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Z教授的e 2011-03-12
洲抖年月
第卷第期
民力、高等教育研究
, ,
, 叉抖
文章编号一〕以一· 民办高等教育论坛·
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夏子贵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 重庆合川
摘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教育领域的投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各
类民办学校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其中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很迅速。到年底, 我国已有民办高校所,
其中独立学院多所, 在校学生人数已达万。民办学校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全民族
素质的提高,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 不能不清醒地看到, 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 在其发展过程
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如不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势必会制约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逐渐
地失去其生机与活力, 失去这一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二文献标识码
一、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
一办学经费难
办教育, 特别是办高等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
人, 而且这种投人不可能在短期内回收, 更不可能
在短期内得到收益回报。如果说公办高校也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办学经费困难的话, 那么民办高校所
面临的困难就更大。这是因为
民办高校几乎都是白手起家, 从征用土地到
校园建设, 从图书资料到各种设备的购置, 无不涉
及大量投资, 作为投资主体不得不借助银行贷款,
仅每年支付的利息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在中国, 目前民办高校只有学生学费这一项
收人来源。从表面上看, 因民办高校所收学费要高
于公办高校, 因而给人的印象是民办高校不应该存
在办学经费的困难, 教职工的待遇也应该优于公办
高校。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公办高校除向学生收
取学费外, 还有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 仅这两项之
和就高于甚至大大高于民办高校的学费收入。另
外, 公办高校还有专项拨款, 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
赞助。至于公办高校的“ 造血” 功能, 更是民办高校
望尘莫及的。
民办高校中的独立学院, 一般都有一所母体
学校,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 它们还得借助这些学校
的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 当然就得付出代价。从
目前情况看, 母体学校每年要向独立学院提取学生
学费总额的巧一, 这对独立学院来说, 无疑是
一个沉重的负担。
民办高校因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使其招生普
遍困难, 每年都得投人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跑生
源, 使招生成本大大高于公办高校, 也因此而加大
收稿日期只一的一
了办学成本, 增加了办学经费的困难。
凡此种种, 不能不造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困
难, 每年收取的学费除维持学校日常运转外所剩无
几, 不仅使得大额固定资产投人得不到应有的折旧
回收, 而且每年还得有新的投入。我担心这种状况
如不改变, 民办高校是否还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招生难
招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学校招不
到学生就得关门招生人数太少, 也会加大办学成
本, 从而增加办学的困难。在招生方面, 公办高校
比起民办高校来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公办高校
大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有较丰富的办学经验,
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 有较高
的办学质量, 加之收取学费少, 使得公办高校的影
响力和社会认同度, 都大大高于民办高校。当今中
国的公办高校基本上不存在招生难的问题, 至于名
校, 那不是招生难, 而是学生报考难的问题。而民
办高校的状况就大不相同, 因为它们在上述诸多方
面都不及公办高校, 甚至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 因
而招生难就不足为怪。
三学生就业难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以及高
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原因, 使得不少高校其中包括
部分公办高校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压力。如果说
公办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压力的话, 那
么民办高校所承受的这种压力就更大。因为民办
高校在相同的办学层次上, 其录取分数线比公办高
校低, 甚至要低得多。尽管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完
全意味着学生基本素质的高低, 然而, 高考分数的
高低毕竟是衡量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尺
度。事实证明, 高考分数高的学生, 多数在大学阶
段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都比
较强, 专业成绩都比较好, 综合素质也比较高, 相应
夏子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地就业就比较容易。而民办高校学生起点低, 且民
办高校目前的办学水平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大
多不能与公办高校处在同一层面上, 其毕业生的质
量和综合素质尚不能同公办高校一争高下。而在
人才市场上, 用人单位则是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
高校的毕业生, 这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显然是不利
的。再则, 民办高校目前还是以专科生为主, 在本
科生就业都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 专科生就业就
更困难。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如果学校
没有相应的跟进措施, 其毕业生就会面临着更加严
峻的就业压力。就业难, 将是我国民办高校今后一
个时期内必然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招生和就业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源状
