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腰缠万贯”?

 小袤 2011-03-11

如何“腰缠万贯”?

 

“腰缠万贯”出自南朝·梁殷芸 《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zī)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腰缠万贯”的近义词有万贯家财、富埒(liè)王侯、家赀巨万;其反义词有深无长物、两手空空、囊空如洗。

 

腰缠万贯”形容钱多富有,那么“万贯”究竟是多少钱?在古时候的铜钱一般使用绳穿着的,每一千铜钱为“一贯”,万贯甚重,腰焉能缠得?但后来这一成语却变成现实了。且不说今天的钞票、存折和卡,也不说过去的银票之类,这类纸制的钱,就是万万贯缠在腰中也压不着。就说金属的钱,到了宋代以后真的能腰缠万贯了。

一些富有的商贾游人出远门,为了带钱方便,防抢劫和偷盗,便把银子打成腰带缠在腰里。银带比现在的皮带稍宽稍厚,根据自己打财力和需要,决定银带的长短,可在腰里缠一圈,也可缠几圈。银带外裹以布绸,束在腰中。用时,从腰中掐下一段过秤即可,十分方便。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发行了纸币“大明通行宝鈁”,面额为“壹贯”。当时“壹贯”等于1000枚铜钱,或白银一两,或黄金1/4两。据此换算万贯等于黄金2500两,的确是一笔为数不少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