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养生

 图书 馆员 2011-03-12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肾经
 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如果没有先天的厚赠,那就真的很需要后天的培补了。所以先将肾经在脚上的部分传上来,供大家分享:)
经络养生——肾经(一)
复溜穴
复溜穴就是要让停留下来的水又重新流动起来。当人体内有淤血时,尿液、汗液和痰湿这些脏东西就会停留在体内不流动了。
当人体的某一部分肿起来了,比如说膝盖肿,就跟复溜穴有关系。身体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因为肿得意思就是有水液在哪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复溜穴九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的。如果在刚淤的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所以当疾病刚发生苗头的时候就要给它消除掉,等到严重时就不好弄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复溜穴的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的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肾功能失常会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复溜穴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水肿腹胀,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里有水,而且腰脊强痛,这看起来是膀胱经的问题,但揉膀胱经缺没什么效果,此时一定要揉肾经。首先揉复溜穴,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
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自汗就是待着的时候就出汗;盗汗就是睡觉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出汗不出汗都属于代谢的问题。人的身体不是功利的,它总要达到一个平衡,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该不出就不出。为了健康,身体总是任劳任怨地朝着平衡状态努力。
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痛。腹泻是因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的结果。揉了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
肾还有一个“司二便”的大功能。大便无力跟肾有关,小便无力也跟肾有关。半天解不出手来,就是肾气不足,气血不往下走。
复溜穴和肺经的尺泽穴配合使用是最补肾的。常吃中药的人都知道,重要需要配补,就是要把一些同类型的药相互搁在一起使用,效果才会好。经络也一样,经络穴位要想产生最好的效果,也要配合使用。
复溜穴有降血压的功效。但是您得先揉尺泽穴,再揉复溜穴。揉尺泽穴是为了把上面的气降下来,揉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的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最后再揉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的。
复溜穴是治眼疾的要穴。当您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
复溜穴能治哮喘。偏于虚寒的就去灸复溜穴,偏于实热症的揉揉即可,最好也配上尺泽穴。两个穴一降一补才能最好的达到平衡身体的效果。
复溜穴是调节肾经的一个杠杆,它是一个枢纽。当您想补肾的时候,如果有脏东西堵着,真正的气血生成不了,就补不上。这时需要先揉复溜穴,让它通了一下之后再补,最好是揉完复溜穴后马上再揉太溪穴,把好血赶紧引过来,打好这个基础。
 
交信穴
在内踝上2寸(相当于两个半横指)的位置。“交”是指跟脾经的三阴交穴相交,“信”是指月信(月经),交信穴是专为调理女子月经准备的一个大穴。当女性月经到期不来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情况时,揉交信穴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筑宾穴
在内踝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
当揉太溪穴和复溜穴不敏感的时候,通常是筑宾穴处有淤堵,您一定要先把筑宾穴给揉通。
“筑宾”就是强健腰骨的意思。当膝盖发软、没劲,心里有恐惧的时候,按揉筑宾穴可以给人增加底气。
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的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祛毒的要穴。它既然可以排毒,就证明它可以祛湿、化痰、活血、只有这3个方面都成功了,毒才能排出去。
 
太冲穴也是一个解毒的穴位,但它是从肝上解毒,即把肝毒给排到肾脏了,所以需要再排毒。损伤肝的时候可以用太冲穴解毒,损伤肾的时候可以用筑宾穴解毒。
筑宾穴还可以解尿酸过高。尿酸过高会产生痛风、结石症,揉筑宾穴可以治疗这些病。
人体内的毒素很多时候还会伤害到神经,让人产生一些神智上的错乱,比如抑郁症、癫痫等,常揉筑宾穴可以有效地防治。
 
阴谷穴
阴谷穴在膝窝处,委中穴的内侧。和委中穴距外侧委阳穴的距离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在外,一个在内。
阴谷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好穴位。中医常说“肾主骨”,颈椎和椎体都是骨头的一部分,所以揉阴谷穴 可以治疗颈椎病。
阴谷穴还能治疗生殖系统的疾病。
它对治疗肚脐周围的腹痛效果也很好。跟胃经上的下巨虚穴配合起来使用,祛腹痛的效果会更快。如果再加上排浊气的推腹法,疗效即快又好。
 
经络养生——胃经
胃经,顾名思义,是管理胃肠功能的。胃肠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胃肠不好,心情也会不好,“胃不和则寝不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如果它畅通无阻,不但能让人睡得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能让人返老还童。
它的经络很长,从头到胸、腹、大腿、膝盖、小腿,最后直达双脚。
经络养生——胃经(六)
解溪穴
在脚腕上。“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的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上的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
解溪穴就在平时系鞋带的那个位置,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的地方。您先用大拇指按这儿,然后一抬脚尖,马上有个硬筋把您的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的窝就是解溪穴。
解溪穴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的要穴。转脚腕就可以活动到解溪穴。
解溪穴对老年人尤为重要,除了能让人放松之外,还是一个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要穴。因为人体所需要的大循环是气血先下到脚上然后再上到脑部,反复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变脚部供血,只有脚上的供血足了,脑上的供血才能足。通过刺激解溪穴,可以得到改善。
 
陷谷穴
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陷谷穴非常敏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
这个穴位里面有个“陷”字,就是下垂的意思。它通常治疗胃下垂很有效果,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
另外它还有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治疗头痛、尤其是对太阳穴痛疗效非常明显。
 
内庭穴
内庭穴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一条缝上。它可以祛胃火,相当于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凡是有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穴,它的祛热、祛胃火作用非常好。
 
厉兑穴
厉兑穴是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厉”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沼泽。“厉兑”的意思就是掉进噩梦的沼泽中。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的人来说,厉兑穴能够静心安神。

经络养生——胃经(四)
伏兔穴
伏兔穴是腿上的穴位,在膝盖上6寸处。伏兔穴就是治疗心慌、脉快、脉搏“咚咚咚”猛跳这些症状的。
按揉时不要点揉合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可以顺时针揉,有重有轻,揉完后便会觉得心里非常踏实,而且对心脏也有一种补血的效果。实际上,正是因为心脏补足了气血,心里才会觉得踏实。
 
阴市穴
它在膝关节上面3寸的地方。阴市穴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它可以降血糖,所以,血糖高的朋友每天要多揉按。
 
梁丘穴
阴市穴向下1寸的位置,贴着骨头边缘的一个比较敏感的地方就是梁丘穴。
它治疗急性病效果是最好的。比如急性胃炎、肠胃炎,或者膝盖痛(这种膝盖痛不是陈旧性的,只是偶尔扭了一下,或者因爬山等造成劳累而膝盖痛),这时赶紧揉一下梁丘穴,马上就会缓解。
梁丘穴的功效很强,除了上面说的那些病症以外,腿痛、脚痛等,它全都管,而且还能够止胃酸。如果突然胃犯酸了,赶紧揉梁丘穴,很快就会好转。
 
