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优雅a 2011-03-10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1.
 
         前一阵把这本书看完了,也是因为李笑来的那本书,回去看原作,觉得这本书写得更加深刻一下。自己之前没怎么看关于时间管理的,这算是第一本,因此收获了不少,跟大家分享一下。
  
  时间管理:
  前提:
  时间的令人烦恼之处正是在于它不能不用。
  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字来勾勒出了时间的轮廓从而精确的把握住了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对时间的利用是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上的,而计划是需要一个理性分析的基础的,这离不开数据的分析,因此柳比歇夫对日常事务详实的记录是自己对通过理性分析可以掌握生活这种态度的表现。我不能说我一点也没有浪费,但我总是心中有数,我浪费了多少,是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的。对于精确计量的关注可以让一个人生活的有安全感,可以在需要理性的时候用数字来帮助思考。
  
  他决定,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就是说,比方写一篇有独特见解的论文吧,占用的时间既不能太少,也不能 太多。如果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一个意义并不是很大,或者之后还会做的工作上,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凡事不需要尽善尽美,以后还是会有很多机会让自己来完善的。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如果这不是短时期,而是一年、二年、三年),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您现在已经是一位博士了,有着崇高的地位,您已毋须匆匆忙忙,应当设法对自己有一个了解。您到底给自己提出了什么样的目标?如果您提出了目标——想在科学领域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成果,那么必须把思考的时间留出来。
  
  做计划:
  被计划与主动做计划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前者让人觉得生活无趣,有一种压迫感。后者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是对生活得更好这个目标的行动,因此并不会让人觉得厌倦,生活也不会单调,因为主动计划本身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时间来实现目标,丰富生活。
  很多科学家认为事务性的工作并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有利于创造的一项条件。
  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
  
  兴趣:
  这种对于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广泛探索,兴趣广泛,对各种问题的好奇,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其基础是对个人本身的尊重和推崇,认为个体本身是美好的事物,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来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被局限在某一个地方。
  对看似副业的领域往往能对主业带来好处。牛顿对神学的研究似乎反而给他带来了好处——这正如凯普勒对占星术的迷信反而促使他创立了潮汐说的正确理论一样。
  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
  
  机遇:
  生活实在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当家,她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机会,安排我同许多当代最有意思的人物见面。可是我不知忙些什么,来去匆匆,因循拖延,以致失之交臂。
  
  生活态度:
  这样一种人,他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起来便会感到愉快。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象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眼泪无助于消弭痛苦,人要控制自己,越快越好;为死者哀恸。
  诗句可从糟粕中寻找。人们不应该因为一个东西的一部分是错的而否定它的全部。
  然而失败还是胜利 你自己不应去注意。不需要用这种社会通俗的评价来影响自己的思考。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
  但在平时,不是也突然会有精神焕发、非比寻常的时刻吗?力量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如泉涌至,头脑变得敏锐了,想象力十分活跃……这种幸福的、如醉如痴的状态,在作家称之为灵感,在运动员名为顶峰状态,在科学家则叫做开窍;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有些人不常有,另一些人比较经常……人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他平常的能力和极限,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重要的正是这一点。这么说,这是可能的,而既然能有一次,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两次,不能每天都这样呢?
  
  人生目标: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会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到有一种不可理解也不可解释的执着,出自良知或什么别的东西。“我坚持这么做,而且非这么做不可。
  科学家存在着两种职责:一种是科学,另一种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某门科学某一分支的状况所负的责任。科学家存在着两种职责:一种是科学,另一种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某门科学某一分支的状况所负的责任。意识到一个科学家对人民和对社会的社会职责。一些科学家取了第一部分,于是躲进了象牙塔中,并认为他们有权忽视时代的要求,同时,这些科学家们总是把真正纯理论的科学同微不足道的探求,同毫无用处的科学混淆在一起。另一些科学家表示(往往只在口头上)自己打算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准备仅仅从事实践,实际上,他们既不促使纯科学向前发展,也不推动实践活动。
  他怀着一个信念,深信他的工作以后会用得着的。那些在他身后继续活下去的人会需要他的。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比之于科学家,这种自我安慰在艺术家中更为常见。其实,与他同时代的人也需要他,不过各有各的需要罢了。
  
