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莉诺·罗斯福:在总统夫人的光环下

 dongbeide 草根 2011-03-21

埃莉诺·罗斯福:在总统夫人的光环下

2011-03-11 18:01:37 来源: 网易女人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出身于阔绰的贵族阶层,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成为了二十世纪一位举足轻重的反贫困和反压迫倡导者,并跻身世界最具影响力女性之列。

她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她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设计师。她大大推动了美国社会福利和人权状况的改善,但她爱的不只是这个男人和这个国家,她还爱着一个女人。

编译:小柯

出身于阔绰的贵族阶层,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1884-1962)成为了二十世纪一位举足轻重的反贫困和反压迫倡导者,并跻身世界最具影响力女性之列。

埃莉诺·罗斯福:在总统夫人的光环下

1884年10月11日,埃莉诺·罗斯福生于纽约城内一个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尊贵之家,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侄女。幼时的她是一个干瘦笨拙的丑小鸭,被她显赫的名流双亲弃之不理。九岁那年,她成为孤儿,孑然一身寄于祖母篱下。在那里,她的大半个童年都在争取逃脱她那些嗜酒如命、虐待成性的叔叔们的魔爪,这段辛酸往事,使她终生对于无助者和被忘却者同情有加。

在阿伦斯伍德(Allenswood)的一个女性社区里,她找到了此生的第一个幸福之家,那是英格兰的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她从1899年到1902年于此完成学业,并与女校长建立了深厚感情。

重拾信心的埃莉诺回到纽约,她闪耀登场于各种社交舞会,且对慈善事业格外热衷。她参与了青年联盟(Junior League),通过这个女子社区服务小组,她开始在城内贫困地区担任教师和辅导员。

1905年,她嫁给了一位远方堂兄——锐意进取的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他为埃莉诺志在改变社会的满腔热血所深深折服。在此后的十年中,这对夫妇共育六子,同时富兰克林完成了学业并开启了政治生涯,他从1910年的州议员一举荣升为1913年的新任海军部长。

埃莉诺支持丈夫的政治雄心,并不断提醒他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境况的必要性,这一点也成为了他日后政治纲领的一部分。

尽管他们育有多子,但是这对夫妇之间从未燃烧激情。一战期间,一段出轨风波使二人关系命悬一线,那时埃莉诺发现她的丈夫与她的朋友兼秘书露西·默瑟(Lucy Mercer)有染。

1921年,富兰克林患上了脑灰质炎,并逐渐瘫痪不起。埃莉诺照顾丈夫渡过了病痛和康复期,并鼓励他在政治生涯上重整旗鼓。在那个他不堪独立航行的世界里,她甘做他的导航特使。

然而同时,她也拥有了令人满意的独立生活,各种社交活动、改革工作以及女性朋友让她的日子非常充实。她的朋友中不乏女同性恋者,例如教育家马里昂·迪克曼(Marion Dickerman)和南希·库克(Nancy Cook)。

埃莉诺·罗斯福:在总统夫人的光环下

20世纪三十年代,当富兰克林第一次紧锣密鼓备战总统竞选之时,埃莉诺结识了一位活力四射、真性十足的记者罗瑞纳·希科克(Lorena Hickok)。希科克当时是美联社的一位明星记者,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女性体坛记者,她与埃莉诺很快成为了亲密朋友。

她们的情谊持续了三十年,几乎可以确信,两人不乏肌肤之亲。在富兰克林1932年当选总统之后,希科克放弃了她如日中天的事业转投于罗斯福政府的公务之中,以便接近埃莉诺。她们平日形影不离,每逢分别,二人互通信件数以千计,写满了激情似火的爱之宣言。在其中的一封,埃莉诺写道:“我盼望用臂膀环绕你,我渴求将你深拥入怀”。

应希科克的鼓励,埃莉诺开办了她名噪一时的报业联合专栏“我的日子”(My Day),自1935年起,专栏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家报刊上连载。尽管“希科克式”的脾气和占有欲偶尔引发摩擦与尴尬,二人却维持着密友关系直至埃莉诺去世。

埃莉诺有着明晰而充满活力的政治主张,她所支持的事业,诸如非裔美国人的民权、女性权利、经济公平、以及国际人权等,在后来的数十年内仍然激励着社会运动积极分子为之前赴后继。新政自由主义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来改善人民的经济处境,从而真正地保障政治人权,这一政策的形成,埃莉诺功不可没,她帮助罗斯福政府树立了拥有良知的、温暖人心的形象。

1939年,她为平权运动又添壮举,当“美国革命女儿会” (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拒绝非裔美国人歌剧演唱家玛丽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在国会大厅演出之时,罗斯福夫人高调退出此协会,并帮助玛丽安在林肯纪念碑下筹办了一场户外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吸引了七万五千人驻足观赏。

在大举支持进步事业之时,她也引起了反对她公正理念者的敌意,诽谤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甚至她与生俱来的平平相貌与粗犷嗓门也不幸沦为嘲讽者们的众矢之的。

埃莉诺·罗斯福:在总统夫人的光环下

 

然而,在二战期间,埃莉诺·罗斯福甚至令那些曾经的贬损者们也肃然起敬。在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战场,她做了长达两万三千英里的长途考察,表达她对美军将士福利的关切。与此同时,她还为欧洲犹太人的福祉劳心尽力,敦促丈夫进一步助其逃离纳粹迫害。

她的事业肇始于婚姻之前,也未因1945年丈夫的离世而终止。她是1945年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唯一一位女性成员,在1946年到1951年间,她执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并参与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本文来源:同语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 段吉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