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爱,鱼翅。其实鱼翅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的汞及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并且采集鱼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国内多数酒店做鱼翅,都是用粉丝来冒充。我曾经发过一篇文章号召大家都尽量不吃鱼翅,在此就再呼吁一次,别吃这种毫无营养价值并且还有重金属污染的东西了。让鲨鱼们在海里面自在一点吧。】
在爱尔兰,我有幸品尝了这种难得的美味。当时我还不知道这种其貌不扬的蘑菇的神奇和伟大之处。爱尔兰纬度高,不怎么产松露,基本都是靠进口解决问题。主人拿松露招待我们实在是青眼有加,可惜我们未能领会到主人的深意。后来在赴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音乐会时,在巴黎游览时,以及配合我国温总理访问芬兰的活动中,我又几次品尝松露菜肴,这才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不过,大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欣赏这种东西的味道,尤其第一次接触松露的话,中国人恐怕不会很习惯。
松露的味道很特别,有些土腥气,又有一点旧书报散发出来的味道,有某种奶酪的味道,还有些皮蛋的味道,或者可以再加上一点点医院常用的来苏水的味道。拿我们中国人都熟悉的味道来比的话,可能有点像刚采下来的新鲜香菇,还有点像腌制火候恰到好处的皮蛋蛋黄。不过它的味道可比香菇浓郁多了,也复杂多了。反正我很难简简单单地描述我的感觉。大概把我提到的那些东西混在一起,就差不多了吧。欧洲人就喜欢这种复杂的味道,比如那些洋酒,一定要在橡木桶里面存储一段时间,让酒吸收橡木的复杂味道。而鸡尾酒更是唯恐味道不够杂,拼命地把各种酒和果汁混在一起。比较受推崇的“路易十三”,也是以极其复杂的口感著称。这和中国人的习惯不太一样。
看到这里,大概就有人想夹一块松露慢慢嚼嚼。很遗憾,崇尚大口吃肉风格的朋友们要失望了。绝大多数松露菜肴一般都是将松露用特殊的刨子薄薄地刨下几片,或是拿另一种刨子刨成末状撒在菜肴上,用刀切片都不太舍得。虽然叫松露餐,其实松露是很少的,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鸡炖松露或是爆炒松露这类菜,估计除了过去那些穷奢极欲的国王们,一般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什么?不为什么,太贵。你看哪家餐馆能把鱼翅当粉丝做个酸菜炒鱼翅的!况且松露价格可是比鱼翅贵很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