  
  批判的思考:

  我憎恨对我的思想有任何束缚,我不能也不愿我的思想顺着这样一条道路发展下去,它虽然在实际上是重要的,但它不能使我对那些折磨着我的问题有起码的了解。
  任何一种批评(批评也就是捍卫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见解的权利),我们都把它看成是企图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也就是说,把批评看成了偏执。
  真正的科学家和真理的探索者,从来没有绝对的信念(这里说的是有争论的那些知识领域),他总是不断用新的论据来试图取得对方的同意,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觉得在对方面前有什么值得自傲的优越性,也不是出自虚荣心,而首先是为了检验自己的信念。因而一直到他确信自己确已理解了对方全部的论据,确信对方并非基于极为客观的材料,而是由于这种或那种偏见而持这些观点,因而,进一步的争论已属无益,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停止争论……笔者只有在能用与对方相同程度的说服力来陈述对方意见,并能补充自己的意见来说明对方偏见的根源时,才能停止剧烈的争论。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2
 
引语:

《奇特的一生》这部记传体小说我算是早有耳闻了。今年较早的时候,我在阅读《把时间当朋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经由作者介绍而接触到了它一次;更早的时候,曾经听说过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奇人,他虽然天资平平,然而由于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坚持对自己的时间科学划分、统筹利用,结果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我还年幼,凭借童年丰富的联想认为这样的人不是那种英气逼人,毅力坚韧,激动起来额上青筋暴起,拿破伦之类的,就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神仙一般的人。然而,记录在《奇特的一生》中的人物原型柳比歇夫,按作者的话来说却是"相貌不扬,性格平庸,普普通通",和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也爱热闹,甚至有时话还比较多。

现实和想像的差异往往被作者放大,当做吸引读者眼球的噱头;然而,这一次,造成这种奇特的却是人物本身。

 

内容提要:

作者开门见山地说,本文无非是揭示了一个秘密,一个怎样生活地更好的秘密。文中描述的对象虽然算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但并不广为人知。他的一生,表面上十分平凡,甚至不走运,然而他的内心却非常和谐;他的事迹虽然算不上轰轰烈烈,但是却足以发人深省。

即使是那些自认为非常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和认识也大相径庭,甚至矛盾;有的人认为他精力过于分散,有的人却认为他精力十分集中;有的人认为他是数学家,有的人认为他是哲学家,而他实际的身份却是昆虫学家;有的人认为他是唯物主义者,有的人认为他是唯理主义者……他有多大的能量,以至于认识他的人都只能看到他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和柳比歇夫有过两次交流,他认为柳比歇夫是一个"对任何问题都感兴趣,对任何问题都有自给独到见解的人",即使是柳比歇夫,也诚然自己是个杂家;实际上,他在多个方向上都有建树。他一生干了那么多的事情,产生了那么多的思想,留下了巨大的学术遗产,包括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分散分析,生物分类,昆虫学,发表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的论文和专著,对于一个天赋并不是非常突出而且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国度的他来说,他是怎么做到的了?

正如柳比歇夫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一切成就来自于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随着对柳比歇夫日记和书信的进一步整理,作者才逐渐他这句话意思。而这是一份怎么样的日记了?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震惊”:

"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一天都不曾停止,哪怕是战争逃亡时期"

不仅如此,这些日记的内容更是让作者感到闻所未闻:

"哪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还注了些莫名其妙的数字……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一般构成日记中心内容的那些东西一概不见。"

这空洞无物的日记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感觉,认为柳比歇夫是否是那种精神空虚,麻木不仁的人,然而这却又和现实不相符。经过更深一层的了解,作者了解到柳比歇夫留下来的这些所谓日记,原来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对自己日常工作时间的一种统计记录,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日记。

当作者将柳比歇夫真实的一生和他那严谨“日记”相互比照的时候,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钢铁一般的人”。数据显示出柳比歇夫曾经日复一日地进行科研工作,从二十岁到八十岁,一天也从未间断;发现当二战来临的那天,他在逃亡中写下日记,而很快,他又开始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结合他的一些信件作者发现,当儿子噩耗传来的那些日子里,他心情悲痛,但是任然坚持了工作。终于,作者为他一生的奇特找到了原因。

感悟:

这部小说不是很长,看电子版的一天就可以看一遍,然而我却反反复复地读了五六遍,说实话,每一次阅读都能够获得一些新的东西。那个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的无疑还是那个问题:“如果说柳比歇夫的成功来源于那个所谓奇特的方法,那么那个方法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原因是理想吗?

