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员工培训方案:二十年HR绝非弹指一挥 - 清华大学THLDL人力资源培训资讯

 昵称6238548 2011-03-09
我的HR历程

  肖南先生,二十年的HR职业生涯,涉及了教育、酒店、消费品和金融4个行业。按照他本人的话说,除了在广州高校的任教经历,进入到其他几个行业的先后顺序,基本上是跟随这些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走。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开始打开大门的是酒店行业,然后是消费品行业。金融行业相比较是最后开放的领域,而且是慢慢开放的。

  虽然中国已经历了六十周年,但中国HR的全部发展历程,相比较要年轻很多,肖南先生也笑谈,自己当然也还没有六十岁,但是经历这么多不同的行业,对于HR这个行业的变化,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肖南先生说,在学校教书是八十年代初,那时候不称人力资源部而称人事部,这个部门的工作,则主要是负责接受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以及在人员离退休时办理提档等手续,简单而言,就是做好一进一出的工作。至于发工资、办理休假、发放奖金等,大概归属于财务、行政等其他部门。

  “那时候我和人事部们唯一一次打交道,是离开学校(办离职)。当时人事部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限制人才流动,中国那个时候整个的体制,也是主张人员最好不要流动。所以,在此情况下,我的档案被学校扣留不放,5-6年之后才得以拿出来。”肖南先生回忆说。

  对此,肖南先生评价说:“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大学毕业那会儿还是实行分配,人事部的工作是负责接收分配,不存在招人的问题。离职的话,算是给他们额外增加工作了。而且,那时候大学里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部门,是就业分配办,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发展中心。”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从服从分配到自主择业的变化。

  离开学校接触到酒店行业的新员工培训方案,肖南先生才开始认识到,人事部还要负责新员工培训方案。而通过和德国、法国的同事一起设计新员工新员工培训方案,肖南先生意识到新员工培训方案是人事部门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三年之后(1991年),肖南先生由酒店行业转身消费品行业,与此同时他又接到了一项新任务:进行专业化的招聘。在这一过程中,肖南先生逐渐明确:人事部所谓的招人,实际上是根据岗位、市场和公司文化的需求招技能,人不过是拥有这些技能的载体。而且,招聘还要讲究方法,当时已经采用了小组化面试。也是那时候,国内外资企业的人事部开始叫人力资源部。

  1996年进入金融行业之后,肖南先生突然意识到,除了新员工培训方案和招聘重要,人力资源部还需要激励方案——不同于薪酬只是简单的劳动报酬,激励方案是要招到并留住最好的人才。激励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新员工培训方案、晋升等。

  但是,新员工培训方案方面,金融行业与前两个行业有所不同,除了入职新员工培训方案之外,这个行业基本上是一些产品、技能新员工培训方案,因为这个行业的人才,起点就要求专业度很高,所以专业新员工培训方案可以大大弱化,反倒是软技能的新员工培训方案相对占比偏重。

  如今,已在摩根工作两年的肖南先生,身为人力资源总监,日常性的招聘、新员工培训方案等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自然已是了然于胸。期间,经历这么多不同的行业,肖南先生个人的角色定位也随着人力资源职业导向的转变而转变。

  我的HR管理思想

  肖南先生多年的实践,沉淀了众多的管理思想,比如:小企业大运作、管理实践分三个层面(知识、技能、理念)等思想。但限于篇幅,只能主要论及以下三大观点:

  1、理念是支柱


  理念是一个很玄的东西,人力资源培训有什么理念?肖南先生的回答告诉我们,一个公司理念是最重要的,办公司要办一个有理念的公司。就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而言,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活动中,比如设计薪酬方案、新员工培训方案计划、福利计划、招聘方案、激励方案等等。

  肖南先生解释道:“很多人设计薪酬方案,就是定级别,进行职位描述、级别描述,然后搞市场调查,之后级别工资就出来了。其实,这是典型的缺乏理念的操作方式。有的还分得特别复杂,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这津贴那补贴之类的。其实,要是真正想给大家提高收入,你简单分成几部分就可以了,这么麻烦不是自我折磨吗?再比如福利政策,制定一项福利,一般我是要达到两个层次的目的,第一,为员工和他的家人减少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第二,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公司和个人带来税务好处。”

  肖南先生回忆说,一度有做企业年金的公司力推年金产品,员工也觉得这是一项养老福利,希望公司可以给办。当时,肖南先生问了年金企业一个问题:既然企业年金能让员工退休后每年获得自己工资和企业支付的收入,那公司和员工能否从中享受到税务上的优惠呢?

  年金企业没有办法满足这个税务上的优惠要求,于是,肖南先生给公司的员工分析说:“在公司和员工都不能享受到税收上优惠的前提下,如果要保证目前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不变,公司的实际成本无疑要增加;如果要保证公司工资和福利总支出不变,也就是员工总收入不变,员工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就必须相应减少。现在,公司只能给你们收入总盘不变,你们要是还愿意要这个年金福利,等到退休之后再领取,那我们还是给你们办。”

  这些精英员工们私底下一权衡,自然知道:与其工资中还要为这份福利再缴一项税款,而且要等到退休之后才能享受,还不如直接拿每月的现实工资、单交一次税。无疑,因为有这样的福利政策理念,肖南先生没有像别的企业HR负责人一样,或者盲目地为员工办这个福利,之后让企业增加一份成本使老板不满,或者痛苦地遭受员工指责。

  看来,一个看似很玄的理念问题,竟是避免在老板和员工中间受夹头气的秘笈。肖南先生用实例生动地告诉我们:理念并不玄,而且很重要!

  2、三大“人才悖论”

  从人事部,到人力资源部,然后类似高盛称人力资本部,肖南先生说,“从称谓的变化可以看到,人开始成为一种资本。言及资本,就不仅有投入产出的问题,还要追逐最佳回报的过程。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为什么中国现在有这么多热钱?不过在于投资者觉得中国的市场机会好。同样的道理,有才的人也都是扎堆的,发展好的行业和前景好的职业,是优质人才扎堆地。”这就是肖南先生所讲的“能人扎堆论”。

  他还援引美国人力资源的历史表示:“美国一流的MBA人才,20年前是热衷到生产型企业工作,像汽车制造业,15年之前热衷于消费品行业的工作,大概10年前,咨询行业是首选,2000之后到现在,金融行业成为这类人才眼中的热门,以后会追捧什么行业现在不得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