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宇宙之道 2011-03-18

[导读]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经研究表明,在我国有90%的驾乘人员没有自觉系安全带意识和习惯。

“安全性”已成为驾驶员和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等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传统的保证安全行车的部件,如后视镜和左右车门镜(传统的后视系统)、安全带、AIRBAG(安全气囊)和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已被广大驾车人和乘车人所熟悉,并在进口豪华轿车上普遍应用。然而,传统的安全行车概念:安全带十AIRBAG+ABS十传统的后视系统不等于安全的全部概念,因为传统的后视系统由三片平面镜或广角镜组成,平面镜有盲点(死角),广角镜有视差,而盲点和视差常常是造成车祸的原因。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开车需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自问世以来,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随着安全气囊的出现,驾乘者的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可就是有不少人不重视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明知故犯”,总是抱有侥幸心理。

安全气囊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现代轿车上的标准安全配置,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驾乘者,然而当驾驶并乘坐汽车尤其是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时,安全带必须要系好!

因为安全气囊的开发设计就是基于安全带有限的保护作用之上的,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组成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它俩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对驾乘者的辅助保护作用。

当汽车前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由于惯性,驾乘者的身体向前快速移动,这时安全带便会尽力“拉住”驾乘者的身体,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安全气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气并完全打开;接着驾乘者的身体上部便沉向安全气囊,气体也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随后,驾乘者身体向后并回到座椅上。以上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驾乘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地依靠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是惟一的选择。

如果碰撞之前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安全气囊将反而会伤害驾乘者。由于没有了安全带的束缚,不仅一部分冲击能量无法从驾乘者身上“卸”下来,而且正在“一如既往”快速充气的安全气囊将与快速移动的驾乘者正面相撞,气囊快速膨胀所发出的巨大冲击力,将重重地撞向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可想而知,在这次“撞击”中,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将严重受伤,安全气囊反而成了伤害驾乘者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为什么要时刻系好安全带的原因!最后问一句,您系好安全带了吗?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发生意外事故时,救命的工具可能就是安全带,任何车辆都有这种装置,所以要养成扣安全带的习惯。真正需要扣安全带的,是坐在驾驶者旁边座位上的人。在发生事故时,驾驶者有转向盘可供支撑身体,而坐在旁边的人,头部大都会撞到驾驶室前玻璃上。安全带使用非常简单,只要锁好固定扣就行了。使用前,要尽量拉出腰带,把扣锁调节在腰部附近,剩余的安全带可绕回肩膀,调节肩带长度置胸部附近,并应留出可放进一个拳头的富裕量。

安全带的检查方法:缓慢用手将安全带向下拉时,安全带应能顺利地从卷绕器中拉出。猛地拉安全带时,应拉不动。否则,为安全带失效。使用完毕按下按钮插头即可脱出。

 

汽车安全带大致可分为两类:预紧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还具有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时,能够在0.1s左右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因此它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quality="hig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280" height="365">

安全带卷收器预警原理

控制装置分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式控制装置,另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预拉紧装置则有多种形式,常见的预拉紧装置是一种爆燃式的,由气体引发剂、气体发生剂、导管、活塞、绳索和驱动轮组成。当汽车受到碰撞时预拉紧装置受到激发后,密封导管内底部的气体引发剂立即自燃,引爆同一密封导管内的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立即产生大量气体膨胀,迫使活塞向上移动拉动绳索,绳索带动驱动轮旋转号驱动轮使卷收器卷筒转动,织带被卷在卷筒上,使织带被回拉。最后,卷收器会紧急锁止织带,固定乘员身体,防止身体前倾避免与方向盘、仪表板和玻璃窗相碰撞。

