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课题研究的基本范式 王明伦 研究员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带头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团队负责人 序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江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
关键词:提高 人才培养 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力量源泉靠什么? 教师 教师“ 跳出来” :跳出本校研究教学 宽度 教师“ 扎下去” :扎根课堂研究教学 深度 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真正动力! 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源头在哪里? 职教科研 科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战略引擎! 职业院校科研“研”什么?
研究教与学目标(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研究教与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 研究教与学方法(怎么教、怎么学) 研究教与学规律(会教、教好;想学、会学、学好) 教学+研究=智慧型教师 管理+教学+研究=智慧型校长 第1章 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核心要素
要素一:选 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课题研究选题最关键! 选题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越多越好,越有选择研究课题的空间。
研究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挖掘研究课题的能力。 提出新问题很难(绿色校园);从新的视角去分析旧问题也很难(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创造性,需要想象力。
职业教育研究,最可怕的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就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校(教师)发展就缺乏持续性。 选题的维度: 从自己身边选题(干什么,选什么);从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题;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选题的原则:
前沿性。 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别人研究了,但还没有研究透彻的;有争议的。166 个立项课题中,符合前沿性的选题约占40% 以上。像:苏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价值性。 围绕学校教学改革的难点,重点问题做课题研究;围绕教师、学生的发展做课题。
像: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应用性。 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宜小不宜大。 大与小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不是指课题研究的价值。166 个立项课题中,题目进行了调整的占55% 。
要求: 题目要小一点,角度要新一点,讨论要深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具体一点。 例如:县域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选题好,题目大,缺聚焦。 适合自己。 选题要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适合自己的研究积累和教学学科。 以苏州产业结果调整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为例分析,选题好,题目大,做好难道更大。 要素二: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必须用精炼、明确的语句来表达。好的课题名称能够反映出课题研究的全部信息。 166 项中课题名称表达不明确的约30% 以上。
例1: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职业学校学生,而不是普高生,也不是大学生。 研究内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方法。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 例2:中德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研究对象:中国和德国职校教师 研究内容:职校教师教学方法 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例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案例研究 研究对象: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研究内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 要素三:研究假设 假设顾名思义就是指假定的解释和推测。在复评的336 份课题评审书中,大约85% 以上没有考虑到假设。 条件1: 假设是课题研究者根据事实和有关理论对研究结果的预测。 条件2: 假设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形成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定向作用。 定位准确的假设是课题研究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例如: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研究 假设1:职教教师已经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且有发展空间 假设2:职教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差异与其选拔、培养机制有关 假设3: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职教发展水平有因果关系 要素四: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确立的目标必须描述精准,要深思熟虑的推敲,把研究问题的内容与方向把握住,作为界定研究范围的依据。研究目标是课题研究的灵魂。 有50% 以上没有涉及到课题研究目标。 例如:江苏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目标: 构建科学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资源整合系统、品牌共享系统、质量提升系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一加一大于二” 的聚合效应。 要素五: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基于两个假设:知识是累计的;我们可从他人的成果中学习并建立自己的研究。文献分析法不是照抄照搬。概括某研究领域已研究的问题、取得的成果、分歧点、新想法。 程序: 确定研究问题—— 拟定研究计划—— 查阅初步资料(文献索引)—— 阅读原始资料—— 文献深度分析—— 形成研究结论。 经验总结法。以自己和他人经验为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筛选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程序: 确定总结对象—— 收集事实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经验概括提炼—— 总结、推广。 调查研究法。 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发展规律。调查是收集资料,研究是分析资料,目的是价值判断。 类型: 现状调查(职业学校教师现状);发展调查(职业学校学生能力变化);区别调查(职业学校学生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程序: 确定对象与范围— 拟订计划— 设计问卷— 收集分析资料— 价值判断— 对策建议。 比较研究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和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异同和规律。 程序: 确定比较的问题—— 明确比较标准(同一)—— 描述现象—— 解释现象—— 比较分析—— 形成结论。 个案研究法。 把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调查了解分析,揭示个案形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的因素。 程序: 确定个案研究对象—— 收集个案相关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总结与讨论—— 揭示变化规律。 行动研究法。 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侧重于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改进。 程序: 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 文献分析— 拟订计划— 确定假设— 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 检讨和改进 第2章 职教课题研究的三个困惑 困惑一:有行动缺研究 行动研究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科研中使用率最高的一个概念。 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破除了职业院校教师头脑中的科研神秘感。 336份课题申报书,有行动缺研究的现象占30%以上,有10多份没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有相当多的申报书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不一致,选题与研究内容不符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案例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研究》 课题申报书:有行动,缺研究。研究现状分析谈工作状况介绍,工作流程分析等;研究假设、目标不写;研究内容不明确;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最终成果未写。很难看到研究的踪影,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价值,老师缺乏一种研究意识,习惯于用经验式的工作支配自己的研究行动。 课题研究有五个要件:选题、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基础。五者是最重要的,缺一不可。 课题研究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现状分析,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没有合理的研究方法,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就不是课题研究。 行动与研究结合,研究与行动共进,是职业院校研究应坚持的基本立场。 困惑二:有叙事缺提炼 叙事被职业院校教师广为关注的一个研究话题。不少教师依托叙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叙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立项的166 项课题,部分课题属于叙事研究。 叙事也面临一种新的尴尬:叙事仅仅是一种教学工作总结,在结题报告中特别明显,并没有带来教学理性的思考,教学规律的升华,教学智慧的提炼,导致有叙事无提炼的研究困局。
叙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手段,但它不是目的。我认为借助教育叙事,教师能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思想。 像南通的李吉林老师 教育叙事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或说,教育叙事需要添加教育理论的佐料,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叙事,我们的教师就会走出个人教学经验总结的狭隘空间。 困惑三:有课题缺问题 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很明白的事。先有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对“ 事实”—“ 应该”—“ 可能”—“ 可行” 的理性思考形成课题。
事实: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如何,事实状态是怎样的; 应该:从应然状态去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可能: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有哪些可能选择路径; 可行: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资源去分析,哪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研究有哪些基础等等。
职业院校的教师选好了课题,不知道课题要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
案例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题很大,写的很多,研究现状分析写成文献分析,结构完整但要点不突出,到底要说明什么?研究什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课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实在是看不出来。 搞课题研究必须有问题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应该研究的重点是什么?课题必须交代清楚。 第3章 课题研究的三个规范 课题研究必须规范 规范出成果! 规范出精品!!
