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德克利夫·霍尔:孤寂深渊,谁与相知

 dongbeide 草根 2011-03-21

拉德克利夫·霍尔:孤寂深渊,谁与相知

2011-03-14 14:32:28 来源: 网易女人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拉德克利夫·霍尔(Radclyffe Hall,1880-1943)生于英国一个上层家庭。她自幼喜爱诗歌,还对钢琴及作曲颇有心得。母亲为她设计了贵族淑女的成长路线,但霍尔却迷恋骑马和摩托车等运动。

“我们的爱可以至死不渝,甚至更久远,我们相爱不会损害任何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可以称赞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容忍他们的不忠、谎言和欺骗,却对我们挑剔、苛责,而我却无法保护你。”

编译:苏

拉德克利夫·霍尔(Radclyffe Hall,1880-1943)生于英国一个上层家庭。她自幼喜爱诗歌,还对钢琴及作曲颇有心得。母亲为她设计了贵族淑女的成长路线,但霍尔却迷恋骑马和摩托车等运动。21岁时她继承了去世祖父的大笔遗产,于是只身前往巴黎独闯天下。

拉德克利夫·霍尔:孤寂深渊,谁与相知

霍尔在巴黎情场尽情驰骋,“在27岁以前爱过的女人比看过的书还多”。1906年,她与比她年长20岁的歌剧演员、艺名“蕾蒂亚”(Ladye)的玛贝尔·巴登(Mabel Batten)一见钟情。在蕾蒂亚的影响下,霍尔皈依天主教,日后写作也多受宗教影响。蕾蒂亚鼓励霍尔创作诗歌。1906年至1915年间,霍尔共出版了五卷诗集,在《被遗忘的岛屿》(The Forgotten Island)中,她开始着墨情爱世界,但示爱对象却性别模糊——这是当时同性文学常用的掩饰之法。

1915年,霍尔与蕾蒂亚的表妹于娜·屠布里吉女士(Una Lady Troubridge)相遇并生情愫。蕾蒂亚为此伤心不已,在一次争吵时心脏病突发而亡。此后霍尔和于娜共度三十年,但蕾蒂亚也始终让霍尔无法忘怀,她后来的作品都有“献给我们三个人”的题词。

拉德克利夫·霍尔:孤寂深渊,谁与相知

霍尔和于娜·屠布里吉女士

巴黎有着名目繁多的文艺沙龙,其中包括由纳塔莉·巴尼(Natalie Barney)主办的女同沙龙,聚集了当时欧洲大批知名女同性恋者。霍尔也是该沙龙的常客之一,她以巴尼的同性情人罗曼尼·布鲁克斯(Romaine Brooks)为原型,创作并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锻炉》(The Forge)。

1926年,霍尔发表小说《亚当的后裔》(Adam's Breed),该书把霍尔推向了创作生涯的巅峰,她在评论界和读者中得到双丰收,请她演讲的邀请络绎不绝。在这期间,霍尔一直以短发男装出现,口叼雪茄,自称“约翰”,“那个抽雪茄的女人”也一时成为媒体焦点。

当时同性恋在英国已不新鲜。1895年,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因涉嫌同性恋而被判入狱,其作品也被查禁。1921年,英国下院通过提案,将女同性恋列为犯罪。该提案后来虽因上院否决而未果,但上院否决的原因却并非对女同性恋的宽容,拿当时一位上院议员的话来说:“难道你想让整个世界都知道有这么一种丑行,难道你要那些从未听说过从未想过也从未梦见过这种丑行的妇女知道它吗?这简直是荒唐!”

当时医学界对同性恋的成因有两派意见。一派以德国精神病专家克拉夫特-埃宾为代表,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先天缺陷;另一派则以奥地利精神病专家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同性恋是儿童时期所受精神伤害的结果。两派都认为同性恋行为不是犯罪,并认为“治疗”同性恋是医学界的职责之一。

当时英国著名性学家蔼理士同意克拉夫特-埃宾关于同性恋先天性的看法,并于1897年出版了《性倒错》(Sexual Inversion)一书,认为同性恋并非医学界所认定的“退化者”(degenerates),并反对当时英国将男性间互愿的性行为列为犯罪的做法。该书对霍尔影响甚大。霍尔一直是英国心理学研究协会的会员,她广泛阅读有关女同性恋的研究资料,希望写一本带有科学性的女同性恋小说,为同性爱情作一番道义上和医学上的辩护。应霍尔的要求,蔼理士为《孤寂深渊》(The Well of Loneliness)写了序言,称该书“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

《孤寂深渊》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斯蒂芬·戈登的年轻女子。她爱好打扮一如男孩,对异性了无兴趣。强势的母亲反感她,同情她的父亲却在家中没有地位。斯蒂芬长大后远走高飞,在巴黎与一些女同性恋者为伍。一战爆发时,她成为救护车驾驶员,其间与一位名叫玛丽·勒维林的女子邂逅,两人相爱,同居数年。后来玛丽与前男朋友重修旧好,痛苦万分的斯蒂芬假意与另一女子相恋,以便玛丽与她了断,安心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在小说的结尾,斯蒂芬向上天哭诉:“上帝啊……请你站起来保护我们吧,让这个世界承认我们的存在……请你也给我们生存的权利吧!”