三点式安全带

安全带可以救命,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普通民众都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减轻全世界千千万万交通事故的后果方面,它的贡献是其它任何单一的安全方案都无法比拟的行车中,坐在车内的人体的移动速度与车速相同。突然停车时,人体仍会以原有速度移动。这就要求有一条坚固、柔软、拴系舒适的护带牢牢地将介乎3000至5000公斤之间的冲力挡住。如今,这种安全带已经成为我们轿车标准配置的一部分先着手于安全带工作的也不是汽车业而是航空业。两名美国前飞行员休.德.黑文和罗杰.格里斯沃尔德设计了一种Y形的三点式安全带,并将斜挂带的扣接点置于座后-几乎就在乘员的身后。这种安全带与一个放在腹部上的扣环相连,叫做组合式肩-腰安全带,并于1951年申请了专利。

后排安全带

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后排的乘客能够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儿童乘坐汽车时,坐在后排遇到特殊情况时安全系数较高,如有后排儿童安全带,则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将乘客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浅谈几种汽车安全带

最早的汽车安全带出现在20世纪初,据说当时一位赛车手驾驶赛车在比赛中把车开出了赛道冲进了人群造成数十名观众的伤亡,而车手自己却因为系上了安全带而逃过一劫。不过当时的安全带还是那种类似现在飞机安全带的简单的两点式结构。到了50年代末沃尔沃轿车开始使用三点式安全带。60年代末,安全带卷收器诞生了,至此现代安全带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型。

按照固定点的个数分类有两点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以及赛车上使用的N(N≥3)点式安全带等等,当今的汽车安全带一般都是三点式安全带。安全带看似没有什么新鲜的,但如果说出几个名字来可能还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例如紧急锁止式安全带、预紧式安全带、燃爆式安全带等等。其实这些安全带的区别与那根带子本身没什么太大关系,关键就是卷收器种类的不同。卷收器,顾名思义就是把安全带卷收起来的装置,从外表看就是一个盒子,里面有一个转轴,安全带卷在转轴上。

假设一下,如果安全带是一根不能自由伸缩的带子会怎样,首先为了保证安全性它必须把乘客牢牢“绑”住,那必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另外,不同人的高矮胖瘦也不同,每次乘客上车之后都要调整带子的长短,非常不方便。安全带卷收器的诞生正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功能就是实现紧急锁止,这也是当今所有安全带卷收器都具有的一个功能。首先安全带卷在转轴上,平时我们拉动带子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有什么太大阻力,即使系上安全带也基本不会妨碍乘客的活动。当发生碰撞或者急刹车时,身体迅速前移,卷收器便会把滚轴锁死,起到固定的作用。这个装置能够感知加速度和车身姿态,或许一些人会有这样的经历:驾驶员开车过于激烈,此时伸手去拉安全带会发现根本拉不出来,其实这就是卷收器在工作

紧急锁止式安全带是最普通的一种安全带(低端车型往往装备不带预紧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市面上的低端车型都是装的这种安全带。如果是一些很老的车型,而且车价不超过5万块钱的话,多数都装备的是这种安全带。

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对车内成员起到不错的保护作用,但还不是最完美的。首先这种纯机械装置虽然能够快速锁止,但在碰撞的一瞬间还是会有小幅度前移,在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员的生命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另外安全带和乘客的身体多少还是会有一点间隙,这也会导致乘客位移加长。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乘客人们开发出预紧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是指在发生撞击的一瞬间(预紧式安全带是主流配置),卷收器会自动将安全带往回拉一段距离,以消除安全带与身体之间的间隙,减小乘员的位移。很多预紧式安全带都采用燃爆原理,即所谓的燃爆式安全带。

燃爆式安全带的卷收机构中有一套爆炸装置,触发时借助爆炸的能量推动卷收器转动,从而实现收紧的作用。现在装备这种安全带的车型已经越来越多,从雅力士POLO、到迈腾、新君威等中型车都使用燃爆式安全带。

燃爆式安全带通常跟安全气囊配合使用。也许有些人会问,难道这种安全带每次起作用都要靠爆炸能量,那车上得装多少“炸药”?

