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高考专题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rdfzsang 2011-03-22

 

. 复习重点

1.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3.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4.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复习过程

(一)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内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电子层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失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7

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

最高正价==族序数

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

最高氧化物的酸性

酸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稳定性

形成由难易,稳定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难,稳定性逐渐减弱

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6、电离能:第一电离能I1;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弱。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同一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小,不同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第A族、第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7、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物理量。以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通常以符号X表示,其值是相对值,无单位。电负性可以用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电负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金属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相互化合通常形成离子键。电负性相差不大的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极性键,电负性相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非极性键。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趋势越大,键的极性越大。一般,ΔX1.7,形成离子键;ΔX1.7,形成共价键。

归纳总结】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判断规律

1、元素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则弱。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判断的一般依据:

与水或酸(非氧化性)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元素的电负性或电离能的大小(信息提示);

水溶液中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在原电池中的正负极(Mg—Al---NaOH溶液例外):注意电解质的选择;

对应阳离子在电解池中阴极上的放电顺序。

2、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弱。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的一般依据:

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元素的电负性的大小(信息提示);

水溶液中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且单质作氧化剂);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3、同周期(第三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

金属性:NaMgA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

碱性: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SiPSCl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

4、同主族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

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1)周期: 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族: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区:每个列的外围电子排布相同(个别元素除外)。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3、元素周期表中的重点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2)数目规律: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第45周期相差11;第67周期相差25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奇数周期为 n+12/2;偶数周期为(n+22/2。如第3周期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种,第4周期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种。 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3)对角线规律: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23周期(如LiMgBeAlBSi)。

4)分界线规律: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周期表中的颜色为深绿色),在此可以找到制造农药的元素(如ClP等),左下角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能与酸和碱反应(如BeAl等),还可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SiGe等)。

5)主族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规律:关系式: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设主族族序数为a,周期数为b,则:当ab<1 时,为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当ab=1时,为两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ab>1时,为非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6)电子层与电子数的倍比关系(短周期元素):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的比值为a,则有:a=1/2为第IA族元素;a=1为第IIA族元素或HHea=2为第IVA族元素;a=3为第VIA族元素;a=40族元素。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比值为b,则有:b=1/8Nab=1/4 Mgb=1/2LiSib=1BeArb=2Cb=3Ob=4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的比值为c,则有:c=1/6Mgc=1/3LiPc=1/2Bec=1HH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为HBeAl

4、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三)化学键

1、化学键的定义: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2、化学键的分类: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

离子(存在阴阳离子间和离子晶体内)

原子(存在分子内、原子间、原子晶体内)

作用本质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对两原子核产生的电性作用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形成共价键

决定键能大小因素

离子电荷数越大,键能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影响性质

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硬度等

分子的稳定性,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

实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归纳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不同点

形成条件不同:离子键只有在易失电子的活泼金属元素(AA)的原子与易获得电子的活泼非金属(卤素、氧、硫等)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主要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或金属性较弱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

作用方式不同: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形成。

特征不同: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比较

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定义

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不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

不相同

相同

成键原子电性

显电性

电中性

影响性质

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实例

H—Cl

H—H Cl—Cl

【归纳总结】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

共价键是否具有极性,取决于成键的原子是否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也就是说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是判断共价键是否具有极性的依据。

由相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如单质分子(Xnn1),如H2Cl2O3P4等和某些共价化合物(如C2H2C2H4CH3CH2OH等)、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2O2CaC2等)含有非极性键。

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般是极性键。如HClCO2CCl4SO42-OH-等都含有极性键。

3δ键和π键比较

 

δ

π

重叠方式

头碰头

肩并肩

成键电子

S-SS-PP-P

P-P

成键类型

形成单键

形成双键、叁键(双键中含有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叁键中含有一个δ键和两个π键)

键的强度

δ键比π键的强度大,稳定

3、化学键的存在

1)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间,典型的离子化合物中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有不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Na2SO4等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2)共价键存在于多原子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如Cl2H2OH2SO4H2O2Na2SO4NH4ClNa2O2等物质中存在共价键。

4、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1)表示原子: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成单电子与负化合价相对应,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如Na××Mg×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2表示简单离子: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注明电荷数,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如:Na+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3)表示离子化合物:先根据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然后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4)表示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书写时将共用电子对画在两原子之间,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也应画出。因不同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而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

【归纳总结】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

1)分子中若含有氢元素,则氢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但它满足K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e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在其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

2)分子中若不含有氢元素,则按下述方法逐一进行判断。若某元素化合价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将不满足。如CO2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二者之和为8,则碳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氧元素化合价为-2(其绝对值为2)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二者之和为8,则氧原子也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CO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再如NO2分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二者之和为9,故氮原子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再如BF3分子中,硼元素化合价为+3,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二者之和为6,故硼原子也不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3常见的X2(卤素单质)、O2N2等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典型例题】

1. 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XYZ

B. XYZ形成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原子半径XYZ

D. XY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分析:由酸性HXO4H2YO4H3ZO4,知XYZ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XYZ,则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从左至右的顺序是ZYX,结合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知ABC的叙述正确,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是XYZ

答案:D

 

2. 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 Ds是超铀元素

C. 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 Ds为金属元素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递增规律:He 2Ne 10Ar 18Kr 36Xe 54Rn 86,第七周期元素从87号开始到118号结束,都是金属元素,AD正确。铀是92号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统称为超铀元素,B正确。Ds的原子序数为110,可知质子数等于110,但其中子数不可能为0,所以Ds原子的质量数大于110C不正确。

答案:C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分析: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不一定越高,熔点的高低和晶体类型有关,A错;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得到电子,B错;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不一定越高,像水、氨气和氟化氢因分子间形成氢键,其沸点较高。