犊鼻穴
膝盖下面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窝,其中外侧的窝就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犊鼻穴。“犊鼻”的深意就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气血最盛的,所以犊鼻穴是一个强壮身体的穴位。
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特别赞成做下蹲运动。年轻人做做无妨,老年人因为气血不容易下到腿和脚上去,做下蹲运动等于是在气血很少的情况下去磨膝盖这个轴。老年人的膝盖本来就容易受到损伤,再有意识的去磨磨它,那就等于是在生锈的地方进一步的磨损。所以老年朋友平时多练练跪膝法,这种方法特别能打通犊鼻穴。在软床上做做跪膝,体内的气血很容易就流注到膝盖上去了。膝盖就不会产生积液之类的东西。
膝盖是筋之府,人体的筋都在这儿汇聚。膝盖是人体的一个动力源,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犊鼻穴,让膝盖保持强壮,这样人就不容易衰老。要知道,一个没有强壮膝盖的人看起来是老态龙钟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显老态了,那么他的膝盖肯定是磨损得很厉害。
老年人“引血下行三部曲”:第一步是推腹,把新鲜血液先引到腹部上去;第二步是跪膝,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去;第三步才是做金鸡独立,把气血引到脚上去。照此三部曲做下去,气血就全引下去了,而全身得血液循环就通畅了。
 
为女人止血止痛的有效穴位
随着大家对养生知识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对穴位也产生了兴趣。并且给自己、老公、妈妈按揉穴位,来保健养生,这真是一种让人感到高兴的好现象。不过,要通过按揉穴位来为自己的健康美丽保驾护航,先要熟悉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中医称为特定穴。就像人,统称为人,但人里面有科技人才、体育人才、教育人才……,穴位虽然都叫做穴位,也有特殊功效的特定穴位。这里,先讲一讲止血止痛的郗穴。
郄穴: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主要治疗急症、痛症、炎症、久治不愈症。其中阴郄穴善于止血,阳郄穴善于止痛。但发生急症时,不论是阴郗穴还是阳郗穴,都可以止血止痛。我有一次去吃毛氏红烧肉,里面的蒜瓣没烧熟,我一口吃下去,胃火烧火燎地疼。我赶紧用大拇指掐住胃经的郗穴——梁丘,半分钟即止痛。我在女人身心性护养宝典《不生病的纪律》第106页迅速止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的地机穴,就是脾经的郗穴。我们记住16大郗穴,在生活发生一些紧急出血、疼痛状况时,都可以掐按该经脉的郗穴来应急。
 
16郗穴歌诀:
郄穴孔隙义  气血深藏聚  病证反映点  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  大肠温溜医  胃经是梁丘  脾应地机宜
心经取阴郄  小肠寻养老  膀胱金门守  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  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  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  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  阴维筑宾知
阳跷脉主管眼睑的张开  阴跷脉主管眼睑的闭合
1.孔最:肺经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疮
2.温溜:大肠经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5寸处  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粉刺,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3.梁丘:胃经  髌骨外上缘3寸   主治: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急性乳腺炎痛,尿血
4.地机:脾经  阴陵泉下3寸  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崩漏,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痛经,遗精
5.阴郄:心经  腕横纹上0.5寸,桡骨与尺骨的桡侧  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突然不能说话(暴喑)。
6.养老:小肠经  取法: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即是养老穴。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剧痛。
7.金门:膀胱经  申脉穴与京骨穴连线中点,股骨外侧凹陷中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萎痹,外踝痛
8.水泉:肾经  太溪直下1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挺(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痔、阴脱等),小便不利。
9.郄门:心包经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呕血,疔疮粉刺,癫痫。
10.会宗:三焦经  支沟穴尺侧约1寸,在尺骨的桡侧缘 主治:耳聋,癫痫,上肢痹痛。
11.外丘:胆经  外踝尖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  主治:胸胁胀满,下肢萎痹,癫狂。
12. 中都:肝经  内踝尖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疝气,崩漏,泄泻。
13.跗阳:阳跷脉  膀胱经  小腿后面,昆仑直上3寸   主治:头痛,腰骶疼痛、下肢萎痹、外踝肿痛。
14.交信:阴跷脉  顺着肾经走  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子宫脱垂)、疝气、泄泻、便秘
15.阳交:阳维脉  顺着胆经走  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主治:胸胁胀满、下肢萎痹、癫狂。
16.筑宾:阴维脉  顺着肾经走  太溪上5寸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主治:癫狂、疝气、呕吐、小腿疼痛。
 
穴位的具体位置,怎样简便找到穴位,可能很多朋友看了还是不明白。因为一个穴位就可以写一篇,所以我无法一一贴图解释。请大家自己百度每个穴位的具体位置、简便取穴法、图片。所有的郗穴,在百度上都能找出来。
 

《医学点穴临床验集》
1、脏腑病在俞穴的反应:
心脏病的反应点在心俞穴:肝脏病的反位点在肝俞穴;胃脏病的反应点胃俞与隔俞穴; 肺脏病的反应点在肺俞穴; 肾脏病的反应在肾俞穴; 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俞穴; 癌症的反应点在隔俞穴。
2、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
伸展一切经脉一一申脉
一切筋病一一承筋
一切骨病一一绝骨
内外伤一一承山
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
头痛一一百会
鼻病一一风门
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
更年期病一一隐白
咳喘一一定喘
阑尾病一一阑尾穴
主升一切一一百会
主降一切------涌泉
胆襄炎一一胆襄穴
面瘫一一 牵正
3、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
四大古穴: 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
四大今穴: 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  
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
未来四穴: 血逗 领血潮,擅中气可消,全肛 阴阳论,解毒三穴: 开窍宁神在侠莲 ,大鹰; 汹涌势不移,奎生 善痊宿痛久,急时拈来效自奇。
 