其实它有两种作用原理,在一般轻微碰撞或急刹车时它具有和普通紧急锁止式安全带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此时如果快速用力去拉安全带的话卷收器同样可以锁死但不会触发燃爆装置。实际上它有点类似安全气囊,只有在碰撞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起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燃爆式安全带可能是有“保质期”限制的。而且它和安全气囊一样,爆炸装置是一次性的,触发一次就“以身殉职”了,之后就必须去修理厂更换新的安全带。

目前一些车装备了预碰撞安全系统,例如奔驰的pre-safe系统,在探测到可能发生危险时,在还没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就能自动收紧。不过之后很有可能驾驶者避开了危险,根本就没有发生碰撞事故,如果使用燃爆式安全带的话,岂不是等于“放空枪”了!如果pre-safe每启动一次都要换安全带,恐怕不太现实。因此像这种装备预碰撞安全系统的车没有装备燃爆式安全带,它的预收紧功能来源于电动机构,这样就保证了安全带可以重复使用。当然重复使用的次数也是有限制的,据说pre-safe系统能够有效工作2000次,如果超过这个次数,整套预碰撞安全系统包括预紧式安全带都要更换,因此提醒各位奔驰车主不要频繁的体验pre-safe系统!

现在各位在买车的时候又可以多一个参考,那就是安全带。消费者在买车时一定要问清楚安全带的类型,有些车虽然声称装备了预紧式安全带,实际上只有前座安全带有这项功能,后座仅仅是普通的安全带。

安全带是有效的,但前提是你正确的使用了它。有些人买了高挡车就自认为有多么多么安全。可是他们在开车时连安全带都不系,一旦发生事故恐怕也难免受伤。我就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车主懒得系安全带,就把安全带永久的扣在锁扣上,这样一来安全带报警装置就不会响了。这显然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办法,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当今的汽车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无论是吸能车身还是安全气囊,前提都是车内乘客系好了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其他方面设计得再周到都是白搭。

汽车安全带的作用

安全是人们出行最基本的需求。但是有些人在购车时也非常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可是对于保护驾驶人和乘客生命的安全带却重视不够。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力,这个惯性力可能超过驾驶人体重的20倍(视行车速度及撞击程度有所不同),使驾驶人及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车门等物体发生碰撞,极易造成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甚至将驾乘者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

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就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使用紧急制动,预紧装置就会瞬间收束,绷紧佩带时松弛的安全带,将乘员牢牢地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一旦安全带的收束力度超过一定限度,限力装置就会适当放松安全带,保持胸部受力稳定。因此,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

车速较高时,人们普遍认可安全带的作用,在车速较低时,尤其城市道路上交通相对拥挤,交通阻塞时有发生,行车速度较慢,很多驾驶人容易产生麻痹心理,认为车速低不需要系安全带。事实上,即使车辆在较慢的速度下行驶,若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惯性仍然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设施发生二次碰撞,对其身体造成损害。

经研究表明,在我国有90%的驾乘人员没有自觉系安全带意识和习惯。安全带失灵是导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超速行驶和酒后驾驶。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万名驾驶者因为使用安全带而保住性命;在欧洲通过使用安全带每年将挽救5500个欧洲人的生命。不系安全带的确不是聪明的选择。

 

安全带的使用误区

安全带是用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装置,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很清楚。但还是有不少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对其态度是“用时则信手拈来,不用时则顺手一丢。”甚至有个别私家车主把安全带当成了摆设,只有遇到只有在遇到警察时才勉为其难、装模作样地系一下,安全带是生命的保护神,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在安全带使用上走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可用可不用

安全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其实,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巨大的惯性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发生二次碰撞,从而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而安全带能将人束缚在座位上,它的缓冲作用会吸收大量动能,大大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然而由于观念的滞后,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在市内行车,时速不会太高,所以没什么机会能用得着安全带。其实,当车仅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发生碰撞,身体前冲的力量就会相当于从4层楼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其冲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安全带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

