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杰斯:最实用的七大投资秘笈

 lqhs 2011-03-10
    成名华尔街后,不少媒体和投资者曾反复向罗杰斯请教如何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每一次罗杰斯都强调,投资之前一定搞懂数字的含义。

  他最初的投资构想总是发端于一段时间内与投资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汇集,随后逐渐强化成一个“中心思想”。

  罗杰斯曾仔细解释过自己的“罗氏投资秘笈”,这也是他一直对投资者反复强调的要自己做功课,找到一种切实可行、属于自己的方法。

  秘笈一:自制投资表格

  一开始,他的总分析表做得非常简单。罗杰斯会把利润率(profitmargin)、净资产收益率(returnonequity),以及此前该公司的历史走势和状况列出来;随着年份增加,他会加入其他的数据,比如应收账款、库存等数据。

  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走势。他的总分析表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0~15年,他认为这有利于自己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家公司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末,电脑在美国已经相当普及,但他依然相信用最老土的纸和笔手工制作投资表格来得比较实在。他不用任何存在电脑磁盘里的数据,担心这些数据是否属实。

  罗杰斯认为,在牛市里投资者怎么折腾都行,而在市场惨淡时节,投资者尤其要当心。

  罗杰斯在自己动手做总分析表时必须要问很多问题,他认为有三个基本要点必须要摸得烂熟:第一,问清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涨了还是跌了;第二,尽量调研上市公司的历史;第三,搞懂应收账款、利润率、资产负债表等是你在投资前的必做功课。

  秘笈二:用历史透视法投资

  如何能做到用历史透视法投资呢?罗杰斯认为,一个好的训练方法是学哲学和历史。

  正是这种观念让他在动手制作总分析表时有动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你回顾一个行业的历史越久,就会对该行业的周期了解更多。

  秘笈三:小数字的全局概念

  人口老龄化的丰厚投资回报是他投资生涯中值得记录的一笔。大约在1978年或者1979年间,贝弗利实业的年报“飞”上了他的办公桌,当时这只股票每股只卖2美元,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发现过去五年来贝弗利实业的收入一直在增长。在翻阅所有家庭医疗护理公司的年报后,他发现所有公司的股价都像不要钱一样便宜,但所有公司的业绩都很不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拿出自己的总分析表发现,原来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公司的股价高得离谱。随着一家名叫“四季疗养院”的公司的破产,所有同业公司的股价从 天而降,跌到了地板上。最令他激动的是,假设这些公司“复活”成真,华尔街却没一个人正眼看它们一眼。好像又到了下手的时候了!他立刻动身对这些家庭护理 公司进行了一番调研。

  罗杰斯发现美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相当严重,对家庭医疗护理行业的需求将会急剧增长。他判断这个行业的井喷就在眼前。“索罗斯基金”狂扫了所有家庭医疗护理公司的股票,同时他们还买了与此现象相关的行业。

  秘笈四:抄底

  这是投资者都明白的投资法理,一旦进入操作中,很多人在贪婪的驱动下总会反向而为。抄底是每个投资者都希望拥有的投资绝技,但如何发现一个合适的买点几乎是每个投资者常为此苦恼的问题。

  罗杰斯比较喜欢选择那些表面上看已经要死不活的企业,依照此前他的那些比率衡量,当这些股票已跌无可跌的时候,多半是这个行业要发生逆转的时 刻。比如一个行业的三四家大公司都在亏损,除非这个行业就此没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否则整个行业肯定面临调整,其经营环境也会慢慢改善,那时就是这 些股票发生逆转之时。

  在熊市里,股价首先会跌到一个合理的价位,然后惨跌到地板之下的地窖里,最后干脆跌下地狱,几乎是“白给也没人要”的半死状态。这时候市场人气惨淡,投资者都急着脱手,对于老辣的投资者而言,应该考虑进场的时机了。