真正的力量真的来自于对理想的忠诚吗?我阅历尚浅,还没有办法给出确定的答案。然而我坚信那些产生巨大力量的理想,不应该是普遍意义上的理想,比如上大学、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的生活之类的,不是的;这里的理想,是对是一辈子到底想干什么的终极理想,是这个世界有你和没有你会有什么不同。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人物,无论环境怎样恶劣,他们因为一生对理想信奉,而最终走上成功。

柳比歇夫显然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他的一生并非是光鲜亮丽,也没有生活在象牙塔当中;事实上,他当过兵,经历过战争,中年丧子,受过几次大伤,因为学术问题而两次被放逐。然而他,从未动摇的是在他年青时候就确立起来的理想。

虽然我对昆虫学一窍不通,然而我依然愿意把他一生贯彻的理想用金色的墨水大写,贴在每天能够看得到的地方:

"我一生的工作目标是要创建生物的自然分类方法"。

柳比歇夫也是人,是人就有灰心丧气的时候,有偷懒的时候,有想放弃的时候。柳比歇夫能够用一生的时光践行他自己的理想,这是有“账簿”可查的。同时也在于他非常倚赖现实:战争来了,学术不得不中断;自己的理论不被人们所理解,自己研究被学术权威否定。对于这些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他不埋怨,实际上,他在一步一步地寻找抵达理想的路径:

“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五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些,到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我立意要写一部数学生物学;一切企图把数学运用于生物学的尝试,都将兼容并蓄于这部书中。”

为了达成目标而用五年的时间来积累数学基础,这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须知今日可是知识爆炸,信息拥塞的时代呀。我们似乎总是在面临一个又一个紧要棘手却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忙的我们焦头烂额;对于柳比歇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让他背井离乡,儿子也命丧这场战争,然而,实际上,这几年,即使经历了巨大的感情的波澜,他的工作并没有放下。

柳比歇夫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坚韧。虽然我承认并认识到他也只是个凡人,然而柳比歇夫能够用一生的时光来追逐理想,这无疑就是他最为闪光的地方。可以说,无论在人类的任何一个时代,也无论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名族中,缺少的都是这种人,缺乏的都是这种精神。

如果我们把一生的时光比喻做一座金字塔的建造,那我们仿佛看见柳比歇夫日复一日地做日记,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自得其乐的劳动,无疑就正是在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来建造那属于他自己的金字塔。正因为他的钻心不二,才使得他的金字塔如此的恢宏壮观,以至于若干年后,仍然能够供人们观瞻,而它旁边的许多其它的塔,造型独特也好,地势占优也好,却都被历史的灰尘掩埋。

这里我不禁想思考一下理想的本质。理想无非就是人类关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然而,如果我们的理想是以寻找安全感,成为重要的人物,尽可能少的思考而过着舒服的日子,而不是以完善自身为目的的。那么,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理想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就非常有限。

我并不认为人会因为有了伟大的理想而变得坚强,是对理想的热爱让我们敢于去冒险,能够去奋斗;是爱,让我们去面对挫折,忍受孤独,而超越曾经的界限,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里,一切的重点是热爱,忠诚来源于对可爱理想的热爱。

   

行即为生是方法吗?