答案:D

 

4.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 ROHn为强碱,则WOHm也为强碱

B. 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 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 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分析: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若ROHn为强碱,则WOHm不一定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正确;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C错;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不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第IIIA族有金属,D错。

答案: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分析:IA族元素中含有氢,它是非金属,无金属性,A错;第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水,其沸点最高,正确;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错;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而非金属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D错。

答案:B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型化合物与共价型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化学键之间相互关系必须搞清,同一化合物中可能含多种键,如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离子的形成可能由单一原子转化而来,也可能由原子团形成,所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而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答案:AD

 

7.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NH4Cl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NH3↑+HCl↑

B. NH3 + CO2 + H2O == NH4HCO3

C. 2NaOH+Cl2==NaCl+NaClO+H2O

D. 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本题以四个化学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对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认知程度。AB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中有非极性键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键的形成,故ABC均错。

答案:D

 

8.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WY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W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____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0.1 mol的单质W50 mL 1.5 mol/L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电子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及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侧重考查的是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因X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短周期元素中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e,又因为XW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所以W最外层电子数是7,又因为XY化学性质相似,由对角线规则,Y为铝,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再由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则四种元素依次是:铍、铝、硫、氯。然后即可逐一回答有关问题。

答案:1ClSAl   2&8;   分子 32Al2O3&8;4Al+3O2

4Be+2NaOH=Na2BeO2+H2↑   535

 

9. 所示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示例:F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写出该分子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分析:看懂F2的结构图后,先推导A的化学式,从结构图看出,其中一个原子用3个最外层电子分别与另三个原子成键,还有2个未成键的最外层电子,则该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原子序数110的元素中,只有N的最外层为5个电子,另三个原子应是H。故A的化学式是NH3。同理可推出B的化学式:HCNC的化学式:CONH22D的化学式:BF3

答案:NH3  HCN  CONH22  BF3

 

【模拟试题】

1. 2006广东,2)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A. 6                            B. 12                            C. 26                         D.  30

2.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2                         B. x+4                           C. x+8                       D. x+18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 Rb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C.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 H4SiO4H2CO3H2SO4的酸性依次增强

4.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质子数c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 原子半径XW

5.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如下:

 

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

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是      

A. 18                           B. 32                             C. 50                         D. 64

6. 两种短周期元素XY,可以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为: m   m+4    m+8    m   m+6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7. 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B. 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C. 它具有+2+3+4                                 D.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8. IIA族中,Be是惟一可以生成含氧酸根(铍酸根离子:BeO)的元素,与铍的性质相似的短周期元素是(   

A. Na                           B. Mg                           C. Al                          D. Si

9.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10.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A. 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 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

D. 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11. 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 HCl易溶于水;                                         B. 液态的HCl不导电;

C. HCl不易分解;                                       D. 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2. 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具有较高的熔点

C. 水溶液能导电                                             D. 熔融状态能导电

13. 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烧碱固体溶于水                                       B.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D. 碘溶于酒精

14.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 Na2O2                  B. NaOH                    C. BaCl2                 D. H2SO4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 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极性键

C. 在原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D. 含有共价键的晶体有的属于分子晶体,有的属于原子晶体,还有的属于离子晶体

16.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NaMg2Al3F

B. 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 酸性强弱:H3AlO3H2SiO4H2CO3H3PO4

D. 溶点:NaClSiO2H2OCO2

17.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数总和为38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核外总电子数的3/4W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比同周期Z元素多5个电子;WY不属同一主族。

1)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W___________

2ZW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是                     

3)把Z的单质(片状)放入滴有酚酞的沸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006上海23A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1)上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元素甲是第三周期A族元素,请在下边方框中按氦元素(图1)的式样,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电子层排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3)元素乙的3p亚层中只有1个电子,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______。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__________,请写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19.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4

 

 

 

 

 

 

1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

20. 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E可形成410电子分子。请回答:

1ABCDE的元素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AB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最简式分别为BAB2AAD可形成气态化合物DADA2ABD可组成离子晶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4A3D2,其水溶液呈弱酸性;BD可组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XBC可能形成极易溶于水的酸性气体Y。已知X分子与B2A分子中的电子数相等,Y分子中的电子数与最简式为BA的液体化合物的电子数相等。请回答:

1)写出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BAn→A2___________________ C2+X→D2___________________

3B4A3D2的化学式为_____,其水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已知液体XB2A相似,也可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则X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AC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B反应可生成CDE具有强氧化性。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

A         B         C         D         E        

2)在水溶液中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试题答案】

1. C     2. B        3. C        4. B        5. C        6. D        7. CD      8. C        9. B        10. D

11. B   12. D      13. B       14. B       15. CD    16. AD

17. 1H O Mg Cl  2MgOH2+2HClO4=MgClO42+2H2O3)有气泡、变红;Mg +2H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MgOH2+H2

18. 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3AlS(或乙>甲,或铝>硫);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或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4)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周期数即为原子结构最外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序数即为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

19. 1SiAr  2KF  3Al2AlOH33H2SO4 = Al2SO436H2OAlOH3KOH = KAlO22H2O

4NaBr溶液中滴加Cl2水,若溶液颜色加深(有红棕色形成),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20. 1Na          H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3)离子    共价键和离子键      2Na2O2+2H2O== 4NaOH+O2

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21. 1O H Cl  N   

2)①Cl2+H2O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3Cl2+2NH3===N2+6HCl

3NH4NO3            NH4++H2O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NH3·H2O+H                   

42NH3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知识改变命运 - 武城实验中学---知识改变命运 NH4++NH2 

22. 1S2 HCl  Cl H2S F2  2S2+2H+=H2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