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经典]—《长征组歌》

 miyasa 2011-03-10

  《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题为《长征》,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年。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的音乐会上隆重公演,受到各界的好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长征组歌》共分十段:

  1《告别》(混声合唱)

  2《突破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

  3《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

  4《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

  5《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

  6《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

  7《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

  9《报喜》(领唱与合唱)

  10《大会师》(混声合唱)

  1966年,战友歌舞团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苏联、日本等国时,曾演出《长征组歌》的全曲或选段。

  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冲破“四人帮”重重阻挠,再次在京举行了盛大演出,并摄成彩色艺术纪录片。在国内,其普及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大合唱史上所罕见的。

  1976年,在音乐家草田、于粼先生的支持和指挥下,香港也多次演出了这一作品,受到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
 

 

 

  组歌回放

  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历史回放

  30万人坚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前卫团——红一军团二师第四团涉过于都河,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这次战略大转移源自于一份绝密情报的驱使。1934年9月下旬,我情报人员破悉了一个“天”字号的情报——蒋介石妄图在一个月内彻底消灭中央苏区红军的“铁桶计划”。于是,中央决定提前进行战略转移。

  10月7日,中央红军主力各部奉命陆续从战场撤出,到达江西于都河北岸集结,为突围转移做出征前最后的补充、休整。当时于都县人口30万,是中央苏区建立最早、最巩固的“全红县”之一。为了确保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安全集结和顺利转移,全县的男女老幼自发地行动起来,踊跃送儿送郎当红军,为部队征集粮草、筹集军费和各类军需物资。在全力以赴支援红军的同时,30万于都人民坚壁清野,严密封锁消息。当时国民党的飞机每日在苏区上空盘旋,一旦发现红军目标就狂轰滥炸。为了不暴露目标,红军白天隐蔽在树林里,晚上才开始渡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钟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以前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

  8万多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城内外集结、休整达10天间隙,之后安全顺利地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谍报部门对此却一无所知。30万人坚守一个“天大”的秘密。这被后人赞为“奇迹”。

  组歌纪事

  周总理在听了初创的第一曲后说:“《告别》写得太雄赳赳、气昂昂了,要尊重历史!”

  著名作曲家遇秋同志是《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他在回忆组歌创作过程时曾这样说:肖华同志留我们在那儿住了10天,每天搞一个上午,一天一曲。第一天第一曲,第二天第二曲地……这样讲。他向我们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当时怎么出发的,为什么说是“热泪沾衣叙情长。”为什么说是这样,为什么说要那样……。我们一开始理解红军长征要革命,要北上抗日,那自然是浩浩荡荡的,红军从来都是英雄好汉。红军离开根据地时怎么可能让人觉得有牵儿挂女、难解难分的感觉呢?但是后来肖华同志说:“听周总理讲那个时候长征是不得已啊!不是什么浩浩荡荡的。当时,上哪儿去,能不能回来,连我这样的师级干部都不知道。”所以,肖华出发前与姐姐告别,姐姐哭成了泪人,不断地问:“去哪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所以,才有这个送别,‘告别’应该是比较低沉的这么一个效果。”

  参与共同创作第一曲的作曲家生茂老师补充说:周恩来总理起初对他初稿里第一曲《告别》的音乐处理曾提出过中肯的意见。总理说:“《告别》写得太雄赳赳、气昂昂了,要尊重历史!当时是在‘左’倾错误路线控制下,红军不得已进行战略转移。红军撤离苏区,舍不得留在根据地的战友和乡亲们,是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声泪地依依惜别。”根据总理的意见,生茂老师把第一曲《告别》改成了叙离情、道别绪、难舍难分的挥泪惜别曲。回忆起这些,生茂老师记忆犹新:“第一曲写得壮,那是一种悲壮,要求走起来脚步非常沉重。周总理跟我说,‘这儿不能快,红军是不走不行,又不愿意走,所以后边送行的时候要悲悲切切。’”生茂老师边说边演唱起两种风格不同的曲子。