养生三穴:
心包经 劳宫穴
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 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 三穴。
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作用(特效)。
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
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
17、特效穴: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个泻便秘取天枢。
18、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抚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
19、温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针阴上穴(阳陵泉上1.5寸)平补平泻、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日一次,留针5分钟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动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
21、肩中治疗瘫疾、肌肉痿缩、小儿麻痹疗效好过肩耦。
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
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
24、腰痛重点按压、大肠俞、肾俞,20-30秒,一天3次,几天即可。
25、阳萎、早泄:取命门、不容、中脘、天枢、关元、进行按压每穴3-5分钟。早泄按压:内关及会阴,每穴10分钟。
26、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
27、三阳络透郡门,能使脑部m肉和神经瞬间失去知觉,放松肌肉。
28、下关穴牙痛的克星,对上牙痛有特效。
29、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 (脾)病,后背横行疼痛。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
30、中风失语特效术:病人张口,医生用左手将病人舌头牵出唇外,右手用28号3寸针在距舌尖约1厘米处沿瘫侧舌体肌层,顺舌静脉走行方向,舌尖向舌根平刺2.5寸,平补平泻,当病人有气感或用力拽舌或喊啊宇时出针。语门穴位于舌体腹侧:此穴安全,治疗中风失语痛苦小见效快。
31、胆或胃十二指肠疼痛时茁噎脾部世有麻胀痛,扒、肩脾骨内上荒魁点对肩周炎有特效,
32、牙痛点在大鱼际外侧代表上齿,内厕代秉下齿,牙痛时可茁相应的区域内寻找阳性物,一般呈浅红色或紫红色的反应点,男取左手,女人取右手,急性牙痛时,用三棱针利出血。
33、痔疮点按长强、?孔最、承山7-14天有效可免除手术。
34、风湿点:膝关节内侧间隙处 (内膝眼内厕旁开2寸)主治风湿。
35、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
36、龙点 (委中下四横指处),主治颈椎病及高血压,早期效果较好!
37、胃痛主要因为精神状态不良及饮食不节所致一一膏梁之变,足生大疗。凡腹腔部的亢位必须深按才能按到穴位,否则效差。
38、下论任何疑难病如各种方法皆久冶不愈可下法:手腕部寻找脉络并用短针刺血,则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经络病冶经验之一。                      
39、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用中指轻轻压揉,使病人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 ,3-4 声即见排痰、经1-3次即可止咳。
40,冠心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压痛,用拇指腹于灵道穴轻揉1-2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2分钟,一天七次,七天一疗程。
41、点压中脘穴可治前头痛 (眉棱骨痛)有效。五分钟即可止痛,1-3次全愈。
42、肝病在太冲穴及肝俞穴足三里有反应。
43、胃溃疡、胃扩扩张可汪足三里t2寸及深丘六有反应。
44、十二指肠溃疡在申皖和深门穴有压痛。
45、结肠炎在章门穴有反应。
46、肾输尿管结石在肾俞穴及足部肾穴 (在阔尾穴后2寸》。
47、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交、漏谷穴、阴陵泉穴有压痛。
48、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穴有压痛。
49、胆道病在胆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应。
50、阑尾炎则阑尾穴及养老穴有反应。
51,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穴、足三里.下3寸有反应点。(以上反应点一般在同侧,记住:反应点即治疗点)
52、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
53、胆道蛔虫症的反应点四白穴。
54、隔下脓肿的反应点在气舍穴。
55、结肠癌的反应点在上廉穴。
56、胃肠痉挛大多在胸7-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57,心脏病一般都在胸2-3惟有偏歪病变。
58、胆结石应抽打胸惟2-3分钟,然后抽打4、5、6胸椎即可排石。
学习提示: 先准确掌握每个穴位位置,再临床实习。
 
《道门秘传点穴术医疗经验》
其实在《高峰实战武功?》中的医药绝技中点穴绝技已披露了一部分 (如刮推冶法等),就这一部分也已经起到决定性的医疗作用。
道门点穴的治疗作用其实质即恢复与补充阳气,所谓阳气也就是人的正气、元气。
清代王清任就巳认识到:人过半百,阳失其半,其实任何病久年不愈部会造成阳气虚弱,而中医理论即有:正气内存,邪不可侵之说。人只要阳气充足,即可百病不侵。因此各种治疗法如:艾炙法、针灸法等多是通气升阳为主,道门点穴术和其它点穴术一样,其实战效果也是以全人阳脱、气跃,而产生一系列的如面青唇白,四肢抽搐、呕吐、身冒冷汗等等症状,因此本解穴法也就是以逼阳穴为开,逼经络为通。本技的披露则将难学神秘的点穴术完全解除,变得学即可用,一用即灵。
 
歌   诀
人身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闻升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跃命门先后天。        ,
点拨带脉通左右。高氏治病九穴先。
注: 通阳的首要穴位即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因此不论刮推、点穴皆要以此穴起!(此穴的重要,可由颈椎损伤后引起高位截瘫 (即四肢全瘫)而进一步说明它的重要性。
内功气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即在腰阳关穴,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的关隘,也就是练功申必须过三关的第二关。阳气至此最易受到阻滞,故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首先在此赴特别酸痛。
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百病皆治,是升阳的第一大穴。涌泉穴,使虚阳上泄速降的首穴 (虚阳上泄的致病机因见《高峰实战武功》及《医药绝技精华》),贯通即完全贯通了全身上下各经络。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 
前后心即为点穴的前后对心穴。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肋弓下,主治胸、胃、腹诸病。后心穴即至阳穴处旁开0,5cm,主治全身任何痛症,肺、心胸、肾病),此穴为阳中之阳 (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即百会,第一关乃腰阳关)。本穴对心绞痛、胸腹痛有即时缓解作用。为即刻止内脏病痛之首穴。
神跃乃肚脐,乃先天元神出人之道,命门乃人生命元气重要门户,且肾为后天,故命门为后天之本。因此先后天皆要阳气温熙,否则乃百病丛生,一发不可收拾,自古即有腹宜常摩,腰宜常暖乃真正
 
养生真言,不可不信!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是民间流传的经验之言,现代名医越来越重视这一个穴位,手法:人站病人身后,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必须剩其不注意的时候用扯,抠托运劲五指齐用力,连续3-5次,动作必须快,否则病人身怕痒而全身紧张疗效不好。
以上九穴,不论任何人,不论任何病部必须先疏通此九穴,此九穴常通,百病不侵,此九穴也是养生保健要穴。手法如下:
1、点法扩医生用指端或曲指骨突部着力于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为点法。
2、切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指等指甲的垂直力向下切,多甩以手、足、背、骨髓间的穴位。用于急救疼痛及瘫疾。
3、揉法:用指端点压穴位,同时作圆圈形的揉动,属于补法,一般病郡可以用。神撅、命门多用此法。      :
4、推法:甩食或中指的指端的与皮肤成45度角点压在穴位上然后顺经络线走行万向,作上、下往返的运推活动,要和缓不宜用力猛推。
5、刮法:?用食指或中指指尖的掌侧点压在穴位上,并顺经络线的万向,做割的动作,此法比点推法轻而快,一般节律3-4组/秒;主要用腕部的力量;前后心穴多用。
6、震法;先用指点在穴位上;然后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力量作频率较快的摇劲震颤i百会穴多用此法。
7、碎点法:用,指点压在麻位上,并顺着经络线的循行络:经,施行有节奏的连续点按手法。一般点穴完后必须加用拿筋法结束,如:,提拨项颈筋法,三*筋提拨法,背筋提拨法,捏脊法等。
 