除了自传性的成分之外,霍尔更多地参考了蔼理士在《性倒错》中有关女同性恋者的案例,以使《孤寂深渊》“能够被那些没读过学术论文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但是这也使得霍尔笔下的斯蒂芬颇受刻板印象的框定。

拉德克利夫·霍尔:孤寂深渊,谁与相知

《孤寂深渊》于1928年出版,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该书在艺术上远不及霍尔的其它作品。尽管如此,该书销路甚好,霍尔选择的同性恋先天性的立场也得到接受。自由派报纸评论说,该书使人感觉到同性恋是“一股挥之不去的令人心颤的强烈情感,与之相比,那些正常男女的情感表达是如此苍白。这使我们认识到,像斯蒂芬·戈登这种并不是受环境影响、而是生来就不正常的人,需要我们这些在出生时就有幸躲过这场劫难的人最大的关心与同情。”

发行三周后,一篇书评认为《孤寂深渊》应该受到查禁。该评论说:“我看到这种瘟疫明目张胆地侵蚀着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我听到少男少女在耳语这种无以启齿的羞耻……我宁愿给那些健康的年轻男女氰化钾毒药,也不要让他们去读这本书。毒药只是摧残肉体,但精神毒药却在戕害灵魂。”

出版社感到大事不妙,他们携小说向内政部“自首”,内政部立即要求停止发行此书。不久,该书在美国的出版社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孤寂深渊》被禁在文学界引起极大震动,小说家E. M. 福斯特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带头提出了抗议。他们虽然对《孤寂深渊》的艺术成就持保留意见,但认为查禁侵犯了创作自由。声援者很快增多,抗议书的签名者几乎囊括了当时英国文学界的所有知名人士。1928年11月9日,对《孤寂深渊》的审判开始。当时包括福斯特和伍尔夫在内的四十位名流要求出庭作证,遭到法官拒绝,法官甚至不允许霍尔为自己的作品辩护。

在首日法庭辩论中,霍尔的辩护律师指出,小说中斯蒂芬和玛丽之间的情感只是“女学生之间的互相依恋转移到了成人身上,因此并不带任何性爱的成份”。霍尔对这个证词大感惊骇,因为她写《孤寂深渊》的目的就在于点出女性间确实存在性爱。翌日,另一位律师又改称《孤寂深渊》既没有赞颂也没有谴责性倒错,而只是把它当做“上帝创世的一部分”,小说中斯蒂芬最后做出自我牺牲,让同性情人过上异性恋生活,正说明了作者“对正常的内在尊重”。

一周后,法官做出判决,认定《孤寂深渊》宣扬“违反自然的恶行”,并认为作者把小说中的人物描绘成爱国战争中的救护队员,是有意美化这些“在恶行中不可自拔的人”。 气愤之极的霍尔当庭呐喊:“我抗议!我就是那个作者!我见过这些人!”

在美国,《孤寂深渊》也经历了类似的诉讼,但上级法院驳回了初审法院的禁令,认为同性恋本身虽然“可憎可鄙”,但有关同性恋的讨论并不如此,该书因此得以出版和发行。几番官司意外地让《孤寂深渊》成了畅销书,女同性恋也第一次成为公众话题。不少描写女同性恋的效颦之作也纷纷出炉,却无一能胜过《孤寂深渊》。此后几年,霍尔收到了一万多封读者来信,写信者既有同性恋者,也有同情者。一位女读者在信中说:“《孤寂深渊》仿佛一下子照亮了我的灵魂,每一行字都道出了我的经历和所思。读着这本书,我泪如雨下,因为我觉得斯蒂芬就是我。”

 

英国的判决作出后,霍尔和于娜认为英国已不适合她们居住,两人于是再度流亡海外。1943年10月7日,拉德克利夫·霍尔死于胃癌。根据遗愿,她被葬于伦敦,与蕾蒂亚的坟墓相依。《孤寂深渊》当时已经译成十四种语言,年销量超过十万。1949年,《孤寂深渊》在英国解禁。时至今日,各大书店仍能看到它的身影。(本文来源:同语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 段吉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