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北大桥改成人行桥,意义在哪里? - 百姓话题 - 湖州论坛 - Powered by D...

 听雪小筑 2011-03-19

历史的脚印??

项王是否在湖州起兵?(个人思考)(2009-07-21 21:05:59)

 

关于项王在湖州起兵说,我认为目前还没有过硬资料.

一、《湖州古代史稿》中的假设不成立(文中说项练兵要找个离开苏州的偏僻之地),而离开苏州练兵,必在菰城,独此城及周边偏僻?此其一疑。显然离开苏州(时会稽郡治),偏僻的地方很多。此条明显为了与其他所谓证据合拍而主观臆断。

二、历代的所谓祠、庙(碑)、卞山的池,埒、系马石等实物(今已无)目前只能证明其是民间传说和传说遗迹.历代方志记载的就是这些实物,方志只是确认了这些实物。难道湖州学校到处挂雷锋,雷锋就到过湖州了?湖州曾有关帝庙,关公就到过湖州了?

三、颜真卿和狄仁杰的资料是考证吗?不见得.一个只是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吴中,盖今湖州也.”难道此句话就证明鲁公考证过了?鲁公的考证过程在哪里?鲁公的依据在哪里?就依据民间传说和《三吴土地志》、《吴兴图经》等书,还有民间的所谓纪念物(祠)?鲁公的考证过程实未见,当然也无法断定他没做考证.狄仁杰那儿只是一檄文,目的是毁祠而已,也没发现其考证过程.不足征信。不能主观想当然说他们考证过了.

  四、历代方志说子城为项王故城(如《石柱记笺释》注上引《吴兴统记(署北宋左文质),我认为只是传说(与第二点同).类似的传说在其他地方也有,隆中还有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之争。我进行了二十五史检索,得《后汉书》注中引《吴兴记》(署东晋山谦之):“卞山有项籍祠。”那只能证明在东晋末年尚有此祠,此祠何人建?为何建?是项王果真在此地起兵而为之建?还是民间徒遥纪(寄)而已,更或许只是项王部属在乌程而民误认(项王江东造反,江东地大,包括乌程),皆不可考也。为名人造祠,历代各地都有,孔子关公就是明证(《古今联语汇选》中记有无锡万顷堂旁古项王庙).现今有山谦之《吴兴记》卖(真伪不知),由于手头没有《吴兴记》,因而不知“项王城”名称书中可有。若有,那么东晋末年就有项王城称呼,凭称呼就断定项王在湖州起兵(还有霸王门的命名,苏州还有项王弄称呼)?我认为不能,称呼只能证明老百姓中有传说,命名也只能证明湖州人对项的精神的赞扬,不能直接证明项王在湖州练兵、起兵,所以《石柱记笺释》的作者郑先生只说“统记云”,把其看到的文献引征出来.

五、项梁掩项王嘴,而有掩浦。或云《史记》中记载了,查《史记》文字:“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集解》韦昭曰:扛,举也。 《索隐》说文云:横关对举也。韦昭云:扛,举也。音江。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中没有掩浦二字,只有“掩其口”三字。查《吴兴志》(署南宋谈钥),其记载:“掩浦在烏程縣東北一十六里一名項浦顧長生三吳土地志云昔項羽觀秦皇輿大言梁掩其口處因名【按舊志子城為項羽故城卞山有項王洗馬池項王廟吳興志所載亦合存之】。”其引顾长生《三吴土地志》说掩浦得名是项梁掩项王口而来,《三吴土地志》所依据的是什么呢?民间传说还是其他更早文献,未详,不可考也。而后人不停给《史记》加注解,却在《项王本纪》中不引顾长生之说(顾为东晋人)。为何?遗漏?还是不值一提?还是不可靠?还是我没看到征引顾说的<<史记>>注本?值得思考。

    六、最后就是疑问的关键所在,从以上分析可见,把历代方志(文献)和至今仍流传的口头传说放在一起证明(探寻)某一历史现象(真相),是不可靠的。这里有个民间传说不断进入历史文献(还有一些民间传说进入正史),历史文献吸收民间传说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现了古代的《项王庙碑阴述》或其他一些纪念项王的实物(假设有一天挖出一支秦末箭,不是剑,箭上有“项”字,或“鲁”字,因为项王曾被封为鲁公,也只能证明项王部队在湖州范围内活动过,无法证明项王起兵乌程),只能证明历史文献(方志)对其纪录是正确的,确实存在过这些实物,只能证明湖州地区项王起兵传说特别多。但不能证明项王就在湖州起兵。这里面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产生那许多传说、传说遗迹及方志记录传说遗迹的原因有许多种,安能一口咬定项王起兵湖州?所以说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实物、历史文献结合民间传说的考证过程和考证方法还需要完善。

 

 

   附:按异苑云,卞山旧名土山,有项羽庙,号卞山王,故名卞山。卞山志云,山之西南夹作桥,有庙焉,庙中石像冠通天冠,并祀虞姫及父老,而郷人以为关帝。云郡中亦有庙,在奉胜门内,俗呼为霸王门者。

                                ----《石柱记笺释》清代郑元庆

 

补:

目前,请教先生.有关资料上有项王兵号"乌程兵",这一材料出自何书,何文献.我二十五史检索了,没有.不知是在何书中?

 

博主回复:

"乌程兵",今人臆造而已,我没有见哪种文献这样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