抵达伟大成就的道路,是由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工作铺成的。柳比歇夫能够安守于琐碎的劳动,并自得其乐,这其实才是他最终取得成功的直接原因。这一点是我写这篇读后感时而获得的新的感悟。

“做下去,开始行动”虽然简单,却是我们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放弃代表了彻底的失败”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更让我感悟深刻的是柳比歇夫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方法,使他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行政事务缠身的时候,都能够保持科学家严谨,冷静,迅捷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他广泛地研究这研究那,学这学那,写书也好写信也好,像统计学家一样计算自己的时间也好,无非是维持住科学研究应有的耐心、冷静、客观。

我就了解到曾经有一名女科学家,在忽然受到他丈夫的噩耗后,立刻开始演算题目,因为“我太悲痛了,我不能停止思考,否则我怕自己无法承受”。  

现实的洪流是那么容易击溃脆弱的人类的心灵。理智的人们选择用行动下去来抵制现实的冲击,成为现实的朋友而不是奴隶。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通俗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最为集中概括的一句话。面对现实的苦难,大多数的人们选择了自我保护,选择了推卸责任,选择了默然放弃,听天由命。然而,人类的脊梁们却要坚持着手挽着手,走下去,行走下去。

我又不禁想起了加拿大作家赛维斯的那首诗:

    孜孜不倦会为你赢得胜利,

    临阵脱逃不是好汉。

    鼓起勇气,放弃毕竟是太容易,

    抬头继续前进才是真的不容易。

    为你受打击而哭泣——而死亡也是太容易;

    撤退爬行也容易。

    但是在不见希望时却要战斗,再战斗

    ——这才是最好的人生之戏。

    虽然你经历每一场激战,浑身是伤,是痛,

    但是,再努力一次

    ——死亡毕竟是太容易,

    抬头继续前进,才是真的不容易。

   

科学的进步,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地努力,而这是最为艰苦的过程,因为它必须于自然力量对抗,和既有认同对抗。人生的海洋浩瀚无际,前途难测,普通人都认为依照我们有限的能力,决不可能绘制出准确的海图,并借此走出迷雾,找到方向。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呀,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所了解到的,所占有的资料又是多么的匮乏呀。由本能而生的恐惧,由恐惧而生的认识,就一定是合理的吗?

我们每天需要面对那么多的困难,应付那么多的惊吓和恐吓,然而,唯一的困难却来自于我们的心中,也即是我们的懒惰,来自于我们不愿意打破现状,并依靠清醒的认识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想想看,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在心中权衡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柳比歇夫这样的人,他闪光的一生无疑给予了我们这些后辈那种可贵的自信:我们身后有这么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宁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穿越荆棘,走过泥泞,走向更好的人生境界。

无疑,在困难面前继续行动,需要的是自律。

 

两条道路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这样一首诗:

    “树林中分出两条路

    我选择了少人光顾的那条,一切差别由此而来。”

每一次当我重新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内心都经不住产生强大的共鸣,这两条道路,一条宽阔而被许多人选择;一条狭窄而少人光顾。柳比歇夫选择的何尝不是那狭窄陡峭的一条;实际上,他满可以安安心心地当个老师,舒舒服服地过完一辈子,就像和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也像我们当今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为什么不让自己过的快活一些了?”对我自己来说,不也是一样吗?当我在科研上、在学习和生活中,当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我妥协的时候,我何尝没有看到一个焦躁的自己徘徊在这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了;道路的选择,不会一劳永逸,而是每天,每时每刻都需要去做的。天赋、出生、成长环境,这些无不都给我们中的每一个带来了先天的不公平;然而,只有一点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思考的方式,并以此来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两条道路,一条通向了平庸,一条通向了卓越;一条意味着安全,一条意味着风险;一条意味着舒适,一条意味着操劳。柳比歇夫什么也没有多说,就开始了他的旅程,他走在崎岖的道路上,还很有心情地看看花花草草,多么希望能够跟着他“浅浅的脚跟”,在这条了无尽头的路上,走下去!

   

后记:

对人一生的回顾,总是能够让读者刚到感动,感到荡气回肠。然而,现实中,无论是逝去者还是活着的人,面临的无不都是琐碎、辛苦的事情。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取消这个差距的过程,就是我们一生成长的过程。

感谢柳比歇夫,感谢《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格拉宁。这书,此人,妙极妙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