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2009)

 夏荷馆藏 2011-03-11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2009年02月26
  武陵都市报

2008
10月,《重庆市渝东南地区
旅游发展规划》面向全国征求意见。要加强区域联动,加强区际协作,强化渝、鄂、湘、黔大武陵四省市跨区域联合赫然写入该规划中。在这之前,部分全国、市政协委员就建议,要整体推出武陵山民族地区精品旅游圈,建设武陵山旅游观光一大九小大通道;把武陵山区的景点像宝石项链一样串起来,形成世界上一条无与伦比的旅游圈。

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各地
政府官员或多或少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对对方提出的协作构想虽表示赞同,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黔江区政策研究室官员称,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提出协调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可能将改变这种格局!

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地区,地域相邻,山水相连,自然条件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经济和市场的互补性很强。最近几年,卓有成效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已在武陵山地区展开。

2004
年,由全国政协民宗委牵头,重庆市政协主办的第一次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以及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就是武陵山地区成功合作的典范,一种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但是,合作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构想,还得追溯到2006年底。当时,渝中区原区长洪天云调任黔江区委
书记。到任后,他把建立武陵山经济合作组织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洪天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珠三角、长三角的崛起,都是通过优势互补、产业集群、联片发展实现区域性整体崛起的,无不说明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2007年初,洪天云率黔江区党政考察团先后前往湖北恩施和
湖南张家界湘西以及贵州铜仁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这些地市州共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构建事宜。

据构想,拟将重庆东南14县,湖北恩施州17县,贵州铜仁地区11特区8县,湖南张家界22县,湖南湘西州17县,湖南
怀化22区等50个行政单元组织起来,建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按区域一体、城乡一体的方向,开展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联系与协作,逐步优化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促进武陵山区共同进步。

在洪天云提出这一大胆构想的同时,武陵山经济协作问题也引起中国科学院、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他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调研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姚守拙认为,武陵山区山同脉、水同源,都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同属革命老区,有着相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合作的可行性。

全国政协和四省市政协通过深入调研和呼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了
国家部委的支持,地方也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最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等有关部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武陵山地区给予了重点支持。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交通部在武陵山地区布局了5条国家级高速公路,重点实施了通县、县际水泥沥青路和乡村通达工程。目前在武陵山地区建成通车的有渝怀铁路、张家界至怀化的电气化铁路,已开工建设宜万铁路等。武陵山地区各区县关注的安康至张家界、
常德铁路,黔江至张家界铁路也已列入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而且渝怀铁路二线将于今年内开工建设。

区发改委官员称,虽然武陵山民族地区区域内的区、县、市,由于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但这一地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文化同根、经济同型、
干部同心,有了国发3号文件这把尚方宝剑,这标志着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将成为现实。

目前,黔江区委、区政府正在作这方面的努力。今年9月,第二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节暨武陵经济
论坛将在黔江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武陵山区各州、地(县)党政领导就武陵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研讨,这将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搭建平台。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成立后,只要四省市积极开展交通联动、旅游联动、文化联动、产业联动,就能够改变边缘化的危机,利用地域同一的优势,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坚信,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通过发展多种市场,一定能够形成市场
网络,变分割、封闭的市场为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把各地分散的优势转化为综合的优势,把资源、技术的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的优势,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