  这就像功力老到的投资者,常常是在人们纷纷抛售股票,谁都不想要时,本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慈悲胸怀接手便宜得一塌糊涂的股票,而在人人都举着钞票热情高涨地争相抢购股票时,老手则以“普度众生”的心情将手中的高价筹码派发干净,兑现走人,寻找另一个目标。

  说到卖点,罗杰斯认为,但凡一只股票股价高得吓人就要格外留神了,这往往就是这只股票行将玩完的时刻。每次他“抄底”买入股票后很少迅速卖出,总是等到基本面发生变化或者有迹象显示公司出现状况时,他才会抛出股票。

  秘笈五:看不清就离场

  罗杰斯回忆当初在华尔街,他最大的感受是不亏钱就是赚钱。当时,他看到太多人前两年做得相当好,赚钱海了去了,第三年就完蛋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悲剧每天都在华尔街上演。那些专业的基金经理们感觉每天都要不停地交易才行,因此不断有人建议投资者每天都得做点什么。

  他认为这是最糟糕的建议,投资者搞不清楚情况时还不如买点国库券呢!在他看来,哪怕十年做一次交易,只要选对股票也比大部分天天做交易的人赚得多!

  秘笈六:注意供求变化

  正像每种商品都有其特有的供求周期一样,投资者在考察股票时完全可以将考察对象当做商品来看待。

  罗杰斯认为,要真正理解供求关系,必须关注供求变化,因社会和经济变革带来的变化常常会在供求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1979年石油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任何投资者只要记住这条法则,清楚地了解到供求关系随时变化,等待他们的就是丰厚的利润了。

  他最常强调的投资研究就是研究行业状况,研究供求因素,当他看到供应猛增,就意味着要看空这些股票了。

  秘笈七:不犯同样的错误

  在罗杰斯的投资生涯里,曾犯过几次比较严重的错误。

  一次是1970年让他输得精光的“大学计算”和Memorex。这一次的教训是让他学会更多地关注市场,有时候人的感觉与公司基本面呈现的观点完全不同,即便你判断正确,你所预测的事情也不会在明天发生,总是要等到消化一段时间后才会爆发。

  罗杰斯一度曾以为他知道的事情,人家也知道,最后才发现他可能真比别人早一点知道未来事情的发生状况。这次惨败也让他开始意识到,要学会进一步 了解买入时机。另一次阴沟里翻船是他买的一只名叫马斯柯(Masco)的股票。这段亏钱的惨痛经历让他明白,如果买了一只股票,不仅要关注与该公司相关的 信息,还要关注其他公司的所有信息。

 

罗杰斯:股神的投资三法则


 

  吉姆·罗杰斯,一个600美元入场,1400万美元退出的投资家;一个被股神巴菲特誉为对市场变化掌握无人能及的趋势家;一个两度环游世界,一次骑车、一次开车的梦想家。

  面对风云莫测的市场,这投资界的重量级人物有什么独门妙计吗?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1.独立思考法则

  “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的投资理念就是寻找一些不被关注的股票: “当年我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劝说我千万不要买B股,所以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事实证明并没有错。”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投资方式和理念,不管是投 资股票还是货币或其他,当然独立思考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对市场客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大部分人会随大流,而事实上很少有人能靠随大流发财。“我可以保证, 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罗杰斯如是说。

  泰达荷银建议,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投资者都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选择适合的基金,而不是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盲目地追从并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

  2.绝不赔钱法则

  “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所以,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根据这点法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财富管理人,比如所选择的基金公司是否值得托付,基金经理是否经历过熊市及牛市全面的洗礼,基金产品长期的历史业绩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做好投资的重要前提。

  3.静若处子法则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旁观,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 倍’。然后他们又去做别的事情,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投资失败的重要 因素。”

  面对目前的市场,泰达荷银建议投资者应该心平气和且理性地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坚持投资,纪律性地买入,这样既可以分摊长期投资的成本又能降低短期一次性买入被套牢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