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的使用

 芝兰雅士 2011-03-12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的使用

  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幽默是一种使人愉快、机智和诙谐的智力品质。”教师的言谈、神态、举止等均可以表现幽默感,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调节气氛,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教学也如此。上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教师几句幽默的开场白能很好地调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不轻信、不盲从,敢于坚持己见。他们喜欢博学多才、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讲话艺术的教师,不喜欢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讲话技巧的“学究”。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气氛比较沉闷,钱先生即兴说出了一段风趣幽默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课后回到家里,如果家长问起:今天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是什么模样?假若有个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不戴眼镜,每只眼睛上都有眉毛,脸的中间是鼻子,鼻子下面生有嘴巴,头部左右两侧各有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钱先生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已经笑声不断,于是,钱先生就问:“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什么地方?”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他没有抓住特点说,说了等于没说。”钱先生顺势一点:“由此可见,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介绍给别人,首先必须抓住特点。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就是: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斗志,树立学生的信心,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也能够引人入胜。

  二、消除疲劳,使学生更好地保持学习状态

  语言幽默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形象生动的再现,恰当地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生的学习疲劳,引起其学习兴趣。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是也有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的现象,晨读的效果也就低了许多。此时,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幽默的语言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冬天时候可以这么说:“这天可真冷啊,外面什么都冻着呢,你看,大家的声音也被冻住了,出不来

  了……”既是对客观气候的描述,又“影射”了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同学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读书的声音也逐渐提高了。精巧风趣的幽默艺术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切实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

  三、引导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

  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兴奋点,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还可以利用现成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幽默语言的思维训练。有一位教师在讲《拿来主义》时,结合改革开放的现实,给学生出了一道趣味题。我国有位作家随团出访欧洲,在宴会上,有位西方记者一边大嚼牛排一边问这位作家:“中国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请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用幽默的话来回击对方。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给出答案。作家说:“这正像先生吃牛排而不怕变成牛一样。”然后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答案的不足,并简要地讲讲幽默的有关知识,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作家幽默语言的妙处。这样就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教师巧用幽默语言,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有一箭双雕之效,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的智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对语言的精雕细刻,目的是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观,这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精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