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长柏乡小学任教。这个小小的乡人口10800人 ,彝族占 70% ,受
教育的人数仅占30% 。近年来
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给孩子们更多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有的乡村因自然条件恶劣,至今还未通公路,造成了孩子上学的困难。
所以在我的家乡盐源区乡的孩子家长早在多年前也开始有了只有大城市才有的“陪读”
生活,而且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从未受过教育的传统彝族,本应有“儿大当家,女大当嫁”这样传统的思想,但是我所看到的是他们亲历亲为的为了孩子的学习在努力着。
长柏小学因为条件有限,只能容纳200名学生住校,所以其他接近400名学生都租住在学校周围的农户家里。这些学生的人数占了当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里也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娃娃村”!常年在农村做农活的家长们为了孩子少走一些山路,更方便孩子学习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尽管这其中有些家长汉语不流利在乡里和别人沟通都是问题、有的家长连每月150块的房租都是借来、但是他们还是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的学习在坚持着。
每天早晨,山里的孩子不会像城市孩子那样醒来就有香喷喷的早餐等着,而是帮着家人打水、生火,做饭。然后才去学校。一天的学习结束,放学回来的路上拾些柴火,到家开始写作业,写完接着帮家人做家务。这就是这些家长孩子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不会去计较因为跟着孩子少种了多少地、少收了多少庄稼、少挣了几百块。等到期末考试结束拿到孩子的成绩单,看到满意的成绩,他们的笑容已经是最好的收获。
拍摄地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长柏乡小学
摄 影:阿卓志鸿

孩子们为了读书,共同生活在这狭小的空间里。

复兴论坛民声·百姓
有的学生有父母陪读,生活上相对好一点。

没有父母陪读的学生只能自己洗衣做饭。

山里的孩子很爱卫生,自理能力很强

年幼的孩子们已学会了自己做家务。

室内没有电灯,光线昏暗,只能在坐在屋外写作业。

山里的孩子天真、可爱。。。。。。

放学后孩子们回家的路。

山脚下美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