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识与谬误

 阿船 2011-03-24

常识与谬误

  胡聊

 
季羡林与周森锋

常识与谬误是一对兄弟。在一些人眼中,有些事情乃是常识,而到了另一些人眼中,同样的事闻所未闻,说错做错也便难免,于是成了天大的谬误。

 

 

认为季羡林是国学大家便是一种谬误,因为季先生一生主要的研究都围绕古语言开展,是研究不同文明文化交流的专家,而这些都与国学关联不大。

 

 

比如季先生掌握古今多种语言,甚至精通早已失传的古语。1974年,吐火罗文的《弥勒会见记》残本在新疆地区被发掘,80年代初这部著作被送到季羡林手中,因为在中国,没有第二个人能把它翻译出来,并进而研究。1998年,季先生把对这本书的研究的成果集结成书名为《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季先生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弥勒”一词并非翻译自印度梵语,而是翻译自吐火罗文。这就勾勒出一条佛教东传的线索,中国的佛教最初并非直接来自印度,而是通过西域地区传入。而“弥勒”的概念又是从伊朗一带传入印度教,再由印度教引入佛教的。通过对词语的研究,谁能想到,我们今天信奉的大肚翩翩,光芒四射的弥勒佛,竟然和犹太、天主教所说的未来救世主弥塞亚竟然是同源的。

 

 

再如季羡林晚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糖史》,被以讹传讹,经常被写作《唐史》,误写者想当然认为季先生是国学大家,研究唐代历史自然再合理不过,这不过是又一个谬误。早在19世纪30年代,季羡林在德国学习梵文的时候,便开始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欧美许多国的语言中,表示“糖”这个字,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ere,俄文是caxap,其他语言也大同小异。这些字都是外来语,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a。季羡林又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有一篇残经写卷背面写着制造“煞割令”的方法。他马上认出这就是梵文 sarkara 的对音,并推断蔗糖在唐代传入中国。后来,季羡林又发现,印度有一种糖叫“cini”(中国的),这说明印度的制糖术在某个历史时期也受到中国制糖术的影响。这些发现引起了季羡林的极大兴趣,从糖的传播过程中,不仅可以探索出中印文化交流的轨迹,而且沿此道路探索下去,还可以寻找到人类文化交流的轨迹。为了编写《糖史》一书,季先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古代典籍,因为很多典籍尚没有输入电脑,为了找到有关于“糖”的蛛丝马迹,只能一行行的翻阅原本。《糖史》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国内编;第二编为国际编;第三编为结束语,共计七十三万余字。仅在《国内篇》中,他选来使用的资料,其出处就包括:正史、杂史、辞书、类书、科技书、农书、炼糖专著、本草和医书,还包括僧传及音义在内的佛典、敦煌卷子、方志、笔记、中外游记、地理著作、私人日记、各种杂著,还包括梵文、巴利文及英德等西文著作。有人粗略统计,季羡林为了写《糖史》,在近两年中,读了四十万字一本的著作在四百本以上。季老回忆当时的经历写道:我面对汪洋浩瀚的《四库全书》和插架盈楼的书山书海,枯坐在那里,夏天要忍受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酷暑,挥汗如雨,耐心地看下去。有时候偶尔碰到一条有用的资料,便欣喜如获至宝。但有时候也枯坐上半个上午,把白内障尚不严重的双眼累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却找不到一条有用的材料,嗒然拖着疲惫的双腿,返回家来。经过了两年的苦练,我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目下不是十行,二十行,而是目下一页,而遗漏率却小到几乎没有的程度。

 

 

这便是“学问”的意义和“做学问”的态度。

 

 

就在众人为季先生的离世惋惜的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则新闻。清华的硕士毕业生,中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毕业论文《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在《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5期王宇等人发表的《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多处雷同,周森锋于是被指学术舞弊。周森锋被关注是因为其29岁年轻市长的身份,而之所以能成为最年轻市长,是因为政府名校高学历引入计划。基于常识的判断,我们认为一个市长是否合格,与其名校身份,学历高低毫无关系,衡量市长的优劣,与其产生的选举过程是否合法,在任期间的业绩有关。媒体炒作周市长的名校身份,便是谬误。而作为一个毕业生的优劣,常识告诉我们,你的学术水准高低乃是由你发表论文的质量决定,你的学风是否稳健务实,是否有建树决定。有好事者为周市长辩解称:清华的学生这么忙,每天除了读书还要应酬很多,论文不抄袭根本应付不过来。这便是天大的谬误了,即便房地产研究不及季羡林糖演变研究之深奥,即便无需如季先生逐字翻阅古籍原本耗费两年之功,也需要把房地产真的当作一门学问,仔细研究一番再发论文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