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丧男物语——德川家康

 春雨 2011-03-18

­

  首先声明:本篇纯属无责任之历史人物分析,虽说无责任,但并不等于没有根据的戏说,只是希望有兴趣来看的朋友放松心态,随便看看,谢绝与考据癖和民族主义者争执,以上。­

­

  光环下的的德川家康­

­

  日本的战国时代,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混战,最终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个人依次逐步完成了统一,虽然最后靠命长熬死了自己的所有敌人,建立了江户幕府,并获得最后胜利的德川家康,因为几乎一辈子都缩着头,最后才扬眉吐气,被人戏称为“老乌龟”,但是因为他的成功,德川家康的处世哲学现今被广为传诵,近几年国内出版的山冈庄八版《德川家康》一书,也颇为畅销,读者甚众。­

­

  我只读过一点山冈氏的《德川家康》,虽不敢以偏概全,但觉的这部瀚然巨著各方面描写实在过于细致,且不说很多情节纯属作者个人想象;许多人物性格描写也太理想化,当作政治厚黑文学读读尚可,论文学价值和史料真实,则远不及司马辽太郎先生所著《霸王之家》。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多少会带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川家康的军事才干,政治能力都是相当出众的,更是凭借极好的运气,最后达成了日本的统一,开创了江户幕府二百多年的和平局面。­

­

  奇怪的是,日本民众向来仰慕强者、胜者,而战国群雄里面,家康公的人气不但不如几近达成统一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甚至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毛利元就、伊达政宗这些割据大名的人气也超过了他。在关于战国题材的小说、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作品中,家康公经常作为不可忽略的人物出场,但是往往都是大反派或者无足轻重者,以其为主角的并不多,而其形象也是一脸阴谋的死胖子样,可以说几乎不被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

  而且家康公的少许人气,也仅限于少数男性范围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受到女性的欢迎……等等,不受女性的欢迎,这个……这个这个……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丧男”吗!!?­

­

  这个就是答案吗?如此伟大却不受欢迎的人物,只是因为在统一者那耀眼的光环下,隐藏着的是一颗丧男的心吗?­

­

  丧男化的初步——童年阴影­

­

  我们先来确认一下现代日文中“丧男”的定义:没有和女性正式交往过;没有女性朋友;从未被告白过;对女性没有相处的自信……,反正就是说,丧男其实就是不会和女性接触,也得不到女性喜欢的那种人。­

­

  据史料记载德川家康至少有侧室十几房,儿女十多人,发生关系但未记录在册的女性一定也有不少,这样如何能算的上“丧男”?不急,要记住真相和表相往往并不一致,为了明确这一观点,我们先从松平竹千代——也就是小时候的德川家康开始分析。­

­

  松平家到家康的爷爷那辈,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家族,家康的爷爷松平清康,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统一了三河国,因为松平氏所处的三河和织田氏所处的尾张是邻国,当时织田信长的老爸信秀对于清康是很怵的,不过清康仅二十四岁就被家臣刺杀了,于是家康的老爹松平广忠继任家督,这时松平家就不太打得过织田家了,所以小时候的家康——竹千代,在四岁的时候就要送到骏河的强大今川家做人质,以换取今川家的支持,结果护送竹千代的家臣把他带到了尾张,这样家康反而成了织田家的人质……这些罗哩罗嗦的事情只为了说明家康作为织田人质的背景,而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他认识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大——织田家的少当主织田信长。那一年,德川家康四岁,织田信长十四岁。­

­

  信长是一个不拘礼教,行事出人意表的人,那时已经元服(成人仪式),并且完美的达成了初阵(打第一场仗),虽然作为嫡长子已经确立了尾张守护代继承人的身份,他在家臣眼中仍是一个古怪任性的人,这正是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小自己十岁的人质竹千代被送来后,据说信长待他很好,总带他一起玩,还教会了竹千代骑马和游泳,有人说竹千代在童年的屈辱人质生涯中奠定了隐忍的性格,还有人说两家之后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童年友谊下诞生的。在我看来,这段关系对后来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未必那么理想化。­

­

  什么从小就开始磨练自己的忍耐力,肩负了家族的耻辱……之类的都是屁话,一个四岁的孩子,哪会有那么深沉的心机?就算有松平家臣的灌输,小孩子的理解力总是有限的,我认为复兴家族的意志,最早也是在今川家做人质的时期形成的,对于四到六岁在织田家的竹千代来说,能体会到的不过是来自人质身份拘束的压力,相比织田信长个人带给他的影响,这几乎算不了什么。­

