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MD 890GX 主板评测

 黑牛啊 2011-03-09

AMD 890GX 主板评测

导言:从785G到890GX]

         与Intel平台几乎每一年多时间就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芯片组全面更新换代不同,AMD平台因为保持了较好的前后连贯性和兼容性,芯片组和主板并不需要频繁更迭。当然这绝不代表AMD平台芯片组没有进步,恰恰相反,其整合图形核心(也就是俗称的集成显卡)在性能上始终都是最为强悍的,今天发布的新一代890GX同样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想当年,AMD收购ATI之后的首款整合芯片组690G就一炮打响,使得整合主板彻底甩掉了鸡肋的帽子,也给3A平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AMD再接再厉,7系列主板多款型号都取得了全面成功,特别是整合型号785G凭借主流级的图形性能、全面的高清特性,赢得了中低端用户的一致青睐,稍高一些的790GX不但集成显卡性能更强,还支持双卡交火,更成了性能级用户的首选。

不过在那之后AMD并未立刻迈入8系列时代,而是推出了一款非常特殊的785G。只有充分理解它的地位才能理清AMD芯片组产品的发展思路,所以这里多说几句。其实,785G本来是应该属于8系列家族的(发布前普遍猜测型号为880G),开发代号都是RS880,规格上也大大高于7系列,只不过因为当时780G、790GX主板都是绝对主流,厂商也有大量库存,贸然迈进的话势必会严重影响已有产品的销售,为此AMD特意降低了它的身份,使之介于780G、790GX中间,从而发挥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事实证明,这样做很好地控制了市场衔接,新旧主板过渡得相当顺利,但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因为785G已经提出了不少新技术和规格,导致后续产品亮点大为减少,吸引力有些不足。(——是不是想起了GeForce 8800 GT?)

今年初,Intel发布了32nm Clarkdale处理器和配套的H55/H57芯片组,凭借处理器直接整合图形核心而备受瞩目,性能也可满足普通用户需要,给AMD的主流整合平台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正好在这个时候,780G、790GX的历史使命已经宣告完成,785G完全站稳了脚跟,Phenom II X6系列六核心处理器也已箭在弦上,AMD平台芯片组世代交替的时机终于成熟了,8系列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登场了,第一个成员就是我们今天的评测主角:890GX。

[890GX+SB850规格详解 新3A平台箭在弦上]

890GX虽然是一款全新型号,但因为有了785G的铺垫,所以规格变化并不大,倒是南桥芯片升级为SB850,特性上丰富了许多,原生支持SATA 6Gbps尤为引人注目。

890GX芯片组开发代号RS880D,北桥芯片仍然由台积电采用55nm工艺代工制造,规格上大致和RS780 780G、RS880 785G相同,支持HT 3.0总线,速度最高5.2GT/s,可提供22条PCI-E信道,其中16条能够组成一条全速x16模式或者两条半速x8模式的PCI-E 2.0 x16插槽,从而支持双卡交火,另外6条则可配置为PCI-E 2.0 x1插槽。

890GX整合的图形核心被命名为“Radeon HD 4290”,从编号上看高于785G Radeon HD 4200,已经非常接近上代入门级独立显卡Radeon HD 4300系列,仅此就能看出其性能水准。

Radeon HD 4290显示核心来源于RV620,硬件支持DX10.1、SM4.1,并且加入了细分曲面(Tessellation)技术支持,拥有40个流处理器、8个纹理寻址单元、4个纹理过滤单元、4个ROP单元,默认核心频率700MHz,和790GX相同而高于785G,显存界面支持64/128-bit位宽,目前已发布的新主板上一般都搭载着一颗128MB DDR3-1333的显存芯片,而输出接口全面支持VGA、DVI、HDMI 1.3、DisplayPort,主板厂商可以灵活选择搭配。

Radeon HD 4290支持ATI Stream通用计算加速技术和ATI PowerPlay节能技术,还特别内建了UVD 2.0专用图像处理引擎,辅以AVIVO HD高清技术,支持MPEG-2、VC-1、H.264等编码格式的100%全程硬件解码,并支持高质量视频缩放(标清插值输出为高清)、动态对比度(在视频播放期间自动调节对比度和亮度)、加速视频转码(利用GPU硬件加速实现快速编码格式转换)、硬件画中画等一些列增强技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Radeon HD 4290支持混合交火,可以搭配Radeon HD 5450等入门级独立显卡,将游戏性能提升20-30%,能在1400×900分辨率下获得30FPS以上的流畅帧率。

再来看看SB850南桥芯片。它属于全新一代产品,而且是经过多次修订升级后的产物,因而新特性不少,比如支持14个USB 2.0接口(此前为12个)、整合时钟发生器、整合千兆以太网控制器、支持两个PCI-E 2.0 x1 GPP,而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原生支持SATA 6Gbps标准了,可以提供多达六个高速新接口,并支持组建RAID 0/1/5/10等多种磁盘阵列,不过最遗憾的是没有原生支持USB 3.0。虽然USB 3.0接口提速效果更明显,用户期待度也更高,但AMD和Intel似乎都对它不太感冒。

