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喝茶的好处: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适量饮茶好处很多,但凡事有度。如果饮茶过浓,饮茶时间、方法不合适等,都可能对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大家在饮茶时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太热或太凉。喝茶时,茶的温度不宜超过60℃摇;温度也不宜太低,10℃摇以下的冷茶对人的口腔和胃肠道会产生副作用。提倡温热饮,以25℃—50摇℃为宜。 2.不宜过浓。浓茶刺激性过强,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失调,甚至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躁等症状。 3.不宜空腹饮用。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 4.忌饭前饭后饮浓茶。饭后饮茶有助于消食去腻,但因茶多酚可与铁质、钙质、蛋白质等发生凝固作用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因此一般宜饭后半小时饮茶。饭前大量饮茶既冲淡唾液,又影响胃酸分泌,因此饭前半小时也不要饮茶。 5.不长期大量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钙质的吸收,因此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患者应注意补充富含铁和钙质的食物,不要长期大量饮茶。 6.睡前不宜饮茶。饮茶会使人兴奋,难以入睡,因此睡前不宜饮茶。 7.发烧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8.溃疡病人不能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七.女性经期尽量不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 喝茶喝太多不但容易牙齿长黄斑,而且茶本身利尿,冬天喝太多小心频频跑厕所。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