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下) - 归元法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觉非之人 2011-03-08

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下)

科学发现 2009-08-28 22:40:39 阅读82 评论0   字号: 订阅

 

7. 反重力效应

反重力这一概念最先由爱因斯坦提出,他发现宇宙中恒星间的关系无法用万有引力来解释,为此,他把后半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并且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为了能用自己的理论合理解释恒星间彼此远离现象,他曾经给宇宙方程加了一个常数,直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他才取消了这个常数。

1923年一位科学家发现充电7万伏以上的电容器会沿正极板方向向上移动,但不明其中原理,因此没有引起科学界重视;

1980年英国的一个叫约翰·西尔的人发现,把一个圆盘形的电容器(正极在中心,负极在边沿)充电至10万伏时,整个电容器会快速旋转并飞向空中,这就是一直让人莫明其妙的“悬浮盘”。

——两位前辈都已经发现了反重力,他们的实验装置都是强负电场对重力产生了影响。

1987年,中国四川的刘武青先生通过实验发现,电磁力对重力有影响,他于当年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名为“建立电磁力减轻物体重量概念的教具”的发明申请,他的实验结果已被许多人的重复实验所证实。

其后不久,一位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就职的俄国物理学家欧仁.波德克勒特诺夫也声称自己的一项试验表明电磁力对重力有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一位叫做雷宁(音译)的女科学家也在多家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阐明可以通过实验证实电磁力能够影响物体重量。

经过近两年的等待,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Alabama)杭茨维尔市(Huntsville)的NASA马沙尔太空飞行中心(MarshallSpaceFlightCenter)即将迎来有希望挑战万有引力定律的仪器。
NASA的这个实验起源于1992年物理杂志C(PhysicaC)上俄国物理学家EvgenyPodkletnov的一篇论文。Podkletnov在论文中宣布他发现了“引力屏蔽”效应。他把引力减小了0.05-0.3%。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样,但对于物理学界来说,却象爆炸了一颗炸弹。因为万有引力定律是现代科学最神圣的原理之一,对它的任何违背都是对现代理论框架的威胁。如果Podkletnov的实验被证实的话,那无疑会给它的发现者带来诺贝尔奖金。
虽然仪器可能很复杂,但其基本的原理却是很简单的。它有一个直径6英寸、厚度转时,置于盘上的物体就开始失去重量。Podkletnov在论文中对他的发现是这样解释的:“重量的部份减小可能与低温下超导体晶体结构内存在的某种能量态有关。这种不同寻常的能量态可能改变了固体内电磁力、核力和引力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引力屏蔽效应。”在Podkletnov之后,有一些物理学家重复了他的实验,有的说成功,有的说失败。还有一些物理学家从理论上论证了“引力屏蔽效应”的可行性,也有的认为不行。
虽然大多数物理学家对NASA的实验不抱乐观的态度,但NASA“突破推进物理项目”(BreakthroughPropulsionPhysicsProject)的负责人航空工程师麦克·米立斯(MarcG.Millis)说,“NASA将会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历史告诉我们,新的发现可能来自看起来最不可能的方向。”

(以上参考 书海文学网 “宇宙和生命”http://www./files/article/html/30/30281/index.html)

8. 人体漂浮与飞行现象

在中国和其它国家,都有人在空中漂浮的报导。例如一位美国记者对印度的一位高人的采访,这位高人能起空飞行。有关人体飘浮的记录中,最闻名的可算是休姆。他拥有40年公开表演“人体飘浮”的记录,而飘浮得最高的一次,竟然可以离地24米。这种异能,为他赢得“最伟大的超人”的美誉。

在众多人体飘浮的个案中,绝大部份的成功者,都是对宗教抱有热诚、信奉神秘主义或心灵主义。他们包括:
  休姆英国灵媒(心灵主义者)多次展示空中飘浮的技能,同时亦能作出预言。
  圣约瑟意大利基督教教徒性格极为激动,每遇上宗教性极度亢奋的时候,便会突然飘到空中。
  艾薇拉西班牙圣女不能自控地在空中飘浮,同时亦获得预感力。
  神秘男子西藏秘法修练者,在西藏地区研究西藏秘术的法国探险家尼鲁夫人,曾在西藏遇上拥有飘浮能力的神秘裸男。他为了避免飘到半空中,身上都绑着沉重的枷锁。
  沙巴亚˙普拉巴印度瑜珈修行僧,1936年6月6日,IllustratedLondonNews刊载了普拉巴表演人体飘浮时的照片。
人体能起空与漂浮意味者人体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变小或为零。

9. 理论矛盾

以上现象表明了“万有引力”只是一种表象,在太阳系类星体之间也许成立,但是推广到所有物体,则与许多实验观测不符,“万有引力”并不万有。

“万有引力”的遭遇与托勒密的“地心说”有点类似,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人居住的地球,静静地屹立在宇宙的中心。托勒密利用前人积累和他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写成了8卷本的《伟大论》,各行星都绕着“均轮”与“本轮”运动,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然而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地心说”出现了危机,无法解释某些新的现象,此时是继续修补“地心说”,还是彻底改变思路?哥白尼最终提出了新的理论“日心说”,并被实践所证实。

其实“万有引力”真是一个错误。很多人可能看到那个卫星和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的很好、很精确的按照预定轨道在走,就越发相信这个牛顿的“万有引力”。大家都传说,当年牛顿是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才提出了“万有引力”,他也只是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说,是根据前人总结出的天文观测数据。但他测不出那个所谓的引力恒量。直到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设计了一个扭秤实验,才在金属小球之间测出了引力恒量,也才第一次测出了地球的质量。可是早就有人指出,这个扭秤实验只对厘米量级的小球作了实验,但实验条件过于苛刻,对其它形状、材质的物体是不是同样适用呢?就算其它情形也适用那个“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公式,也只是实际验证了厘米小球和太阳系内星体之间符合平方反比规律,但对于数米距离、数千克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无法证实其存在,更不用说测量了。既然不能得到广泛的实验验证,怎么能始终沿袭叫“万有引力”呢?叫“百有引力”也不对啊!现代精确的实验装置证明,地球上某点的“重力加速度”在一天内随着时间会有微小变化,这似乎表明在一固定地点,物体所受的所谓“重力”不只是与其质量有关。这也是对传统引力理论的挑战。
在理论上,“万有引力”也是让理论物理学家最为头疼的相互作用。它与其它重要的现有物理理论如量子场论等格格不入。因此很多研究弦论和膜论的物理学家认为“万有引力”只是一种现象,真正的物理实质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在科学家们找到其物理实质之前,引力将持续困扰着我们。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完全忽视了斥力的存在,他认为物质的质量产生了引力,这种引力不仅存在于物质与物质之间,而且普遍存在于宇宙各星体之间。万有引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近代物理的一个理论基石。然而从最近的研究和观测结果来看宇宙天体是受到限制的,是由拮抗重力的神秘高能量所主宰的,并非象哈勃(Hubble)所提出的那样:大爆炸(BigBang)及以后的膨胀进而产生宇宙。

应该考虑引力与反引力两个因素,才能对这些现象给出圆满的解释。

总之,“万有引力”定律并非“万有”,应该改名为“牛顿引力定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