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类阅读知识点详细系统分解2

 north-south 2011-03-14
记叙文类阅读知识点详细系统分解2
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要注意从全文构思的角度,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解答;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
把握解题方法
一般而言,语段阅读应先读试题,然后再读文章。当然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做一下分析。
   1、层次分析类试题:注意提取语言标志。
   2、语句分析类试题:注意揣摩具体语境。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确实,理解某一句子的内在含义,必须到文章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去揣摩和体会,归结起来,在语境中品悟句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到该句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寻找答案 ,一是到该句后面的相关情节中提炼答案。
   3、语句作用分析类试题:答案力求全面准确。
语句的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等等;
一是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等。有些时候,
同一个句子这两个方面作用都具备,因而要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都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4、形象分析类试题: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解答这类试题,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可以说,理解文章内容是基础,而简明的表达又是得分的关键。
    5、开放探究类试题:注意文章立意与自我体验的结合。
解答开放探究类试题,需要我们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是观点看法。当然,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考点一:分析词语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
基本模式: 
      词,本义是      ,本文是         ,表达了/强调了             意思/情感。
常见题型:
题型1、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
理解词句含义,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文章这个整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考虑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或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词语或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上起到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题目“轻轻地抱住母亲”中的“轻轻”一词用得很形象,请分析“轻轻”一词的含义。
   “轻轻”写出了儿子抱着母亲时动作的轻柔以及那种生怕有所闪失的心理,(1分) 表现出对母亲的敬重、体贴……(符合题意即可)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两个加点词的理解同样要联系文意和人物形象。“颤颤抖抖”既是瞎婆婆年事已高的体现,也是她对来之不易的“两元钱”做出“送”的决定时的表现。“颤抖”则是“我”见到瞎婆婆的举动后倍受感动的心情的表现。
鲁迅先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个“排”字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动词,意为“依次摆好”,但是用在这里,却有了它特殊的含义。我们知道,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溱倒的读书人,既不能中举,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终日混迹于底层贫民中间,还要忍受他们的嘲笑,那种读书人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当他有了一点钱,虽然只是区区九文大钱,他也要充分炫耀一番,这个“排”字,便充分表现了他这种急于炫耀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让人深深感到这个孔乙己的可笑、可怜、可叹!
由此可见,当我们联系人物形象分析这一个“排”字,我们便看到了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了解人物性格对于理解人物语言的含义极为重要,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作用。
(3)、结合中心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我们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时,也不要忘记考虑语句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又”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找”是一个很普通的词,但用在这里,却有了深刻的含义。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在与儿子分别之际,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对儿子的浓浓的亲情,而这种亲情的自然流露,又在儿子“我”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这里的“又”、“找”正体现了这种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
“又”表现了“我”被父亲的背景深深感动,由此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故而泪流难止,一流而再流。同样,“找”在这里也表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从这个“找”,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依依难舍的目光,感到了“我”依依难舍的亲情。正是联系贯穿于全文的情感,我们才正确把握了这两个普通词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语言的感情色彩,是作者抒情成分的体现。把握作者的感情色彩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内容。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遣词造句,总是要为表达中心服务。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特殊的含义,我们在理解时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意,经过仔细的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理解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不能脱离文章内容、具体语境,孤立片面地理解词语、句子,不能只看到字面意思,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真正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深意。
如《孔乙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推测,“的确”表肯定,表面看自相矛盾不好理解,但联系上下文便可想到,孔乙己是生活在封建末世的下层知识分子,他的死活无人关心,只能用“大约”,从他饱经摧残又被打折双腿的幸遭遇看,必死无疑,所以用“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用在一起,既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冷漠麻木,又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冷酷,表达了作者深沉冷峻的思考和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病态社会的批判。
有时,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起句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下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时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结句中,则需要我们根据上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在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许多分析词语含义的试题都需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这一方法尤其要认真掌握。
(5)、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在文中为表达的需要,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多为比喻)来表达深刻的意味。这样的词句,常常是含蓄难懂的。我们可以抓住比喻修辞的特点,通过将比喻还原为本体来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故乡》“高墙”是比喻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闰土、杨二嫂等人)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悲哀的所在,也是小说主题所在。
(6)联系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词句的含义