­

  想象一下,你身边有个人,他性格比你好,懂得比你多,长得比你帅,工作比你好,比你有钱,比你会玩,比你讨人喜欢,最关键的是,你得归他管,他让你干吗你就得干吗。有什么感觉?别不好意思,承认吧!是啊,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死的心都有!好在只有四岁的竹千代应该还不懂得什么叫绝望,但是有这么一种印象已经在他心中定型了——这个人,是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超越的!­

­

  好了,问题就这么解决了。正是因为这两年织田家人质的生活,让竹千代打心底认识到信长的不可超越,之后两家二十多年的牢固同盟,恐怕基础正是家康这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吧!同时,正是这种“我不行,我根本不行”的潜意识,让德川家康的丧男性格生根发芽了。­

­

  外貌决定性格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太绝对吗?我想不是,人都会注重自己的相貌,而且多少都会有些因为相貌的自卑心理,只不过因人而异罢了,那些长得不太好看的人们,他们的自卑心理总是要比别人强一些,区分只是表现强弱。而丑男注定是不受欢迎的丧男,除非有特别好的其他条件,比如金钱、权力或者才能的弥补,但是越通过外界条件弥补,内心的自卑感就会越强,所以心理上的丧男,其实是非常多的。­

­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以这三个人为例我们来做一下比较:首先是织田信长,织田家俊男美女极多,信长本人据说也是美男,而妹妹阿市则是出名的美女,可以肯定的是信长从小就受女性的欢迎,虽然平时不修边幅,但是略加收拾就能仪表堂堂,一表人才。有说服力的事实就是他老婆浓姬和老丈人美浓守斋藤道三,本来是想谋取织田家,结果先是浓姬倾心于信长,随后老爹也被信长出众的仪表折服了。信长本身当然不是草包,不过印象分也相当重要。­

­

  丰臣秀吉呢,相貌肯定是不行,太阁可以改家谱,但是相貌没法改,史料记载他尖嘴猴腮,身材瘦小,也因为此信长一直叫他“猴子”,虽然相貌没戏,但是秀吉的风流韵事可不少,关键就在于他的伶牙俐齿,能哄的女孩子心花怒放,作为一个普通的足轻(即普通步兵)出身,先是取到了武家的女儿宁宁,后来又和多个女性发生情感纠葛,都要归功于他的甜言蜜语,外貌不出众的秀吉,靠另外的特长赢得了女性的好感,他虽然也有自卑心理,但是主要来自于出身,并非来自异性,所以秀吉算不上是丧男。­

­

  至于家康,虽不算特别丑陋,不过也说不上好看,史料记载家康年轻时清瘦英俊,估计是美化他了,后来普遍的共识是他身体宽胖,头部扁圆,小眼睛,高额头,就知道想好看也好看不到哪儿去;而且他性格谨慎,沉默寡言,想必是十多年的人质生涯形成的,相貌不如织田,性格又不及秀吉,这样的家康,如果不是贵为一方大名,能有多好的女人缘,可是个疑问呢!­

­

  而且战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伉俪,比如秀吉和宁宁、前田利家和阿松、武田信玄与湖衣姬、浅井长政与阿市等,但是关于家康则完全没有什么浪漫故事的记载,从侧面证明了他是个不招女人喜欢,也不会讨女人喜欢的人吧。­

­

  德川家康和他的女人们­

­

  根据日文wiki百科的记述,家康前后共有正室一人、继室一人、侧室十六人,这些女人和家康之间,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

  正室筑山殿,是家康十四岁元服时所娶,作为主人的今川义元的外甥女,显而易见的政治婚姻,虽说武士家族之间政治婚姻是家常便饭,但筑山殿没少给家康吃苦头,山冈氏《德川家康》里她给家康带了绿帽子,这个只是作者自己的发挥,不过两人关系不好确有其事,很有可能筑山殿和自己的儿子信康参与了德川家的谋反,结果事情败露,母子都死于非命,还让家康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信康,两人关系不但不好,后来简直势同水火;­

­

  继室朝日姬,是秀吉的妹妹,又是政治婚姻,而且双方结婚时,朝日姬44岁,家康45岁,早已不会有什么感情的年纪,再加上为了哥哥的政治策略,朝日姬是和感情很好的丈夫离婚后嫁给家康的,结婚两年后,因为母亲生病,朝日姬回到京都照顾母亲,两年之后自己在京都病故,没有再回到家康身边;­

