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先天还是后天:男女差异究竟在什么时候决定

 miyasa 2011-03-22



  "原来是男孩啊!看起来很像女孩呢!"

  在看到模样可爱的小孩子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呢?你是否也曾不经意地地评论过对方像男孩还是像女孩呢?虽然从对玩具的喜好或者身体的特征等方面很容易辨别出小孩子的性别,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在第一感觉上判断有误。

  实际上,关于男女差异是先天生成还是后天引导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极具争议,英文中把这个问题叫做"NaturevsNurture"。男女差异到底是先天因素占主导还是后天因素占主导,答案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人们都认为男孩应该像男孩、女孩应该像女孩。从小开始,周围的大人们就这样言传身教,男女的差异也就自然产生了。也就是说,当时的观点认为男女差异主要是在社会环境及家庭文化的影响下产生。

  而且,当时正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全盛时期,全社会都在主张男性在外工作、女性在家干活的传统分工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大家先天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差异都来自于后天的影响。

  另外,当时的观点还认为,孩子们对于玩具的喜好也是受家庭的影响。曾有人做过实验,让一位保姆去照顾一个男孩,她就拿男孩喜欢的积木去给孩子玩。可是,把这个男孩换上女孩的衣服后,不知情的保姆就会拿洋娃娃给她玩。面对同一个孩子,大人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所以人们认为这就是因教育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男女差异的有力证据。

  可是,后来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对于玩具的不同喜好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找到了这方面的相关材料。

  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University)的生物心理学专家金·威廉博士(KimWilliam)多年来一直从事男女差异的相关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突然想到,是不是只有人类才对玩具的喜好有差异呢?如果在猴子身上也有这种反应,那么就可以推翻性别差异是源自于教育方法或者社会习惯的观点。猴子的父母绝对不会去教育它们的孩子要做公猴子或者母猴子,所以威廉博士立刻决定用猴子来进行试验,看看性别的差异到底是出于先天还是后天。

  试验很简单,把小汽车和毛绒玩具都放在猴子经常玩耍的假山上,观察小猴子们的选择并分别记录下它们玩耍玩具的时间。实验的结果显示,猴子们对于玩具的喜好有很大差异。雄性的猴子玩小汽车的时间很长,而雌性的猴子则更喜欢毛绒玩具。不同性别的猴子对于两种玩具的喜好与人类完全相同。

  "这个实验结果让我非常吃惊。我们曾经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们对于玩具的喜好是由后天的教育所决定。可是通过对猴子的试验我们发现,这和教育方法并没有关系。所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性别差异源自先天。"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威廉博士向我们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这个实验并不是要证明哪些猴子喜欢小汽车,哪些猴子喜欢毛绒玩具。对于玩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它们内心深处的喜好的表现。也就是说,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喜欢做的事以及想做的事有所不同。小汽车代表的是一种活跃的动作,而毛绒玩具则代表的是一种母性的行为。对于雄猴来说,它们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感觉。而对于雌猴来说,它们则更喜欢和自己的小孩一起玩耍,所以它们就会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抱着毛绒玩具。"

  雌猴和雄猴会选择让自己心情愉悦的玩具,小孩子也是一样。所以,不能强行命令或改变孩子们的喜好,这也许就是他们自然的成长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