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街绽放时尚元素 平江历史街区激活千年吴文化

 苏迷 2011-03-18
老街绽放时尚元素 平江历史街区激活千年吴文化(2009-12-08 13:15:57)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街区面积116.5公顷,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街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和100多处省市级文物古迹,以及16.7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城市复兴,永续发展”

    平江历史街区是惟一的、不可复制的,平江路的定位也是清晰的——以文化为引领,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一条街。除了着力提升和打造路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江南古宅等历史风貌,继续挖掘像顾颉刚、潘麟兆这样的名人资源,巧妙引入现代生活设施、理念,还在“修旧如旧”的同时,实现现代休闲功能的配套,甚至历史街区居民的生活图景也可以是旅游看点。

    对于历史街区来说,保护是首要的,“激活”是保护整治的关键词。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并不是当作文物一样保护着,而是挖掘它作为城市历史源泉的意义,重塑它的活力,通过发展促进保护。2005年,由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主持的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评委会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续发展的。”

保护整治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招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保护。平江路上2万多平方米的招商用房,只租不卖,是为了取得保护的绝对控制权。作为“房客”的客商,其对建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能力、保护意识、开发实力水平甚至对房子的感情,都成为“房东”衡量“房客”的标准。目前,平江历史街区已经签约包括客栈、会所、画廊在内的20家客商,其中15家已经正式开业。

 

    老外“插队”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桥画廊、文石山房、吴门雅集、伏羲琴馆……在平江路礼耕堂附近 120米长的路段内,吴地文化和苏州民间工艺在这里被“激活”。

漫步在平江路,过卫道观前,向南不远处,一处古宅墙壁上的“艺术桥画廊”的招牌,内敛地嵌在传统的砖细贴面内。画廊内的装饰是现代的,却毫不破坏原有元素。原有的木窗,依然向屋外人们展示着自己的苍老,不过现在窗内又加上了一扇粉刷着古色调的铝合金窗户,隔断风寒利于房间保暖。画廊的主人,叫帕斯卡·华标,法国人。她在苏州已经生活了11年,当初刚到苏州在苏州大学学中文时,她就迷上了大学对面的平江路。“去博物馆或者观前街,我都是从平江路走过去的,这里太美了。”这位来自浪漫之都巴黎的女士深深地被平江河上摇橹声、唱歌声所折服,决定将自己多年来开画廊的心愿在这里完成。“开画廊,不一定要选人多的地方,人要静下心来欣赏。平江路就最合适不过了。” 2007年12月15,“艺术桥画廊”正式开张,在这里,有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也有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华标说,艺术是相通的,她愿意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老街绽放时尚元素

    在平江路上,商家即使不直接“经营”吴文化,苏州味道也会携带着时尚元素扑面而来。

    平江客栈就是其中一例。虽然是用青砖这样的“老元素”搭建而成,镂空的感觉,却让人感受到充满现代味道的创意理念,这是平江客栈的膳房。膳房的北侧,是建于清朝的钮家巷33号方宅,即现在的平江客栈。电话、宽带等现代化设施都巧妙地隐藏在古朴的老古董内,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客栈,像是走进了哪户江南人家。一到节假日,客栈的51间客房都住满了客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外。膳房的南侧,是平江客栈新推出的“苑桥别馆”,这是在有着250多年历史的董宅基础上修整出的餐厅,房间原有墙体、主木结构都完整地保留着,只是加了钢架结构,让它能经得起风雨。

    位于平江客栈对面的“明堂青年旅舍”,则是一家国内连锁品牌,在平江历史街区开出了两家,这是一家倡导青年时尚文化的地方,源自德国时尚理念,其定位是面向青年背包族等时尚人群。

    近两年来,中外游客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平江河的手摇船上,越来越多的会所、画廊、古琴才艺馆、酒文化馆落户于此。随着停车场、灯光系统、音箱、各类指示牌等配套设施的纷纷亮相,平江路变得越来越迷人了。如今的平江历史街区正以慢细的笔法,在文化旅游的“画布”上,演绎着保护与开发的新传奇。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