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来风(kōng xué lái fēng) “空穴来风”源于战国时期发生在楚国的一个故事。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风赋》记载,一天,楚国文人宋玉和景差,忽然吹来一阵风。楚王敞开衣襟,让风吹拂自己的胸膛,感到非常凉爽,他不禁感叹道:“这风吹得我好常快呀!天下百姓与我共享此风,真是幸福直至!”宋玉听了答复道:“这只是大王的风罢了,百姓哪里能够和您共同享受呢?”楚王听了非常纳闷,不由得惊讶万分,说道:“风是天地间的气体,如今你却说风归我独有,哪有这种道理呢?”宋玉回答说:“我听老师说过,树分叉之处,经常有鸟前来做窝,有空隙的地方,就有大风吹来。由于地位不同,风自然就两样了。” “空穴来风”原意为“消息和传说是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由于词义的演变导致用法的改变。现在该词既可以用来形容有根据,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根据。近义词有流言蜚语、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反义词有斑斑可考;常用搭配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切勿用来表述毫无根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