  组歌回放

  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

  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

  迷雾途中盼太阳。

  历史回放

  “强渡湘江飞战火,红军四万尽捐躯”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顺利突破敌人三道封锁墙。对此,蒋介石极为恼火,准备30余万兵力,企图全力“围歼”红军。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红军与国民党军在湘江地段的广西境内为抢占渡口保证大部队过河展开了一场生死相随的战斗——“湘江血战”。由于博古、李德顽固坚持错误路线,听不进党内不同意见、机关及非战斗人员又过于庞大,加上逃跑式大搬家行军(毛泽东语),使红军遭受惨重损失。湘江之战后,红军由出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老红军陈靖将军曾写过这样一首描述“湘江之战”惨烈之极的诗句:

  强渡湘江飞战火,

  红军四万尽捐躯。

  半江尸体一江血,

  百姓三年不食鱼。

  湘江战役以残酷的事实表明: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敲响了“左”倾错误领导垮台的丧钟。

  组歌纪事

  邓小平同志亲自改歌词

  在谈到第二曲的创作时,遇秋同志回忆说:肖华跟我们介绍,“路迢迢,秋风凉”。这几个字,从字面上看,很难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一讲,我们才知道:那时红军长征,两个地方死人最多。一个是过封锁线;一个就是过雪山草地,那里死人是最多的。敌人是有准备的,机关枪扫过来倒一大片,然后又冲上去……就是这样子过的封锁线啊!当时过封锁线的时候,连我们的朱老总都亲自摔上了手榴弹,……

  “文革”中,“四人帮”倒行逆施,《长征组歌》曾被禁演,肖华将军也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1974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参加国庆25周年招待会名单时,不假思索地添上两人:“肖华、刘志坚”。“四人帮”才立即释放了肖华将军。1975年,在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整文艺政策的指示下,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挠,指示有关部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复排《长征组歌》和话剧《万水千山》。遇秋同志回忆:“邓小平同志在审看后,还亲自将第二曲《突破封锁线》中的歌词‘围追堵截奈我何,数十万敌军空惆怅’,改为‘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句词不仅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而且更使第二曲与第三曲自然地衔接呼应,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组歌回放

  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历史回放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激战“左”倾领导者

  为了摆脱敌人的尾追和堵击,在相继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上,党中央逐步接受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转兵西进,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激战“左”倾领导者,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在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组歌纪事

  周总理说:“红军到达贵州地区,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政治的春天”

  关于这一段的创作,四十年后,作曲者生茂和领唱耿莲凤共同回忆:“当时在创作第三曲《遵义会议放光辉》时,周总理跟我们说:这首一定要写好,红军到达贵州地区,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政治的春天。所以跟耿莲凤她们讲,你们唱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放亮,要看到希望,看到鲜花绽放……因为有了正确的领导,革命才有了希望;嘴巴也要笑起来,满怀喜悦地唱这首歌。当时拍这场电影的时候,导演王苹同志要求剧务弄来了好多漂亮的花,真是有:春风吹,鲜花开。人们的心情豁然开朗,豁然看到了光明一样的感觉。”

  组歌回放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低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历史回放

  “奇袭贵阳”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开始四渡赤水,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从第四次渡赤水起,中央红军的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是声西击东佯攻遵义、再是虚北实南突破乌江、然后就是声东击西兵临贵阳,接着又调虎离山威逼昆明,最后来个虚南实北巧渡金沙江。这与红军长征初期不顾敌情变化一味死打硬拼的那套僵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正实施了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走,一切以掌握战场主动权,随机应变,避实就虚,以保存和发展红军实力为目的的运动战,又重现了中央红军前三次反“围剿”时的风采,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风格和精髓。因此,第四次渡赤水“奇袭贵阳”是毛泽东的真正杰作和“得意之笔”。

  组歌纪事

  周恩来惊呼:“此句乃神来之笔啊!”

  1964年,肖华将军在创作《长征组歌》中用了一句非常贴切的比喻:“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周恩来听后,惊呼:“此句乃神来之笔啊!”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观看肖华同志创作的《长征组歌》的演出,当看到演员马国光带有戏剧特点的风格演唱“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句时,谦逊而面带微笑着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这是肖华同志歌词写得好,作曲、演员到位。”

  组歌回放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

  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

  勇士万代留英名。

  历史回放

  蒋介石妄想使“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破灭

  大渡河的安顺场,是大渡河的重要渡口,也是著名的古战场。1863年5月,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3万多军众奔逃并在此覆灭。72年后的5月间,3万余中央红军亦来到这里。此时,蒋介石亲自制定了《大渡河会战》的作战计划,妄想使“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并且扬言:“大渡河是红军的覆灭之地!”于是,国民党十几万大军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激战又在大渡河沿岸展开。

