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大战中的山东战场

 8801dz 2011-03-21
 中原大战中的山东战场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建立蒋氏国民党南京政府之后,国民党各派政治力量之间,蒋介石与各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不断激化,以致导致一连数年的军阀混战。即:1927年10月蒋介石、李宗仁与汪精卫、唐生智之间的“宁汉战争”,1929年春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蒋桂战争”,1929年秋冬之际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蒋冯战争”、蒋介石与唐生智之间的“蒋唐战争”,1930年从春到冬的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阎冯倒蒋”战争。蒋阎冯之战,是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一次大规模的混战,参与“阎冯倒蒋”联合大合唱的还有桂系李宗仁、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和汪精卫等。因战场主要在中原地区沿陇海路、津浦路和胶济路展开,故又称中原大战。山东不仅是中原大战的重要战场,而且与战争的起因也有着重要关系。


一、蒋、冯对山东的争夺

  山东地处中国南北海陆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8年春始,蒋、冯、阎、李联合组成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遭到觊觎山东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日本出兵山东,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制造了济南“五三”惨案。北伐军山东战场,主要是蒋、冯部队。蒋介石为了在战争中消耗冯玉祥的有生力量,让冯在对直鲁军作战中多出兵力,特任命冯系将领孙良诚为山东省政府主席。此外,财政厅厅长魏宗晋,因孙良诚在前线指挥战争而暂代孙为山东省代主席的石敬亭,因民政、农矿两厅厅长未到任而暂代任的张吉墉、王冠军均为冯系人物。山东驻军,除直鲁军残部外,6个师中有冯部的4个师。山东军政重要部门大都掌握在冯系手中。蒋介石不甘于这种局面,便借掌握中央军政大权的权力,在山东安插自己的势力,如,派何思源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指导委员、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派所部第四师、第十三师进驻津浦线临城至兖州段等,皆为抑冯的精心安排。
  国民党山东党部由国民党改组派控制,与冯系掌握的省政府是两驾马车,在具体方针政策上各行其事,遇有重要权利归属问题则拼命争夺,针锋相对。如1928年夏秋间,报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有划山东省归以冯玉祥为首的开封政治分会之议,引起国民党山东指导委员会的强烈反对,其电呈中央说:政治分会绝不能用做分据地盘的工具,开封分会无权也无力解决山东问题,要求取消政治分会制度,彻查鲁省归开封政治分会之倡议者。1929年春,蒋、冯与改组派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3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由改组派把持,竟通过了反对南京国民党中央指派和圈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决议,并选举了以改组派为主的第二届国民党山东省执行委员会。当然,蒋介石不能容忍此举,而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将其否决了,宣布山东这次大会和选举结果无效。
