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电网报-英大网(indaa.com.cn)

 由感而发 2011-03-18
筑牢基础 创新管理 做强核心产业
——访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铭山
王大鹏 高乾

  新源公司2005年成立,在“十一五”期间成长壮大,从创业时集约化经营火电资产、开展新能源业务,到专注于建设、运营、管理抽水蓄能电站,经历了完美的嬗变。“化蛹为蝶”的过程伴随着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现在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专注于抽水蓄能发电,在管理体系和机制上狠下工夫,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挥‘稳定器’和‘蓄电池’的作用。”林铭山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

  ●发展历程  抽丝剥茧 发展脉络日渐清晰

  记者:新源公司筹建时期,您就担任筹备组副组长,见证了“十一五”期间新源公司从成立到发展的过程,这几年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林铭山: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十一五”这五年,是新源公司产业体系日渐清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的五年,这给我留下了最深的感触。五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直属产业进行了重组整合,新源公司的经营范围从成立之初的火电、风电、抽水蓄能发电,到专心地做抽水蓄能发电,发展定位和核心业务更加清晰,成为了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专业化公司。

  记者:在这五年的资产划转、重组过程中,新源公司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林铭山:最主要的是管控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我们坚持安全健康发展理念,以提升服务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大局的能力为目标,管理水平提升十分明显,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抽水蓄能选点规划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抽水蓄能可持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大力加强本部和所属单位一体化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严格依法治企,包括人员、管理、财务、信息化等在内的发展基础明显夯实,管控能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大幅提升。三是针对火电、抽水蓄能、风电业务特点及调整变化情况,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抽水蓄能机组服务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能力持续提升。可以说,在这五年里,我们既有创业的艰辛、奋斗的磨砺,更有收获的喜悦,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建设、运营抽水蓄能电站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复杂系统工程,新源公司的科技支撑能力如何?

  林铭山:我们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源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得很快。我们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展开了一些国家级的科技创新项目,比如安徽响水涧电站的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励磁调速系统。注重加强新工艺、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基建科技创新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

  另外,我们还积极促进抽水蓄能设备的国产化。抽水蓄能电站在中国起步较晚,2005年以前开工的项目,几乎所有设备都是靠国外进口。我记得2003年,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打捆招标中,阿尔斯通公司作为总包方,中方的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仅承担一部分项目,因为当时中方还未掌握这一技术。而后我们开始力推抽水蓄能设备国产化,到后来再进行打捆招标,就已经变成了中方电机厂总包,阿尔斯通作为技术支撑,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发展战略  完美蜕变 从“被人牵着鼻子走”到占据更大主动权

  记者:新源公司的发展战略已经确立,即“三步走”的战略,新源公司“三步走”战略的初衷和重点工作、关键节点分别是什么?

  林铭山:抽水蓄能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成熟而实用的大规模调峰和储能方式,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清洁能源迅猛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部署,2010年,新源公司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将2010~2011年确定为夯实基础、谋划发展布局阶段;2012~201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0年为效益提升阶段。

  “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基础。2010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规划布局、队伍素质建设等工作。标准体系已经发布运行,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等均已基本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技术标准已经有3个上升为国家标准,还有几个上升为行业标准。2010年已基本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选点工作。ERP系统已在部分单位上线运行,今年年内将实现全覆盖。

  今年,我们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要求,进一步筑牢基础,重点提升各项支撑能力。要让发展的速度符合健康的标准,处理好发展与速度的关系,如果支撑不了发展,就谈不上跨越式发展。古人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只有脚踏实地、积极稳健地走好第一步,我们才能在“十二五”期间迈好“三步走”的第二步,为最终实现“三步走”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这里的“支撑”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林铭山:比如,“十一五”期间,我们成立了专业的建设公司和检修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因为抽水蓄能电站与火力发电厂相比,自动化水平非常高,抽水蓄能电站最重要的工序水工和土建完成后,从事建设的这部分人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但这些人对基本建设、土建、水工非常熟悉,他们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怎么更好地加以利用?于是新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建设公司和检修公司,通过专业功能定位、人员功能定位的调整,实现专业化管理。

  另外,我们过去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认识不够,作为业主单位,我们更多地依赖于规划、设计、施工单位,业主自身的能力不够,就不得不依赖别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成立了技术决策专家委员会,把新源公司内外的专家集中到平台上,建成一个专家库。所有的前期工作,从规划设计、预可研、到可研阶段,包括重大设备的标书与审定等程序,都要经过专家委员会审定。这就从过去“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了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支撑。此外,还有人、财、物、科技、信息方面的支撑。

  记者:今年公司“两会”明确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抽水蓄能电站如何服务坚强智能电网?

  林铭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服务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调峰调频调压、蓄能、应急的作用。从电网发展的“坚强”和“智能”这两个目标来看,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保电任务中,蓄能电站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还会越来越突出,国家电网要接纳新能源,要远距离大规模地输送电能,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抽水蓄能电站,可以说,抽水蓄能电站在智能电网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的发展战略第一次把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

  ●发展目标  破茧为蝶 做大做强做优做孤

  记者:“十二五”期间,新源公司要解决哪些核心问题?

  林铭山:我在本部员工大会上,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创新管理?新源公司目前的业务分布在14个省(市、自治区),在建和投运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未来的范围可能更广,装机容量将更大。到那个时候怎么管?如果建设、检修全交由我们的建设、检修公司来做,那我们需要有多大的建设公司、检修公司,才能与我们扩大的装机规模相适应?这个问题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大家去思考,这涉及我们的专业化平台重新定位的问题,涉及到规划、建设、运维、检修、技术支撑等管控体系的创新突破。实际上,这就是新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作为抽水蓄能行业的领军企业,新源公司未来的发展包括哪些前沿领域?

  林铭山:除了抽水蓄能电站,蓄能方式还有其他一些技术手段。“十二五”期间,新源公司将关注如压缩空气蓄能电站等采用其他方式的蓄能电站,对这些领域做些技术储备。

  我们还调研过海水蓄能电站,但其容量很小,而且存在许多其他问题,我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将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虽然在短期内,这些蓄能电站无法成为主业,但是新源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

  记者:今年公司“两会”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做孤”直属产业,您如何理解“做孤”?新源公司如何实践?

  林铭山:做大做强做优是“做孤”的前提,做大做强做优的结果就是“做孤”。有一种说法:你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就会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如果你与他们相比优势很大,你就是别人崇拜的对象了。这个境界就是“做孤”。

  要“做孤”,离不开“坚持、坚守、坚韧”。特高压电网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勇立潮头,就在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很好地发扬了这种精神。新源公司将深入践行这种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确保安全健康发展,做抽水蓄能行业的引领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