《临症取穴法》
总穴歌须牢记,   按症取穴心不慌。
头项列缺心内关,肚腹三里背委中。
面口合谷臂曲池,胁肋支沟足肩井。
头颈太阳晕太冲;  鼻塞风池膝尺泽。
头痛浦泉强承浆,扼逆涌泉热大椎。
八会穴用亦灵妙,奇难杂症用莫疑。
脏会章门腑中烷,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抒血隔俞,气会颤中脉大渊。
临床时按以上取穴即可既可点穴也可进行刮推配穴,点穴疗法有时叫你不可思议,如太冲穴治急性腰扭伤3分钟前还叫人扶或抬迸来者,3分钟后即活动自如,毫无痛感!
预防感冒秘法:在即将打喷嚏或打完后即做
(一)擦风府 用食申次三指柔四擦5-10次。
(二)擦大椎、肩禹,同上擦至发热。        '
(三)擦人中:用食指横擦至发热,外加点按迎香。
常见病综合点穴疗法
1、失眠:主穴 (1)擂付,(2)外肩尾,配穴:大惟穴。
2、腹痛;月心穴(男左,女右》,前心穴;脐周。
3、扩;阴矮,腰阳关,械椎点。
4.、中风偏瘫:后心穴,腰骨点,膀恍蛙连排点:。
5、耳鸣:拇指点申诸穴。
6、痔疮:中指点压百会穴。
7、心悸呼吸困难按压左手郡门穴12次。
8、贫血,头晕耳鸣用拇指用力按压支沟,照海二穴。
9、糖尿病点左右大陵穴可止渴。
10、妇女怕冷,便秘、妇科病用拇指用力按支沟,照海二穴。
11、喉咙肿痛:拇指压揉合谷,拇、食指二指揉捏少冲列缺穴即刻止痛。
12、眼睛疲劳点大骨空穴,愈痛效果愈好:
13、晕芋、晕船点揉大鱼唾穴10次。
14、脑疲劳:申指点神门穴。
15、腰痛眼浮肿用拇指点血海穴。
16、指痈:双手拇指指甲捏双侧芝龙亢 (申中括甲根一一方处卜数次即可停止发作。
17、眼脸痉挛:眼点穴 (位于上臀腋横纹拢二头肌外侧陷中,臂懦穴前上凹陷处),合谷穴。
18、小儿夜啼:揉摩印堂:鱼腰十分钟即可人睡。
19、小儿遗尿:右掌按小腹i左食指点人中一按一松,?医生手下按腹部时病人鼓腹上顶,然后放松,30次即可。然后俯卧按压肾俞穴,按时病人双手用力握紧全身用力,然后放松,30次即可,效果特佳。  


五十种病症穴位按摩手法
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22、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
23、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
24、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25、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
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打隔,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
31、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食不下,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
44、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
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
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
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
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

五腧穴
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至肘或膝方向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总称“五腧”。这是以水流的大小来形容各经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不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指经气自四肢末端向上作用于头面躯干,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初出,如水的源头,所以称“井”,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经气稍盛,如水成微流,所以称“荥”,多位于指(趾)掌(跖)部。经气渐盛,如较大水流灌注,所以称“输”,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经气充盛,象水流之长行,所以称“经”,多位于腕(踝)或臂(胫)部。经气统盛深入处,宛如水流汇合,所以称“合”,多位于肘(膝)部附近。 
 
阴经五腧穴表

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肾经(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阳经五腧穴表

经脉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三阳

手耻明大肠经(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

关冲

液门

中诸

支沟

天井

手太阳肠经(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木)

足窍明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水)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井穴开窍醒神,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荧穴清泄邪火,可用于热病;输穴可用于发作性病症、关节痛;经穴可用于喘咳和咽喉病症;合穴可用于肠胃等六腑病症。这就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以及《难经·六十八难》所作的补充解释:“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归纳为:“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意指各经的荥穴和输穴主治外行经脉所过处的病症,合穴治六腑症。《难经》还将五腧穴配合五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补母泻子”法。
井穴又是十二经脉的“根”穴,因其位于四肢末端便于临床诊察施治。针刺、按压或脉冲电刺激井穴常可出现经络现象;疾病时左右两侧井穴温差显著,可用测温仪测定人体两侧井穴的温差来检查经络平衡状态,为脏腑经络辨证提供参考。
合穴是五腧穴的最后一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六腑中的大肠、小肠、三焦,在足三阳经上又有一合穴,称下合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这是指六腑下合穴而言。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总称“六腑之合”,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这是因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其合穴同在足阳明胃经上;三焦水道,出于膀胱,故其合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六腑下合穴是“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临床上治疗“腑症”有显著作用。其他荥、输等穴则以治疗各经的外部病症(外经病)为主。
有急病的时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药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治病慢,但我绝不同意这个观点。比如,某人心脏病忽然发作,昏过去了,怎么办?这时无论是去找哪个医生,都得要耗费一些时间,很多时候,还没等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再比如急性哮喘,发作的时候,人的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痛苦万分,有时一口气没接上来,也就撒手人寰了。再快的车,把病人送到医院,都是需要时间的,而病魔是不等人的。真正的急救,是当场救治,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时,把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点。这时候靠谁?靠我们自己,或者靠我们身边懂一点医学知识的人。西医教给老百姓的急救方法只是为等待医生前来治疗争取一些时间。实际上,遇到了心脏病发作或急性哮喘这样的急症,通过中医的取穴进行急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就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这个大药;急性哮喘,就取肺经上的孔最穴大药,只要对它们进行强烈刺激,比如扎针,或者进行强有力的按压,往往都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起死回生。人体哪一种穴位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这就是郗穴。郗穴是我们人体专门用于急救的大药。人体的12条经脉上都有郗穴,见下表:
          
 经脉(阴经)   肺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郗穴        孔最       阴郄       郄门     地机       水泉       中都  
     
