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侗族的饮食"四奇",你知道几奇(图)?

 湖光秋水 2020-09-18

 
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在长桌“百家宴”上品尝侗族美食

  

     侗族是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3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他们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出产“香禾糯”、 “稻花鲤”、油茶、杉树,善于编织侗锦,“鼓楼”和“风雨桥”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筑艺术,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3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



一奇:杂异的食源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4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

     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侗族特色小吃——油茶。

二奇:无菜不酸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这些酸味菜用料范围非常广,猪、牛、鸡、鸭、鱼虾、螺蚌、龙虱、晴蜒、白菜、黄瓜、竹笋、萝卜、蒜苗、木姜、葱头、芋头……皆可入坛腌醅。酸味菜的腌制方法很巧,先制浆水,加盐煮沸,下原料续煮,装泡菜坛,拌上酒精和芝麻、黄豆粉,密封深埋。腌菜可放2年,腌鸡鸭可放3至5年,腌肉可放5至10年,腌鱼可放20至30年,非有大庆大典不开坛。侗家盛宴,碗碗见酸,而10道大菜组成的“侗寨酸鱼全席”,世所罕见。


侗族的腌鱼和腌肉。

三奇:欢腾的宴席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侗族人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对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欢中有礼,文质彬彬。清人诗云:“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酸鱼糯饭常留客,染齿无劳借箬功。”正是侗寨欢宴宾客生动情景的写照。


侗族姑娘为远方游客热情敬酒

四奇:谢厨师

  侗族人敬重厨师也是饮食文化中一个奇特的内容,在许多宴席上客人与厨师都要对唱,互相致谢。如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扣肉堆成鲤鱼背,萝卜切成绣花针,内杂小炒加木耳,猪脚清炖拌香葱,蛋调面粉做酥肉,蜂糖小米做粉蒸。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