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的戒幢律寺 苏州五中 凡是宗教都需要吸引民众,都需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它,从而信奉它。所以宗教在其神秘化神圣化的同时往往也会世俗化,中国唐朝的“变文”和西方基督教的《福音书》其实就是宗教的普及读本。走进苏州戒幢律寺,你在感受浓郁的宗教文化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亲切宜人的世俗文化,而且两者是那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位于苏州阊门外的戒幢律寺,苏州人俗称西园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已经有700多年建寺史,明代建造的罗汉堂闻名于世。清朝全寺毁于兵火,现在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清咸丰、同治年间之物,其中特别是咸丰年间重修的罗汉堂向来为人称道。戒幢律寺是全国重点佛寺,是苏州少有的律宗名刹。大家知道佛教律宗就是以持律精严称著的,这里就是佛学研究的重镇,但是这并不妨碍世俗文化在寺里处处呈现。 走进戒幢律寺的大雄宝殿,三世如来宝相庄严。仔细一看,你会发现,三张巨大的供桌上都刻满了精美的人物故事。熟悉中国民间文化的朋友细看之下会发现找到了老朋友了,原来这上面刻着许多戏文,有《西游记》,有八仙,甚至有《白蛇传》,真正有趣得可以。再仔细端详一下侍立在如来两侧的迦叶阿难两尊者,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活脱脱就是《西游记》里索贿之后的写照。转过背面,是全国罕见的鳌山,你会发现金身罗汉中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身影。刘海仙是中国民间的欢喜神仙,是不折不扣的“人气偶像”,但是人家实实在在是道教人物,但是,这里就硬生生把他拉来客串了。据说是刘海仙的形象披发跣行,形似佛家头陀,因此也就佛道不分家了。好玩的是在望仙桥上有一个金身而只有其他罗汉半身高的造像,据说就是重建戒幢律寺的当家和尚的造型。大和尚以为重建名刹有功,当成罗汉果。但是总归有点羞羞答答,所以金身仅半高,而且站在桥上还没有过去。仔细想想,那模样还是挺可爱的。 更好玩的在罗汉堂。戒幢律寺罗汉堂造像最出名的就是疯癫二僧像了,塑像艺术已经是神乎其技了,说的人多了,这里不赘言。好玩的是疯僧完全就是小说《岳传》中“疯僧扫秦”的场景,手里拿的就是不能“里通外国”的吹火根。而济颠僧就是民间传说中游戏风尘的形象,完全把小说形象搬进了佛殿。在罗汉堂的最后一进,我们会发现武圣关羽在这里充任护法神,手持青龙偃月大刀与老资格佛门护法韦陀对面而立。关圣伏魔帝君向来是儒道两家的偶像,如何与佛家扯上关系了呢?原来《三国演义》中写道,关羽死后一点英灵不散,在云头随处飘荡,大呼还我头来。后来遇见故人玉泉山的普净和尚,和尚点化道,尔便要还头,文丑颜良、五关六将的头又找谁要去?关羽大悟,对普净和尚拜了三拜。接着造寺者就附会说,这三拜就是皈依佛门了。因为关帝被砍了头,流了血,所以戒幢律寺的关帝是黄脸,而不是传统的红脸。其实是关帝在中国民间香火实在太盛了,把关羽请进罗汉堂是否为香火计?可能我这是小人之心了,呵呵。 到佛寺去体会俗文化,实在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大家不妨到戒幢律寺去自己体验一下。也许你会发现更有趣的内容。
|
|
来自: 苏迷 > 《苏州古刹庙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