为了收到幽默或讽刺效果,可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形成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如《藤野先生》开头写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其中“标致”本是褒义词,但这里是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贬义。
    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表达不同的褒贬色彩。
如《海燕》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高傲”本是贬义,但文中是“自豪”的意思,表现海燕对恶劣环境的藐视,是贬义褒用。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本是贬义词,含有“诡计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从侧面表现了 蔡 老师对孩子的爱。
回答公式: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语境义(这三种意思应结合句子或上下文来选择)+表现了……的什么特征等
注意:
A、 得出的结果用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B、 有时还应该审清题目再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褒性词、贬性词、中性词。——有的词的感情色彩会随作者的感受等而变化
题型2、代词指代的内容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
代词一般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找,偶尔也在后文找,由远及近
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
如:《学考》P212第3题: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筛选)。
得出的结果用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题型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分析步骤:
A、 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B、 分析词语含义
C、 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D、 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回答公式:
不能省略/不能调换/不矛盾+原词含义+原词在句中的意思+表现了什么特征+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调换后与原义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性/生动形象性
不能调换+调换前原句的意思+调换后句子的意思+调换后与原义不符
题型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A、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B、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字面意思)。
C、分析句子的深层意思(联系语段或上下文所表达的中心)。
例:摩托车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例: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  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答题公式: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突出了……)
题型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
A、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而表现出的作者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甚至是对某类人或事的态度和看法,支持或反对,批评或赞成等。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是内在的一种态度,只有认真分析,细心品味才能得知,但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中对主要人物客观性的评价等常常是我们找寻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
C、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文中人物形象对人与事的态度和看法,这直接由文章内容表现出来。
  如:2008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试题(《伟大的悲剧》)14.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悲伤地”表现了他要与妻子永别时的痛苦(1分);“坚决地划去”表现了他对处境的清醒认识(1分)。(2分)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跪下来”表达了国王对英雄的沉痛悼念和崇高敬意。(2分)
提示:
对能理解的词义,但不知如何表达,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解释词语:
A描述式解释法。从词语反映出的形态、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语的意义。如,高手:形容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B比喻形容法。如,花里胡哨: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C词语替代法。如,奉还:归还。
D拆分法。如,奉养:侍奉赡养。
E反义解释法。如,陌生:不熟悉。
F.语境联系法。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狡猾”在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
考点二:体味句子
一、考题中常用来设题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准确把握文意的前提,该考点在中考中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理解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②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脉络句、议论抒情句、修辞句、描写句、过渡句;
③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⑤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⑥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二、考点及答题模式:
题型1:请指出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必须先弄清句子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这种修辞方法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句子含义。
修辞+修辞的作用+事物特征+中心
题型2: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①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模式:句子的表层意思+中心
题型3:句子表达效果及作用?
①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②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③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题思路:
  A、从关键词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结尾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关键词:深恶痛疾
答案:写出了反动文人对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无比敌视和刻骨仇恨,表现了鲁迅先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心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模式:抓关键词+借词发挥解句意
B、从修辞方法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如:《骆驼祥子》中写道“他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
修辞:比喻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祥子在漂泊不定,无依无靠的痛苦生活。
模式:修辞+修辞的特征+句子中心。
C、从写作特点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写作特点:衬托、对比、象征、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模式:写作特点+写作特点的作用+事物特征+作者感情
D、从结构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
针对段落:
开头:引出下文,吸引读者兴趣/总领全文(引出中心)/埋下伏笔/交代写作意图
结尾:总结前文/呼应(照应)前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段中: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针对全文:
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
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答案:总领全文,交代了我与父亲相别的时间,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惦念之情。
模式:结构特点+句子表意+作者感情
E、从标点符号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
如《皇帝的新装》“那真是一件理想的衣服!”