还有一些人认为,车内装备有安全气囊,所以就没必要系安全带了。其实,单纯依靠安全气囊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气囊的爆发力非常大,如果丝毫没有安全带的牵引缓冲而直接撞到正在爆发的气囊上,对身体也会有严重的损伤。所以,安全气囊是要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其“安全”的作用的。

据统计,由于系了安全带而在交通事故中幸免于难的乘员约占30%。也就是说,小小的安全带救了近三分之一驾车人的命。所以,您千万不要嫌麻烦,举手之劳,也许就能保住一条命。套用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宣传语:为了您的安全,请系好安全带。

误区之二:不用时乱扔乱丢

在汽车的日常保养工作中,安全带也常常被忽视,其实,同其它部件一样,安全带也要使用与保养兼顾,经常性检查安全带的性能,一旦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座椅旁边地板上所有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螺栓都应按规定的拧紧,螺体周围应涂上密封胶。佩戴时,腰部安全带系位应尽可能低些,以系在髋部为佳,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宜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不要将安全带扭曲起来,不要把包裹抱在腿上或穿过厚的衣服,以免造成安全带佩戴错位,影响正常的功能。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或易碎的物体上,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和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在锋利的刃口上摩擦,以免破坏安全带,不要让座椅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常地伸缩。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回卷收器中。如果安全带在使用中曾承受过一次强拉直负荷,即使未损坏,也应更换总成,不要继续使用,安全带必须与座椅配套安装,不要随意拆卸,车与车之间也不要对换。安全带太脏时,可用软性肥皂水作清洗液,用布或海棉擦洗。不要使用染料或漂亮白剂,否则会腐蚀安全带,且不要用硬刷刷洗,以免降低安全带的抗拉强度。

误区之三:怎么用都行

不少司机由于不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带,导致被安全带损伤。被安全带损伤的主要原因,源于当汽车突然刹车或变速时,由于安全带的束缚,使驾乘人员的体位相对固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驾乘人员的头颈部则处于过伸状态,由此可对颈椎产生一种剪切冲击力,另外,驾驶员因体位长期固定,而会引起颈肩及腰部的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性损伤,其损伤早期,可表现为颈椎不稳的症状,如颈、肩、手臂和背部的麻木、酸胀、疼痛等。此种损伤亦可见于胸腰段,表现为腰酸背痛,因椎动脉及颈段脊神经根所受到的牵拉刺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头痛、子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于可有椎体的楔形压缩性骨折。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首先应避免在非高速公路段高速行车,起步及停车时应平缓变速,以减轻刹车及变速时对脊椎产生的剪切冲击力,另外,还应在工作之余坚持进行颈肩及腰背部的功能锻炼,如做颈椎操,广播操等,以减轻肌肉、韧带的慢性疲劳性损伤,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当及时去医院就诊。

汽车安全带作用过程

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使人肋骨受伤。最先进的安全带都带有预收紧装置和拉力限制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者的功能原理。

1、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怎么办?为此出现了这种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它负责提供瞬间绷紧的安全带。其作用过程是: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带动轴转--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

2、安全带拉力限制器事故发生后,安全带在预收紧装置的作用下,已经绷紧了。但我们希望在受力峰值过去后,安全带的张紧力度马上降低,以减小乘员受力,这份特殊任务就由安全带拉力限制器来完成:在安全带装置上,有一个如前所述的预收紧装置,底下卷绕着安全带。轴芯里边是一根钢质扭转棒。当负荷达到预定情况时,扭转棒即开始扭曲,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带,实现了安全带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带的保护能力几乎达到了理想状态。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先进的安全带确实能给乘员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保护。

汽车安全带使用规定

我国使用安全带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在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

公安部1992年11月15日发布《关于驾驶和乘坐小型客车必须使用安全带的通知》,规定上路行驶的小型客车驾驶人和前排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并于1993年7月1日起生效。8月1日后,凡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驾驶人或乘车人,一律处以警告或者5元罚款。