  再是在山东地盘分割问题上,蒋、冯矛盾斗争激化,以致动武,打了一场恶仗,揭开了中原大战的序幕。
  1929年3月《中日济南协定》签订后,日军从济南胶济铁路沿线撤离,南京政府令山东省政府主席孙良诚接防。4月,孙派所部程心朋、梁冠英等四个师北上接管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孙系冯玉祥系,蒋介石对冯系完全占领山东很不放心,因此,当孙部进抵济南附近党家庄时,便急调嫡系方振武部由冀入鲁,并散布济南接防官由方振武负责的舆论。冯玉祥对蒋介石这一举动十分敏感,也急派所部孙大章等部骑兵2万余人由豫入鲁,支援孙良诚在鲁接防事宜,并内定了济南、青岛两市的市长人选。孙良诚既已奉令在先,全权处理山东全省善后工作,名正言顺,在冯玉祥支持下继续加紧实行其济南和胶济全线的接防计划。而蒋介石为阻止孙良诚的接防行动,竟于4月中旬要求驻济日军暂缓撤离,并派陈中孚抢先到青岛进行接防。接着,又通过新闻媒体传出由方振武接防胶济线,孙良诚只接防济南的消息。4月26日,南京政府正式下令,孙良诚部接防济南至潍县的西段,潍县以东由方振武、刘珍年两部接防。青岛市由吴思豫率宪兵二团接防,限于5月10日接防办理完竣。
  冯、阎、李(桂系)等与蒋介石之间,在地盘分割和军队编遣等问题上本来就存在着争议,北伐结束后矛盾日益尖锐。1929春爆发的“蒋桂”之战,就是这一矛盾激化的表现。在山东接防问题上,蒋介石出尔反尔,处心积虑地限制冯系的政令,致使冯、蒋关系陷入危机之中。
  1929年4月25日,孙良诚受冯玉祥指示,收缩兵力,集中力量反蒋,于是向南京政府请辞山东省政府主席之职,并立即将职务交由省政府委员吕秀文代理,举兵南下,经济宁、菏泽而至河南。5月中旬,冯玉祥在陕西华阴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决定将河南部队撤至陕西,接着炸毁平汉铁路河南段上的隧道,拆除洛水铁桥路轨多处,扣留陇海路上西行列车,准备与蒋作战。但因韩复榘、石友三对冯玉祥令其撤至陕西不满,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叛冯拥蒋,发出“和平”通电,表示服从“中央”,反对战争。冯部的马鸿逵与席液池也取拥蒋态度,这就打乱了冯玉祥的反蒋战争计划和部署,削弱了反蒋军事力量和信心。5月22日,蒋介石发布“讨冯”命令,宣布永远开除冯玉祥党籍,24日,又对冯玉祥发出通缉令。冯玉祥见大势已去,只好暂时停止军事行动,5月27日通电下野。至10月,蒋冯战争打响,11月冯玉祥为唐生智打败,蒋冯战争结束。
  冯系部队从山东西撤之后,蒋介石在准备与冯部作战的同时,请国民党中央准许原孙传芳部将后来投蒋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的陈调元入鲁,接防胶济铁路,统一指挥沿线各部队,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之职。陈调元率自兼师长的第四十七师和范熙绩的第四十六师于5月7日到济南接防。5月15日,驻济南和胶济铁路的日军全部撤离,接防宣告结束。5月25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由泰安迁往济南,并正式改组。之后,经过陈调元和由蒋系组成的山东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对改组派的镇压,对省、市、县党部的改组,蒋系势力在山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蒋介石与冯、阎、李(桂系)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山东政局不可能稳定。随着蒋介石与冯、阎、李的中原大战的爆发,山东又成为国民党各派势力激烈角逐和争夺的重地。