关键点:!(感叹号)
答案:强调了皇帝渴望得到这一“理想”衣服的急切心情
模式:标点的作用+标点前关键词的理解+作者感情
F、从表达方式入手,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
(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如:理解《谁是最可爱的人》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儿童、战士谈话)后的几段句子的语言特色。
答案: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指出了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赞扬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
模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作用+句子的中心。
G、联系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
模式:时代背景为依据,主旨为前提,结合句子表意,考虑写作意图。
题型4: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②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
③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模式:概述上文的意思+概述下文意思+句子表意+作者感情
题型5:句子的顺序可否调换
模式:+解原词+解替换词+换了后句子的意思+换后与原义不符。
题型6:找中心句
A、首段或首句
B、承上启下段/承上启下句
C、议论抒情段/议论抒情句
D、结尾段/结尾句
E、写事文章,找故事高潮段落/故事高潮句子
抒情文章找抒情强烈段落抒情强烈句子
写人文章找突显人物性格的段落/突显人物性格的句子
题型7:如何赏析所喜欢的句子:
①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②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③从文中找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分析思路:
A、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B、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C、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D、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E、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F、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题型8: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②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画线句子,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A、读懂文章,把握主题
B、联系实际。既可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又可举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
C、启发、收获是由文章内容、主题生发出来的,因此要找准文章内容与人生、生活的契合点(相似点)
D、语言表述要简练流畅
考点三、分析修辞手法及作用
如: 直接提问型:1、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间接提问型:1、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2、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答题公式:
比喻: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表现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拟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表现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夸张: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表现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排比: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势,一气呵成地表现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设问: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设悬念(记叙文),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反问: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增强了什么(肯定、否定)语气,更好地(表现了/说明了)什么(文中的具体内容)。
反复: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什么(文中的具体内容)。
对偶: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增添了文采。
考点四:分析表达方式及作用
 ( 一)了解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1、叙述: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2、说明:说明是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常有如下的作用:
1、用在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概括本段内容。
2、用在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突出人物形象,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使文章锦上添花。
3、 结尾的作用:点明中心;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对全文总结,发出号召;深化主题。
4、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⑤突出、深化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模式:
A、渲染…的气氛 ;B、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的心情、感情);C、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D、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历史时代背景描写、场景描写):
描写社会状况及背景,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常用答题词语有:烘托心情、渲染气氛、设置背景、衬托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总结答题格式:
A、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XX的······(特点、感情、性格)
B、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XX的······(特点、感情、性格)
C、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XX的······(特点、感情、性格)
D、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XX的······(特点、感情、性格)
E、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XX的······(特点、感情、性格)
F、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突出中心;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5、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可分为:
