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瓷器的鉴定方法及主要内容|陶瓷,收藏,知识|::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

 泃阳 2011-03-08

中国古代瓷器的鉴定方法及主要内容
来源:藏点 更新时间:2007-6-6 11:48:41
关键字: 陶瓷 收藏 知识
-

 

    古瓷和新瓷的一般区别

    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仿古瓷往往做去掉浮光的处理。

    1.其主要方法有:

a.用稀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可看伤痕。

b.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可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

c.用茶水加少量食碱久煮或烟久熏,但釉色不正。

d.入土久埋e.在釉料里加入其它化学成分,使之出窑即少有浮光。这一点做荧光能谱分析检测其元素成分,即可识破。

    2.出土的古瓷土锈入釉,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就可以除去。有的伪造土锈,土锈也不入釉,是烧上去的,水洗不掉,但显僵硬。

    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

    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容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而新瓷颜色鲜艳,光泽耀眼。

    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却没有这个特点。

    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一般达一百年左右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俗称"蛤蜊光"有的仅隔60年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是鉴于愈久则愈明显。

    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少见,自20世纪50年代后很少。是否属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个方面:

a.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

b.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得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

c.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种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

d.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外,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发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鉴定

    前一章节我们具体讲述了鉴定瓷器的一般知识,但这些抽象的、归纳性的知识对于我们在针对某一具体瓷器的时候也许会显得过于空泛,不太实用,因此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里面具体谈谈各个时期瓷器的特征,以便于能有的放矢,及时正确地作出判断。由于真正成熟的瓷器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而东汉传世下来的瓷器又特别的少,因此论述将从三国时期开始。而论述的重心将摆在瓷器的胎釉,造型、纹饰上,因为款识并不是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的,因此将在这些内容里有选择性的加入一些利用款识鉴别瓷器的知识。

    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青铜器、漆器,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胎釉、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这一时期的瓷器鉴定我们将从瓷窑的特点入手,每个瓷窑瓷器的特点我们熟悉了就不难鉴定了。

    1) 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中间经过三国、两晋和南朝,一直是当时我国瓷器生产的主要窑厂。同时制瓷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有所提高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仍保留着前代的许多特点。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少数烧成温度不足的,胎较松,呈淡淡的土黄色。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釉层剥落现象。西晋越窑青瓷与东汉、三国时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胎骨比以前稍厚,胎色稍深,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呈青灰色。东晋初年,越窑的胎釉仍旧保持着西晋时的风格,没有多大的变化。南朝时的越窑多数胎壁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青釉,少数胎较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釉或黄釉。越窑的主要产地在今天的上虞、余姚、绍兴一带,原为古代越人居地,因而被人称为"越窑"。

    2)均山窑在江苏宜兴县鼎蜀镇汤度附近,最早发现于1959年,因为离均山村不远,故定名为"均山窑",又因窑址在南山,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南山窑"。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在太湖沿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可发展农业,山上又盛产瓷土和木炭薪,为发展陶瓷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均山窑瓷器瓷胎较松,断面较为粗糙,坯泥的粉碎、淘漂和练土都欠精细,经测定,胎土中铁、钛氧化物含量也较高。故胎呈灰、青灰或土黄色,烧成温度在1160度--1260度,通常在1200度左右,故吸水率较高,玻化程度比较低。青釉常作豆绿色,微泛黄,器里满釉,器外施釉多数不到底,胎釉结合不牢固,有的容易脱釉,釉面开裂成网形。

    3) 瓯窑在浙南温州一带。它东临浩瀚的大海,南与福建为临,西北是括苍山区,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通商的口岸之一,制瓷、造船、刺绣和漆器等手工业都比较发达。瓯窑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三国两晋时部分瓯窑的胎质不及越窑那样致密,坯体没有完全烧结,断面较粗,胎釉的结合也欠佳,常有剥釉现象,而且釉色不稳定,除淡青色外,青黄色与青绿色也时有所见,说明胎釉的配方和烧成技术都赶不上越窑。东晋的瓯窑,胎质细腻,釉层厚而均匀,胎釉结合比较牢固,釉色多数呈淡青色,部分为青绿色,青黄色釉少见,表明制瓷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南朝是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胎釉结合情况又不如东晋。

