校正(偏擺)、垂直校正(正圓)、正心、幅條張力。 嘗試將四種調整工作彼此分離。(可能比較不會手忙腳亂調一個亂一個吧)

把輪子放到校正台上,正前方的探針可以讓你檢查水平偏擺與垂直正圓 水平(偏擺)校正 首先我們作水平(偏擺)校正,在校正台上旋轉車輪,找出輪圈上與大部分輪圈偏離最遠的部分。如果偏向左側,上緊該處連到右側花轂輪緣的輻條,放鬆連到左側的輻條。如果你上緊的圈數之和與放鬆的相同,你就能改變輪圈的偏擺而不影響圓度。 如: ?如果輪圈處向左偏離,偏擺最多的那一點在兩根輻條之間,將右側的輻條緊1/4周,將左側的輻條鬆1/4周; ?如果偏擺點緊靠右側輻條處,將那根輻條緊1/4周,然後將它旁邊的兩根連到左側的輻條各鬆1/8周; ?如果偏擺點緊靠左側輻條處,將這根輻條鬆1/4周,然後將它旁邊的兩根連到右側的輻條各緊1/8周。 調完最向左偏擺的點,再找最向右偏擺的點,調整它。繼續這樣的交替調整。別嘗試將每處偏擺都一次就調整到最完美狀態,只需要將它們調的比原來好一點,然後去找下一個點,不斷繼續下去車輪就會一點一點調整到整體完美的境界。

利用校正台上的探針檢查左右水平偏擺 垂直(真圓度)校正 對於垂直(真圓度)校正,先找出輪圈上凸起離軸心最遠的點。 ?如果凸起點位在兩根輻條之間,每根各緊1/2周。 ?如果凸起點在某根輻條處,將這根輻條緊1周,再將它兩側連到另一側花轂輪緣的兩根輻條各緊1/2周。 要調整垂直校正需要比水平校正更多的調整量(下手要重一點)。垂直校正通常通過拉緊輻條來進行,這樣在你持續的調整過程中車輪將逐漸被拉緊。 依次慢慢調整,整個輪圈的正圓度會越來越好,到達你所想要的狀況。

正心調整 (所謂的Dishing正心,是指車輪左右兩側從花轂軸到輪圈的「凸起」程度,如果我們把車輪橫放,那麼這整個形狀看起來就像是個「碟子」,一個車輪左邊右邊各有一個「碟型」,這兩個碟型必需對稱。也就是確定輪圈的位置確實垂直在花轂軸的正中心) 一旦水平(真圓)校正達到一定的水準(偏差小於1至2mm),就要開始檢查「正心」(Dishing)了。你需要準備一支「正心弓」(Dish Stick)。 在車輪的一側將測量規的可調中央探針跨過中軸,調整探針的長短使測量規的兩邊接觸輪圈同時探針可以接觸到花轂軸防鬆螺絲外側。然後將測量規移到車輪另一側,不再調整探針,開始檢查車輪。

