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游磯釣入門 - 理論與實踐

 nickchen119 2011-03-12

浮游磯釣入門 - 理論與實踐

文章索引
浮游磯釣入門 - 理論與實踐
頁 2
所有頁面

 

水深與配重的互動

對不少初學者而言,面對多深的釣點,該用幾 B 或幾號的浮體,有時確實非常的茫然,因為自然環境時刻都在千變萬化,這亦是每個品牌都要為同一款浮體,生產出不同盛載力產品的主因。雖說這裡面沒有明確的固定方程式可以跟隨,但筆者也有個大概的模式可供參考,就是深度每增加 1 米,浮體的號數就增加 1 B,比喻說 3 米的距離就使用 3 B 的浮體、5 米的距離就使用 5 B 的浮體,但請緊記筆者所指的距離只是主線的游動空間,而絕非指整個釣組的總長度!
這是因為筆者習慣在面對 5 米以內的淺場,都盡量以各種固定式釣組應對,很多時候只要釣座離水面有足夠高度,便會用到接近竿身長度的子線去應付深度;所以在深度 5 米以內的釣位,使用 0 號至 2 B 的浮體就足敷所需了。不用懷疑這麼長的子線,會否因過於飄幌難以到達釣棚,碳素子線與鈎的本身已是會下沉,而且只要在鈎頂上加上一顆小小的 1 號夾鉛,約十多秒內就可穩定的沉到 5 米,即使在流速快達每 2 秒 1 米的情況下,單顆  2 B 的夾鉛,仍可讓鈎身於同樣的時間內到達此深度。
所以只有在超越此範圍的,才需要動用到遊動空間,而配重鉛的壓線工作才算開始。比如面對一個需要 6 米釣棚的釣場,用上 4.5 米的子線後,主線的遊動距離就只有 1.5 米,以 2 號主線來操作的話,一般情况下以 3 B 夾鉛即可於 4 秒內完成,所以根本不需用上更大負荷的釣組。當然,使用高重量的釣組固然可以得到同樣效果,但在經歷多個實驗與實戰之後,証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總面積細、負載量輕及飄長子線的釣組,其靈敏度及自然度是遠勝高負載者的。
全球的魚量日漸下降已是不爭之事實,而剩餘者續漸變得精明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一些既重且鈍的釣組,早晚會被精明的魚族與釣手所摒棄,現在就只差誰個醒覺得快一點吧。


調效釣組的殘存浮力


在跳越初階者而要進身高階者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調教釣組浮力的問題,因為初階者是難逃〝必需一清二楚地看得見浮體〞的心魔,也就是浮體必需清晰的露出水面上,才能安心垂釣,而這個露出的部份,就正是「殘存浮力」的所在。這個殘存的浮力,固然有利於視覺效果,但同時亦降低了釣組的穩定性、靈敏度,與及增加了魚類拉扯時的抵抗力,對垂釣只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高手們都習慣把「殘存浮力」調至極低,或乾脆使用浮力極小的細號數浮體。
所謂「殘存浮力」,就是在加上浮體標示的重量後,還剩餘的浮力。在很多初階者或理論派的人口中,常會聽到一些浮力與配重、準確與偏差等的爭辯,當中盡是些幾 B 幾克的組合,談及的單位更去到小數點後一兩位數字 ... 雖說是有必要把這浮力盡量降低,但筆者的態度是:「真的有數字化到如此地步的必要嗎」!?
海洋,是一個會變化的環境,海水的鹹度與浮力,也會因應季候風、颱風、下雨等而改變,特別是海岸線附近的數海哩、有江河匯入的地方等等,其變化更是誇張,有時甚至連海水本身的顏色都會隨之而改變!
就釣具理念與生產層面而言,這亦是從無公定標準的一項,在筆者手中有兩本來自日本,可謂相當具份量的出版社所編寫之浮游磯釣專輯,分別是1987年【釣紀行】別冊、1995年 【垂釣】別冊。兩書中所提及的鉛重,就已經不是劃一的數據,再加上不同品牌的生產基準有異、鉛與雜質含量亦不能統一的情況下,難道又一點偏差都沒有嗎!?所以這些「咬文嚼字」數據爭論,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可能有朋友會認為,這只是個產品浮力做得不標準的藉口,而事實上用來製做浮體的天然素材,亦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因為即使是在同一橫切面的木材,也會因方向而令密度有異,更莫說是取材於不同高低或支節的。這是即使再嚴謹的製作都不能逃避或幸免的一事,而且一些專為初階者而設的產品,也會為了遷就這程度的朋友,刻意把殘存浮力調得較高。若硬要〝從雞蛋裡挑骨頭〞,筆者倒也想問句:從 B 至 B 之間,以「號」級的夾鉛仍可調出多種組合,那為何不見有標示成 1.25 B / 3.45 B 等〝精準〞產品呢!?

