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个最宽厚的收容器,它的名字叫作城市。它完整地容纳了生活百态,什么男女老少,衣食住行,骄矜的和失落的,处于主流的和边缘的,明朗化的和阴翳的……有的是五花八门。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其中这些事物竟如此运转和谐,并行不悖。这着实让人惊叹。包括它的白天和夜晚,它在两种存在模式之中如此自如地轮流转换,有序和杂乱,压制与喧闹,造就着人们生活的程式和习惯。 城市渐渐地生成一种文化,每一个城市也尽力地想生成一种文化,来捍卫自己的特色。或者用自然景观,或者用人文的历史和风俗。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全心全意 地维护“城市”这个共名的特征:用一致的金属外壳来显示潮流,用特殊的混乱和繁忙来显示繁荣,真是不亦乐乎。其实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些城市不过是千人 一面,它们无一不显露着现代性的存在方式种种。 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过程当中,它们都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屏弃掉从前的东西,认为要不断地开放和创新。这种创新曾经被认为是多么的正确和有价值。但 是突然之间人们发现了这种爆破性的改变使得整个人类漂浮了。此后在迷茫的现实里人们开始抱怨和回溯。于是它们用仿佛不同的眼光在千年之后又重获旧宝,拿出 来作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宝贝。 很多雅致的词汇与风俗在城市中黯然隐退之后,这些曾被认为过时的东西,在几年几十年之后经过翻新,略施粉黛来滋润现代人的眼。我们使用的器械,都是冰 冷的产物,却无不以人性化出现,我们听取的音乐是骚动的节奏,肉声被湮没,我们观看的电影是一种视觉的压迫,却有着古典外观来取悦感官。这些也只能取悦感 官。这是流行的成功,也是世俗的一种成功。而这种花枝招展的登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消失了原来的气质和风雅。它用一种哗众取宠的姿态充斥在城市中,认为决胜 的战略在于此:占据人的视线,攻陷人的感官,并让整个世界褒贬难辨。城市中开始有这样一种传统了,一切智慧可以这样使用。只要他滥用一种事物,然后摆出评 判标准,他就胜利了。似乎人世间一切都可以化为空洞的概念,然后如物价或股市上的数字涨跌。上上下下,背后似乎有着巨大的推力,似乎有着难以违抗的力量。 其中的升值和贬价被牢固地控制着,于是也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其实那就是我们所有的人,而又不单单是我们自己。而在城市中流行的后现代,它怀有足够的正义和 野心,开始在各个领域袭击。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似乎可以挽救危机,可以破解困惑。但是一切只是失望者的游戏而已,它打破了城市并不稳固的根基,但是连 它自己都是在城市的根基上着生,被这个城市所包容。它于是成为了城市的一个小小景观。 就在偌大的城市里,人兀自骄傲和炫耀着,兀自茫然和自悦着。 如果可以在凌晨5点观看我们居住的家园可爱而淳朴的睡姿。我想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新的规则还没有开始运作,旧的晦暗还没有完全消退,这时城市真正有一种打动人的温情。可惜,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时间干这样的事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