如果在這一側探針接觸到鎖緊防鬆螺絲外側而兩端無法同時接觸輪圈,測量規可以擺動,則需要將這一側的輻條調緊,將輪圈往這一側拉。
如果測量規兩端都能接觸輪圈,但探針無法接觸鎖緊螺母,則需要將另一側的輻條調緊。
如果碟型對稱誤差達到2或3mm以上,你應該從氣嘴孔開始沿輪圈將相應一側的所有18根輻條依次鎖緊相同的量,也許是1/2周。
當對稱性達到誤差在1或2mm內,就要回頭重新校正水平偏擺,但現在不再左右交替調整。而是如果需要將輪圈向右移以改善對稱性,則找出「左」側凸起最多的地方,調整它,然後再找出「左」側下一個凸起最多的地方,如此繼續。 在你做這些的整個過程中,你需要不停地檢查垂直正圓。
無論何時,只要垂直正圓誤差比水平偏擺大,先校正真圓度! 幅條張力 你同樣需要注意飛輪側的幅條張力。有三種方法可以檢查張力: 第一種方法是看旋轉輻條扳手的困難程度。如果當它困難到你會擔心螺絲頭會損壞,那麼你已經接近了最大值。十五年前,這是一個參考因素,你可以儘量將車輪拉緊,只要不將螺絲頭拉花牙。但現代高品質的輻條和螺絲頭有了更緊密的螺紋,你如果拉的過緊會導致輪圈損壞。(所以這招最好不要用) 第二種判斷張力的方法是在交叉處撥拉輻條,然後判斷它產生的音高。如果你的店裏沒有鋼琴,而你又沒有音高辨別力,你可以拿一個已知的好輪組來作比較,這會讓你有參考基準。 在我使用輻條張力計之前,我的工具箱裏保留著一個錄音機,上面錄著我用鋼琴彈的F#,對於通常長度的不銹鋼輻條而言,這是個好的平均音高。關於這一方法的更多細節,參見John Allen的文章:Check Spoke Tension by Ear, http://www./bicycle/tension.htm) (譯註,現在其實只要去買個吉他用的電子式調音器就可以了,一個才300多元,有收音用的麥克風,你可以放在輪組旁邊,拉彈幅條,調音器上面的數字螢幕會顯示音高,這應該比買一個幅條張力計便宜很多)
這就是調音器,放在校正台旁邊,拉彈幅條的時候會顯示音高。如果調音器感測不到音高,那可能是聲音太小了,你可以另外買一個調音夾(就是一個夾式的小麥克風啦)夾在校正台旁邊。 第三種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輻條張力計。每一個裝備完善的商店都應該要有一個。飛輪側的平均張力應當達到所使用輻條、輪圈的標示值。更重要的是它們應當均勻一致。

不必擔心後輪左側的張力。如果飛輪側張力正確,車輪就會有正確的對稱性,左側的會相對鬆一些。但你仍然要檢查一次左側的均勻性。 Wheelbuilding CH.7 消除扭轉與釋放應力
消除扭轉 當車輪開始張緊,你就必須要開始處理輻條扭轉問題。 當你轉動輻條扳手,首先由於螺紋的摩擦力作用輻條發生扭轉。當螺絲頭開始旋轉,輻條會先扭轉直到有足夠的作用力抵消摩擦力,螺紋才會開始移動。 但當螺絲頭繼續轉動下去,輻條會保持扭轉狀態。一個好的編輪者比一台自動編輪機器人優秀的地方就是--他能夠感覺到這種扭轉。 如果你不去管這些扭轉,當“完成”編輪而且按照你的標準調整到精確時,這些輻條仍是扭轉的。上路後輻條扭轉會逐漸的自己消除,然後車輪會因此變形偏離原來的位置。 靈敏地使用輻條扳手能夠避免這個問題。你需要做的是超過和退回。換句話說,假如你想精確地緊一根輻條1/4周,你不能剛好將輻條扳手轉1/4周,而應該再轉超過一點點,然後轉回同樣多的一點點。 螺絲頭最後同樣被旋緊了1/4周,但是往回轉的過程釋放了輻條的扭轉。 對於非圓截面輻條,檢查這種扭轉要容易一些。這也是我喜歡扁輻條的原因之一:不僅是其氣動性能,也是因為它能顯示扭轉狀態。 固定輻條位置和釋放應力在一個車輪準備上路之前還必須進行應力釋放,因為在應力作用下輻條的彎曲處會被迫自己稍微變形以適應花轂耳的厚度與角度,相反花轂耳也會有輕微變形適應輻條的彎頭,類似的過程同樣在螺絲頭與輪圈孔處發生。 一些編輪者通過扭曲整個車輪來釋放應力,其他的編輪者則按4根一組抓住輻條,把它們往一塊兒擠壓再放開。 我最喜歡的技巧是用一個槓桿在輻條交叉處讓它們相互彎曲然後放開。我最喜歡的槓桿是一支舊的左曲柄。
我的特別技巧有增加相互交叉的輻條在交叉處的彎曲的優點,這樣它們在從彎曲處到花轂和車圈的部分會更直。當你用這種方法對待你的輪子的時候,你會聽到吱吱嘎嘎和乒乒乓乓的聲音,因為零件彼此變得更加緊密。 當你做完這些,很可能你必須再次對車輪進行一些調整,然後重複放應力,直到不再發出聲音並且車輪也很精準。 《自行車輪(The Bicycle Wheel)》這本書的作者——Jobst Brandt指出了對輻條的這種操作的一些作用:…..(以下是一些很材料科學性的東西,我就不翻譯了) 如果你做完上面這些,你就會做出一個又圓又正的輪子,與大部分機器製造的車輪相比,它會更穩定不易變形。另外,你學到了許多關於調輪的知識,會讓人感覺到你是個專業的技師。