目前已经有很多主板支持SATA 6Gbps,但都是通过Marvell的第三方控制器实现的,而且在部分平台上存在争抢带宽的瓶颈问题,为此华硕等厂商不得不再增加一颗PLX桥接芯片来满足带宽分配。AMD 890GX+SB850南北桥之间的总线带宽为2GB/s,可以充分满足SATA 6Gbps的传输带宽需求,而如果主板厂商要加入USB 3.0支持,可以直接将USB 3.0控制器和890GX北桥相连,二者之间的带宽是PCI-E 2.0 500MB/s,绰绰有余了。

相比之下,Intel H55/H57芯片组只能提供PCI-E 1.0规格的250MB/s带宽,同时挂上SATA 6Gbps、USB 3.0控制器就完全不够用了。

顺便说一句,SB850的功耗只有4.5W,比SB750还降低了0.5W。


890GX只是AMD 8系列芯片组的先锋,等到几乎两个月后的4月26日,AMD还将发布另外三款新型号,包括高端独立型890FX、主流独立型870和低端整合型880G。

890FX将会取代790FX成为新的旗舰级产品,可以支持多路交火CrossFireX,是打造AMD平台高端主板的基石;870面向主流市场,取代770的位置,官方不支持双卡交火,不过主板厂商应该会继续破解;880G带有集成显卡,或将命名为Radeon HD 4250,频率降至500MHz,同时也不支持双卡交火。

南桥方面,890FX、870、880G的主要搭配对象仍然都是新的SB850,不过可能也会有一些主板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SB750、SB710等旧型号。

顺便说一句,AMD的首批桌面六核心处理器Thuban Phenom II X6系列也会在4月26日发布,到时候AMD的新一代3A平台“Leo”就算是隆重登场了。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

前边絮絮叨叨了一大堆,相信大家都等不及了,毕竟我们选择新产品时看重的不光是幻灯片里的一个个指标和所谓的“下一代”光环,更是其在各种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所以接下来我们就通过890GX、790GX的对比来看看新主板的性能水准。

本次测试的890GX主板是精英提供的“A890GXM-A”(后文有细节赏析),对比的790GX主板则是技嘉GA- MA790GX-DS4H,硬盘采用西部数据首款SATA 6Gbps新接口的1TB黑盘,显卡主板驱动是AMD提供的催化剂10.3 Beta测试版,已经可以较好地支持890GX Radeon HD 4290,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 SP1 32位旗舰版。

由于890GX Radeon HD 4290刚刚发布,所以最新版的GPU-Z 0.3.9也识别得很不完全,只能看出型号标识,频率都不对。

 

 

[总结]



PCMark Vantage、3DMark06、3DMark Vantage两项基准性能理论测试进步幅度较大,但CrystalMark测试失常;原生支持了SATA 6Gbps但磁盘性能没什么进步,只能说是更稳定了一些;游戏性能的进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集成显卡依然只能在低分辨率低特效下勉强支撑。如果单单从上边这些测试成绩看,890GX Radeon HD 4290的可取之处并不多,很难能看到明显的实际性能提升,但寥寥几项测试并不足以完全反应890GX的面貌,它依然可以称得上是AMD整合平台新的王者。



890GX Radeon HD 4290图形核心并未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流处理器数量也依然停留在40个,核心从RV610进步到RV620所贡献的DX10.1、SM4.1、Tessellation等等技术对实际游戏速度贡献甚微,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整合主板本来就不是为大型3D游戏而生的,它只适合跑跑《植物大战僵尸》之类的休闲类情趣小游戏,或者偶尔在低设置下体验一下主流游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套测试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确实非常好,安装、测试等一切过程都进行得很顺利。现有驱动程序虽然是Beta测试版,也已经基本将890GX芯片组的性能发挥得比较透彻,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新主板产品全面上市后,AMD还会推出正式版驱动,相信届时的性能表现还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本次测试没有加入Intel、NVIDIA整合芯片组,但也不会有什么意外。Intel虽然开始在处理器中整合图形核心,但孱弱的GMA架构和驱动程序已经让人麻木,而NVIDIA已经基本被排挤得没有落脚之地。这样看来,890GX不仅是AMD整合平台的新高峰,事实上在整个集成显卡领域都堪称新的“巅峰之作”。



其实在高清世代的今天,890GX增加的UVD 2.0引擎才是重量级的变化,有了它就可以组建一套几近完美的HTPC平台了,无论是视频硬件解码、音频输出还是视频增强优化都不在话下,而且还支持GPU硬件加速快速视频转码,并得到了CyberLink等视频软件的支持,可以轻松把视频内容转换到便携移动设备上随意欣赏了。

SATA 6Gbps的原生支持目前也只有890GX独一家,只不过因为机械硬盘本身速度有限而没有体现出速度优势,换成固态硬盘肯定会是另一番情景。毫无疑问,新接口是未来的大势所趋,Intel下一代6系列芯片组同样会引入SATA 6Gbps。当然还要再抱怨一下,这两家巨头为什么就对USB 3.0没兴趣呢?

收购ATI三年多之后,AMD已经把3A一体化平台发展得炉火纯青,芯片组和显卡业务都是蒸蒸日上,因而一款新型号芯片组的发布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升级,更带动着整个平台的进化。等到下个月底890FX、870、880G跟进之后,再加上六核心的Phenom II X6系列处理器,AMD 3A平台又将迈入一个新时代。





最后,我们再来集中欣赏一下十大厂商推出的多款AMD 890GX主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