­

  家康次子秀康的母亲小督局,本来是筑山殿的侍女,后来生下了秀康,但是家康甚至不能确定秀康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将其过继给结城家做养子,秀康的母亲也再也没受到重视,后来结城秀康英年早逝,家康也没有什么表示,看起来不管是对这位侧室还是其子,家康均无什么感情。­

­

  生下了第二代德川将军秀忠,和家康四子忠吉的,是原来为家康侍女的西乡局,据说西乡局是位美女且人品很好,服侍家康特别周到,家康也很宠爱她,但是这种感情是真正的夫妻感情,还是只因为她生了两个儿子,就不好说了;反正西乡局是在生下秀忠之后才正式升为侧室,这位可能是家康所有女人中最受宠爱的一个,但是因为西乡局28岁就去世了,也难以推测她在家康心目中到底是在什么位置上,如果她寿命长一些的话,会成为正室吗?­

­

  另一位侧室阿津摩,生下了五男武田信吉,这位是武田家降臣穴山信君的养女,15岁嫁给家康时,家康已经38岁,这次婚姻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穴山与家康的关系,而这位阿津摩25岁就去世了,也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宠爱;­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太田氏的女儿阿梶,13岁时嫁给49岁的家康,据说因为异常聪明,而且性格坚忍,倍受家康宠爱,并为家康生了两个女儿。而且据说家康把她改嫁之后,她又自己回到了家康身边,看起来两人关系很好,但是更像是祖孙之间的感情,而且阿梶后期帮助家康理财,是非常得力的帮手;­

­

  其他像是西郡局、阿竹等,属于臣服武家的政治婚姻;阿茶局、茶阿局、阿夏等几位侧室则因为各自的经济外交才能成为家康事业上的助手,其他的阿龟、阿仙、阿梅、阿六等,有关记载非常少,似乎就是随随便便召见的侧室,也度过了平平淡淡的一生……­

­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到家康和他的女人们的关系,因为大部分是一厢情愿的召见,所以应该说这些婚姻是女人们都无法违抗的选择罢了,众多侧室中只有少数几个得到宠爱的,比如西乡局和阿梶,而你注意到没有,她们和家康的年龄差距分别是19岁和36岁,在生育频繁的战国时代,这就是分别相差了一代人和两代人啊!对于那个年纪的家康,已经从丧男变成大叔了,而从大叔性格发展而来的,不正是“萝莉控”吗?­

­

  归根到底,家康的丧男性格是深入骨髓的啊。­

­

  丧男也有出头天——家康公的艰难之路­

­

  德川家康的一生都在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沉稳性格,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从小形成的丧男性,在织田信长还在的时候,家康从来不敢违抗信长的意志,即使要他处理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没可能违抗信长的。其实家康的武勇和智谋还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他内心里的阴影太强大了。­

­

  如果照这样下去,家康的最终命运应该和广大丧男一样,成为废柴。不过他没有,德川家康,他和其他丧男有两点不同之处,首先是他的思考方式。­

­

  还记得EVA的结局吗?真嗣在最后选择是否完成人类补完计划的一瞬间,作为丧男界的代表,他想的是“能掌握整个世界有什么用,我还是不受女生欢迎啊。”同样的还有野比大雄,哆啦A梦提供给他的道具可以改变世界,然而他所想的只不过是“让静香喜欢我,让胖虎和小夫不欺负我”就够了。与一般丧男们如无底深渊般的自卑感不同,德川家康还有野心,他所想的是“不受女人欢迎又怎样,能传宗接代就可以了,为了确保这一点,我要成为天下人啊。”­

­

  这是让家康掌握命运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他没有二次元可以沉沦进去,因此要么在人生的激荡中成为废柴,要么勇敢的面对,和大多数丧男不一样的是,他选择了后者。­

­

  被人传为笑谈的三方原之战,迫于织田军压力的家康出击武田军,结果被打的丢盔卸甲,还吓得拉了一裤子屎。这完全是家康心理的真实写照:对武田军的恐惧甚至会让我失禁,但是我宁可出丑,也不能违抗织田。所以,如果没有本能寺的烈焰的话,家康这辈子估计也只能做个小弟了。­

­

  成就了他的第二点就是:他的运气太好了,唯一一个他无从抗拒的人,不在了,在他还有能力翻盘的时候。­

­

  之后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小田原、关原、大阪城……家康用尽了他的人生,去实现自己人生的夙愿——或者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渴望,让他一直撑到了胜利的那一天?­

­

  不知道一代枭雄,这位伟大的丧男在离开人世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想过“统一了全国又有什么用?我占有过这么多女人的身体,但是从来没拥有过一个女人的心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