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八十三条规定,乘车人没有系安全带,可被处以20元的罚款。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六条对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作了这样的规定:一、使用安全带,并保持齐备、完好;二、提醒乘坐人员使用安全带或者戴安全头盔。我国香港法律规定,乘坐出租车包括后座如不使用安全带最高罚款5000港元及入狱三个月。

英国使用安全带的规定

英国道路交通法对安全带的使用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规定主要针对成年人。要求在道路上驾驶或乘坐机动车须系上规定类型的安全带,否则被视为有罪行为。根据不同的车辆种类、不同的人员、不同的环境情况指定不同的条款;也给出了一些可以不系安全带的例外情况,比如:从事包括翻转的特技表演车辆的驾驶人、持有从业医师鉴署的证明因某种医学原因不能佩带安全带的健康者等。

乘坐机动车者须佩带安全带的规定对十四岁以下儿童不适用。对于承载十四岁以上儿童的机动车,交通法亦有明确规定,包括:除非有专门条例规定,前排载有十四岁以上年龄儿童的机动车,若儿童不按规定佩带安全带,该车辆不得在道路上行驶,否则被视为有罪行为;除非有专门规定,如果有安全带装置的汽车后部载有十四岁以上儿童,若儿童不按规则系好座位安全带,驾驶人不得在道路上驾驶该汽车,否则被视为有罪行为。

美国使用安全带的规定

作为“汽车业乐土”的美国,是初期最看不起安全带的地方。美国舆论更批评安全带碍手碍脚,令乘客感到不舒服。直到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28000宗意外报告》之后,美国人开始意识到安全带的价值,并于1968年出台了第一条关于安全带的规例,规定轿车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目前在美国,各个州均为使用安全带而立法。各州都要求驾驶人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系安全带,不过现在很多州更为严格,要求普通轿车的所有乘客都要系安全带,否则被发现就要受处罚。例如加州,如果驾驶人没有告知后座乘客系上安全带,若被警察拦检,驾驶人与乘客都要受罚,罚款最高可到$200。

此外,美国还进一步投入资源研发安全带技术,如通过RW座椅安全带使用开关指示前排座椅的安全带使用须知,以提醒乘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欧洲使用安全带的规定

欧洲原有法规要求3.5吨以下车辆安装约束系统强制使用安全带,9座以上的车辆和商务车车辆后排座位不强制使用安全带。2006年5月9日起最新的强制使用安全带欧洲指令被纳入成员国法律。

新法令要求所有类型的车辆使用安全带,在所有座位安装安全带。法规还规定了一系列提高儿童乘坐汽车、卡车和长途汽车安全性的措施。

安全带的标准安装和使用

安全带包括两根肩带和一根腰带。安全带的固定点:腰带两个,肩带两个或者座位靠背后方、与靠背中心线对称的一个。使用的安全带必须符合国际汽联8854/98或8853/98的技术标准。安全带必须装有按扣开释系统或旋扭开释系统。

 

安装

可以利用车上原有的安全带固定点。安全带固定点的等比位置。

肩带向座位后下方、与座椅肩部水平线的夹角不得大于45度,与座位中心线的最大角度是20度(分散度或辐合度)。尽可能利用生产厂商原有的固定点。

安全带不得安装在无头枕的座位上或安装在不可调节型头枕(在座位靠背及头枕之间无空隙)的座位上。如肩带在座椅后形成交叉固定,则肩带必须从头枕立柱的两侧通过。反之,肩带在座椅后不形成交叉,则肩带必须从头枕的两立柱之间通过。

如使用桶型座椅,腰部安全带或胯部安全带应穿过座椅下部的带孔而不得在座椅的边缘以外使用,以最大限度围住车手骨盆。必须注意腰部或胯部安全带在通过座椅的带孔时,不会因与其磨擦而受损。