二、大战中的山东

  1929年12月,唐生智拥汪(精卫)反蒋被蒋介石打败之后,阎锡山见桂系、冯、唐皆被蒋介石打败,蒋介石下一个攻打的目标就是自己。危机感促使他主动联络冯玉祥及桂系,共同反蒋,于是形成了阎、冯、桂系的反蒋大联合。1929年2月下旬,阎锡山派冯鹏翥师向鲁西北边境作试探性进攻,同时暗中派人去诸城联络高桂滋部起事响应。而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则通电拥护中央,斥责阎锡山,并出兵包围高桂滋部。3月中旬,阎、冯、桂三集团的高级将领联名发出通电,逼蒋下野,拥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副司令。蒋介石急派顾祝同率第二师赴鲁,协同陈调元加强山东防务。韩复榘和石友三见战事不可避免,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于是进行投机:韩投蒋、石投阎,待将来战事无论谁胜谁负,皆可互相提携,有个退路。4月初,阎、冯、李分别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副司令。南京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则分别宣布,撤销阎锡山的军政职务,永远开除其国民党党籍,并下达对阎、冯、李的讨伐令。中原大战全面爆发,山东首当其冲,陷于兵凶战危之中。
  阎、冯、桂方面的兵力部署是:桂系为第一方面军进攻武汉;冯军为第二方面军,担当河南省内陇海、平汉铁路方面的作战任务,分别向徐州、武汉进攻;阎军为第三方面军,负责山东省内津浦、胶济两路的作战任务,并与冯军会攻徐州;石友三部为第四方面军,主力进攻兖州、济宁,部分配合阎军进攻济南。蒋介石的兵力部署是:以韩复榘为第一军团总指挥,刘峙为第二军团总指挥,何成浚为第三军团总指挥,陈调元为总预备军团总指挥,分头对阎、冯、桂军进行抵御和攻击。韩复榘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本应负责河南战事,因对手是冯军,冯玉祥毕竟是其先前的上司,碍于情面,不好兵戎相见,也怕部下临阵倒戈投冯,于是请求蒋介石,准其率部开赴山东抵御晋军。蒋介石也担心韩怀二心,临战再投向冯部,便做顺水人情,准其所请,并即委韩为冀鲁豫剿匪总指挥,令其向鲁西南转移。
  1930年3月下旬,韩部进抵鲁西南之曹县、成武、定陶、菏泽、巨野一带,总部设在济宁。4月8日,蒋介石到徐州召开军事会议,韩复榘、陈调元、刘峙、顾祝同、马鸿逵等与会。会议决定陈、韩两部换防,陈部调鲁西,韩部调鲁北,委韩为第一军团总指挥,担任山东全省防务;陈调元二十六军、马鸿逵第十五路军和胶东刘珍年二十一师,统归韩指挥。
  韩复榘因蒋介石对自己的信任和重用,十分感激,但也感到责任重大,且风闻刘珍年与阎锡山早有勾结,二十六军归己指挥也不甚情顺理便,颇有难色。蒋介石则乘机对韩用心,加以劝慰鼓励,以稳定其心志。但是,蒋对韩仍不十分放心,故又以协助为名,派蒋伯诚到韩部为联络员(实是监军),以监视韩的行动。
  4月18日,陈、韩换防,韩复榘总部移驻济南,按蒋介石的军事部署,韩复榘第一军团的任务是扼守黄河南岸,阻止晋军沿津浦路南下。陈调元布防鲁西南济宁、曹州一带,会同马鸿逵阻止石友三部。
  5月初,韩、陈两部换防甫毕,陇海路方面即开始了激战。石友三部由河南考城、山东东明进攻曹州、定陶。蒋介石除急令陈调元、马鸿逵两军进行阻击外,还电请韩复榘抽调3个旅开赴鲁西南进行协助。韩因与石的关系特殊,不愿与石作战,便借口鲁北晋军已开始蠢动,济南防务吃紧,不仅不肯抽兵南下,反而电告蒋介石,请调回陈调元二十六军到鲁北,否则,第三路军(1929年3月,在蒋桂战争中,蒋介石曾任韩复榘为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故后有此自称)亦应全部集中于济南一带,实难兼顾鲁西。蒋介石无奈,只好答应他第二个请求,准其第三路军向鲁北开进。
