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情况 美国:泽威克(M. Zwick)等人曾进行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6500K与9300K的比较实验,被评价的图片场景大部分包括人类肤色,也有一部分室内和室外场景,用主观评价方法获得了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6500K"好"和"优秀"的评价比率高的结论。并促使美国采取6500K为基准白。因为美国曾使用C光源和9300K白场,故美国在CCIR会议上又重申美国彩色电视基准白是6500K。 欧洲:多数国家采用PAL制,在这种制式诞生之际,已使用了稀土类化合物Y2O3:Eu和Y2O2S:Eu作为红荧光体,光效率有了提高,使得6500K基准白得以实现。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无线电研究所长岗良富认为虽然日本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在不断发展扩大,但彩色电视机的颜色重现依旧是一个遗留下来的问题,由于日本已生产了较多9300K的彩色电视机,故向6500K靠拢比较困难。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虽会(CCIR)采用欧洲广播联盟EBU建议的国际统一标准,彩色电视机基准白采用6500K,色度坐标为x=0.3127,y=0.3290。 但至今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生产9300K白场色温的电视接收机,我们分析有以下三种原因: a. 彩色电视接收机一开始是使用Zn3(PO4)2: Mn和Zn2SiO4: Mn红荧光体,由于这类荧光体发光效率太低,当时为了提高彩色电视亮度,提高绿路、蓝路束电流,迫使一度采用9300K作为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 b. 在稀土类荧光体Yu04:Eu、Y2O3:Eu、Y2O2S:Eu研制成功后,部分厂家没有从彩色电视彩色复现的科学严整性角度做出及时的探讨,没有改变生产流程的指标,大量生产的彩色电视接收机色温仍是9300K,使广大用户形成了固有的错误印象色,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c. 由于大部分黑白电视机色温过高,为l4000K~17000K,造成人们头脑中对电视机白场色温过高的印象,并将这种印象色带到对彩色电视的观看中,形成了对白场高色温错误的固有观念。 2.国内情况 我们七十年末期的工作已表明,接近6500K比接近9300K的白场色温色还原效果有较优的再现,被评价的图象包括男女肤色、衣着中的大部分颜色,室内景物,以及红花、绿草、蓝天等室外景物。同时指出由于稀土类的红荧光粉Y2O3:Eu、Y2O2S:Eu有较高的亮度,已使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按6500K实现,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有可能之事。 八十年代,我国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接收机生产线,但又几乎是清一色的来自日本。日本电视机电路设计的合理、质量的稳定虽被人们所广泛赞赏;然而正如日本科学工作者所认为的那样,日本电视接收机的彩色依旧是一个问题。我国大多数接收机厂又沿用日本原型机高色温指标。大量生产这种高色温的电视机势必导致部分人员形成错误的印象色,并以这种习惯的印象色作为判断和选择电视机白场色温的依据。虽然,在国家标准GB936-89"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及其宽容度"中,我国又重申了电视机白场相关色温为6500K+7MPCD。按CIE 1931表色系统色度坐标为x=0.313,y=0.329。按CIE 1960表色系统u=0.1978,v=0.3122。但是目前厂家生产的电视机和微机显示器大多数仍采用9300K的白场色温,这使得解决彩色电视行业和微机显示器中的光色问题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在较宽广的色域范围内调试出不同白场色度值的电视机。进行彩色复现的主观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