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胎换骨 详解IE9浏览器十大亮点

 gcwl 2011-03-24

  15年来,微软一直想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浏览器,它想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它不断的改变、不断的摸索,先后推出了八代IE浏览器,虽然确实有一些改进,但总体来看却是批评与表扬并存,在众多优秀浏览器的有力竞争下,IE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呈下滑趋势。

  在决定开发 IE9 之前,微软曾对十几亿Windows客户做过调查,想知道他们心目中的浏览器应该是怎样的。调查结果令微软大跌眼镜:“几乎没有多少人在乎使用什么浏览器——他们更关心的是网站”,微软终于意识到——原来浏览器神马的都是浮云,用户真正关心的是网上的内容.....。.

  因此,界面极为简洁、清爽的 IE9 浏览器诞生了。

 

  在如今这个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IE9 从安装过程就开始力求简单直接。双击安装文件后,只需一个按键就能完成整个操作,中间过程无需用户参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键式安装。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安装会持续一分钟左右,之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重启系统。此期间如果用户运行了其它IE内核的软件,需要将它们关闭。需要注意的是,IE9 仅支持 Win7 和 Vista 系统。

 

 

  · 亮点一:清爽简约的界面风格
 
IE9浏览器
 
  系统重启后,我们就可以在桌面上看到一个漂亮的IE9图标,和上一代的 IE8 浏览器相比,IE9 的界面十分简约而且美观。令人高兴的是,IE9的启动速度极快,双击图标后立刻就能打开网页,和 IE8 相比有着明显的速度优势。
 
默认情况下,IE9 的按钮、地址栏和标签都在同一行显示
 
  笔者对 IE9 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它所有的任务栏都在同一行里,这对那些16:9的宽屏显示器来说尤为重要——宽屏能显示的纵向内容相对较少,如果再被浏览器占用很多空间,会严重影响用户的网页浏览体验。
选项卡(标签)也可单独一行显示
 
  当然,如果你经常需要同时打开很多网页,那么也可让这些标签单独一行显示,只需在浏览器顶部点击 鼠标右键,然后勾选“在单独一行显示选项卡”即可。不过来自微软的分析数据显示,97%的用户在浏览过程中打开选项卡的个数≤5,90%以上的用户一次性打开的选项卡数量不会超过8个。
 
工具按钮在最右边
 

  曾经繁琐的工具栏,在 IE9 上被精简为了三个按钮放在最右边,仅保留下最常用的三个功能:打开主页、打开收藏夹(历史记录)、自定义设置。不但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空间,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此外,如果我们右键点击任务栏空白处,还可添加自己喜欢的其它页面元素。

  · 亮点二:网页固定功能

  一些朋友表示,“网页固定”功能是自己改用 IE9 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功能很好地体现了微软自家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优势——我们只需用鼠标左键点住网页链接(或选项卡),拖拽到屏幕下方的任务栏,就会发现任务栏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图标,并自动显示出该网站的LOGO。下次我们需要打开这个网站时,只需点击这个图标即可。
 
IE9 的最大亮点:网页固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图标不仅仅是个快捷方式,还是一个迷你版的客户端。举例而言,当我们把自己的微博主页拖拽到任务栏后,一旦有新消息,这个图标就会有变化(上图右边黄色圆圈)。
 
固定后的图标可内嵌许多小功能
 

  此外,当我们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图标时,会看到该网站针对 IE9 定制的特色功能,比如上图中的“微博广场”“支付宝缴费”等等。这对各大网站来说,无疑是个新的市场机会——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定制服务,从而扩大用户群、提高美誉度。

  · 亮点三:智能地址栏

  在 IE9 中,地址栏和搜索栏合二为一,这让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如果知道地址,只需输入主要字母(比如ZOL)即可;如果不知道地址,输入一个关键词即可,中文甚至拼音皆可。我们注意到,这个地址栏融入了搜索引擎的智能 联想功能,比如百度对中文、拼音的理解都被 IE9 完美吸收。
 
IE9 浏览器的智能地址栏
 

  在 IE9 浏览器的下拉菜单中,还能见到历史记录和收藏夹的身影,这有助于用户更快找到目标网站。另外,IE9 还支持多种搜索引擎的快速切换,只需点击下拉菜单底部的搜索引擎图标即可,十分方便。

中文、英文、拼音全部通吃,而且自动根据搜索热度排序

  如果用户希望搜索 xxx.com 之类的网站,一体化地址栏就会有点麻烦,它会直接将其误识别为网址而不再启动搜索引擎。不过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用户只需先摁一下 Ctrl+E 组合键,然后再输入网址关键字即可,此时地址栏内容的前面会出现一个小问号,同时搜索引擎继续工作。