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二是间接抒情是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作用:
1、开头:构成意境,增强文章感染力。
2、中间:有助于理解作品思路,增强文章意脉;增强文章感染力;过渡。
3、结尾:增强文章感染力;表现和深化主题;点明中心。
(二)、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叙述重过程,议论重观点,描写重印象,说明重介绍,抒情重情感
示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J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J。
3、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S
4、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S。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Y
6、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Y
7、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M
8、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M
9、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ZS
10、“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SS
1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JS
12、 “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LS
(三)、表达方式及作用的例题和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作用+句子的中心
考点五: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
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手法,诸如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悬念:所谓悬念,原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而为了引起读者兴趣,作者常常在作品的开端处提出尖锐的矛盾或设置疑团,又不立即予以解答,而是任开端处所提供的线索任情节自然发展下去,到一定阶段或结束处才解开矛盾或揭示谜底。显然这样设置悬念的安排,对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十分有益的。
    由此可见,设置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使布局更巧妙,主题更突出,情节更动人。
2、巧用扬抑:“文似看山不喜平”,事无巨细、唠唠叨叨地平铺直叙是行文之大忌,而巧用扬抑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荔枝蜜》就是个成功的典范。
    文中一开并没有就回忆小时候被蜜蜂螫了一口,“从此,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就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这是对蜜蜂的“抑”,而后写看到勤劳的蜜蜂嘤嘤嗡嗡、沸沸扬扬的生活情景,终于心灵震憾,“不禁一颤: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从心中真诚地赞美“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就是对蜜蜂的“扬”。这种写法叫“欲扬先抑”。
    与《荔枝蜜》欲扬先抑的写法相反,还有欲抑先扬,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以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态度的极大讽刺,这种写法就叫做“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是贯穿于作品整体的,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同样应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轻重、主从、详略,不可以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3、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这种“以宾衬主”的手法运用得好,不但能使结构布局有迂回曲折之妙,而且使文章有了蓄势,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古文中《爱莲说》就是一篇典型的运用衬托手法的小品文,为了突出莲花的美,文中有三处以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菊花是旁衬,牡丹是反衬。在反复的衬托下,逐步揭示了人们“爱花”与人生观之间的关系,并最后表明自己爱莲的缘由,从而逐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写文章也是如此,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常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叫衬托。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本体,用作陪衬的次要事物叫衬体。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正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有类似点的事物从正面陪衬主体。例如: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这里是用美好的景物,来正面衬托英俊的少年闰土。
反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对立的事物从反面陪衬主体。如《羚羊木雕》中用奶奶的明白事理反衬爸爸妈妈的不近人情。王维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虫鸟的叫声反衬出山林的幽静。
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在运用中常表现为以景衬景、以景衬人、以景衬情、以人衬人、以动衬静等多种情形,如上文所举《故乡》的例句是以景衬人,王维诗句是以动衬静。   
4、对比与反衬:反衬和对比中的双方都是相反、相对立的,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反衬的双方一主一次,通过衬体的陪衬,来使主体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双方是并列关系,通过对比,使双方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比,而《春夜喜雨》中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是反衬,“黑”是“春夜”的主要特征,而江船上的一点灯火更反衬出夜之黑。
我们在解答有关衬托的题目时,也应该具体地答出“用甲的什么特征从正面(反面)衬托出乙的什么特征”,而不能简单地答“用甲衬托乙”。
5、象征:象征是一种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作者往往借助联想和想象,把两种具有相似点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其中一种事物为象征体,表达出与另一事物有关的某种意思,也就是象征义。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已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已为人的象征。
6、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爱莲说》、《陋室铭》、