如原装固定点上不可能安装肩部安全带,则可将安全带安装在一根附加的横向支撑杠上,用缠绕方法或螺栓固定。如用螺栓固定,螺栓体的插入部分必须焊在固定点上。

凡在车身上新设一个安装点,在这个安装点上必须使用一块加固钢板,他的面积至少是40平方厘米,厚度至少3毫米。

安全带的使用

不得改变安全带的工作结构。

遇有严重的碰撞、翻滚事件后,安全带必须更换。

如因化学作用、日光照晒使安全带破损、绽开或松软变形时,安全带必须更换。

如安全带金属连接部件弯曲、变形或锈蚀,安全带必须更换。

安全带的使用性能不佳时,安全带必须更换。

如使用非国际汽联注册的安全带,其厚度不小于1.5毫米、宽度不小于50毫米。

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使驾驶员、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了二次碰撞,而且它的缓冲作用则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安全带虽然简单,但也有不少驾乘人员不能正确使用,以致酿成事故。为了保证乘员安全,在使用座椅安全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检查座椅安全带的技术状态,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座椅旁边地板上所有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螺栓都应按规定拧紧,螺栓周围应涂上密封胶。

(2)要正确佩戴。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能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安全带只能一个人使用,严禁双人共用。不要将安全带扭曲使用。

(3)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的或易碎的物体上,比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或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与锋利的刃器磨擦,以免损伤安全带;不要让座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确地伸长和收卷;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加卷收器中,以免在紧急制动时扣舌撞击在其它物体上。

(4)安全带必须与座椅配套安装,不得随意拆卸;如果安全带在使用中曾承受过一次强拉伸负荷,即使未损坏,也应更换,不得继续使用;安全带脏污时可用软肥皂和水作清洁液,用布或海绵擦洗,不要使用染料和漂白剂,它会腐蚀安全带而降低其抗拉强度,也不要用硬刷去擦,以免造成对安全带的损伤。

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使人肋骨受伤。最先进的安全带都带有预收紧装置和拉力限制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者的功能原理。

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

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怎么办?这里教你正确的安全带作用过程:首先由一个探头负责收集撞车信息,然后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蹿,带动棘瓜盘转。棘爪盘跟铀连为一体,安全带就绕在轴上。简单地讲,就是气体压力使球动,球带动棘爪盘转,棘爪盘带动轴转一瞬间实现了安全带的预收紧功能。从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带预收紧的全过程仅持续千分之几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滚过来的球。

(5)孕妇也要系安全带。研究数据表明,交通事故是导致胎儿死亡的第一杀手,有4%的孕妇经历过交通事故。在英国有52%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没有正确地使用安全带,许多孕妇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此外,不少准妈妈会对使用安全带有抗拒感,因为安全带会让她们非常不舒服,而且很多母亲认为紧缚的安全带在发生交通意外时会伤害胎儿。我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不系安全带的准妈妈撞车时的受伤比率比系安全带的准 妈妈高1.6倍,死亡率更高出2.8倍;如果大家都没有撞车,则使用与否都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安全带给孕妇提供的额外安全保障,远比不系安全带为高。汽车伤害分两大类,一种是非致命伤,一种是致命伤,在非致命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胎盘和子宫的脱离,这在孕妇交通事故中占70%的比例。在胎盘和子宫脱离之后,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是早产、出现呼吸系统或者是神经系统的紊乱。所以,孕妇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安全带斜拉部分必须压在双乳之间,腰部安全带系在腹部

 

安全带的由来及发展过程

汽车安全带的起源。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场上,一名赛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年,美国福特汽车装用了安全带;1968年,美国规定轿车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汽车乘员必须要佩带安全带的规定,我国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颁布了通告,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微型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目前,世界上安全带的标准形式是尼尔斯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这种汽车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的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伤的机会,更能够保住性命。

自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有效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

以下和大腿之间,绝不能系在腹部中央,否则束缚力不但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当紧急制动时,更会对胎儿造成致命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