  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过程可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右路军,以红一团作为全军的先遣队,5月25日上午,十七勇士组成突击队,在当地船工的配合下,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征服了天险,打垮了敌人,开辟了渡河通道,使部队得以顺利渡过大渡河,并有力地配合了左路兵团抢夺泸定桥的战斗。二是左路军,由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指挥,5月27日凌晨出发,率左纵队先头团,以3天时间,冒着滂沱大雨飞速奔袭360华里,创造了一天飞奔240华里山路的奇迹,夺占了泸定桥。蒋介石妄想将红军歼灭于大渡河以南的迷梦彻底破灭了。

  组歌纪事

  “组诗”变“组歌”的由来

  著名词作者石祥回忆:1964年11月中旬,“组诗”写出来以后,肖华分别呈送给周总理和在京的许多老帅传阅。周总理更是非常高兴,也非常喜欢。当时总理为庆祝建国25周年,正在倾力抓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中间惟独没有长征的内容,见后,周总理一拍大腿,说:这下好了,先把《飞越大渡河》放进《东方红》中,于是“组诗”开始变为“组歌”。后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有两首歌是根据“组诗”谱的曲:《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

  组歌回放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历史回放

  走出草地后,老革命家刘英同志说:“我觉得人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当时仅过夹金山,就有400多名红军官兵永远长眠在雪山上。吴先恩,中国工农红军西进康北时负责兵站部工作,他在回忆红军翻越党岭雪山时那悲壮场面中写道:

  “……行至半山,只见从山背后升起巨大的土柱,遮住了太阳,狂风卷着积雪,积雪裹着沙石,猛兽般吼着扑面而来,人们牵着手伏在地下,背在背上的茶缸被风卷起的沙石打得叮当作响,山地的中午变成了黄昏。夜深了,……雪越下越大……—些酣睡的同志埋在雪里。……度过漫长的黑夜,掩埋了同志的尸体,我们又踏上了征途。……走到前卫营宿营的地方,发现有许多冻僵了的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我们发现了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他的拳头紧握着……”

  据说,过若尔盖的沼泽,红军减员了万余人,其中许多人是陷在沼泽中被吞没了。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同志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人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组歌纪事

  周总理弥留之际最后哼唱的一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据领唱《过雪山草地》这首歌的男高音歌唱演员贾世骏回忆说:“听总理讲过,《过雪山草地》唱的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当年,有许多红军战士在这里倒下、牺牲……”

  作曲家遇秋同志这样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一个小部队,当时配备了非常精良,最好的装备,重走了一遍长征路。我们的战士从那里走的时候还看到当年最壮烈的场景依然是:草地上,风雨中,摆躺着烈士的尸骨、武器、马灯和刺刀……”

  肖华同志的夫人王新兰老人回忆说:“总理生前,曾先后17次观看《组歌》的演出,他能唱出组歌的全部歌词。总理在弥留之际,最后哼唱的一句就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说到这里,王新兰老人抽泣着,哽咽难语。

  组歌回放

  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

  扩大前进根据地。

  历史回放

  提起吴起镇,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这块地方,我们落不了地”

  1935年10月19日,在陕北吴起镇寂静的头道川,当地人突然瞧见一队“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群自西向东走进这道河谷……起先,当地老乡以为这些人是从东北来的“奉军”,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中央红军。

  然而,这一天,对于那些所幸没有被打死、饿死、冻死,一步一步走完两万五千里漫漫路程的红军战士来说,他们终于到家了!据史料记载:中央决定红军长征最后落脚点放在吴起镇起因于一张“特殊内容”的报纸。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在甘肃省宕昌县的哈达铺。在那里,毛泽东等人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发现陕北红军的消息。于是红军长征最后落脚吴起镇。当时很多人都记得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这块地方,我们落不了地。”

  组歌纪事

  一位《长征组歌》老演员的两件特殊藏品

  在北京战友歌舞团有这样一位专门收藏《长征组歌》物件的“玩家”:他从未亲历过长征却钟爱长征,唱了四十年长征。马子跃,这位演绎了1000场《长征组歌》的老演员,在描述自己与《长征组歌》的情结时,说到这样两件自己沿走长征路时悉心收集到的两件特殊的“长征”藏品:两杯泥土。一杯是在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纪念塔下收集到的“红色”的泥土;一杯是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烈士纪念碑下收集到的一捧“黄土”。马子跃说:“我把这两杯土放在家里。我就经常看着,看着看着我就仿佛感觉到从‘红土’到‘黄土’……,从‘红土地’走到的‘黄土地’!这样不也就是中央红军长征艰辛走过的这段历程吗?”