Wheelbuilding CH.8 文中的特殊名詞定義
三個名詞定義 本文使用了3個非標準術語,因為這些名詞,業界還沒有形成一套普遍認可的術語。 "Key spoke":這是指編輪時第一根裝上的輻條。它所裝的位置決定了其他所有的輻條的位置。 後拉”輻條("Trailing" spokes):對於後輪來說,後拉輻條指那些當騎士用力踩踏時變緊的輻條。叫他們後拉是因為他們的連接方向與花轂的轉動方向相反,在本文的示意圖中,後拉輻條用紅色和黃色表示 “前拉”輻條("Leading" spokes):這是指與花轂轉向一致的輻條。在示意圖中為兩種藍色。 在驅動力的作用下,後拉輻條會拉的更硬使輪圈轉動,同時前拉輻條對輪圈的拉力會減小。各組輻條以各自的方式提供相等的作用驅動輪圈和支撐花轂。 一些文章的作者將後拉輻條定義為“驅動”(driving)或“拉力”(pulling)輻條,將前拉輻條定義為“張力”(tension)或“靜態”(static)輻條。 這樣的說法可能會造成混亂,因為所有的輻條都提供驅動力,所有的輻條都被張緊並且受到拉力。根據你觀察的角度,所有的幅條都可能都是或者都不是靜態的。(在此感謝John Forester關於“前拉”“後拉”的建議。)

Wheelbuilding CH.9 花轂耳的哪一邊?
幅條應該裝在花轂耳的哪一邊? 變速後輪應當編織為後拉輻條從花轂耳的外側向內側穿。這裏主要有3點原因: 1、在輻條最後一次交叉處兩根輻條相互編織並且發生彎曲。在驅動力矩(特別是低速比時)的作用下,後拉輻條會幾乎被拉直,而前拉輻條會在交叉處變的更彎。如果輪子的編織是後拉輻條向外穿,輻條交叉處會在驅動力矩作用下向花轂耳外側方向位移,在一些案例裏在車架負載較重的情況下輻條會打到後變速器。 2、如果後變速器沒有正確調整或者發生彎曲,使鏈條向內側超過了飛輪,通常鏈條會在輻條與飛輪之間卡住。如果外側輻條的方向與踩踏方向相反(後拉輻條),輻條會形成了一個卡榫狀使鏈條在踩踏力量作用下卡得更緊。 3、如果出現鏈條向內位移超過飛輪位置的情況。由於重度摩擦,導致外側輻條會受損,因而減損其強度。由於後拉輻條要受較大的拉力,最好把後拉輻條編在內側保護它們不被傷害。 實際上我對左側怎樣穿輻條沒意見,但是如果你的右側是後拉輻條向內穿的,左側也採用後拉輻條向內穿會使編織過程容易一些。 Wheelbuilding CH.10 輻條編織樣式(Spoke Patterns) 半切線式(Semi-tangent) 傳統的半切線式輻條樣式是“3交叉(X3)”、“4交叉(X4)”等等。X3表示每根輻條都和花轂同一側的3根輻條相交。大部分車輪以X3編織。越多的交叉數使輻條在花轂處越接近於切線,這使輻條更能抵抗低速比的大力蹬踏及碟刹。 越少的交叉數樣式使用的輻條越短,這樣它們就更輕,另外它們還能提供更好的側向強度。 一個車輪需要的輻條數越多,相同的輻條轉角情況下交叉數就會越多。48輻條車輪通常編為X5的;40根輻條的常編為X4的;36輻條的常為X3或X4;32輻條常為X3;28或24輻條常為X2…… 對於不常見的特大花轂,特別是特大花轂用於小輪圈的情況,用少交叉數的樣式比較好—能避免在輻條在螺絲頭附近就開始彎曲。如:the Rohloff Speedhub的花轂有32個孔,但常編為X2。