  · 亮点四:快速访问入口

  在 IE9 中,当我们新建一个选项卡时,会看到 IE9 自动将用户近期最常去的10个网站罗列出来,并且进行排序。图标下方的横条越长,表示去的次数越多,而颜色则是由网站图标的主色调来决定的,帮助用户更快找到目标网站。
新建选项卡后,自动显示最常去的10个网站
  当然,如果用户不需要这个功能,也可将其隐藏。而且当我们在任意一个图标上点击右键时,还可删除该图标、或是将其添加到“开始”菜单。
重新打开刚才关闭的网页
 

 除了以上这些,IE9 第二个令笔者十分欣赏的功能是它的崩溃还原机制。它具体包括两个优点:1. 每个标签页都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当一个选项卡崩溃时,只有它会重新打开,而其它选项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2. 即使问题同时出现在多个选项卡,IE9 也会在网页下方自动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将会自动重启这些选项卡。这两个功能显得十分人性化,而且将意外给用户带来的麻烦降低到最小。不过笔者在试用 IE9 正式版的这几天里,并没有出现任何页面崩溃的情况。


  · 亮点五:独立标签页

  当我们需要把某个选项卡单独拿出来操作时,以及需要同时显示两个选项卡的内容时,只需用 鼠标左键点住任意一个选项卡,将其拖拽出来,然后一松手就会看到它变成了另一个新的、完整的 IE9 浏览器窗口(如下图所示)。
把某一个选项卡拖拽出来
 
网页并排显示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 Win7 系统的 Aero Snap 功能,用鼠标左键点住网页顶端,将它往左一甩,松手后就会看到这个窗口自动充满屏幕的左半边;同理,右边的网页也如法炮制,即可轻松对比两个网页中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 亮点六:下载管理器

  IE9 第三个令笔者十分欣赏的功能是它那“懂礼貌的通知栏”——以前的 IE 都是在页面正中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人感觉多少有些突兀。而在 IE9 中,所有通知栏都会低调的出现在浏览器底部,不会遮挡用户视线,而且可以暂时不用理它,有空的时候再去处理。
 
下载前的询问
  显然,IE 需要功能更丰富的下载管理器,我们很高兴看到 IE9 在这方面做出了改进,通常情况下大家会看到上图中的通知栏,我们点击“运行”或“保存”后,就会出现下面的下载进度栏:
 
下载时,任务栏上的 IE9 图标会同步显示当前下载进度
 
如果下载对象含有可疑文件,IE9 会暂时阻止
  下载过程中,我们还可点击“查看下载”按钮进入到完整版的下载管理器,这里除了显示各个下载项的详细进度外,还有实时速度、来源网址、保存路径、文件大小等更多详细信息。而且通过保留下来的列表,我们日后也可快速找到今天下载的文件(见下图)。
 
用户可快速找到以前下载的文件,也可对它们进行安全扫描
 
 如果下载列表里的文件很多,寻找某个文件很麻烦怎么办呢?我们看到下载管理器右边有个搜索栏,他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需要的已下载文件。

  · 亮点七:开发人员工具

  与其他浏览器相比,IE9 内置了更为强大的开发人员工具——包括 JavaScript 分析工具、CSS编辑器和新的网络分析器等。这些工具当你需要时就在手边,方便你进行开发和调试,实现与IE9的全方位整合。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右上角的tools(Alt + X)来开启Developer Tools,或是用热键 F12 直接开启。
IE9 集成了开发人员工具,可显示网页中图片的尺寸

  它对网站设计者来说是相当便利的一项工具,以往 IE8 的时候就相当的好用了,可以透过其中的来查看网站上的框架或点击查看网站的相关Html & Css等内码,甚至处理大型的 JavaScript 文件,浅显易懂的画面帮你分析出复杂的css,一目了然。

  然而这样的设计对小屏幕或笔记本的使用者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不便利,画面太小而无法自由的点击,再者也无法在同一画面上观看,必须要切换来看,这次 IE9 相当贴心的改善了这个小缺点,将其合并在浏览器下方,方便同步检视。

  · 亮点八:多功能地址栏

  前面我们提到IE9 的地址栏整合了搜索栏、收藏夹和历史记录,而它的改进还不止这些。如果你注意观察地址栏的右边,就会发现它还有其它功能。比如当我们访问那些基于 IE5 、IE6 浏览器而设计的网站时,偶尔可能会出现文字、图片错位等情况,此时我们只需点一下地址栏里的兼容性视图按钮(下图黄圈处),即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兼容性视图按钮
 
网站标识检验功能

  众所周知,IE8 在访问一些网上银行时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因此我们也就这方面对 IE9 进行了重点考察。测试结果令人满意,IE9 浏览器不但能够顺利访问所有网银页面,而且还在地址栏里提供了网站真实性验证功能,我们可以点击“查看证书”来确认该网站是否是这个银行的官方网站,十分贴心的小功能。

  · 亮点九:加载管理和跟踪保护

  笔者身边的一位同事很欣赏 IE9 的加载项管理器,不同于 IE8 中简单的插件管理,IE9 加载项管理器除了基本的禁用功能外,还自带了一个性能评估,能够告诉用户每款插件在启动时所耗费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功能会在浏览器运行过慢时自动打开,提示用户进行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