  组歌回放

  祝捷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长途跋涉足未稳,

  敌人围攻形势紧。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尽。活捉了敌酋牛师长,

  军民凯歌高入云。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历史回放

  直罗镇大捷: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一个“奠基礼”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极为不安,立刻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调集十余万重兵,气势汹汹地向根据地推进。妄图趁疲惫之中的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一举消灭之。局势相当严峻,当时刚刚整编过的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兵合一处,在正式确立的战略统帅毛泽东的带领下奔赴前线。他和周恩来、彭德怀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在直罗镇摆下“口袋阵”。20日,敌东北军一九师被诱入直罗镇。毛泽东指挥命令道:“这个仗,一定要打好!”“我们要的是歼灭战,不是击溃战!”战至23日全歼该师并打援歼灭敌一六师1个团,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500余挺。活捉一九师师长牛元峰,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毛泽东的话说:直罗镇战役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组歌纪事

  曲作者唐诃讲述第八曲《祝捷》的创意

  第八曲的创作处理是当年曲作者之一的唐诃的创意。他回忆道:第八曲《祝捷》,表现的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配合在直罗镇打了一个大胜仗——全歼了敌一九师,无一漏网,这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给党中央把大本营设在陕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当时我就想:是否用地方花鼓音乐来刻画一位湖南籍红军指战员刚从战场归来,由他向战友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毛主席亲自指挥直罗镇大捷的真实情景。果真,王克正同志扮演和演唱的效果,十分独特。许多演唱过此曲的演员都在刻意模仿他,但至今还没听到有谁能超过他。

  组歌回放

  报喜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

  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边区军民喜若狂,

  红旗招展迎亲人。

  历史回放

  “盼呀,望,终于迎来了老大哥部队”

  “盼呀,望,终于迎来了老大哥部队。”郑维山将军曾这样描述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的情景。7月2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召开庆祝会师大会。朱德总司令和任弼时在会上讲了话,给全体指战员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接着,南北红军进行了篝火文艺演出,大家欢声笑语,一解征尘的疲惫和畅谈会师后的感受,其乐融融,好不热闹!整个甘孜都在歌的海洋中荡漾……这充分显示了两支主力红军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友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剧团演出了充满革命友情的《迎亲人》和《红军舞》等精彩节目。

  组歌纪事

  唐诃回忆说:“周总理看了彩排后,对这首不太满意”

  第九曲《报喜》写的是正在长征途中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的情景。曲作者之一的唐诃回忆说:“最初这一曲写的不是现在这样,周总理看了彩排后觉得:前面几首都写得比较好,歌也好听,就是对这首不太满意,同时也没有发挥‘二马一贾’之一的马玉涛的长处。因此,我们又改写了一稿、二稿,效果还是不理想。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初稿上下功夫,把第九曲后半部的音调伸展开来,使其尽可能发挥出马玉涛的演唱风格。这一曲经过的周折较大,但总算基本如愿。”

  组歌回放

  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

  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

  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历史回放

  毛泽东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6年10月底,红军三大主力完成胜利大会师。10月24日,中央书记处向共产国际报告说:“三个方面军已完全会合”。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完成了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言:“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从此,这支伟大的人民军队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肩负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使命,建立起了人民共和国。

  组歌纪事

  当时,小伙子会哼“雪皑皑”,大姑娘能唱“苗岭秀”成为时髦

  《大会师》一曲是概括红军三大主力胜利大会师的颂歌。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正式隆重公演,立即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在京、津、沪、宁等城市及部队巡回演出了50多场次,场场爆满,观众达10万余众。一时间,《长征组歌》成了全国人民争相学唱的对象,《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唱段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当时,小伙子会哼“雪皑皑”,大姑娘能唱“苗岭秀”成为时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