  因为鲁北防务确实空虚,而津浦路的防守关系全局,韩原本是冯系悍将,其态度如何,事关重大。蒋介石虑及此情,对韩复榘不能不格外关注。首先是稳住他,不致发生意外。但光稳住他还不行,还要进一步鼓励他,想法买通他,使之为自己卖力,争取战争胜利。鉴于此,5月10日,蒋介石特请陆军署长曹浩森偕同来到济南召集韩复榘与陈调元谈话。因曹原是西北军参谋长,是韩的老上司、老相识,对韩说话方便有效。蒋介石讲话,说了一下战局形势,对韩进行一番鼓励之后,便通过曹浩森转达其意,向韩疏通,以山东地盘相许,即战争胜利后委韩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向韩保证二十六军和第十五路军一俟鲁西战事结束,仍调回津浦方面,归还第一军建制。韩对此许诺感到称心如意,当即表示,一切绝无问题。蒋之目的达到,放心回到徐州。随后,韩复榘第一军团总部组成,以张钺为参谋长。
  5月上旬,晋军开始进攻。傅作义部由德州向平原、禹城一带搜索推进。时晋军兵力共6个军,气势不可谓不壮大。然而3月下旬,陇海路方面冯军失利,为策应冯军,晋军不得不倾尽全力,兵分三路向南进击。中路沿津浦路正面进攻平原、禹城;西路进攻东阿、平阴;东路则向青城推进。韩复榘令徐桂林的五十九旅防守青城,令万国珍的六十旅防守东阿;他本人与孙桐萱、谷良民率展书堂的八十五旅和荣光兴的八十七旅赴禹城御敌正面。因韩军刚调防山东,远途跋涉,疲惫不堪,接战不利,势渐不支,于是电请蒋介石将十五路军北调增援。蒋电复韩,准予撤守黄河南岸,拆毁铁路,以待援军,准备反攻。6月2日,韩部撤守黄河南岸,拆毁津浦路黄河铁桥。而晋军东西两路则分别由青城和东阿渡过黄河,未遇抵抗,即长驱直入。西路直逼泰安,并向济南迂回前进。阎锡山委任石友三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并设省府于德州,暂由秦建斌代理主席职务,石友三仍在前线指挥作战。
  6月中旬,为阻止晋军东路由青城南进,韩复榘急令曹福林率荣光兴八十七旅、乔立志旅及徐桂林旅组织反攻,展开激战,五十九旅旅长徐桂林阵亡。为确保胶济铁路无虞,留有东撤退路,韩复榘亲临前线督战,向晋军猛攻,方将晋军东路打退。
  6月21日,晋军发起全面进攻,韩军不支,24日退出济南以西阵地,济南至泰安交通断绝。为保存实力,韩复榘借口援兵未到,退出济南,向胶东撤退。
  韩复榘向胶东撤退,令蒋介石大伤脑筋。早在6月中旬,晋出境军西路进逼泰安时,韩即有撤退至胶东之意。其联络员蒋伯诚劝阻他,要他确保津浦铁路交通,实不得已,也只能向南撤退至泰安、兖州一带。但韩不听劝阻,终于东撤。这就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另行调集兵力,组织防守。
  晋军占领济南后,继续增兵进击,兵分两路,东路由张荫梧为总指挥,沿胶济路东进;南路以傅作义为总指挥,沿津浦路南进。马鸿逵第十五路军北援进至泰安后,被迫南退兖州。蒋介石见此情境,一度大失所望,以为大势已去,准备全线撤退。但正在此时,他的电台截译出了石友三致张学良的密电,获知石友三与阎锡山发生矛盾,已与阎貌合神离,且有联张倒阎之意。于是蒋介石转忧为喜,打消了退却念头,重新从各地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反攻。不久,夏斗寅、陈诚等部相继被调来山东。
  韩复榘弃济东撤,总部先移驻潍县,电请蒋介石速在津浦线发起反攻,以分敌势。蒋介石声言反攻,但援军多未赶到。韩对蒋颇为失望,曾派人与阎、冯方面接触,企图以为缓兵之计,但阎军并未受其影响而稍缓进攻。6月下旬,晋军张荫梧部沿胶济线及青城、广饶推进,攻势凶猛。韩部北线吃紧,遂下令各部次第撤至淄河东岸布防,与晋军隔河对峙。6月底,晋军发起猛攻,韩令孙桐萱的十二军担任正面阻击,令曹福林的十四军为右翼,展书堂的五十八旅及谷良民的二十二师为右翼,另派新收编的于信忱第一混成旅担任广饶、寿光一线防务。双方相持20余日,战斗至为激烈。