规范一:开 题 课题开题的重点不仅在于组织动员,而是对立项课题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它关系到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和进程,最终将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开题会: 组织研究资源(人、财、物),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安排研究进程; 要论证研究工作的可行性,而不是重复申报立项时的重要性; 主要是听取专家的修改建议。 开题报告的撰写要求 : l1. 开题活动信息: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会人员等; l2. 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假设、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分工、经费、完成时间、预期成果等;要求: 具体明确,可操作性,5000 字以内; l3. 专家评议要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研究内容(问题)是否明确、研究思路是否清楚等; l4. 重要变更:对照课题申报书、专家意见进行研究计划的调整。 开题会的工作程序 l 主办单位主持会议,介绍专家组成员和课题组成员; l 科研管理单位(学会秘书处)宣读立项通知书; l 课题主持人解读开题报告; l 课题组成员补充发言; l专家质询; l课题组答疑; l集体讨论; l专家组形成评议意见,签名; l课题组专门会议,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l签字盖章报课题主管部门(学会秘书处)。 规范二:中期检查 l 课题中期检查是建立在一定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调查分析结果,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l 中期检查一般以课题自检为主。检查重点是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 l中期检查的要点: l 对照立项申请书和开题报告; l 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l 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l 盖章后提交项目管理部门(学会秘书处) l中期检查报告的内容: l活动情况: 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加人员; l检查重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变更、下一步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等。 l主要阶段性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等。 l要求: 成果必须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 l专家点评要点: 侧重于过程性和方向性评价,检查课题计划的执行,调整课题研究计划建议。 l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表、开题报告、专家建议所作的课题研究计划的调整。 l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盖章签字后报课题管理部门(学会秘书处) 规范三:课题结题鉴定 l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元素: l1. 标题:必须以批准的课题名称作为标题,不能更改,不允许加副标题。 l2. 课题主持人:x x x ,以批准文号的主持人为准,不能更换。 l3. 课题来源和批准号:x x x l4. 课题组主要成员:x x x x x x l5. 摘要:高度概括,突出重点,500字以内。 主体部分(正文): l1.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核心概念界定; l2.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理论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l3 . 研究过程:研究思路——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可用图表表示); l4.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对各子课题的高度提炼,而不是简单照搬。) l例:对x x职业学校900名男女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 l1 .研究思路:对 职业学校900名男女学生进行一次言语和数学推理能力的测定,发现差异,寻求规律; l2. 研究对象:职校900名男女学生; l3.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l4. 技术路线:抽样→测验→分析比较。 l5. 创新:指研究成果的创新部分,与众不同才是创新。 l6. 分析和讨论:分析要客观,讨论要针对课题研究中尚未定论的问题进行讨论。 l7. 研究结论: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了哪些有价值、有创新的结论。 l8. 建议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根据研究结论的启示,提出需改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l 按照国家出版要求进行规范 l成果附录 l 已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 l 获奖、媒体报道; l 典型案例。 课题结题鉴定的程序: l 结题由课题主持人提出申请,经课题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l1. 项目管理单位或受委托的科研管理部门主持会议,介绍课题鉴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 l2. 鉴定专家组组长主持鉴定会; l3. 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报告; l4. 课题组成员补充性发言; l5. 专家质疑; l6. 课题组答疑; l7. 课题组与专家组对话; l8. 专家组形成书面鉴定意见; l9. 专家组组长宣读鉴定意见; l10.课题主持人表态发言; l11. 项目管理单位签发证书; l课题开题、鉴定专家组的构成: l 鉴定专家组一般5-7 人构成;专家组成员一般从专家库产生和由熟悉职业教育的老师、管理者、研究者担任;专家组组长由江苏职教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指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