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愓!別讓菸酒毀子女

 阿生记图书馆 2011-03-22
前不久,紐約上州綺色佳學院(Ithaca College)傳出大學生疑飲酒過量致死的案件,17歲的綺色佳學院華裔女生鄭明月(Victoria Cheng)的屍體上月26日在校園外的雪堆中被發現,警方初步認定為飲酒致死。而據親人透露,鄭明月從小品學兼優,性格開朗,樂於助人,「飲酒中毒致死」令人難以置信。心理輔導專家提醒,華裔家長應該關注子女的心理和社交壓力,及早與處於青少年期的孩子探討酒精和毒品存在的危害。

紐約兒童中心亞裔治療診所(Child Center of NY Asian Outreach Clinic)項目主任林彩穗表示,許多華裔移民父母對美國社會文化生疏,多數父母對孩子嚴厲有加,關心不夠,不能與孩子成為朋友,青少年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也很難與父母交流。許多父母因為疲於賺錢養家,只要孩子學習好,在家裡和學校聽話就萬事大吉,實際上,青少年面臨同儕壓力,容易「隨波逐流」,而在家長不聞不問的狀況下,從出於好奇嘗試酒精和毒品的,卻可能變成習慣。

多數父母不知該如何與孩子交流飲酒問題。研究顯示,如果父母保持權威,明確告誡孩子對飲酒行為的看法,孩子一般可以遠離菸酒;但如果父母太過嚴厲,或者縱容、漠不關心,孩子沾染菸酒的可能性較大。林彩穗認為,父母應主動向青少年灌輸酒精和毒品的危害,譬如,在孩子進入中學時,可以告訴孩子有些同學可能會抽菸、喝酒,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成熟或酷」,更多青少年不到合法年齡不會沾染菸酒。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相信他們能做出明智和安全的選擇。

家住紐約皇后區的遼寧籍華裔家長于先生表示,獨生兒子在家庭聚會中被邀請喝酒,但從來滴酒不沾;但兒子上高中後,有一天突然在他身上聞到酒味,于先生很是驚訝。經過盤問,才知道當天放學打籃球後,經不住隊友們邀請,幾個男生到其中一個隊友家喝啤酒解熱。于先生說,自己適量飲酒,從來沒有想過兒子會喜歡喝酒,但第一次聞到兒子身上的酒味,他意識到需要與兒子交流,如何把持飲酒度量以及如何保證飲酒後的安全。

子女教育專家Marybeth Hicks建議,如果第一次發現孩子身上有酒精的味道,父母最好不要大喊大叫,情緒過於激動,而是應該有策略、鄭重地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意識到「吸菸喝酒」的嚴重性絕對超過學習成績不好,或偷懶沒做家務那麼簡單。她建議,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確實很生氣,但希望能如實交代為何飲酒,飲酒的頻率以及對酒精的看法。

林彩穗還表示,父母還要及早告誡孩子擇友而交,如果子女外出,最好讓他們與信賴的好朋友一道出行,互相監督飲酒不要過量,並保證隨時能電話聯繫。她說,為了預防別人在杯中「下毒」,特別是女孩子,在離開桌子回來後最好能換水杯。
孩子喝一杯?家長慎考量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們學習游泳和駕車等生活技能時,會特別培養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意識,但對於社交場合飲酒問題,許多人沒有充分關注飲酒相關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據美國藥物和精神健康管理局(S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簡稱SAMHSA)今年2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約有70萬初中生(占全美12歲至14歲的青少年的6%)表示過去一個月內曾飲酒,近45%從家中「免費獲取酒精」,其中16%由父母或監護人親自提供。

華爾街日報報導,部分父母認為與家人一道淺嘗輒止有助預防青少年日後沾染酗酒惡習,允許他們在家中少量飲用紅酒或啤酒,但也有父母認為孩子未到合法年齡堅決不能沾酒,縱容「不合法的危險行為」只能為他們將來酗酒埋下禍根。SAMHSA行為健康統計和質量中心(Behavorial Health Statistics and Quality)主任Peter Delany表示:「15歲以下青少年開始或已經大量飲酒,成年後出現酗酒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六倍。」

然而,青少年受好奇心驅使以及同輩慫恿下很難潔身自好,2009年全美藥物和健康調查(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結果顯示,年滿21歲的年輕人86%已接觸過酒精,一半人過量飲酒(binge drink),即男性連喝五杯、女性連喝四杯以上。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去酒吧、派對上與朋友豪飲,不如讓孩子在家人的監督下有節制喝酒。專門研究藥物和酒精成癮的心理學家Stanton Peele指出:「15歲以下青少年飲酒場合不同,與朋友們偷偷摸摸喝得酩酊大醉的,和與家人一道晚餐借酒助興或因為宗教儀式少量飲酒的,日後出現酗酒問題的概率大不相同。」

美國50州法律規定飲酒最低年齡為21歲,但31州允許父母為未成年青少年提供酒精,其中七個州規定僅限於私人住宅,另外,30州也允許青少年因宗教原因飲酒。

全美酒精濫用和酗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簡稱NIAAA)以及其他反對青少年飲酒的組織表示,青少年飲酒不僅可能導致酗酒問題,而且,飲酒經常導致車禍、兇案、自殺、無保護性行為、懷孕、以及性病傳染。NIAAA傳染病預防中心代理副主任Michael Hilton說:「未成年飲酒的風險並不會因為父母提供酒精而消失。」
咖啡+酒精 能量飲料不安全
能量飲料混合酒精和咖啡使飲用者更快喝醉,一些大學校園開始禁售。(Getty Images)
包括Four Loko在內的咖啡和酒精混合飲料近年來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但由於這種飲料危害非常之大,包括紐約在內的一些州已經禁止銷售,最近教育界也開始關注大學生們飲用所謂的「能量飲料」(energy drink)而引起的問題。

據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報導,新澤西Ramapo學院近日禁止校園內出售含酒精的能量飲料,新澤西學院總院長Peter Mercer稱,去年秋季以來,Four Loko已經導致23名學生因酒精中毒住院。高等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專家Glen L. Sherman表示,能量飲料的危害在於其針對不到合法飲酒年齡的大學生,但其酒精含量相當高,一罐Four Loko酒精含量約相當於四杯啤酒。

水牛城紐約州大研究人員Kathleen E. Miller表示,假如大學校園無法禁止酒吧出售紅牛飲料(Red Bull)和伏特加酒,則很難杜絕學生消費咖啡酒精混合飲料,但起碼對學生發出警訊。她說:「咖啡混合酒精飲料非常危險,因為咖啡刺激和活躍神經,而酒精剛好相反,兩者混合,後果難以想象。」

Miller指出,不管是否摻了酒精,喝能量飲料的大學生更易出現其他危險行為,譬如吸毒、抽煙和過量飲酒。在2008年發表在「美國大學健康」雜誌上的研究中,Miller發現28%接受調查的公立大學本科生在最近一個月內曾飲用能量飲料,一半以上多次飲用。

美國聯邦政府去年11月警告能量飲料製造商要提供安全證明,否則將禁止生產,目前仍未出台管理辦法。食藥署(FDA)發言人Michael L. Herndon表示,已經有19家能量飲料製造商和分銷商提交資料,FDA計畫盡快分析這些資料以及其他研究,「以盡快決定咖啡是否能夠安全和合法地加入酒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