况与学生素质和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从而影响就
业而就业状况又直接影响招生。目前民办高校却
普遍面临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困难, 如果民办高校不
能摆脱这种困难局面, 特别是就业难的局面, 就会
进一步加大招生的难度, 从而严重制约民办高校的
生存和发展。
四队伍建设难
招生与就业都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
密切相关, 从而与学校队伍建设密切相关。
任何一所高校, 其办学水平的高低, 归根到底
都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后勤职工队
伍建设的状况。要创办一流的高校, 必须有一流的
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后勤职工队伍。就目前
情况看, 民办高校在这三支队伍的建设上都面临着
较大的困难。
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
校队伍建设的核心。没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精
良、结构合理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要办好高校,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不可能的。然而, 目前多
数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却面临着诸多困
难, 而突出的和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对高素质、高
水平的专业教师的吸引力, 特别是缺乏对优秀中青
年教师的吸引力。这当中, 不仅有观念上的问题,
即人们普遍认为, 在民办高校任教不及在公办高校
任教有地位、有面子, 更重要的是目前民办高校的
待遇大多不及公办高校。另外, 就是认为公妙高校
稳定, 不存在办不下去的问题, 最多也只是发展的
快慢和发展的程度。民办高校则不尽然。因而民
办高校对教师, 特别是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吸引力
远不及公办高校。这不能不给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建设蒙上一层阴影。
就目前情况看,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构成状况大
体是招聘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招
聘刚从公办高校退休下来的老教师招聘从母体学
校和其他高校教师。而真正属于民办高校自己的
教师就只是第、部分, 基本状况是“ 一老一小” , 而
且在教师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老教师教学经
验丰富, 大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也有较高的学
术修养, 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 知识老化等问题将不
可避免, 如果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过大, 势必不利
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而民办高校目前只有招聘老
教师相对容易。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本科生和研
究生, 精力充沛、思想敏锐、易于掌握新的知识等
等, 然而, 他们毕竟刚跨出校门, 缺乏教学经验, 基
本理论功底还不够坚实, 良好师德的养成尚需时
日, 函待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随着高校毕业生就
业形势的变化, 部分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也逐
步地把就业眼光投向民办高校, 但真正优秀的毕业
生, 特别是优秀的研究生, 乐于到民办高校任教的
并不多。即使他们选择了民办高校, 也是将其作为
一个“ 中转站” , 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大多会离开学
校。这就会造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的“ 空挡” , 也
就是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另外, 从高校中聘请的
教师在读研究生占的比例大, 其教学经验和教学水
平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为适应民办高校发展
的需要, 函待改变这种状况, 然而, 这种状况的改变
又是何等的艰难。
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困难。建设一支精干、
务实、高效、开拓和懂得高等教育特点及其发展规
律的管理干部队伍是办好高校的根本保证。因为
无论是办学的理念、办学的指导思想、管理的水平,
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后勤职工队伍建设, 都与管理
干部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实践证明, 没有一支高
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就不可能具有符合时代要求
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就不可能有规
范、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产生凝聚力和亲合力。
当然也就不可能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和后勤职工队
伍建设。
然而, 民办高校在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同样
遇到许多困难。其困难之一, 由于不少青年教师和
青年管理工作者并不打算长期留在民办高校, 因而
当他们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素质或可以担当某一
部门的重任时, 也就是他们决心离开学校的时机,
这就给后备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难
以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就民办高校目前情况看,
院系两级班子和机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 绝大部
分都是老同志, 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院系两级管理
工作的需要, 而在短期内却又难以改变。困难之
二, 从公办高校中招聘有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的中
青年干部难度极大。这不仅因为不少人对民办高
校的前景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担心“ 饭碗” 不牢, 还
因为民办高校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诸多方面尚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不具备优势, 因而缺乏吸引力。困难之三, 向社会
公开招聘也存在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是能从社会非
高教系统招聘到的人, 不仅不了解高校的情况, 不
懂得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难以适应工作, 而且
多数都不具备高校管理干部所要求的素质。
凡此种种, 不能不给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
建设带来困难。而目前民办高校中显现出来的许
多问题, 都直接或间接地同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
