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分级与品相

 蜃海 2011-03-15

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来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古钱币的分级一般是按照存世量来定的,但古钱币的存世量是一个难以给予确认的不定数,这个数是变化的,因为收藏在民间的古钱币根本无法统计,而还经常发现古钱币大量出土,所以古钱币分级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钱币的分级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按R分级的。这是国外古钱的一种分级方法,即按古钱币的存世量分为九个等级,等级与存世量的具体规定如下:

R1 普通多

R2 较少

R3 1001——5000枚

R4 301——1000枚

R5 101——300枚

R6 31——100枚

R7 11——30枚

R8 2——10枚

R9 1枚

二是按五级制分级,五级即珍、罕、稀、少、多,可用数字一、二、三、四、五代替,也可按星级来标志,即无星、一星、两星、三星、四星。同等级内的钱币又可分上、中、下三级,总共十五级。因稀和少在语义和数字上不是很明显,有的钱币谱上把这两个等级合为一级,这是五级制的简化。

三是按十级制分级。十级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级 大珍或特珍

二级 珍

三级 珍贵

四级 罕

五级 稀贵

六级 稀

七级 甚少

八级 少

九级 较多

十级 多泛

三种分级方法中,十级制和R分级的等级相当接近,除九级和十级相当于R1外,其余的等级基本上可以一一对应。五级制和R分级中的等级对应要复杂一些,有的钱币谱上将两种分级方法的等级都标了出来。

钱币的等级不同,价格相差很大,珍品的价格大多在万元以上,普品的价格大多不会超过一元。古钱币的参考价格在钱币谱上都有标注,目前,国内出版的古钱币图谱方面的书籍已有不少,读者挑选的余地很大,建议以最新版本为首选。最新版本标注的参考价格与市场价较为接近。
       古钱币的品相

收藏古钱币还应对其品相有细致的了解,品相不同,价格相差也很大,如铁钱,品相很差的就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不过,古钱币历时久远,经过使用的磨损和埋藏的浸蚀,古钱币的品相自然会受到影响,收集到精美古钱币的难度就很大。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一般的古钱币图谱对品相并没有着重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收藏爱好者造成误解。古钱币的品相分级遵守硬币分级的规定,但要求可相对现代硬币稍稍降低。因此古钱币的品相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级。

1、 样品或精制品。最为样品的古钱币是当时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品,又没有经过使用,只有包装物留下的痕迹。即使用30倍的放大镜也看不到任何流通和磨损的痕迹。

2、 全新品或未使用品。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的古钱币,几乎没有使用过,大部分表面具有原始光泽,全部细致的纹理均清晰可见,除硬币最为突出的地方稍又磨损外,其余的表面毫无磨损痕迹。

3、 美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古钱币,整个硬币只有极轻微的磨损,内部大面积细纹清晰可见。美品这个等级又可细分为三级,如果古钱币的内部细纹基本上未磨损,或者其纹理的50清晰可见,则可定为极美品;如果古钱币的原有的细致纹理75清晰可见,或者内部细纹未被磨损,其突出部分呈现中度磨损,文字和数字的拐角可能不够清晰,则可定为优美品;

4、 佳品。古钱币经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一般的磨损比较严重,不仅外廓、文字数字都有磨损,就是内部细纹也有大面积的磨损,如果硬币的图案轮廓仍清晰可见,内部细纹只有25清晰可见,这样的古钱币可定为佳品。

5、 劣品。古钱币磨损严重,图案只能看出主体部分的轮廓,文字和数字的局部之外不清晰,内部细纹无法辨认,外廓磨损严重或有少许碰伤。

收藏古钱币当然要讲究品相,其中样品和全新品较难求,收藏应以美品和佳品为主,如果不是珍罕古钱币,劣品基本上没有收藏价值。另外,古钱币的品相不能忽视古钱币表面的锈色,美品和佳品的古钱币的锈色自然有光泽,锈迹均匀,不影响古钱币的图案轮廓以及文字和数字的清晰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