7、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只是手段,传情即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才是宗旨。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同样的景,可能由于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传达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也大相径庭。对于这类文章,我们要因文悟道。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客观的景相融相合,从而使作品变得含蓄,也使作品主题得以升华。
8、铺垫: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种常见的铺垫形式: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9、伏笔: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A、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蓄势;伏笔是为了对下文作暗示,以使下文的情节不引起读者疑惑。
    B、从形态上看,铺垫是“显性”的,对次要人物或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描述;而伏笔是“隐性”的,往往一笔带过。
    C、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  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  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这样,你的回答就不会被阅卷老师“打折扣”了。
答题模式总结:
 (1)象征: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         事物上,表达了的         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 :通过          和        比较,突出事物/描写对象的        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 :以次要       (人/事物)衬托主要的        (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事物的             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托物言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托          (物),言          (志),
(6)讽刺:运用讽刺手段/方法对             (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7)欲扬先抑:  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的           特征,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8)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运用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设置悬念: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0)伏笔: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铺垫与伏笔例子:
绿色的箫声
                           [新加坡]尤今
    绿色,像拍岸惊涛般的绿色,在我入山的那一刹那,便迫不及待地淹没了我。
    我在怒涛澎湃的绿海中挣扎着探出头来,惊喜莫名地看到了深浅有致的绿远远近近地渲染成一片片醉人的温柔,有一种绚烂到了极致的风采。
    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位于四川西部。
    就在这“太阳晒不着、暴雨淋不到、大风吹不进”的青城古道上,突然地,我听到了箫声。    那不问世事的箫声啊,就像是静静的深谷里一道狭长清澈的小溪,自得其乐地流淌着。流淌着……    说是箫声。却吹出了一片让
人心境澄净的安宁恬静。蓊郁浓密的丛林阻挡不了它,磅礴奔腾的绿潮隔绝不了它。那悠悠长长的音符。如同一道优美绝顶的弧线,无孔不入,上跃云端。下达幽径,连奇岩怪石、参天古木。也被绵绵不绝的余韵缭绕着。
    此刻,我的心,起了巨大的温柔的悸动。
    那箫声,不像是吹出来的,倒像是从静谧的绿中渗透出来的一个愉悦的缤纷。
    绿的声音。
    它宛若大自然一只绿色的巨手,把一颗颗浮躁、浮夸、浮浅的心,抚得安安稳稳、沉沉实实、恬恬静静。
我不曾刻意追寻真相,仅仅,仅仅把这绿色的箫声当作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然而,在朦朦胧胧的潜意识里,我却早已一厢情愿地把这天籁之音当作是深山道人在修道之余谱出的心曲。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便是郑板桥对青山道士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的描绘。我心想,这样清纯明净的箫声,绝对是出自一颗不曾被尘嚣污染过的心灵。
是在下午三时许,恋恋不舍地离开胜景处处的青城山时,出其不意地与“真相”撞个满怀的。   
我看到了吹箫的人。
    是个双目失明的人。
在这个连阳光也被染成绿色的地方,他像一棵移动的树。   
一棵如此瘦削,却又如此结实而挺直的树。
    在青城山那高高低低、无止无尽的石级上。他不靠拐杖,步履轻快地上上下下。不论是拾级而上或沿级而下,他箫不离口,优游自得地吹出了如高山泉水或幽谷清溪般的乐曲。
    这年逾耳顺的汉子,天生失明。凭敏锐的音感,他练就了出色的吹箫技艺,于三十而立之龄,便开始在青城山上上下下,把箫声吹进了层层叠叠的绿色里。
    他每天定时走七个小时,边走边吹,日日吹足七个小时,为原本仙气氤氲的青城山增添了无限飘逸的情趣。
    我在他面前停步,他亦敏锐地驻足。
    我以最俗的方式表示了我的感动,但他却把我掏出的钱推了回来,淡定地说:“您如果喜欢箫声。那就买根竹箫,好吗?”说着,从背包里取出了一根质朴的竹箫,递给我,说出了一个令我吃惊的价格一一个非常低的价格。脸上,那种自食其力的坚强,化成了一股不容亵渎的尊严。
    如今,在四川地震发生后,在哀鸿遍野的悲惨声里,非常突然地,我耳畔竟响起了那绿色的箫声。仿佛它从未消失过。
    噙泪回想那失明的汉子,我  觉得他其实凸显了四川人的精  神面貌。那是一种比石头更像石  头的面貌,坚毅、坚实、坚韧、坚  忍、坚不可摧,没有任何的困难  可以打倒他们,没有。
    (摘自《格言}2008,8上)
1,选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运用了铺垫的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绿色的箫声》  1,绿色、箫声、吹箫人
  2,赞美四川人坚毅、坚实、坚韧、坚忍、坚不可摧的精神面貌。
  3,选文先描写青城山醉人的绿色和清纯明净的箫声,为下文写坚强的吹箫人乃至坚毅的四川人作铺垫。
黄土高原的梆声
                                谢晓研
    去年暑假。我申请到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做了两个月的支教,晚上就住在学校。
山里很静,风卷着细沙黄土弥漫在学校里。傍晚时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推开门。女孩凌乱松垮的马尾辫已粘结成绺,小脸蛋红扑扑的。“你找谁呀,小姑娘?”我停下手里的活儿问她。“老师,校长让我来给你做伴儿。”她边说边偷看我。   
女孩叫山花子,回族,l3岁,六年级学生,家住学校头顶的山梁上。
晚饭时,我将来时买的零食拿出来凑合一下,女孩什么也不肯吃,说她“饱着哩”,在我再三相让下才小心翼翼地吃一点。   
晚上睡觉前,山花子一遍遍拍打自己身上的土。“已经很干净了,上来睡吧。”“嗯。”她红着脸轻轻地挨着我睡下,我闻到一股汗臭味,但我装着什么也没闻到。   
我教六年级的语文和英语,课间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疯玩、做游戏,听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我特别感动。这是一群淳朴得如同黄土高原一样的回族少年。   
这样充实而快乐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件事给搅乱了——我发现自己染上了虱子!头发上、内衣上,看到它们我就浑身发痒,厌恶得咬牙切齿。狂躁不安。
    直到有一天上课,我在教室里突然发现山花子头上有几个虱子正在奋力攀爬,原来是她传染给我的!