经脉(阳经)    大肠经     小肠经      三焦经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郗穴         温溜       养老        会宗    梁丘      金门      外丘
急性疼痛,一般取阳经郗穴,比如,肚子疼可以在温溜、养老、会宗穴上找高升点,胃痛可取梁丘穴来按压,胆囊疼痛可按揉外丘穴,这些高升点穴位都是急救的大药,您使用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阴经的郗穴可以用来治疗人体的各种出血之症,尤其是内脏出血。比如,咳血可以按压肺经的郗穴孔最,尿血可按压肾经的郗穴水泉,女子崩漏可按压肝经的郗穴中都等,选穴时视您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些大药是我们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的。当急病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举。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太溪穴:无副作用的伟哥或伟嫂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补肾良方 - 王德凡 - 周易信息策划工作室
关元穴(丹田):千年野山参
位于脐下四横指处。该穴是任脉上全身性强壮要穴。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泻。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小肠募穴,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人体十大保健大补要穴之一。
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补肾良方 - 王德凡 - 周易信息策划工作室
· 提高性欲
提高性欲以“仙骨穴”(仙骨位于尾骨上方3厘米处,它能促进性荷尔蒙分泌,提高性欲。位于仙骨上方2厘米左右之处的穴位,只要加以指压,对消除疲劳有莫大功效。) 最为有效,它能促进性荷尔蒙分泌,增加性欲。仙骨上方的穴位,对消除疲劳有莫大功效。每日不间断,则必能使你精力复生。
· 
延长性欲时间
代表性穴位是“三焦俞”(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可使精神安定,增加集中力。其次是可以延长时间、增长勃起的“
关元俞”(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性自卑
   指压“身柱穴”(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能使胸部开展,降低自我防卫的意识。其次是阿基里斯腱(跟腱),以除去自卑感。
  · 
精力减退
   用手抵压气海穴(脐下1.5寸),如此不断重复,则精力必然日增。另一处就是“会阴穴”,只要按摩此处,精力之强盛会使你自己也感到吃惊。
  · 
增进性欲
   提高性刺激,增进性欲,可以指压第2、3、4、5腰椎左右3厘米处的穴位。在一周内必定会使你增进性欲。
  · 
夫妻性生活
   首先要指压调整新陈代谢的“志室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和输送营养到全身提高心脏机能的“心俞穴”(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刺激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关元穴”(脐下三寸)也很重要。
  · 
治疗早泄
   要治早泄,首先要使腰椎和仙骨结合处产生正常的柔性。要恢复它的功能以指压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和小肠俞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最有效。压前如果先将手搓热,则治疗效果更佳。
  · 
精神性阳痿
   精神性阳痿必须除去焦躁,使身体血液畅通无阻,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舒畅,压“肩外俞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和“手三里穴(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就可奏效。
  · 
增强性能力
   “日月穴(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和“太冲穴”(,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强性能力。长期坚持,效果会更佳
  · 
增强性活力
   压“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可放松颈、肩部筋骨;“手三里穴”能放松手腕;“身柱穴”“命门穴”可放松背部腰部;“委中穴(腿弯腘窝中央)”能放松脚筋骨。
  · 
治早泄指压法
   关元穴乃是掌管人一生下来即有的“先天元气”的重要穴道,具有充实气力、体力之效。可用于各种症状。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之回阳九穴
身体上有许多穴位,每个穴位固然都有自己的存在意义,缺一不可。但还是有一些代表性的穴位,它们对人体最为重要。古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已经发现并总结出来了.
回阳九穴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适合治慢性病,而对于急性病治疗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其实,对于急症,中医也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古时,当人处于病危状况时,医者会在九穴施针,以回阳复苏,挽救生命。
    这九穴分别是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既然称为“回阳”,可见这九穴担负的任务非常艰巨。他们可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阳虚欲脱。有歌谣说:“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这九穴既可以同时取用,也可以单独取用,既能针也能灸,无论怎样取穴用穴都是要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病势的轻重缓急来决定。
回阳九穴是古代医家在患者处于病危状况时.紧急在此九穴上施针以回阳救逆。平时常按揉这些穴位.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哑门治头痛
当头昏昏沉沉感到疼痛时,可以用食指轻轻刺激哑门穴,缓解头痛的症状。
劳宫疗心病
劳宫穴治的疾病都与心有关,比如心火亢盛引起的口腔炎症,心脉受阻造成的心胸闷痛,或者是心神不安等症状。
中脘护胃
中脘是胃经上的穴位,胃部不适时,可连续按压中脘穴.可有效缓解胃痛。
涌泉畅通肾气
此穴在足少阴肾经之上.对通畅肾气有很大帮助,所以肾气不足的人应常按揉涌泉穴。
三阴交关爱女性
此穴对女性养生保健的功效很大,比如可以对抗皮肤干燥粗糙、消除黄褐斑、调理月经不调和缓解痛经等。


要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指压三穴位 就能彻底化解体内毒素2010年08月19日 星期四 下午 11:05要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 华华 - 爱海无限
合谷穴   体内毒素的沉积,会造成正常生理机能被扰乱,影响新陈代谢的运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够使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的疾患减轻或消除,实现排出体内堆积毒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按压合谷穴简单快捷,不管是在开会还是在坐车都能随时随地给自己来个健康穴疗!   具体位置: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的位置。按压方法:指压时朝小指方向用力,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 20次。
指压三穴位 就能彻底化解体内毒素2010年08月19日 星期四 下午 11:05要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 华华 - 爱海无限
曲池穴   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闲暇排毒减压。   具体位置:位于手肘内侧弯曲的位置,将手肘内弯时用拇指按压此处凹陷处,能感觉到微微的疼痛。按压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 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
指压三穴位 就能彻底化解体内毒素2010年08月19日 星期四 下午 11:05要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 华华 - 爱海无限
天枢穴 身体正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变,“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天枢穴与胃肠道联系紧密,对调节肠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让“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黯沉、顽固色斑全部say byebye ! 具体位置:在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按摩方法: 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冬季气温低会影响到经脉之间气血的流通,经常泡热水澡,有助于舒缓紧绷的皮肤并且放松神经,这对按摩穴道有着事半功倍的辅助效果。同时在睡前用热毛巾在需要按摩的穴位上热敷,也能够使穴位得到良好的刺激
失眠有七种 一招就搞定  
现代人容易得失眠,连小孩子 都会说:“妈妈,我昨晚失眠了”,究其原因,竞争压力大,孩子们学习任务大,夜生活多,节目多,吃得太好 运动少,活动少等所致。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图片
为什么神、魂、魄、意、志不愿意各守其位呢?
原来,是您过度的各种情绪伤害了它们。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喜伤神”“怒伤魂”“悲伤魄”“思伤意”“恐伤志”。
治疗情绪失常引发的失眠,我都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理,经我治疗的患者朋友,差不多10天后就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了。
 

图片

治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归脾丸
穴位:神阙(肚脐)
方法:取一粒归脾丸捣碎,填入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思虑过度会伤脾,所以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我首先是补脾。
归脾丸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中医名药,最能治疗思虑过度导致的种种脾伤症状。脾好了,当然就不失眠了。
肚脐位于任脉之上,中医称为“神阙”,它是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大家都知道,出生之前,我们是通过脐带从母亲的身体那里接收营养的,因此神阙穴是我们出生前的命脉。人出生后,任脉总领一身的阴经,它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而神阙穴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这就意味着,在神阙一穴外贴药物就可作用于全身。同时神阙临近脾胃,我把中医补脾的名药归脾丸填在肚脐里,就能迅速调节脾胃之气,让人可以睡得香香甜甜。
不习惯在肚脐里面填药的朋友,也可以口服归脾丸。
除了外敷或口服归脾丸,您还可以经常到公园里散散步,充分吸收一下树木青草的清新气息,也有助于安眠。因为大自然中草木的气息都含有巽木的属性,能制约属于坤土的思虑,帮助您的脾胃疗伤。图片
 