除非是要在實驗室內,錄取航天科技級的精確數據,否則一切〝小數點〞形式的數字,在大自然環境與及實戰中,是發揮不出其效果來的,倒是釣手對所使用工具的熟悉程度、臨場應變能力等,反而成了關鍵所在。務請緊記:「所有工具皆是聽命於人的死物,只有閣下的腦袋才是靈活萬變的;垂釣是我們使用工具與智慧的活動,絕不應被工具及一些數字反過來套牢我們」!

 


 

甚麼環境下,該用甚麼樣的浮體?

相信這會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因為自八十多年前日本有文字記載「浮游磯釣」開始,就從未停止過這爭論!蓋因垂釣成績的高低,都絕非任何單一的事項所束成,若然有人敢說他的釣組及釣法是完全不用任何變更修正,不管去到任何釣點、施打任何誘餌、對付任何魚種都是穩操勝券的萬能組合,那筆者倒希望他能解釋何謂〝任何〞與〝萬能〞,小弟絕對誠敬地洗耳恭聽。
所以與其爭拗一些〝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倒不如鑽研各種浮體本身的特性,在那種環境下它會產生那種動態等等,相信得益絕對大上很多。其實每個浮體都有其橫切面與截面積,在水流的衝擦下就會產生移動能力,亦即所謂的「乘流性」。
除了面積差異,每種形狀都會產生不同的乘流性。簡單來說面積大小與乘流性強弱是成正比的,在同等配備、流速與操控之下,面積大者自然跑得比面積小者快。假若標點是在遠方,而釣手是希望釣組能快速到達的話,那大面積的浮體理應是首選;相反標點距離不遠,小面積者會以較慢速度經過,自然增加了命中的機會。
而選用浮體的另一個重點就,就是「靈敏度」。這項目與乘流性的要求剛好相反,因為乘流的動作是橫向的,但魚訊發生時浮體的動作卻是向下的,這時它的直徑與形狀就成了決定性因素。在殘存浮力相同的情況下,直徑越細、形狀越流線,其水阻也就越低,反應自然越靈敏,長棒形浮標在這方面的表現,理所當然的要比一般「亞波」為佳。可惜在風浪大作的環境下,棒形浮標的抗浪性、穩定性等又遠不及短小肥胖的「亞波」。
至目前為止,世界上並沒能夠征服所有情況的浮體,事實上釣手在觀念上,也不應往〝那種環境就必需用那些產品〞的方向想。面對不同的垂釣環境,釣手應考慮那種釣組能達至心目中的要求,再在過程中細心觀察、分析其狀態是否吻合,慢慢抽絲剝繭般一層層地理解各種釣組的特性,日子一久經驗充足以後,自然能夠作出最明智的決擇。


高手與庸手之間

「釣技」—大家應該把它看成非常認真的一門科學,因為過程中所產生的每一個結果,起因都是由一連寸事情所組成,當中絕對是有跡可循而絕非單一、偶然、運氣所至!高手與庸手之間的差異,往往就是有否從千頭萬緒中,找出了一些可以結連的環節,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出來。只可惜自然環境的變化實在太大,要從看似沒有規律的韻律中,找出通用的方程式又談何容易!?再加上每位釣手的經歷與遭遇都因人而異,相同的用具、招式、方法,由不同的人演繹也往往產生大異其趣的效果。
要提升自身的功力,並非盲目地跟風去購買一些所謂〝名牌貨〞,把裝備提升至所謂〝專業級〞就能夠達成!與真正的武術一樣,所有的難關與技術樽頸,都是要由當事人一一經歷、細意體會,慢慢一點一滴累積得來,當中絕對沒有僥倖存在的餘地。
良好的工具,絕對是成功的獵人、戰勝的士兵所不能或缺,但大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根基與觀念,還要加上臨場的變通與發揮;不要墨守成規而應多作嘗試、盡力積累更多的經驗來充實自己。要學懂從一大堆釣法與釣具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向,再用心地在上面鑽研,到有所成就之時,就不難成為別人眼中的「高手」!海洋是最公平的,大家共勉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