的力量薄弱和整体素质不高有关。
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困难。不少人对高校
后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以为后勤工作
无非是解决学生和教职工的吃喝拉杂的问题。其
实高校后勤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远非如此。它不仅
要解决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而且还得解决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许多实实在在
的问题。即使是吃喝拉杂, 要真正解决得好, 让成
千甚至上万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和不同经济条
件, 从而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要求的学生和教职
工, 都感到基本满意, 这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
轻松、容易。事实证明, 没有后勤的得力保障, 就不
会有学校的稳定, 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专业
人才的要求就难以实现。做好后勤工作, 既要有物
质上的保证, 但更重要的还在后勤职工队伍的建
设。而民办高校在这支队伍的建设上也是困难重
重。从后勤管理干部层面讲, 目前要招聘到有高校
后勤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的中青年干部同样有很
大的难度, 甚至要招聘到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经验
和管理才能的老同志也不容易。从普通工作人员
的层面讲, 要招聘到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
质都适应高校后勤工作要求的人也有困难。所以,
不少民办高校为了维持学校后勤日常工作的运转,
不得不招聘大批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
低的临时工, 很难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改变民办高校后勤职工队伍的现状, 也非易事。
五学生管理工作难
我国的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社
会背景下诞生的, 当其尚处在幼苗时期时, 全国上
千所公办高校已长成参天大树, 它们具有民办高校
所不具有的许多优势。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不可
能按照公办高校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去录取学生, 因
而教育主管部门才有“ 三本” 、“ 二专” 招生的举措。
“ 三本” 、“ 二专”意味着招生录取分数线比相同办学
层次的公办高校低, 甚至低很多。学生高考分数
低, 固然有很多原因, 但多数学生还是因为学习基
础差。这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缺乏勤奋与刻
苦不无关系。可以肯定地说, 如果没有高校扩招特
别是没有大批民办高校的开办,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是不可能跨人大学校门的。这些学生尽管幸运地
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但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真正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他们并不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
易的机会。上大学后, 仍然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内在
动力, 其突出表现就是纪律涣散, 不肯在专业学习
上下功夫, 使得逃课者、睡懒觉者、上网吧者、上课
打磕睡者、补考数门功课者不乏其人。这就不能不
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事实证明, 越是不愿学
习的学生就越难管理。即使愿意学习的学生, 也因
学习基础差而给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
困难, 使得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不得不付出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 而结果还不一定令人满意。民办高
校如何管理好和教好学生,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上述“ 五难” , 无疑是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
发展的不利因素。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克
服前进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困难, 民办高校就不可
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二、克服困难的途径
民办高校在其前进与发展过程中, 尽管面临着
诸多困难和问题, 但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关键在
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我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可供
借鉴。
一国家对民办高校要给予更多更有力的支

目前,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 同改革
开放初期民营企业的状况颇为相似。一方面, 民办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其了解不
多, 理解不深, 许多人对民办高校都是另眼相看, 对
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持观望和怀疑态
度, 一些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读书也是
迫于无奈, 他们还是担心学校能不能管好和教好他
们的子女。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国家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支持的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民办高校与民营企业都是
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它们从不同的领域为我国经
济与社会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
量。然而, 相比较而言, 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重视
的程度远远高于民办高校。这里面有一个认识问
题, 即不少领导同志总认为民营企业在解决劳动就
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提供税
收, 以及体现政绩等方面, 都比民办高校来得直接
和明显, 因而他们把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到十分
突出的位置, 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就扶持民营企
业本身来说是无可非议的, 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小
视民办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 民办高校的兴起与发展, 大大减轻了国
家的财政压力, 使国家可以集中更多的财力去办好
