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民吃上

 djg宁静佳园 2011-03-14

  2011年03月14日 09:39   

胡祖岳

象山皇城沙滩(资料图片)。 通讯员 蒋曼儒 摄

  春节一过,象山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就开始了紧张的施工,高星级酒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过去5年,象山增加了2家星级酒店、4家品牌连锁经济型酒店,星级宾馆床位数从2005年的1879张增加到4783张。如此快速的扩张,仍不能满足当地的游客接待量。未来,喜来登、希尔顿、雷迪森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都将相继落户建设。

  国际海钓节、休闲露营文化节等旅游特色节庆,在过去5年给象山带来了730万人次的游客。海洋、旅游、节庆,三个元素的融合,正在成为宁波探索海洋旅游的发力点。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未来浙江将以滨海城市为依托,重点建设宁波滨海—定海—岱山连岛等旅游板块。未来还将开发邮轮、游艇、垂钓、探险等高端产品,培育引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管理集团、旅游代理商和旅游咨询集成商,建成我国知名的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海上高尔夫”创造可观经济收益

  海钓是一项高雅的休闲活动,与高尔夫、骑马、网球被列入四大贵族运动,被称作“海上高尔夫”。哪里是亚洲第一钓场?其实近在眼前,它就是象山的渔山岛。每到仲夏时节,这座安静的小岛总能迎来日韩等国的海钓发烧友。

  渔山岛海钓俱乐部董事长胡祖岳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象山人,也是全省有名的海钓高手,每年象山举办海钓节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当然在胡祖岳眼中,海钓不仅仅是一项娱乐项目,更是一项有潜力的产业。“随着一些外地及外国海钓爱好者的拥入,加快发展象山海钓产业的时机已经到来。”胡祖岳算过一笔经济账,渔山岛一带主要鱼类是黑鲷,俗称铜盆鱼,是一种普通经济类海鱼,市场价每公斤约30元,一般钓手一天能钓上2公斤~3公斤,卖到市场上也就70元~80元。但如果是海钓项目,游客除了往返交通费用外,在象山本地,至少要花费1800元钱。换句话说,每公斤黑鲷创造的市场价值,从30元涨到了300元,提升了整整10倍。这一经济效应,从海钓节举办中已经初显。如一名韩国选手来象山参赛,来回飞机票3000元,住宿费3000元,参赛报名费1200元,购买饵料1000元,加上餐饮等其他日常费用,总共加起来,来象山参加一次海钓比赛支出折合人民币1.4万元。

  记者从象山旅游局获悉,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象山港、乱礁洋、韭山列岛、大目洋、檀头山、渔山岛、岳井洋等七大海钓区,可进行船钓、拖钓、岸钓、筏钓等多种海钓活动,适合登礁钓的岛礁达500多个,全年海钓时间长达10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渔山参与海钓消费的游钓客达6万人次。海钓在象山兴起不过5年时间,游客的数量却增长了10倍。

  滨海渔民吃上“旅游饭”

  春寒料峭,阵阵海风还带着些许寒意,船老大王钊生则忙着出海,他出海不是为渔业捕捞,而是带着游客登上休闲观光渔船,去海上品海鲜观海景。

  休闲观光渔船是2008年象山旅游部门开发的新旅游项目,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休闲旅游活动。当了30多年渔民的王钊生不曾想过,不用离家几个月去远洋捕鱼,只要在家门口开开船带游客去海上兜兜风就能有稳定的收入。

  与王钊生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还有20多名渔民,自从休闲观光渔船运转以来,渔民们就改变了过度捕捞的生产方式,转产从事旅游服务业,吃上了稳定的“旅游饭”,再也不用风里来浪里去赚辛苦钱了。

  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改变了王钊生的生活,对于另外一个人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他就是黄江泳,王钊生的老板、休闲观光渔船公司的负责人。看着这两天石浦港不断有休闲渔船出海,黄江泳对这片海域同样充满了期待。

  “往年客人要等到六七月份才会来出海,今年从春节到现在,陆续有客人过来。2008年2条船接待了5000多名游客,2010年4条船接待了1.8万人,今年6条船游客接待量有望突破2万。”说这话时,黄江泳的口气铿锵有力,“坐渔船出过海的人都说好玩,一个宁波的客人去年来了11次。前不久,江苏和福建的渔业部门都派人来我们的船上考察,他们对这个旅游项目很感兴趣,想把这个模式引入当地。”

  借助海洋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象山在“十一五”期间成为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进入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行列。2006年~2010年,年接待游客量从2005年的200万人次增长到73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从2005年的12亿元增长到76亿元,年均增长在30%以上。

  东南商报记者 周雁 通讯员 洪佩平

  “十二五”描绘海洋旅游休闲生活

  “‘十一五’期间,我市产生了一大批如海钓、游艇、露营等新型休闲业态,旅游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我市旅游业逐步呈现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发展方向,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专项产品互为支撑的复合型产品体系,旅游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回顾过去,宁波市旅游局局长励永惠指出,“宁波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海洋,发展海洋旅游是宁波融入长三角、融入华东线的重大举措!”

  励永惠向记者介绍了宁波海洋旅游蓝图:一方面是打造现代旅游港为一体,杭州湾板块、象山板块为两翼的海洋旅游格局。另一方面要联合舟山共同发展,以大港、大桥、大佛、大海四个核心共性载体为基础,共同打造东海海洋旅游品牌,以桥、海、湖、港和海鲜美食、休闲娱乐为内容推出多元化的滨海休闲、海洋度假旅游产品。

  呈现给市民全方位的海洋型休闲生活,也是宁波“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愿景:充分利用“港、桥、渔、滩、景”等资源优势,推动象山港-石浦-三门湾海洋旅游板块发展,建成我国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海洋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景区建设,而是休闲度假基地的打造。”宁波市旅游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部门目前正在筹划编制《宁波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我市陆海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重点关注滨海度假、海上运动、海岛旅游、邮轮游艇、海洋文化五类业态。重点构建的七大滨海旅游基地,分别是松兰山滨海度假基地、石浦渔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杭州湾滨海运动休闲基地、宁海湾游艇度假基地、奉化阳光海湾休闲度假基地、大塘港休闲旅游基地、洋沙山滨海旅游基地,形成古城、海岛、运动、度假、休闲等宁波海洋旅游的精品品牌。

  “可以预见,海滩阳光浴、出海搭游艇、近海浮潜这些在欧美国家流行的海上休闲项目会离宁波人越来越近。”这位负责人透露,近期国内低空飞行4000米以下对市场开放,象山正准备打造航海、航空俱乐部相关产业,而渔山岛潜水基地也列入了规划,海洋旅游板块的撬动让人充满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