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流水堆积地貌
45°N纬线穿越下图所示区域。L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看到太阳在M地落下的时间为15时40分(观测者的地方时)。据此完成第19题。(tan30°≈0.577,tan22.5°≈0.414,tan15°≈0.268)

19.M地相对于L地的方向或方位角(方位角指从观察者的正北方向线起,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目标方向线的水平夹角)及L、M间的水平距离约为
A.正西方 1720m B.西南方 2410m
C.方位角240° 1204m D.方位角270° 860m
20.右图表示某纬线圈,A、B为该纬线圈上的二点,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一旅客乘飞机由A向西沿纬线飞行至B花去了8小时,飞行过程中始终为白昼。旅客该日经历的昼长为18小时。则下列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①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的潜水为一年中的最高值 ②牧民把羊赶到天山森林带以上的牧场放牧
③澳大利亚正值小麦的收割季节 ④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b点为线段ac的中点。若图中线段ac为40°N纬线的一段,a、c两地经度分别为0°、100°,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某日5时30分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c机场正值日落。回答21~22题。

21.飞机从a机场到c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 B.6小时20分
C.6小时40分 D.7小时
22.飞机降落到c机场时的当地标准时间为
A.18时30分 B.18时50分
C.19时30分 D.19时50分
若上题图中线段ac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23~25题。
23.若线ac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a点比c点的线速度大 B.a、c位于同一纬线上
C.a与c的纬度值相等 D.a、c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24.若线ac位于晨昏线上,a点的地方时为8时,则
A.a点昼长大于c点昼长
B.c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时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a点的区时比c点的区时早12小时
25.若线ac位于70°N纬线上,且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太阳高度为3°26′
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C.a点处于极昼
D.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题,共4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 玛纳斯湖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玛纳斯河流域上游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致使玛纳斯河下游断流,玛纳斯湖干涸。自1999年玛纳斯河流域常年向下游输水以来,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玛纳斯湖湿地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
材料三 新疆达坂城远离海洋,但风能资源却比较丰富。下图为新疆达坂城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1)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分)
(2)结合新疆局部地区图,谈谈达坂城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玛纳斯湖湿地对附近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影响?(6分)
27.(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回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最大的地形区是 ,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2)分析图甲中甲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及对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3)据图乙中信息判断,水资源与耕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 ,请提出解决该矛盾的合理化建议。(6分)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在28、29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8.(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6分)
29.(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分)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湖南省2011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考题(2题,共40分)
26.(20分)(1)自然原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4分)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4分)
(2)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接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大风频繁;位于山口位置,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较大;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故风速较快。(6分)
(3)增加空气的湿度(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减少沙尘暴,防止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6分)
27. (20分)(1)江南丘陵或东南丘陵(2分) 春季锋面雨带控制且时间长;(2分)多山地丘陵,多地形雨;(2分)夏季受副高控制的时间长,晴天多,降水少。(2分)
(2)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春季少,夏季多;(2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春旱、夏涝、风沙、土地盐碱化。(4分)
(3)黄淮海地区(2分)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防治水污染等。(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
28.(10分)(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4分)
(2)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6分)
29.(10分)(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2分)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分)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