公办高校, 打造世界名校, 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跨
人世界先进行列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 民办高校
夏子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的兴起与发展, 可以大大提高大学升学率, 让更多
的青年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 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
整体素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 民办高校
着重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这对于改变我国高
等教育的结构, 缓解实用型、特别是缓解技能型人
才紧缺的状况,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
高, 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 民办高校的
兴起与发展, 对于拉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缓解
劳动就业的压力, 改变传统落后的习俗, 以及实施
人才战略等,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五, 民
办高校的兴起与发展, 为一批刚从公办高校退下来
的老教师提供了一个舞台, 使这笔宝贵的教育资源
得到充分利用, 既可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又有利
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同时还能为社会带来其他方面
的益处。因而各级政府应当像扶持民营企业一样
地去扶持民办高校, 使其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就目前而言, 我认为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舆论支
持是至关重要的。从中央到地方, 报刊、电台等舆
论宣传媒体都应将宣传、报道民办高校作为一个重
要内容,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办高校的现状、困难和
发展前景, 从而理解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民办高校遇到的困难
比公办高校多得多, 有的困难主要靠学校自身努力
去解决, 而有的困难则必须依靠政府, 特别是当地
政府帮助解决。比如, 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水、
电、气的供应, 学校用地, 以及交通、治安等, 当地政
府是可以作为的, 应当给予有力支持。对于一些学
校感到特别棘手而又必须由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应采取果断措施从速解决。否则, 学校就
会把许多精力耗费在与学校自身职能和权限不相
关的事务上, 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势必会
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 影响办学的质量, 从而不利
于学校的发展。
国家应给民办高校以适当的财力支持。民
办高校应由民间投资, 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 这
并不排除国家可以而且应当给民办高校注人一定
的资金。这笔资金既不是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 也
不是用来改善教职工的待遇, 而是用来资助贫困学
生。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 明确
要求各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 都要关注和关心贫困
学生, 不能让这些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怀。问题在
于, 国家对如何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经济困难而作出
的规定, 没有明确区分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解
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上, 如果将民办高校与
公办高校放到同一个平台上, 要求公办高校办到的
事情, 民办高校同样要办到, 这就太为难民办高校。
因为民办高校只有收取学生学费这一项经费来源,
倘若学生不交学费也可以读书, 民办高校就只有停
办倘若民办高校也按公办高校减免学生学费的比
例去减免贫困学生学费, 民办高校也无法承受。至
于助学贷款, 且不说学校承担的风险会带来什
么样的后果, 就是助学贷款的资格, 在一些地区的
民办高校也未取得。在这种情况下, 就特别需要有
国家的支持, 特别需要国家财政划拨适当部分给民
办高校用作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 以分担民办高校
的困难和压力, 使民办高校得到持续发展。我之所
以提出这样的想法和意见, 主要有两点理由第一,
民办高校同样为国家培养人才, 在这一点上民办高
校与公办高校没有任何差别, 但国家并不给民办高
校办学经费。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为国家节省了
大笔投人。既是如此, 由国家财政划拨适当部分资
助贫困学生是合情合理的。第二, 民办高校的贫困
学生, 大多是贫困农民、城镇下岗职工或经济收人
低的城镇居民的子女, 其多数家庭都是需要社会救
助的对象。在目前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
下, 要让这些家庭完全承担子女的学费和其他学习
费用开支, 即使将社会给予的援助部分全部用在他
们的子女身上, 恐怕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这种
情况下, 由国家财政划拨适当部分资助贫困学生,
既可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使其基本生活
得到保障, 同时又可让贫困学生亲身感受到党和国
家给予的关怀和温暖,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
动力, 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这是何等有意义的
事, 我认为国家应该这样去做。当然, 我的这一想
法并不是为民办高校解脱, 民办高校也应当尽其所
能地去帮助贫困学生。
总之, 解决民办高校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办
法, 应当是国家出一点, 学校出一点, 学生出一点。
没有这“ 三个一点” , 恐怕是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
二母体学校要为独立学院“ 松绑”
在我国的所民办高校中, 有多所独立
学院, 这些独立学院大多有一所母体学校。它们不
仅要冠以母体学校的名称, 而且还要在师资、管理
等方面依托母体学校。这种状况在短期内是不可
能改变的。由于独立学院要占用母体学校的有形
和无形的教育资源, 因而给它们以适当的利益分享
是完全应该的。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未出台前, 母
体学校大多采取按一定比例向独立学院学生学费
提成的办法, 提成比例各校不一, 最高的达。
凡有高校办学经验的人都很明白, 若长期按这种比
例提成, 不给独立学院“ 松绑” , 其办学成本就太高,
势必会严重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 势必会挫伤投资
者办学的积极性, 从长远看, 这对母体学校也是不
利的。值得重视的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之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后, 一些母体学校仍要求按原来的比例向独立学院