  张荫梧一方面正面继续进攻;一方面率大部队绕道北面攻韩后方。就在这时,驻守广饶、寿光的于信忱叛变倒戈,会同晋军意欲截断韩军东去的退路。担任右翼防务的寿光民团军也成了晋军内应,偷偷地将晋军放过淄河。韩部危急,不得不下令继续东撤。韩部原拟退守昌乐南北一线,但迫于晋军的紧追死逼,立足不稳,再加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加重了行军的疲劳,不得已只好改令退守潍河东岸,并将总部迁移至高密,只令赵心德五十九旅留守潍县。由于连战皆败,部队损失很大,士气低沉,韩复榘情绪也十分沮丧,颇有山穷水尽之感,一度发出下野通电。后在军事联络员蒋伯诚及部下三位师长的劝勉下,才表示“撑撑看”。但仍流露出放弃胶济沿线,转至沂蒙山区打游击的念头。
  在韩复榘感到山穷水尽,消极等待,表示“撑撑看”时,蒋介石在津浦线方面却出现了有利转机。在阎锡山晋军分兵东进南下之时,津浦线济南以南只有马鸿逵第十五路军防守,如果阎锡山不是兵分两路,而是集中优势兵力由济南南进,完全可以直捣徐州,形成与冯军合攻夹击陇海线蒋军的大好形势。但阎计不出此,却用主力于胶济一线,致使津浦线上兵力不足,前进迟缓,攻击不力,给蒋介石调遣兵力、组织反攻留下了余地,提供了时机。6月底至7月下旬,蒋介石利用晋军失误提供的机会,从陇海路方面抽调第二兵团的胡宗南、蒋光鼐、蔡廷锴、杨胜治、冯铁裴、胡伯翰等部入鲁加强津浦一线。另从上海调遣李韫珩的十六军由海上运至青岛,支援韩部,反攻济南。
  8月1日,蒋方反攻济南部署就绪,蒋以刘峙为津浦路方面总指挥,以陈调元、夏斗寅、马鸿逵为中路,蒋光鼐、蔡廷锴等部为右翼,沿津浦路向北推进;任命韩复榘为胶济线总指挥,督本部及李韫珩、刘珍年两部,由东向西推进。8月3日,李韫珩的十六军在青岛登陆,5日韩与李商定反攻计划。韩以二十师为右翼向潍县以北的寒亭推进;以二十九师任中路,沿铁路向潍县进击;以十六军为左翼,向潍县以南地区挺进;以二十二师及手枪旅为总部预备队;通知留守潍县的赵心德五十九旅,反攻中相机出击,攻敌后背。7日开始总攻,两军展开激战,韩军两翼进展甚速,潍县之赵旅相机策应,对晋军进行夹击,晋军不支,全线崩溃,开始撤退。韩复榘亲临前线督战。12日,第一线部队已进抵桓台、淄川一线。晋军除由一部回援济南外,其余部队已开始由青城渡河北撤。韩即令二十九师急向西北追击,力争歼敌于黄河南岸。自己则率部日夜兼程向济南迸发。
  津浦线方面,自8月初蒋军反攻开始,晋军便开始全线撤退。蔡廷锴的六十师和蒋光鼐的六十一师(在反攻中被蒋介石改编为十九路军)作战英勇,屡挫晋军。晋军在泰安一线严密设防阻击,而十九路军则绕道泰山以东长驱直进,15日晨即由仲宫攻入济南。随后其他各部也相继进入济南。刘峙于17日到济时,韩部也赶到了济南与刘峙会面,并连夜会商追击方案,决定刘珍年部由蒲台方面渡河,第三路军各部由青城、济阳间渡河,十九路军由平阴、洛口渡河,由韩复榘第一军团统一指挥,全线向北追击。第二军团奉命回击陇海路方面,由刘峙指挥,与冯军在河南继续作战。
  8月21日,蒋介石飞抵济南,召开各级将领会议。鉴于河南方面战事方殷,决战在即,决定更改韩、刘原定计划:第一军团暂不渡河,十九路军、十六军和第二军团各部,于解决残敌后,均仍回陇海、平汉方面参加郑州会战。蒋介石就此委任韩为北路军总指挥,并任命孙桐萱为济南警备司令。韩军暂停渡河,晋军也无力反击,两军隔黄河对峙,山东战事基本沉寂。


三、中原大战的结束

  中原大战中,拥兵关外、静观局变的张学良,见蒋军胜局已定,便于9月18日发出“巧电”,声称“拥蒋”,维护和平,同时遣兵入关,占领京津。同日,石友三发出“皓电”,响应张之“巧电”,宣布罢兵息战。晋军大势已去,仓皇西撤。20日韩复榘也与马鸿逵联名发出“号电”,声言:“复榘等酷爱和平,拥护统一,思酬夙愿,誓本初衷,谨当追随张公之后,静候中央处置。”(《国闻周报》,第7卷,第38期,1930年9月29日)东北军入关,晋军西撤,韩军渡河进驻黄河以北与东北军取得联系,山东战事宣告结束。至11月,中原大战以阎、冯、桂失败而告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