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钟秀园

 冷艳芳魂 2011-03-20

解读钟秀园

          ——《钟秀园》书名的由来

山东武城二中  信炳坤

    我们热盼多时的园林工程——钟秀园,圆满竣工了,2006年适逢端午佳节,举行了落成典礼。

    我们建园的宗旨是,营造一个古朴优雅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培育优秀的栋梁之材,因而,取“钟灵毓秀”之意,名曰:钟秀园。本书因园而得名。

    园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着鲜明的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而我们这个园子里,有山,也有水,这就有了水的灵动,山的庄重。莘莘学子拳拳园丁,可以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快乐地读书做学问,且有长足发展的前景。其寓意多么深远啊!

    这里本没有山,这山,当然是他山之石而成,名其“他山”吧。这就有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寓意。

    当我们看到弯弯东流的小溪,便会联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诗句,让我们领悟到,这揭示人生真谛的至理名言,令我们珍爱生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时俱进。这小溪呀,不时地泛着灵动的浪花,这浪花,不就是智慧的浪花吗?是的,她就是涌自学子心底涓流不息的智慧之花,那么,就叫她“灵慧溪”吧。

    灵慧溪上,有一座精致的小桥,叫“步贤桥”。这里的“步”字,是效法,追随,跟前人走的意思,“贤”是德才兼备的人,包括先贤古圣,仁人志士,前驱先烈,英模赤子。“步贤”就是走贤人之路。

    “步贤桥”东北五十多米,是典雅华美的“明德亭”。“明德”就是完美的德行。《世说新语》曰:“百行以德为首。”这都是我国传统道德个人修养的思想基础。在命名时,考虑到“八荣八耻”更是做人的准则。“明德亭”三个大字,赫然醒目,熠熠生辉,概括精辟,寓意深刻。

    明德亭上下两层,碧瓦红柱,注目观瞻,古色古香,赏心悦目,意蕴幽远;亭内周壁,诱人诗画,琳琅满目,山水人物,花木珍禽,跃然画面,栩栩如生,美奂绝伦。

踏上步贤桥,拾级而上,注目“明德亭”,会不由地缅怀今贤古圣,肃然起敬,千古幽情,顿发心底,沉思默语:以贤人为楷模,明德修身,完善自我,以达远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美德,去做人做事做学问。

    沿溪畔曲径东行,款步溪水归宿,就是波光荡漾的荷塘。此时驻足遐思,一些千古名句,便会从心潭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会让我们领悟到友情的珍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又让我们领悟到,勤奋学习,不断吸收新鲜知识,方能达到彻悟的境界。当然也会记起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及其《荷塘月色》的。

    当看到明德亭前清泉喷涌时,便会联想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会联想到,乳羊跪母,乌鸦反哺,落叶归根,落红护花,而这些名言,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恩情愫。故将其名曰“感恩泉”。

    钟秀园里的山石溪流,喷泉飞瀑,亭塘小桥,芳草花木,所体现的灵魂神韵与其外观,形神相济,构成了内涵丰厚的人文景观。钟秀园是武城二中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把文化内涵内化为人的情操,变成自觉行动,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我们这个园林,现在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看,松柏滴翠,绿树成阴,众鸟光顾,觅食唱和,紫薇花开,艳如云霞,芳草满园,惹得蜂忙蝶舞,为二中增辉添彩。

    钟秀园是武城二中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轻歌漫步,低吟赏月,可以遐思畅想放飞心灵,或陶然看莲观鱼,或坐于亭间,促膝谈心,或手捧诗书,体验阅读的美妙和享受思考的愉悦。

    假若常到钟秀园里走走看看,领略这里的风光神韵,可清除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净化心灵,获得一颗宁静的心;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活你的潜能,灵感频生,于是你更加聪慧起来;于是你越发有了豪气,有了灵气,有了才气,有了志气,有了锐气;于是你勤奋起来,优秀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卓越起来!

    放假了,或毕业了,有了闲情雅兴,邀上几个同窗学友,在欢声笑语中,任意选景作态,随心放情拍照,留下金色年华的倩影,伴你走向辉煌的人生。

    钟秀园啊,钟秀园!你是芳草花木的沃土,你是二中亮丽的风景,你是迎来送往的深情的眼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