提成, 使得独立学院不堪重负。现在应该是给独立
学院“ 松绑” 的时候了“ 松绑” 的程度和依据, 就是
按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只有这样, 才能既兼
顾母体学校的利益, 同时又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发
展。
三民办高校自身必须苦练内功
目前, 民办高校确实面临种种困难, 要克服这
些困难, 外力的推动是必要的, 但民办高校自身更
需要苦练内功, 更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件大事
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 办出特色, 办
出水平, 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民办高校必须保持
适当的和相对稳定的办学规模, 才能降低办学成
本, 提高办学效益。为此, 必须保证招生人数。而
民办高校能否对考生有吸引力, 关键在于办学条
件, 核心是办学质量。鉴于民办高校目前面临的种
种困难, 要将起点较低的学生培养成与公办高校相
同专业相同办学层次一样的水平, 这不现实, 至少
有多数的民办高校做不到。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
量, 增强生存能力的着眼点应放到专业特色上, 要
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
果民办高校的学生能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
具有某些优势, 就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从而有
利于招生, 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有了基本的
保证。所以, 民办高校不能盲目地追随公办高校的
办学模式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必须走自己的路, 必
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否则就会陷人困境。
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民办高校与公办高
校一样, 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在于办学质量, 在
于能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提高办
学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必须切实
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后勤职工队伍建
设。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高校队伍建设的永
恒主题, 是高校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目前, 我
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 其年龄结构、学
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均不能适应民办高等教育事
业发展的要求。如不采取超常规措施, 是很难改变
现状的, 从而就会严重地制约民办高校的发展。鉴
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
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近期
和中长期规划。要紧的是这个规划必须从民办高
校的实际出发, 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做法, 不能盲
目地和不切合实际地去追求公办高校所追求的目
标。因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内, 都只能以教学为主, 不可能做到教学与科
研并重。同时, 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也是偏重于实
用型和技能型, 而不是理论型和学者型, 因而民办
高校的师资就不是片面追求高学历结构, 不是造就
一流的学者, 而是在尽可能提高教师学历结构和专
业知识水平的条件下, 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和提高, 使之既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 同时更具有
指导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为此, 学校应为教
师, 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相应的条件。
其次, 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民办高校都
从公办高校中聘用了相当一部分刚从教学第一线
退下来的老教师。这部分教师虽已年过六旬, 但大
多身体健康, 精力充沛,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有扎实
的理论功底, 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治学严谨, 责任心
强。如何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特别是发
挥他们在指导年轻教师方面的作用, 无疑是十分重
要的。充分发挥老教师的这种作用, 不仅是民办高
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年轻
教师的迫切要求。通过以老带青, 以老带新, 密切
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之间的联系, 既可以弥补年轻教
师的弱点和不足, 同时又可以激发老教师的活力,
从而收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具体做法可
以采用导师制, 即一位老教师负责指导一定数量的
年轻教师, 制订指导计划, 明确职责和指导目标, 学
校也给予相应待遇。我坚信, 只要认真实行这一制
度, 并长期坚持下去, 一定会收到显著效果。
再次, 要采取特殊政策, 从公办高校中招聘一
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 填补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中的“ 空挡” 。此项工作难度相当大, 但并不是完全
没有希望和可能。关键在于第一, 学校对必要性
和紧迫性的认识是否到位, 如果学校认为此举是迫
在眉睫之事, 求贤若渴, 因而, 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
去做, 那么希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相反, 尽管也
清楚此举重要, 但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 顾虑重
重, 畏缩不前, 那就不会有任何希望。第二, 学校有
发展前景, 有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有施展才华的
舞台。第三, 有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 有解除后顾
之忧的必要举措。民办高校若能具备这几个条件,
吸引一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就会大有希望。
第四, 要做好现有青年教师的稳定工作。民办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真正希望仍在青年教师, 没有
一支相对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 要搞好师资队伍建
设是不可能的。如何稳定现有的青年教师, 是民办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特别重视的问题。为此,