治悲伤过度伤肺导致的失眠
药物:枸杞子
穴位:左侧太渊穴
方法:买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捣烂,贴在左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过度的悲伤首先会伤害到我们的肺,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失眠,我都用上面的方法来治疗。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即肺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说,肺气都是从此穴源源不断地流出抵达全身各处的。所以,在这个穴位上外贴药物,就能够最有效地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肺脏中潜藏,以补肺气之虚。
而枸杞子味甘性平,颜色鲜红,在《易经》中,它对应兑泽,是补肺润肺的最佳选择。我把它贴在太渊穴上,其药性便能通过肺经的传导,进入受伤的肺脏。当肺能藏魄时,我们的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图片
治过于生气伤肝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桑葚子
穴位:左侧太冲穴
方法:买些桑葚子,取一粒黑色的、成熟的捣烂,贴在左侧太冲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
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有火发不出来,老是憋着,于是,晚上就失眠了。
这种失眠是怒气伤肝导致的,治疗时,要先补肝。我通常都采用上面的方法。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有补血滋阴、补肝益肾等功效,自古以来就作为敛肝气的良药被广泛应用。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即肝经元气汇集、留驻的地方。因此,我在太冲穴外贴桑葚子就能补益肝气,修复肝脏,让“魂”回到肝中。
图片
治惊恐过度伤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太溪穴
方法:取一小片白参,贴在左侧太溪穴处,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时贴,早上取下。
人受到惊吓后,不仅会做噩梦,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过度的恐惧使肾脏受到了伤害,以致“志”不能归于肾。我治疗过很多例类似的病人,都使用上面的方法。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元气居住的地方,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功能。而人参最能补人的元气,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所以我一般选用白参搭配太溪穴的方法来治疗“恐伤肾”后的失眠。
其实,不仅情绪过度会使神、魂、魄、意、志不能分别安于五脏,引发失眠,其他像外感邪气、饮食不调、环境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让您睡不好觉。

图片

 

图片

 
治忧虑过度伤胃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麦芽,麦冬
穴位:左侧内关穴、神门穴
方法:在药店买些麦芽和麦冬,取几粒麦芽(生熟均可),除去麦壳,只取里面的芽,弄碎,贴在左侧内关穴处,再取一粒麦冬捣碎,贴在左侧神门穴处。都是睡前贴,早晨取下。
《黄帝内经》里面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您由于暴饮暴食、饮食没有规律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气受损,也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时,我建议您采取以上对策: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它主管脾胃附近风气的运行,而“胃不和”多半是由于受到风邪的侵扰,所以通过内关穴将风气转移走,问题就能解决。而麦芽可以健脾开胃。这两者相搭配,失调的胃气便能回归正常。
麦冬滋心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将麦冬贴在神门穴上就相当于吃了一味天王补心丹,能很快为心脏补充正气。而心属火,胃属土,火能生土,补心之火气,就是间接补胃。把侵袭胃的风气驱赶走之后,赶紧补充胃气,让胃恢复正常,胃一和,卧自然就安了。
 

图片

治心神不安或者得流感发热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干荷叶
穴位:右侧阳辅穴,左侧神门穴
方法:取干荷叶一小片揉碎,贴在右侧阳辅穴处;再取麦冬一粒捣碎,贴在左侧神门穴处,都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如果您体内火气过大,常常心神不安,或者得流感发热后导致的失眠,那么我推荐您用上面的方法。
这种失眠是本该运行在胆经和三焦经中的火气流窜入心经引起的。所以,治疗时要一方面收束火气,使其回归本经(胆经和三焦经),另一方面,要调理失衡的心气。
阳辅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胆经中运行的火气,正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荷叶是散火的,贴在右边阳辅穴上恰好可以泻掉这些惹是生非的过多火气。
前面已经提到过,麦冬贴神门能补心气,心气足了,神志就能听心控制,失眠也就治好了。
 
治感冒伤风导致的失眠
感冒伤风也能导致人睡不好觉。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不仅感冒伤风迟迟不愈,连睡觉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每天怎么也睡不着。于是我开了桂枝汤给她,她只用了一帖就好了。
伤风导致失眠的典型伴随症状是出汗,如果您某天吹了风,并且出汗、失眠,那么不妨试试桂枝汤。另外,这种失眠是脾被风伤、意不安于脾造成的,所以,用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失眠的治疗方法也有效。
一直以来,失眠都是一种原因很复杂的疾病,所以,我提供上述多种方法给您挑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施治。有些朋友是多年顽固失眠,那时,您不如就把以上7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也会让您大吃一惊的。此外,您还可以去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让悦耳的旋律来伴自己入睡。这其实就是中医里所说的五音疗法,因为,音乐的独特韵律也能调节人体中的各种经气平衡。
鸡肝白芍方,治失眠特效。降胆经升肝经,通滞气补阴阳,其力大矣。
小建中汤,将饴糖红枣加重,于半夜失眠时服之。顷刻即能得睡。
半夜失眠,枕上嚼食艾叶一二分极效,皆补相火之意,失眠由于相火虚者较多

口唇上火脚趾医〖转〗
前天下午我感觉嘴唇不自在,有点痛。用手一摸,下嘴唇竟有异物,有镜子一照,原来是一个大水泡,旁边还有一个即将起来的小水泡。这算不上是大病,严重时会影响到吃饭和说话。虽有些难受,但通常是没有人太理会它的,每天坚持吃些清火的药物和食物,就静静地等它好。
我曾在脚趾上的历兑治过嘴唇有疾患的病人,我想嘴唇上火出水泡也应该可治,不如试试这个穴位还有那些不凡的功效!
历兑穴这个穴面很小,用手指不易点按到位。我用我随身携带的宝物——刮痧板,这个扫帚形刮痧板的顶部是一个比火柴头略大一点的顶面,点这个穴非常合用。朋友们如果没有,用火柴头和类似的东西都行,只要能方便地点压这个穴位。晚上点按时,这个穴位很痛,我用力度稍轻一点,左右两穴各坚持按了60下,过了不久,感觉疼痛要好些,似乎水泡也略小了一点,我想不会这么速效吧。昨天晚上又左右两穴各点按了60下,不想今天起床后,发现水泡的水全吸收了,历兑穴是胃经的井穴,穴在第二趾甲外侧,距离趾甲约一分之处,这个穴善能引口唇的邪热下行,口唇类的炎症和疾患,点按这个穴位常常能见奇效。不曾想,到晚上患处已开始结痂了。
这个穴治疗胃火牙痛也是功效不凡。其实这个穴位的穴名就挺有意思,它的穴名就将其主治告诉了我们。我在《慢性唇炎,远道取穴显效》博文中曾说:厉兑穴,古人在起这个穴名时就很有讲究的。先看这个厉兑的“厉”字,在《尔雅·释天》里说:岁在戊曰著雍,月在戊曰厉。足阳明胃属戊土,“厉”是指土而言的。“兑”字在易象中为口。这个“厉兑”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其脉在面部“挾口环唇”,而胃为水谷之海,纳食必须以口。这就将这个穴位的所属经脉,所主之病,在穴名上说得清楚明白了。
历兑穴,是个很值得研究开发的穴位。