這是一個36X3的輪組,其中黑色與藍色的幅條位在不同側 直拉式(Radial Spoking) 直拉式(常被表示為X0)的車輪輻條直接連接花轂與輪圈,不與別的輻條交叉。 這種樣式只適用於「不使用碟煞的前輪」。它們看起來很酷,對於追求終極性能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會輕一些,並且理論上會有更好的空氣動力性。 對於直拉式車輪有兩件事需要注意。一是由於在這種樣式下由於輻條沒有偏轉和彎曲,螺絲頭在輪圈的孔中會直直地伸出,相對於半切線樣式來說螺絲頭很容易轉動,這實際上會提高了它脫離螺絲頭的風險。為了避免危險,在直拉輪編織中螺紋部分一定不能塗油,並且使用Wheelsmith Spoke Prep這一類的輻條固定劑是個好主意。 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由於直拉樣式的輻條是從花轂外緣直接向輪圈方向拉拽,它們可能會將輻條孔外側的金屬拉裂。對於小輪緣的36孔花轂會比較危險一點,因為這種花轂輪緣外側的金屬部分較少。如果是一個使用過重新編輪的花轂,以前被輻條拉出的小槽會造成應力集中,增加危險。 Bicycle folklore對於直拉輪有個荒謬的說法,它認為相對於半切線輪,較短的直拉輻條會有較小的彈性伸長。這是胡說。

這是一個36X0的全直拉輪組 半邊直拉樣式(Half-radial Spoking) 現在越來越多的後輪採用半邊直拉樣式編織,在右側採用半切向樣式而在左側採用直拉樣式。 直拉的前輪提供的主要是感覺上的好處,但這種半直拉的後輪卻能實實在在地獲得比傳統後輪更長的壽命。由於飛輪速級越來越多,後輪的碟形深度也越來越高,其結果是左側(非飛輪側)越來越容易損壞。造成這種損壞的是金屬疲勞。 輻條車輪必需依賴所有的輻條都處在恒定的拉力狀態下。高碟形深度的後輪左側的輻條張力本來就較低。踩踏的過程會造成左側的前拉輻條拉力急劇降低,甚至偶爾出現瞬間完全鬆弛的狀態。這樣的“拉緊-放鬆”的迴圈會導致輻條在彎頭處疲勞並最終斷裂。 再看看使用了半邊直拉輪以後的情況:如果左側(直拉側)輻條都從外向裏穿的話,從幾何上車輪的碟形深度會輕微的下降。另外,由於直拉輪沒有前拉後拉的分別,花轂的轉動力不會使任何輻條的張力減小。 實際上,如果你曾經發生過左側輻條斷裂,將左側重建為直拉式能一次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你不能使用碟煞,直拉式只能用在輪圈式煞車上)

這是一個一半X0,一半X3的輪組,其中黑色與藍色的幅條位在不同側,從側面看非常漂亮 ^^ 奇異樣式(Exotic Patterns) 這些樣式不僅僅只是具有「實現可能性」,實際上都是能夠實用的樣式。如果你想編一個「鴉足」式(crow's foot)車輪(就是每3根幅條成1組,每組由1支直拉1支前拉1支後拉,三支幅條交叉成一組)。你可以參考http://www.terminalvelocity./WheelBuild/
這是一個36Crow's Foot輪組,其中黑色與藍色的幅條位在不同側
甚至更異想天開的是我自己的強力輪POWerwheels樣式(36輻條分組成24根後拉輻條和12根前拉,以大量的後拉輻條提升踩踏效率,根據Sheldon的說法可以增加80%的踩踏效率,但無法使用碟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