学校应当而且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全面
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急他们之所急, 想他们之所
想, 帮他们之所需, 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校给予
的关怀和温暖, 拉近学校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密切
学校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这是稳定青年教师队伍
的重要前提。二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为
夏子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要尽最大努
力为青年教师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困
难,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要学校工作到位, 只
要学校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
件和空间, 我认为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可以稳定
的。
关于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在高校, 没有一支
良好的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无法保证教学质
量的同样, 没有一支德才兼备、年龄结构、专业结
构、职称结构和能级结构合理, 以及有管理经验和
能力的管理干部队伍, 也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从
目前情况看, 民办高校从中层到高层、从党务到行
政, 都普遍地缺乏这样一支队伍。要改变这种状
况,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做好
后备管理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具体的做法, 是从
现有管理队伍和教师中选拔优秀的年轻人给院系
两级班子和机关职能部门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管理
才能的领导当助手, 交任务、压担子, 促进其成长。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从社会, 特别是从公办高校中招
聘优秀的中青年管理干部。三是要稳定现有在岗
的优秀中青年管理干部, 不要让其轻易流失。“ 三
管” 齐下, 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凡有高校工作经验
的人都清楚后勤工作在高校稳定和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经验告诉我们, 高校学生和教职工中出现的
许多问题, 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后勤工作有关。一所
好的高校, 要有可靠的后勤保障, 关键就是后勤职
工队伍。然而, 要建设一支适应高校稳定和发展要
求的后勤职工队伍,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民办
学校更是如此。而目前的情况是, 民办高校的后勤
职工队伍无论从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方面, 都还不能适应民办高校迅速发展的要求, 许
多方面都暴露出后勤工作的薄弱。要改变这种状
况, 一是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必须把后勤职工
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制订出切
实可行的措施去加强和加快这支队伍的建设。二
是要改变用人机制, 不能将后勤普通工作人员都作
为临时工使用, 一定要有一批相对稳定的骨干, 对
这批骨干要实行合同制, 使其有一定的归宿感, 安
心在学校工作。三是要有激励机制, 不论是合同工
还是临时工, 都不能采取一种工资待遇, 而应当根
据其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表现, 合理拉开收入差
距。四是相关福利待遇要兼顾各个层面, 既要体现
差别, 但又不宜将这种差别拉得太大, 以利于调动
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以利于后勤职工队伍建设, 从
而有利于整个学校的发展。
要强化办学成本意识, 提高办学效益。民办
高校完全靠收取学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行和支撑学
校的发展, 而民办高校的办学成本本来就高, 如不
精打细算, 合理开支, 强化办学成本意识, 就很难取
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势必会制约民办高校发展
的后劲。从目前情况看, 不少民办高校都缺乏办学
成本意识, 其突出表现是第一, 部分民办高校的领
导, 至今仍未真正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理念,
不重视办学成本, 缺乏办学成本意识, 因而不可能
做到如何去节省开支, 如何去降低办学成本的问
题。第二, 有的民办高校尽管也在测算办学成本,
但只是计算日常运转费用, 没有考虑学校固定资产
的折旧, 而高校硬件投资数额很大, 每年都有相当
大的折旧费用发生, 如不将其计人办学成本, 就会
产生不实之效益, 从而留下很大的资金缺口。第
三, 在专业设置上, 对生源问题考虑得多, 而对开办
相关专业的办学成本考虑得少, 在办学过程中也未
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 以致一些专业出现招生越
多, 亏损就越大的局面。第四, 有的专业招生人数
太少, 办学成本太高。
民办高校如不强化办学成本意识, 严格办学成
本控制, 必将影响办学效益, 必将给民办高校的发
展带来致命的影响。
此外, 民办高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同
时又必须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 在管理上不仅要
严格和规范, 更要体现民办高校的特点, 逐步形成
一整套适合民办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总之, 我国民办高校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
展前景, 同时又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如不引
起相关方面应有的重视, 必将制约我国民办高校的
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黄锡年丁倩
作者简介夏子贵一, 男, 四川富顺人, 经济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原任西南师范大
学经济政法学院院长, 现任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副院长。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版专著、
教材多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人事部一等奖一项, 获四川省和重
庆市人民政府二等奖各一项, 获重庆市三等奖两项。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
事、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人才学研究会顾问、重庆首届学位委员会委员、
首届社科联理事、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年获首届全
国普通高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 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