    4)婺州窑在现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青灰色,断面比较粗造,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有完全烧结,玻化程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匀,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呈奶黄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瓯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一地区的土层为粉砂岩地带,瓷土矿分散,而且矿层很小很薄,不容易开采。因此在两晋晚期,瓯州窑手工业者就创造性地利用当地遍地皆是、开采和粉碎都比较容易、并具有很好可塑性的红色粘土做坯料。但因粘土中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高,烧后胎呈深紫色,影响青釉的呈色,所以就在胎的外表上施一层质地细腻的白色化妆土,以掩盖胎色。因为胎外有化妆土衬托,所以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色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但釉面开裂和析晶的情况较用瓷土作胎的瓷器更为严重。南朝时瓯州窑瓷器釉层普遍呈黄色,胎釉结合较差,容易剥落。

    5)德清窑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南与余杭县相邻,北和吴兴县接壤,天目山脉横亘期间,东茗溪由南而北流经县城然后汇入太湖,水陆交通便利,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瓷胎的化学组成与瓯州窑东晋瓷胎非常一致,器中氧化铁的含量为百分之三,氧化钛为百分之一左右,可能采用了红色粘土做坯料或在瓷土中引入了适量的紫金土。青瓷的胎一般呈深或浅的灰色,少数用含铁量较高的瓷土胎料的则呈紫色。由于胎色较深,对青釉的呈色很不利,所以普遍地在胎外上一层奶白色的化妆土,以改善青釉的呈色并使胎面光洁,改善成品的外观。德清窑青瓷的釉色比较深,一般作青绿、豆青或青黄色,釉层均匀,具有较好的光泽。黑瓷釉层,其中最出色的产品,釉面滋润,色黑如漆,釉色闪闪,可与漆器相媲美。这种乌黑发亮的釉其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含量高达百分之八左右。德清窑烧造的历史并不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但由于黑釉瓷深受人们的喜爱,故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的许多地方,甚至远达四川等地。

    6)其他: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四川、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从已经发现的资料来看,烧造瓷器的时间要比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晚一些,很可能到晋代才开始设窑制瓷。

    荆楚一带在三国吴时已经生产质量较高的原始瓷和少量青瓷。胎呈紫红色或浅灰色,外施黄褐色釉或青釉,釉层厚薄不均且易脱落。西晋时已用瓷土做坯,胎质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胎表施黄绿色釉,釉色有的近黄,有的近绿,有的黄中泛青,还有少量呈褐色。釉面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常有脱釉现象,甚至有完全剥光的。进入东晋以后,瓷器胎呈灰白色,少数为灰色或紫色,外施青或青绿、青绿色釉。由于胎釉的烧成温度不一致,膨胀系数不匹配。釉层普遍开冰裂纹,易脱落,瓷器的质量还不高。

    四川省昭化、广元、绵阳、彰明、成都等地的南北朝墓葬普遍发现了青瓷器,这些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黄色。多开片,易剥落,有腊泪痕。南朝时邛崃窑瓷器的胎质较细,呈浅灰色,釉色普遍青中带黄或黄色,釉面多开冰裂纹,也易脱落。

    西晋时期的江西瓷器,坯泥经过淘洗,质地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器物内外施青绿、米黄或黄绿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胎釉之间似未形成中间层,故釉易剥落,而且开冰裂纹。东晋时瓷胎细腻灰白,釉多数呈青黄色,少数为豆色。南朝时瓷胎以灰白色为尚,堪称细腻,但烧成温度不高,没有完全玻化。釉层容易脱落。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辅首,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装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辅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两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他们企望死后能过像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吴、西晋稍大一点的墓葬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是装稻子的。北方装谷的叫仓。从上面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很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类器物造型比较粗矮,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数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而在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细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习惯称为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晴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短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装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头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细长的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东晋还在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形如盘、碗、罐等也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东晋香,此器型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有缕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这种壶出土数量不多。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也有出土,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六个桥形系,沿用东晋时的,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胡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一般认为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一般为黄、绿、白(蓝)。它的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彩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七公分,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作风。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器发展起来了,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瓷器鉴定

    (一)青瓷的鉴定

    尽管当时"南青北白"的局面已经形成,但隋唐、五代的青瓷出土数量仍然多于白瓷,越窑青瓷则代表了唐、五代青瓷的最高水平。现按窑口分述于下。

初唐和中唐时期越窑的胎质灰白而松,釉层容易剥落。唐代晚期,越窑的原料加工和制作都很精细。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形前都经过揉练,所以胎质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呈灰、淡灰或淡紫等色。器形规整,碗、盘、执壶等胎面光滑,釉层匀净;特别是晚期,釉料处理和施釉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釉层匀净,开细碎纹和肃釉的现象少见,呈现色黄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透明,陷露精光,如冰似玉。越窑瓷器在五代时便被称为"秘色瓷"。清人评论"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