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木乃伊胎,畸形胎,死胎的预防治疗分析

 只会五笔 2011-03-24
猪木乃伊胎,畸形胎,死胎的预防治疗分析
  

  1.流行病学特点

  猪是已知的唯一易感细小病毒的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的猪中有30%~50%是带毒猪,不同品系猪含细小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不同。牛、绵羊、猫、豚鼠、小鼠和大鼠中均能检测到猪细小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自病猪场的鼠类,其抗体阳性率高于阴性猪场的鼠类;兔感染后可导致流产、死产,这表明猪细小病毒的宿主范围在扩大,感染谱也逐渐加宽。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日龄均可感染,尤以初产母猪发病最典型,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在本病发生后,猪场可能会连续几年不断的出现母猪繁殖失败现象。猪感染细小病毒1-6天后可产生病毒血症,1-2星期后随粪便排出病毒而污染环境。7-9天后可测出血凝抑制抗体,21天内抗体效价可达1:15000,且能持续数年。

  2.症状表现

  仔猪和母猪的急性感染通常表现为亚临诊病例,但在其体内很多组织器官(尤其是淋巴组织)中均能发现病毒的存在。母猪在不同孕期感染,可分别造成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等不同症状。在怀孕10—30天内感染时,主要出现返情、屡配不孕、产仔数明显减少的症状;怀孕30-50天内感染,主要是产木乃伊胎;怀孕50—60天感染多产死胎;怀孕70天感染的母猪常出现流产症状;怀孕中后期感染时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但此时胎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常能在子宫内存活而无明显的临诊症状。

  3.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是母猪子宫内膜的轻度炎症,胎盘不完全钙化,胎儿在子宫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感染胎儿还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干尸化及坏死等病变。组织学病变是母猪的妊娠黄体萎缩,子宫上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或弥散性单核细胞浸润。感染胎儿死亡后可见多种组织和器官有范围广泛的细胞坏死、炎症和核内包涵体。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已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征的脑膜脑炎变化,一般认为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4.诊断

  若在猪场出现多头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而母猪没有临床症状,可考虑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要结合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与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障碍病(蓝耳病)、布氏杆菌病、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病和弓形虫病相区分。最后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分为病原检测和抗猪细小病毒抗体检测。病原检测包括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免疫荧光抗体染色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银加强胶体金技术(SECGA);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抗猪细小病毒抗体检测包括血凝抑制实验(H1);中和实验(S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凝胶扩散试验(GDPT);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抗体法;乳胶凝集试验等。

  5.防制措施

  在未发生猪细小病毒的地区和猪场,建立卫生防疫和综合防制措施。可通过添加复方花青素500克/吨饲料,低聚木糖+复合维生素各500克/吨饲料有效预防。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及时发现并淘汰可疑猪,对猪舍、饲具、车辆、饲料等进行彻底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确实需要引进种猪时,应进行猪细小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当HI滴度在1:256以下或阴性时方可引进;配种时避免自然交配,应采用经检验不带毒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改善饲养环境,驱除和消灭鼠类,猪场内严禁饲养猫、狗及鸟;科学选择场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