    那天下午我抚着山花子的肩膀,柔声对她说:“以后你晚上不用给老师做伴了。我胆子大着哩,一个人敢睡。你家里忙,早点回家帮父母干活吧。”我尽量讲得平淡,担心她会多想,这个单纯得如同白纸的心底不能落下自卑的污痕!
    山花子狐疑地望了我一眼,低着头走了。
    支走了山花子,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夜晚。空旷的校园里只有我一个人住。屋外静得没一点声响。远处传来阵阵急促愤怒的狗吠,好像在追逐不速之客。我拿三根木棒顶住门,枕边还放了把水果刀。我用被子蒙住头,浑身战栗个不停,眼泪也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早晨醒来才发现自己终于睡着了。眼里全是红血丝,脑袋又沉又闷,恍恍惚惚的。学生们惊奇地看着我,尤其是山花子的眼神,满是疑问。
    我采取了灭虱行动,坚持两天洗一次头,每天晒被褥、衣服,幸好效果不错,那恶心的东西明显减少。
    可是夜里我依然害怕得不得了,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学生们听课的情绪好像也没有以前高涨了。我有些惭愧,山花子看在眼里。
又是一个深夜。我正经受惊恐的折磨,突然从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清脆的敲梆声随之响起。我惊讶,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报时方式?以前怎么没听过?
这打更声每两小时一次,很准时,声音悠远,模糊而沉稳。像一只警惕的夜莺。又像一曲朦胧的催眠曲,我听着悦耳的梆声舒心地入睡了,睡得又沉又香。   
接下来的日子,我又热情地投入到教学的工作中。孩子们又活跃起来,尤其是山花子。
转眼,我的假期已满,心里真有些舍不得这些孩子。那天,-孩子们来送行,山花子提着我的行李诡秘地问:“老师。我爹打更还算准时吧?”“‘怎么回事?”我问。“我知道你这个城里人肯定不敢独自在这里睡觉,我就求我爹每晚后半夜去学校打更。听到那梆声你就可以好好睡觉了。”   
我恍然大悟,满满的激动涌上喉咙。我紧紧抱住了山花子……  (摘自《小品文选刊》2008,10)
1,选文中的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2,选文中有多处为山花子求爹去学校打更这一情节埋下的伏笔,请找出两处。
3,选文多处运用伏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黄土高原的梆声》
  1,此题考查伏笔与照应。答案:为下文“我”被山花子传染上虱子埋下伏笔。
  2,此题考查伏笔与照应。为这一情节埋下的伏笔有四处:(1)山花子狐疑地望了我一眼,低着头走了。(2)尤其是山花子的眼神,满是疑问。(3)我有些惭愧,山花子看在眼里。(4)孩子们又活跃起来。尤其是山花子。(写出其中两处即可)
    3,此题考查伏笔的作用。这样写使。我’被山花子传染上虱子和山花子求他爹打更的情节更自然合理,同时使文章情节严密,有波澜。
考点六:分析结构(包括开头结尾的作用)
一、结构上的作用:
1、承上启下(过渡)
2、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3、总结上文
4、对后文起辅垫或衬托作用
5、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开头)
二、开头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2、总起,总领下文
3、睹物思人,引起下文的回忆
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注意/兴趣
5、设问开头,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注意/兴趣
6、奠定全文的感情基础
7、交代故事的发生的背景
8、为下文作辅垫
三、结尾段的作用:
1、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与开头相呼应
2、总结全文,点明观点,或升华情感。
3、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4、若有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
5、若是描写结尾:含蓄点明文章中心
四、几种照应句的表达作用。
1、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鲜明,能更好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2、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揭示或强调标题含义,突出文章中心。
3、行文中的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加完整。
五、中间段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