脾虚按太白穴 脾气大按太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脾虚的症状,比如,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生活中大家都有过这种体会,若很久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或突然提了一次重物,常常会肌肉酸痛,浑身不舒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在这里向大家提供一个有效的小方法,一般半小时就可以解除这种酸痛。
取艾条一段,在两侧太自穴采用温和的灸法,持续大约半小时,肌肉酸痛便会消失。
在中医理论里,脾主肌肉,当人突然运动或搬提过重的物品,会导致脾气一下子耗费过多,使肌肉内部气亏,而艾灸脾经原穴太白,可以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状,运动过度造成的局部受伤也可使用这个方法。
我的一位朋友热衷于运动,有一次,我看见他的脖子后贴著白色的膏药,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久前一次运动后脖子就开始疼,已贴药一周了,但还不见好。我给他把脉,原来是膏药的药效不仅没有深入到受伤的肌肉,反而干扰了人体的自癒功能,于是我当即让他揭下膏药,回去改用艾条温灸治疗。艾灸之后,他受伤部位的疼痛随即缓解,感觉舒服了很多。
如果手边没有艾条或者嫌艾条麻烦,那就用拳头或保健用的小锤敲击太白穴,效果也是不错的。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跟的中间,常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所以肝火大、爱发脾气的女生最适合常点这个穴位,每次点按五至十分钟。脾气大的人有时是因为肝火太旺,情绪很难控制,肝火很大的人按这个穴位上会觉得很疼,所以要多去点按。
 
疲劳
中医认为疲劳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如腰腿酸软多与肾相关,气短乏力多与肺相关,不耐劳多与肝相关,神疲多与心相关,肢体疲劳多与脾相关。因此治疗亚健康疲劳应以调节五脏为关键。
刮头部   1.以百会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轻刮,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也可用梳刮法以百会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刮拭。2.以刮痧板的一个角点压按揉百会、太阳、天柱穴,每穴按揉1~3分钟。3.用直线刮法自风府穴至身柱穴刮10~20次,重点刮拭大椎穴。4.用弧线刮法刮拭颈部侧面的胆经,从风池穴刮至肩井穴,每侧刮拭20~30次。
刮背部   用直线法刮拭脊柱两侧的膀胱经,重点刮拭心俞、脾俞、胃俞、肾俞,每一侧刮拭 10~20次。
刮四肢  1.用直线法刮拭前臂外侧大肠循行区域,合谷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可以用点压法、按揉法。2.用直线法刮拭心包经的内关穴,然后刮拭小腿外侧胃经的足三里穴、脾经的血海穴、三阴交穴,每侧刮拭10~20次。
 
失眠
中医将失眠归于“不寐”、“不得眠”的范围,认为多由七情所伤,即恼怒、忧思、悲恐等而致心肾不交、肝郁化火所致。刮痧可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放松身心,从而改善失眠。
刮头颈部   1.用双板从额头中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发际头维方向刮拭,用轻手法刮拭10~20次,用角点压按揉神庭、头维、印堂、鱼腰等穴位。2.从太阳穴绕到耳上再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3.以百会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刮拭,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4.用刮痧板的角点压按揉风池穴、安眠穴等。
刮背部  1.用直线法刮拭脊柱正中线督脉循行区域,从大椎穴刮至至阳穴10~20次。2.用直线法刮拭大杼穴至膈俞,每侧刮20~30次,以出痧为宜。3.刮拭神道、心俞穴。
刮拭四肢   1.用直线法刮拭前臂内侧心经循行区域,每一侧刮拭10~20次,重点刮神门穴。2.用直线法刮拭小腿内侧的脾经循行区域,从阴陵泉刮至三阴交,每一侧10~20次,点压按揉三阴交穴。
 
颈肩酸痛
中医认为颈肩酸痛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所致。刮痧疗法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使原本僵硬的肌肉放松,调整亚健康状态。
刮颈肩部   1.用直线刮法刮拭督脉,从风府穴到大椎穴,刮膀胱经,从玉枕、天柱到大杼、风门,从后发际上,棘突双侧分别由上向下刮拭,每一侧刮15~20次。2.用弧线刮法刮拭足少阳胆经,由风池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15~20次。
刮背部  用直线刮法刮拭膀胱经,从玉枕经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到厥阴俞。刮拭肩中俞、天醪至膏盲、天宗,每侧刮15~20次。
刮四肢   1.沿手阳明大肠经,从肩龋过曲池到合谷,刮15~20次。点压按揉合谷穴。2.用直线刮法沿足阳明胃经循行线刮拭,从足三里到条口,每一侧刮15~20次
 
 经络养生操(强烈推荐)


“经络养生操” 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原理

《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养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用一定的手法按摩、刺激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就能疏通经络,调整脏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强身健体的功效。

原上叶自述

坚持做“经络养生操”五年来,我不但没得过大病,多年困扰我的心动过速、慢性鼻炎、牙痛、慢性胃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的已经不药而愈,有的病已经大为缓解。

五年前我左脸颊上有一块约2平方厘米黑色老年斑,两年前发现它在逐步变淡,现在已经不见踪影;我原来要戴300度的老花镜才能看书写字,现在看《参考消息》上的小五号字都不需要戴眼镜了。

更奇怪的是,头上原来大部分银丝悄悄的从后脑勺向前面逐步变黑。我老伴开玩笑说:“看样子,你真的是要返老还童啦!”有刚认识我的问:“您今年多大了?有六十岁了吗?”我笑着说:“那敢情好,可惜我已经满了七十五啦!”他们听后都说:“哇!不像!不像!”

