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0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学科类别:中学数学
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作者简介:姓名:李坤江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数学一级教师, 在瓮安县中坪中学任教已有十三年,任教过程中先后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办公室主任及学校总务主任职务,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全县的优质课及教具制作评比中,分别荣获县级三等奖和二等奖。我的教育理念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邮箱:zpzxlkj@163.com 随着时代的浪潮,踏着课改的节拍,走入当今的数学课堂。课改中的数学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都在深思的问题,本人从教育教学中感悟到数学课堂要“活”起来,就得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往往来源于教师生动、愉快教学的吸引力及活泼有趣、有目的和有序的课堂教学艺术,本人就数学课堂“活”起来这一点,浅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特征,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首要条件。 二、展现自身人格魅力,营造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情感氛围。 若要学生在数学课堂“活”起来,得让学生对数学教师有亲和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应掌握一些数学典故和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定理和他们的学习态度等。例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教育。其次要具有幽默感,课堂要“活”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生动、形象,更要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组织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具备“爱心、耐心、信心”三心,我们对任何一名学生都要充满爱心,既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暂差生和问题生,而是对暂差生和问题生要有耐心和信心,教师对他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激励语,也许你一句简单的“你做的真棒”就能点燃他们的自信心。常言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总是相互的,我们热爱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感召学生学习数学的趋向,我们同样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重,进而让他们更热爱数学这一科。 三、以数学自身的特有魅力—数学美,成为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基本源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非对数学的重要性有多少认识,而是觉得数学的深奥和数学包容着多样化的美。如几何证明体现数学的逻辑美;数学运算很有趣,学生每当解决一道难题后,心中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体现了情感美,故数学美感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很美的艺术。每当遇到精湛的解法,这种数学美感油然而生。而数学之美来源于数学思想与实际道理的有机结合,数学美包括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逻辑美及其板书美等等。所以,要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将数学美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四、运用现代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体现数学课堂“活”的精彩。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我们知道数学重在逻辑推理和知识的演绎变化,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思考数学、积极学习数学。例如:教师用课件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两圆的动态演示,学生比较直观地发现两圆的位置情况及数量关系。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不需过多的语言,只要利用课件,便能声地传递数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数形结合,既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又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题意的速度。 五、利用数学口诀,涌现数学课堂“活”的高潮 数学口诀能揭示知识间的联系,给人以启发,便于回忆所学的知识,也能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或灵感,启迪思想,轻松上阵。例如: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可用“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大小小成不了,大小小大中间找”;还有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将根号外面的数移到根号内的口诀是“根号犹如一堵墙,只有非负能来往,指数折半到墙外,要到墙内必平方”;解方程时的口诀是“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要靠移完成。移加变减减变加,移乘变除除变乘。”这些口诀概括它们相关知识的联系,也指出它们的解题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数学口诀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活学活用。它不是背诵式,灌输式的数学方法的产物,而是知识的高度浓缩的精华。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形成学生自己知识体系大有帮助,学起来也津津有味,有趣的材料容易记,记得牢,何况口诀中有浓厚文化色彩,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课堂推向高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总之,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对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最高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