随着做这套操时间越来越长,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好,我对它的优越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许多现代医学文献也记载,自我按摩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提高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强人体的活力和抵抗力,使得血压下降;它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使各器官各组织更好的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它也可以加快淋巴液的流动,可以增强皮肤的代谢功能和弹性,改善人体各关节和周围组织的供血状况,减少人体内脂肪的沉积,使疲劳肌肉的功能得到恢复,以及对整个神经系统和所有人体器官功能的发挥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自我按摩可以根据自我感觉随时调整按摩的强度和频度,比其他保健方式更为优越、适用。


说明

1、全套10节动作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可以做完。晚上上床后入睡前如果有时间,也可选做几节,可以消除白天的疲劳。做到有睡意时为止,能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2、规定每一节做一定遍数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有一定的刺激量以保证疗效,二是做操时数数可以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做操。至于做多少遍可以因人而异,没必要规定得很死。

3、禁忌:有以下这些情况就不宜采用自我按摩,比如身体发高烧,有急性炎症,皮肤患病或指甲、头发破损出血,患有各种肿瘤,肺结核病,骨髓炎,以及精神和体力异常疲乏时等等。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可否自我按摩,应先征求主治医生意见。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疝气、妇女怀孕或月经期间,不宜按摩腹部。刚刚吃完饭时,也不要按摩腹部。

4在做自我按摩时,要摘下手上的手表、戒指之类的东西,身体的姿势以舒适为准,被按的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匀平和。


“经络养生操”动作要领

1 十指梳头

站、坐均可,本节平时应多做,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两手掌撑开,手指微曲成钩状,从头部发际梳向头顶,再向下梳,数1,然后一共梳60次。梳头时,要使头皮的不同部位都能受到刺激。头部有督脉、膀胱经、肝经、阳足乔、阴蹻、胃经等六条经脉入脑,有关系全身健康的许多重要穴位。此节可以提神醒脑,对防治高血压、脑血栓、脑溢血、老年痴呆症、慢性鼻炎和颈椎病等症有一定功效。


2 调脉理气

坐着或者仰卧位。将右手臂上举,左手握右手腕向下推捋,至腋窝后向上推捋回腕部,心中默数1。如此循环往复做36次。每做一次,右手臂配合旋转一下角度,使左手按摩到右臂的不同部位,使手上的三条阴经(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三条阳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都得到刺激。然后,换左臂高举,右手握左手腕向下推捋,也做36 次。此节有改善心、肺和其他内脏功能,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的作用。


3 开天明目

站坐卧均可,两手掌打开,放在脸颊下部,小指紧靠鼻翼沟的迎香穴,两个手掌同时向上推按,至额部向两侧分开往下抹,至耳部时拇指与食指捏住耳朵往下捋,回到脸颊下部,数1,接着一共做81次。此节可清肝明目,防治五官科疾病,有减轻和消除心理疲劳,兼具美容去皱纹之功效。

4 和中舒怀

站坐卧均可,将右手掌心放在膻中穴(心窝)上,沿顺时针方向,以膻中穴为中心,旋转按压一周,数1,共转36圈。再换左手掌,沿逆时针方向,转36 圈。按压时要用掌根着力,由轻而重,忌用暴力,以免伤及内脏。此节主要功能是理气和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胸痛气痛,隔食反胃呕吐等症,还能生津增液,治妇人乳汁少。



5 健脾祛湿

站坐卧均可,将右手掌按压在小腹上,绕神阙穴(肚脐)做顺时针运动一圈,数1,共转36圈。再换左手作逆时针方向按摩36圈。本节可以加强胃及大小肠的蠕动,增强肝、胆、胰脏消化液的分泌,防治便秘及肥胖症。


6 拔柱顶天

(第610节取坐姿)右脚屈膝,脚掌平放床垫上,左脚屈膝,小腿平放于右膝弯下,双手相对,虎口朝上,握住右脚小腿最细的脚踝部用力慢慢向上按摩,直到大腿根部,再向下推按,这时用力的力度比向上时稍轻(这是为了加速足部血液回流心脏,因为足部离心脏较远,加上地心引力作用,静脉回流心脏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腿部很容易造成水肿),回推到足踝部数1,共做36次。然后调整两腿姿势,再在左腿上如法推按36次。腿部有六条经络与人的肝、胆、脾、胃、肾、膀胱等重要脏器相连,此节对增强全身特别是双腿膝关节运动机能,缓解腿部肌肉痉挛,帮助降压、减肥等都甚为有益。

7 肝胆相照

预备姿势取盘腿坐姿,将右脚放在左膝上,右手拇指掐压右腿承山穴(在小腿肚正中,腓肠肌腹下出现交角处), 左手拇指同时掐压右脚三阴交穴(在内踝高点上三寸),共掐压60次。再换左脚在上,两手拇指同时掐压承山和三阴交两穴位60次。然后让两腿平放垫上,双手握拳, 从左右

两侧同时击打双腿上的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中取穴)60次。此节对肝胆肾等脏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肝主筋,故能调整全身的关节及运动功能。


8 固肾养元

预备姿势取盘腿坐姿,将右脚放在左膝上,左手掌心向上抓住右脚掌,拇指掐压右脚心的涌泉穴(蜷足时,在足底二三跖骨间凹陷处取穴),同时,右手抓住右脚膝下部,以中指顶压右腿足三里穴,共做108次。然后双手握拳,用掌骨关节揉压背腰部的肾俞穴(在第二腰椎脊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108次。最后用右手的拇指与中指对掐左手合谷穴(在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取穴),左手对掐右手合谷穴各60次。这些穴位都是人体保健要穴, 功能很多,能防治肾脏、生殖、泌尿、脾胃系统的诸多疾病。




9 滋阴降火

预备姿势取盘腿坐姿,向前伸出两脚,膝微曲,使两脚心相对,两手分别捏住两脚掌,用食指同时掐压同侧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中取穴)60次,再用双手拇指掐压太溪穴(平齐内踝高点,当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前缘之间凹陷处取穴)200次。左小臂横靠胸前,用右手拇指揉压左手曲池穴(侧腕曲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200次,再用左手拇指掐压右手曲池穴200次。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太溪穴能补肾滋阴,曲池穴用来扑灭火气。坚持每天揉压此三穴,有很好的降血压功效。



10 平衡阴阳

双手臂由体侧向前向上抬起,掌心向下,手臂与肩平时转向两侧,翻转掌心向上,两臂自然微曲继续上捧合,掌心相对,手指向上,双手间如抱球,目视前上方,举臂时细细吸气,意念以掌心承接天宇之气,双手捧合至头顶上方时,两臂呈圆形,以两掌心劳宫穴(曲指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罩对百会穴(两耳间直上,头正中线上取之)略停片刻,缓缓呼气,意念将天宇之气灌入百会。

轻轻吸气,两掌经面前沿身体中线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对,就像把球按入水中,将气领入丹田(又名关元,位于脐下三寸),按掌同时缓缓呼气。

两臂外旋,掌心向内,两臂自然回收体侧。手在运动过程中,意念随之游走。

按上面过程反复做三遍。

 

看《颈椎、腰椎有病,后溪穴百用百灵,还能保护视力》,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